py2.7 : 《机器学习实战》 k-近邻算法 11.19 更新完毕

原文链接

《机器学习实战》第二章k-近邻算法,自己实现时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做个记录。

1.写一个kNN.py保存了之后,需要重新导入这个kNN模块。报错:no module named kNN.

解决方法:1.将.py文件放到 site_packages 目录下
            2.在调用文件中添加sys.path.append("模块文件目录");
import sys 
sys.path.append('c:\xxxx\b.py') # 这个例子针对 windows 用户来说的

2.上面的问题解决之后,import kNN。报错:only 2 non-keyword arguments accepted。
问题所在:貌似是粗心少写了两个中括号
   本来是array([[1.0,1.1],[1.0,1.0],[0,0],[0,0.1]]),结果少写了最外面的两个中括号-_-||

3.继续写k-近邻算法函数,保存到kNN.py之后,输入命令:kNN.classify0([0,0],group,labels,3)

报错:module'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classify0'

解决方法:重启Python IDLE即可。

把代码也贴在这里吧,如果保存到电脑里,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在哪了。还是放在这里保险点.

kNN.py:

  1. from numpy import *
  2. import operator
  3. def createDataSet():
  4. group = array([[1.0,1.1],[1.0,1.0],[0,0],[0,0.1]])
  5. labels = ['A','A','B','B']
  6. return group,labels
  7. def classify0(inX,dataSet,labels,k):
  8. dataSetSize = dataSet.shape[0]
  9. diffMat = tile(inX,(dataSetSize,1)) - dataSet
  10. sqDiffMat = diffMat**2
  11. sqDistances = sqDiffMat.sum(axis = 1)
  12. distances = sqDistances**0.5
  13. sortedDistIndicies = distances.argsort()
  14. classCount = {}
  15. for i in range(k):
  16. voteIlabel = labels[sortedDistIndicies[i]]
  17. classCount[voteIlabel] = classCount.get(voteIlabel,0) + 1
  18. sortedClassCount = sorted(classCount.iteritems(),
  19. key=operator.itemgetter(1),reverse=True)
  20. return sortedClassCount[0][0]

然后打开Python Shell:

结果还不错。

机器学习实战k-邻近算法(kNN)简单实施代码解读(转载)

一.概念

k-邻近算法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之一。

k-邻近算法采用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具体说是欧氏距离)的方法进行分类。

输入待分类的数据后,计算输入特征与样本集数据对应特征的距离,选择样本集中与输入特征距离最小的前k个样本,统计这k个样本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作为新数据的分类。

二.kNN的简单实施代码及注释

from numpy import *
import operator def creatDataSet():
dataSet = array([[1.0,1.1],[1.0,1.0],[0,0],[0,0.1]])
labels = ['A','A','B','B']
return dataSet,labels def classify0(inX,dataSet,labels,k): #求出样本集的行数,也就是labels标签的数目
dataSetSize = dataSet.shape[0] #构造输入值和样本集的差值矩阵
diffMat = tile(inX,(dataSetSize,1)) - dataSet #计算欧式距离
sqDiffMat = diffMat**2
sqDistances = sqDiffMat.sum(axis=1)
distances = sqDistances**0.5 #求距离从小到大排序的序号
sortedDistIndicies = distances.argsort() #对距离最小的k个点统计对应的样本标签
classCount = {}
for i in range(k):
#取第i+1邻近的样本对应的类别标签
voteIlabel = labels[sortedDistIndicies[i]]
#以标签为key,标签出现的次数为value将统计到的标签及出现次数写进字典
classCount[voteIlabel] = classCount.get(voteIlabel,0) + 1 #对字典按value从大到小排序
sortedClassCount = sorted(classCount.items(),key=operator.itemgetter(1),reverse=True) #返回排序后字典中最大value对应的key
return sortedClassCount[0][0]

三.详细解读

这里创建的是一个名为kNN.py的模块。

首先导入了两个模块,一个是科学计算包numpy,另一个是运算符模块,书中有提到。

接着是一个创建数据集的无参函数creatDataSet(),一共4个样本,每个样本有2个特征和1个分类标签。特征集以4*2的数组形式表示,类别标签集以列表的形式表示。

接下来是一个有4个参数的分类函数classify0(inX,dataSet,labels,k): 
inX表示待分类的输入特征向量, 
dataSet为样本集的特征, 
labels为样本集对应每一个样本的分类标签, 
k为选择最近距离的样本的数目。 
其中dataSet和labels由creatDataSet()函数返回。

★dataSetSize = dataSet.shape[0] 
求出样本集的行数,即样本个数,也是分类标签labels列表里元素的个数。

shape用于返回一个矩阵或数组的大小,返回的是一个元组,即(行数,列数)。如下:

>>> import kNN
>>> dataSet,labels=kNN.creatDataSet()
>>> dataSet.shape
(4, 2)
>>> dataSet
array([[ 1. , 1.1],
[ 1. , 1. ],
[ 0. , 0. ],
[ 0. , 0.1]])
>>> dataSet.shape
(4, 2)
>>> dataSet.shape[0]
4
>>> dataSet.shape[1]
2
>>> type(dataSet.shape)
<class 'tuple'>

故这里, 
shape[0]即得到shape元组的第一个元素,dataSet的行数; 
shape[1]即得到shape元组的第二个元素,dataSet的列数;

当有n个特征时,欧式距离

d=(A0−B0)2+(A1−B1)2+(A2−B2)2+⋯+(An−Bn)2−−−−−−−−−−−−−−−−−−−−−−−−−−−−−−−−−−−−−−−−−−−−−−−√

由于这里只有两个特征,故简化为

d=(A0−B0)2+(A1−B1)2−−−−−−−−−−−−−−−−−−−−−√

★diffMat = tile(inX,(dataSetSize,1)) - dataSet 
用于构造输入特征值和样本集的差值矩阵,即每一行有两个元素,[(A0−Bi0),(A1−Bi1)],即输入样本的特征和第i个样本对应特征的差。

因为dataSet有多个样本,但inX只有一个,矩阵相减要求维数相同,故使用tile()函数,这里是将inX变为dataSetSize*1维的矩阵,每一行都是inX。

关于numpy库中tile()函数的用法,可参考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219f4bf7da4d8dde442d389e.html

★ 
sqDiffMat = diffMat**2 
sqDistances = sqDiffMat.sum(axis=1) 
distances = sqDistances**0.5 
用于计算欧氏距离,先将差值矩阵的每一个元素平方,再按行求和,最后开方。

关于sum()函数,表示普通求和,sum(axis=1)表示每一行向量相加,sum(axis=0)表示每一列向量相加,如下:

>>> dataSet
array([[ 1. , 1.1],
[ 1. , 1. ],
[ 0. , 0. ],
[ 0. , 0.1]])
>>> dataSet.sum()
4.1999999999999993
>>> dataSet.sum(axis=1)
array([ 2.1, 2. , 0. , 0.1])
>>> dataSet.sum(axis=0)
array([ 2. , 2.2])

★sortedDistIndicies = distances.argsort() 
将输入特征与每个样本的欧式距离从小到大排序,返回的是样本在原欧式距离集中的序号。

接着初始化字典,用for循环处理最邻近的前k个样本,统计各类别出现的次数。

★classCount[voteIlabel] = classCount.get(voteIlabel,0) + 1 
以第i+1邻近的样本的类别标签为key,该类别标签出现的次数为value将统计到的类别标签及出现次数写进字典,将该类别出现的次数加1。

关于字典的get()方法,因为voteIlabel是key,get(voteIlabel,0)表示字典按key查找,如果存在这个key,则返回这个key的value;如果当前没有这个key,则返回0。如下:

>>> dic1 = {'color':'red','size':18,3:'good'}
>>> dic1
{'color': 'red', 3: 'good', 'size': 18}
>>> dic1.get('color')
'red'
>>> dic1.get(3)
'good'
>>> dic1.get('size',0)
18
>>> dic1.get(4,0)
0

第一次统计到一个类别标签时,由于字典中无对应的key,就返回0,表示当前没有这个类别,之后加1; 
不是第一次统计到这个类别标签时,则返回这个标签之前出现的次数,并在此基础上加1。

★sortedClassCount = sorted(classCount.items(),key=operator.itemgetter(1),reverse=True) 
表示按字典的value进行从大到小排序。 
第一个参数指定要排序的列表或者iterable,如果一个对象是iterable的,表示它可以被遍历;

《机器学习实战》中这一块的第一个参数使用的是classCount.iteritems(),用python3.0以后的版本会出现 
错误:AttributeError: ‘dict’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iteritems’

python3.0不再支持dict.iteritems(),好像不能使用iteritems,改成用items()程序就顺利通过了

具体可参考官方更新文档

docs.python.org/release/3.1.3/whatsnew/3.0.html

第二个参数是一个函数,operator.itemgetter(1)表示按字典的第二项即value排序,而不是按key排序; 
第三个参数为True表示从大到小排序。

关于Python中的sorted()函数以及operator.itemgetter()函数,可参考

http://blog.csdn.net/alvine008/article/details/37757753

★return sortedClassCount[0][0] 
最后返回排序后字典中最大的value对应的key,即对新数据分类的类别。

四.运行结果

因为上述代码为一个模块,故首先要F5 run module,然后在command window中导入该模块,再调用creatDataSet()创建样本集,此时可以查看一下样本是否创建成功,之后就可以调用classify0对新的输入进行分类了。

>>> import kNN
>>> dataSet,labels=kNN.creatDataSet()
>>> dataSet
array([[ 1. , 1.1],
[ 1. , 1. ],
[ 0. , 0. ],
[ 0. , 0.1]])
>>> labels
['A', 'A', 'B', 'B']
>>> kNN.classify0([0,0],dataSet,labels,3)
'B'

《机器学习实战》——k-近邻算法Python实现问题记录(转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机器学习实战-k近邻算法

    写在开头,打算耐心啃完机器学习实战这本书,所用版本为2013年6月第1版 在P19页的实施kNN算法时,有很多地方不懂,遂仔细研究,记录如下: 字典按值进行排序 首先仔细读完kNN算法之后,了解其是用 ...

  2. 机器学习之K近邻算法(KNN)

    机器学习之K近邻算法(KNN) 标签: python 算法 KNN 机械学习 苛求真理的欲望让我想要了解算法的本质,于是我开始了机械学习的算法之旅 from numpy import * import ...

  3. 【机器学习】k近邻算法(kNN)

    一.写在前面 本系列是对之前机器学习笔记的一个总结,这里只针对最基础的经典机器学习算法,对其本身的要点进行笔记总结,具体到算法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其他参考资料和书籍,这里顺便推荐一下Machine Le ...

  4. 第四十六篇 入门机器学习——kNN -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s)

    No.1. k-近邻算法的特点 No.2. 准备工作,导入类库,准备测试数据 No.3. 构建训练集 No.4. 简单查看一下训练数据集大概是什么样子,借助散点图 No.5. kNN算法的目的是,假如 ...

  5. k近邻算法python实现 -- 《机器学习实战》

    ''' Created on Nov 06, 2017 kNN: k Nearest Neighbors Input: inX: vector to compare to existing datas ...

  6. 机器学习之K近邻算法

    K 近邻 (K-nearest neighbor, KNN) 算法直接作用于带标记的样本,属于有监督的算法.它的核心思想基本上就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它与其他分类算法最大的不同是,它是一种&quo ...

  7. [机器学习实战] k邻近算法

    1. k邻近算法原理: 存在一个样本数据集,也称作训练样本集,并且样本集中每个数据都存在标签,即我们知道样本集中每一数据与所属分类的对应关系.输入没有标签的新数据后,将新数据的每个特征与样本集中数据对 ...

  8. 【机器学习】K近邻算法——多分类问题

    给定一个训练数据集,对新的输入实例,在训练数据集中找到与该实例最邻近的K个实例,这K个实例的多数属于某个类,就把该类输入实例分为这个类. KNN是通过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进行分类.它的的思路是:如 ...

  9. 机器学习2—K近邻算法学习笔记

    Python3.6.3下修改代码中def classify0(inX,dataSet,labels,k)函数的classCount.iteritems()为classCount.items(),另外p ...

  10. 机器学习03:K近邻算法

    本文来自同步博客. P.S. 不知道怎么显示数学公式以及排版文章.所以如果觉得文章下面格式乱的话请自行跳转到上述链接.后续我将不再对数学公式进行截图,毕竟行内公式截图的话排版会很乱.看原博客地址会有更 ...

随机推荐

  1. Android入门之文件系统操作

    Android入门之文件系统操作(二)文件操作相关指令 (转)   (一)获取总根 File[] fileList=File.listRoots(); //返回fileList.length为1 // ...

  2. MyBatis参数为Integer型并赋值为0时判断失误的问题解决

    mybatis.xml中有if判断条件判断参数不为空时,赋值为0的Integer参数被MyBatis判断为空,因此不执行<if test="param != null and para ...

  3. docer中运行crontab

    1  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cron 2 启动 start cron 3  列出所有本机启动crontab任务 ls -l /etc/init.d 列出所有自建cron任务 ...

  4. @Component-@Resource-@Repository-@Service-@Controller的区别和理解-------springMVC

    1.作用: @Component------------------------泛指组件,当组件不好归类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注解进行标注.(Component-------成分; 组分; 零件) ...

  5. consist of, made up of

    consist vi.由……组成:由……构成(常和介词of构成固定搭配)made up of由……组成[例如] One year consists of 365 days.一年有365天.The te ...

  6. block传值以及利用block封装一个网络请求类

    1.block在俩个UIViewController间传值 近期刚学了几招block 的高级使用方法,事实上就是利用block语法在俩个UIViewController之间传值,在这里分享给刚開始学习 ...

  7. JAVA Eclipse中的Android程序如何使用线程

    我们先单独定义一个java类,名字可以任意取(比如叫做ClientHeartBeat类,我当前在做一个socket通信的客户端,我们假定需要一个可以测试心跳的程序),注意他要继承Thread,然后重载 ...

  8. 如何安装Android模拟器到VM虚拟机

    1 像普通安装一样找到ISO镜像文件,该镜像文件名称为"android-x86-2.2-generic.iso",该镜像文件可以从谷歌官网得到 http://code.google ...

  9. Neon Intrinsics各函数介绍

    #ifndef __ARM_NEON__ #error You must enable NEON instructions (e.g. -mfloat-abi=softfp -mfpu=neon) t ...

  10. Android学习(十) SQLite 基于SQLiteOpenHelper的操作方式

    main.xml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xml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