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__set__ __get__ 等解释

如果你和我一样,曾经对method和function以及对它们的各种访问方式包括self参数的隐含传递迷惑不解,建议你耐心的看下去。这里还提到了 Python属性查找策略,使你清楚的知道Python处理obj.attr和obj.attr=val时,到底做了哪些工作。

Python中,对象的方法也是也可以认为是属性,所以下面所说的属性包含方法在内。

先定义下面这个类,还定义了它的一个实例,留着后面用。

  1. class T(object):
  2. name = 'name'
  3. def hello(self):
  4. print 'hello'
  5. t = T()

使用dir(t)列出t的所有有效属性:

  1. >>> dir(t)
  2. ['__class__', '__delattr__', '__dict__', '__doc__', '__getattribute__',
  3. '__hash__', '__init__', '__modul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4.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tr__', '__weakref__', 'hello', 'name']

属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Python自动产生的,如__class__,__hash__等,另一类是我们自定义的,如上面的hello,name。我们只关心自定义属性。
类和实例对象(实际上,Python中一切都是对象,类是type的实例)都有__dict__属性,里面存放它们的自定义属性(对与类,里面还存放了别的东西)。

  1. >>> t.__dict__
  2. {}
  3. >>> T.__dict__
  4. <dictproxy object at 0x00CD0FF0>
  5. >>> dict(T.__dict__)            #由于T.__dict__并没有直接返回dict对象,这里进行转换,以方便观察其中的内容
  6. {'__module__': '__main__', 'name': 'name',
  7. 'hello': <function hello at 0x00CC2470>,
  8. '__dict__': <attribute '__dict__' of 'T' objects>,
  9. '__weakref__': <attribute '__weakref__' of 'T' objects>, '__doc__': None}
  10. >>>

有些内建类型,如list和string,它们没有__dict__属性,随意没办法在它们上面附加自定义属性。

到现在为止t.__dict__是一个空的字典,因为我们并没有在t上自定义任何属性,它的有效属性hello和name都是从T得到的。T的__dict__中包含hello和name。当遇到t.name语句时,Python怎么找到t的name属性呢?

首先,Python判断name属性是否是个自动产生的属性,如果是自动产生的属性,就按特别的方法找到这个属性,当然,这里的name不是自动产生的属性,而是我们自己定义的,Python于是到t的__dict__中寻找。还是没找到。

接着,Python找到了t所属的类T,搜索T.__dict__,期望找到name,很幸运,直接找到了,于是返回name的值:字符串‘name’。
如果在T.__dict__中还没有找到,Python会接着到T的父类(如果T有父类的话)的__dict__中继续查找。

这不足以解决我们的困惑,因为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上面说的其实是个简化的步骤。

继续上面的例子,对于name属性T.name和T.__dict__['name']是完全一样的。

  1. >>> T.name
  2. 'name'
  3. >>> T.__dict__['name']
  4. 'name'
  5. >>>

但是对于hello,情形就有些不同了

  1. >>> T.hello
  2. <unbound method T.hello>
  3. >>> T.__dict__['hello']
  4. <function hello at 0x00CC2470>
  5. >>>

可以发现,T.hello是个unbound method。而T.__dict__['hello']是个函数(不是方法)。

推断:方法在类的__dict__中是以函数的形式存在的(方法的定义和函数的定义简直一样,除了要把第一个参数设为self)。那么T.hello得到的应该也是个函数啊,怎么成了unbound method了。

再看看从实例t中访问hello

  1. >>> t.hello
  2. <bound method T.hello of <__main__.T object at 0x00CD0E50>>
  3. >>>

是一个bound method。

有意思,按照上面的查找策略,既然在T的__dict__中hello是个函数,那么T.hello和t.hello应该都是同一个函数才对。到底是怎么变成方法的,而且还分为unbound method和bound method。

关于unbound和bound到还好理解,我们不妨先作如下设想:方法是要从实例调用的嘛(指实例方法,classmethod和
staticmethod后面讲),如果从类中访问,如T.hello,hello没有和任何实例发生联系,也就是没绑定(unbound)到任何实例
上,所以是个unbound,对t.hello的访问方式,hello和t发生了联系,因此是bound。

但从函数<function hello at 0x00CC2470>到方法<unbound method T.hello>的确让人费解。

一切的魔法都源自今天的主角:descriptor

查找属性时,如obj.attr,如果Python发现这个属性attr有个__get__方法,Python会调用attr的__get__方法,返回
__get__方法的返回值,而不是返回attr(这一句话并不准确,我只是希望你能对descriptor有个初步的概念)。

Python中iterator(怎么扯到Iterator了?)是实现了iterator协议的对象,也就是说它实现了下面两个方法__iter__和
next()。类似的,descriptor也是实现了某些特定方法的对象。descriptor的特定方法是__get__,__set__和
__delete__,其中__set__和__delete__方法是可选的。iterator必须依附某个对象而存在(由对象的__iter__方法
返回),descriptor也必须依附对象,作为对象的一个属性,它而不能单独存在。还有一点,descriptor必须存在于类的__dict__
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在类的__dict__中找到属性,Python才会去看看它有没有__get__等方法,对一个在实例的__dict__中找到的属性,Python根本不理会它有没有__get__等方法,直接返回属性本身。
descriptor到底是什么呢:简单的说,descriptor是对象的一个属性,只不过它存在于类的__dict__中并且有特殊方法
__get__(可能还有__set__和__delete)而具有一点特别的功能,为了方便指代这样的属性,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descriptor
属性。

可能你还是不明白,下面开始用例子说明。

先定义这个类:

  1. class Descriptor(object):
  2. def __get__(self, obj, type=None):
  3. return 'get', self, obj, type
  4. def __set__(self, obj, val):
  5. print 'set', self, obj, val
  6. def __delete__(self, obj):
  7. print 'delete', self, obj

这里__set__和__delete__其实可以不出现,不过为了后面的说明,暂时把它们全写上。

下面解释一下三个方法的参数:

self当然不用说,指的是当前Descriptor的实例。obj值拥有属性的对象。这应该不难理解,前面已经说了,descriptor是对象的稍微
有点特殊的属性,这里的obj就是拥有它的对象,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直接用类访问descriptor(别嫌啰嗦,descriptor是个属性,直接用
类访问descriptor就是直接用类访问类的属性),obj的值是None。type是obj的类型,刚才说过,如果直接通过类访问
descriptor,obj是None,此时type就是类本身。

三个方法的意义,假设T是一个类,t是它的一个实例,d是T的一个descriptor属性(牛什么啊,不就是有个__get__方法吗!),value是一个有效值:

读取属性时,如T.d,返回的是d.__get__(None, T)的结果,t.d返回的是d.__get__(t, T)的结果。

设置属性时,t.d = value,实际上调用d.__set__(t, value),T.d = value,这是真正的赋值,T.d的值从此变成value。删除属性和设置属性类似。

下面用例子说明,看看Python中执行是怎么样的:

重新定义我们的类T和实例t

  1. class T(object):
  2. d = Descriptor()
  3. t = T()

d是T的类属性,作为Descriptor的实例,它有__get__等方法,显然,d满足了所有的条件,现在它就是一个descriptor!

  1. >>> t.d         #t.d,返回的实际是d.__get__(t, T)
  2. ('get', <__main__.Descriptor object at 0x00CD9450>, <__main__.T object at 0x00CD0E50>, <class '__main__.T'>)
  3. >>> T.d        #T.d,返回的实际是d.__get__(None, T),所以obj的位置为None
  4. ('get', <__main__.Descriptor object at 0x00CD9450>, None, <class '__main__.T'>)
  5. >>> t.d = 'hello'   #在实例上对descriptor设置值。要注意的是,现在显示不是返回值,而是__set__方法中
  6. print语句输出的。
  7. set <__main__.Descriptor object at 0x00CD9450> <__main__.T object at 0x00CD0E50> hello
  8. >>> t.d         #可见,调用了Python调用了__set__方法,并没有改变t.d的值
  9. ('get', <__main__.Descriptor object at 0x00CD9450>, <__main__.T object at 0x00CD0E50>, <class '__main__.T'>)
  10. >>> T.d = 'hello'   #没有调用__set__方法
  11. >>> T.d                #确实改变了T.d的值
  12. 'hello'
  13. >>> t.d               #t.d的值也变了,这可以理解,按我们上面说的属性查找策略,t.d是从T.__dict__中得到的
  14. T.__dict__['d']的值是'hello',t.d当然也是'hello'
  15. 'hello'

data descriptor和non-data descriptor

象上面的d,同时具有__get__和__set__方法,这样的descriptor叫做data
descriptor,如果只有__get__方法,则叫做non-data descriptor。容易想到,由于non-data
descriptor没有__set__方法,所以在通过实例对属性赋值时,例如上面的t.d =
'hello',不会再调用__set__方法,会直接把t.d的值变成'hello'吗?口说无凭,实例为证:

  1. class Descriptor(object):
  2. def __get__(self, obj, type=None):
  3. return 'get', self, obj, type
  4. class T(object):
  5. d = Descriptor()
  6. t = T()
  1. >>> t.d
  2. ('get', <__main__.Descriptor object at 0x00CD9550>, <__main__.T object at 0x00CD9510>, <class '__main__.T'>)
  3. >>> t.d = 'hello'
  4. >>> t.d
  5. 'hello'
  6. >>>

在实例上对non-data descriptor赋值隐藏了实例上的non-data descriptor!

是时候坦白真正详细的属性查找策略 了,对于obj.attr(注意:obj可以是一个类):

1.如果attr是一个Python自动产生的属性,找到!(优先级非常高!)

2.查找obj.__class__.__dict__,如果attr存在并且是data descriptor,返回data
descriptor的__get__方法的结果,如果没有继续在obj.__class__的父类以及祖先类中寻找data descriptor

3.在obj.__dict__中查找,这一步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obj是一个普通实例,找到就直接返回,找不到进行下一步。第二种情况是obj是
一个类,依次在obj和它的父类、祖先类的__dict__中查找,如果找到一个descriptor就返回descriptor的__get__方法的
结果,否则直接返回attr。如果没有找到,进行下一步。

4.在obj.__class__.__dict__中查找,如果找到了一个descriptor(插一句:这里的descriptor一定是non-
data descriptor,如果它是data
descriptor,第二步就找到它了)descriptor的__get__方法的结果。如果找到一个普通属性,直接返回属性值。如果没找到,进行下
一步。

5.很不幸,Python终于受不了。在这一步,它raise AttributeError

利用这个,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上面为什么要强调descriptor要在类中才行。我们感兴趣的查找步骤是2,3,4。第2步和第4步都是在类中查找。对于第3步,如果在普通实例中找到了,直接返回,没有判断它有没有__get__()方法。

对属性赋值时的查找策略 ,对于obj.attr = value

1.查找obj.__class__.__dict__,如果attr存在并且是一个data
descriptor,调用attr的__set__方法,结束。如果不存在,会继续到obj.__class__的父类和祖先类中查找,找到 data
descriptor则调用其__set__方法。没找到则进入下一步。

2.直接在obj.__dict__中加入obj.__dict__['attr'] = value

顺便分析下为什么在实例上对non-data descriptor赋值隐藏了实例上的non-data descriptor。

接上面的non-data descriptor例子

  1. >>> t.__dict__
  2. {'d': 'hello'}

在t的__dict__里出现了d这个属性。根据对属性赋值的查找策略,第1步,确实在t.__class__.__dict__也就是
T.__dict__中找到了属性d,但它是一个non-data descriptor,不满足data
descriptor的要求,进入第2步,直接在t的__dict__属性中加入了属性和属性值。当获取t.d时,执行查找策略,第2步在
T.__dict__中找到了d,但它是non-data
descriptor,步满足要求,进行第3步,在t的__dict__中找到了d,直接返回了它的值'hello'。

说了这么半天,还没到函数和方法!

算了,明天在说吧

简单提一下,所有的函数(方法)都有__get__方法,当它们在类的__dict__中是,它们就是non-data descriptor。

python ,__set__, __get__ 等解释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 __set__ __get__ __delete__

    class Attr(object): def __init__(self,attrname,attrtype): self.attrname=attrname self.attrtype=attrt ...

  2. python yield的终极解释

    (译)Python关键字yield的解释(stackoverflow):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31767/the-python-yield-keyw ...

  3. python __name__ == ‘__main__’详细解释(27)

    学习过C语言或者Java语言的盆友应该都知道程序运行必然有主程序入口main函数,而python却不同,即便没有主程序入口,程序一样可以自上而下对代码块依次运行,然后python不少开源项目或者模块中 ...

  4. python的__get__、__set__、__delete__(1)

    内容:    描述符引导        摘要        定义和介绍        描述符协议        调用描述符        样例        Properties        函数和 ...

  5. python 下划线--完美解释

    Python 用下划线作为变量前缀和后缀指定特殊变量 _xxx 不能用'from module import *'导入 __xxx__ 系统定义名字 __xxx 类中的私有变量名 核心风格:避免用下划 ...

  6. Python关键字yield的解释(stackoverflow)

    3.1. 提问者的问题 Python关键字yield的作用是什么?用来干什么的? 比如,我正在试图理解下面的代码: def node._get_child_candidates(self, dista ...

  7. 理解python先编译后解释的特点

    1. CPython默认的标准解释器编译器.JPython支持Java集成,可以生成Java字节码并在JVM中解释执行.IronPython支持.NET集成. 2. 下次运行程序时,python自动检 ...

  8. python的动态与解释

    python是一门动态解释型语言.为了理解"动态"和"解释",前几天都在看<Python源码剖析>,以下是自己的一些总结. 先说解释,除开py2ex ...

  9. Python中__get__, __getattr__, __getattribute__的区别及延迟初始化

    本节知识点 1.__get__, __getattr__, __getattribute__的区别 2.__getattr__巧妙应用 3.延迟初始化(lazy property) 1.__get__ ...

随机推荐

  1. MVC缓存(二)

    依赖缓存: 1.监视特定的数据库表,当数据库表里数据发生变化时,自动删除缓存项,并向Cache中添加新的项.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 ...

  2. WPF 确认动态加载数据完成

    整个wpf程序是读取xml文件生成的,所以当数量较大而且结构复杂的时候,就会出现显示一个空白(我这里设置了背景色,所以显示黑屏,默认是空白的)的窗口,然后才显示控件. 但现在要求必须在控件显示完成后才 ...

  3. 验证是否是正整数,是否是mail,是否是正确的身份证

    /// <summary> /// 通用验证类 /// </summary> class DataValidate { /// <summary> /// 验证正整 ...

  4. DataSet常用简单方法

    Clear移除表中所有行来清除任何数据的DataSet Clone赋值该DataSet的结构但不复制数据 Copy赋值DataSet的结构和数据 Dispose释放DataSet对象 Equals确定 ...

  5. groovy集合

    groovy集合可以直接在语言中使用,因为它默认已经导入包了. 不需要初始化对象,也不需要专门的类. 集合是groovy语言本地成员.Groovy语法提供了本地列表和相应的映射. 每个Groovy集合 ...

  6. 【SSH网上商城项目实战16】Hibernate的二级缓存处理首页的热门显示

    转自:https://blog.csdn.net/eson_15/article/details/51405911 网上商城首页都有热门商品,那么这些商品的点击率是很高的,当用户点击某个热门商品后需要 ...

  7. 赶集网mysql开发36军规

    赶集网mysql开发36军规 写在前面的话: 总是在灾难发生后,才想起容灾的重要性: 总是在吃过亏后,才记得曾经有人提醒过. (一)核心军规 (1)不在数据库做运算:cpu计算务必移至业务层 (2)控 ...

  8. Elasticsearch数据类型

    Elasticsearch自带的数据类型是Lucene索引的依据,也是做手动映射调整的依据.映射中主要就是针对字段设置类型以及类型相关参数.1.JSON基础类型如下:字符串:string数字:byte ...

  9. MapReduce学习

    参考文章 参考文章2 shuffle的过程分析 Hadoop学习笔记:MapReduce框架详解 谈mapreduce运行机制,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描述,比如说从mapreduce运行流程来讲解,也 ...

  10. C#学习笔记-外观模式

    题目:股民买卖股票 实现: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ock1 gu1 = new Stock1(); Stock2 gu2 = new Stock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