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各种计算机软件程序。每一个运行的程序可能包括多个独立运行的线程(Thread)。
  2. 线程(Thread)是一份独立运行的程序,有自己专用的运行栈。线程有可能和其他线程共享一些资源,比如,内存,文件,数据库等。
  3. 当多个线程同时读写同一份共享资源的时候,可能会引起冲突。这时候,我们需要引入线程“同步”机制,即各位线程之间要有个先来后到,不能一窝蜂挤上去抢作一团。
  4. 同步这个词是从英文synchronize(使同时发生)翻译过来的。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这个很容易引起误解的词。既然大家都这么用,咱们也就只好这么将就。
  5. 线程同步的真实意思和字面意思恰好相反。线程同步的真实意思,其实是“排队”:几个线程之间要排队,一个一个对共享资源进行操作,而不是同时进行操作。
  6.  
  7. 因此,关于线程同步,需要牢牢记住的第一点是:线程同步就是线程排队。同步就是排队。线程同步的目的就是避免线程“同步”执行。这可真是个无聊的绕口令。
  8. 关于线程同步,需要牢牢记住的第二点是 “共享”这两个字。只有共享资源的读写访问才需要同步。如果不是共享资源,那么就根本没有同步的必要。
  9. 关于线程同步,需要牢牢记住的第三点是,只有“变量”才需要同步访问。如果共享的资源是固定不变的,那么就相当于“常量”,线程同时读取常量也不需要同步。至少一个线程修改共享资源,这样的情况下,线程之间就需要同步。
  10. 关于线程同步,需要牢牢记住的第四点是:多个线程访问共享资源的代码有可能是同一份代码,也有可能是不同的代码;无论是否执行同一份代码,只要这些线程的代码访问同一份可变的共享资源,这些线程之间就需要同步。
  11.  
  12. 为了加深理解,下面举几个例子。
  13. 有两个采购员,他们的工作内容是相同的,都是遵循如下的步骤:
  14. 1)到市场上去,寻找并购买有潜力的样品。
  15. 2)回到公司,写报告。
  16. 这两个人的工作内容虽然一样,他们都需要购买样品,他们可能买到同样种类的样品,但是他们绝对不会购买到同一件样品,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共享资源。所以,他们可以各自进行自己的工作,互不干扰。
  17. 这两个采购员就相当于两个线程;两个采购员遵循相同的工作步骤,相当于这两个线程执行同一段代码。
  18.  
  19. 下面给这两个采购员增加一个工作步骤。采购员需要根据公司的“布告栏”上面公布的信息,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
  20. 这两个采购员有可能同时走到布告栏的前面,同时观看布告栏上的信息。这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布告栏是只读的,这两个采购员谁都不会去修改布告栏上写的信息。
  21.  
  22. 下面增加一个角色。一个办公室行政人员这个时候,也走到了布告栏前面,准备修改布告栏上的信息。
  23. 如果行政人员先到达布告栏,并且正在修改布告栏的内容。两个采购员这个时候,恰好也到了。这两个采购员就必须等待行政人员完成修改之后,才能观看修改后的信息。
  24. 如果行政人员到达的时候,两个采购员已经在观看布告栏了。那么行政人员需要等待两个采购员把当前信息记录下来之后,才能够写上新的信息。
  25. 上述这两种情况,行政人员和采购员对布告栏的访问就需要进行同步。因为其中一个线程(行政人员)修改了共享资源(布告栏)。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行政人员的工作流程和采购员的工作流程(执行代码)完全不同,但是由于他们访问了同一份可变共享资源(布告栏),所以他们之间需要同步。
  26.  
  27. 同步锁
  28.  
  29. 前面讲了为什么要线程同步,下面我们就来看如何才能线程同步。
  30. 线程同步的基本实现思路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我们可以给共享资源加一把锁,这把锁只有一把钥匙。哪个线程获取了这把钥匙,才有权利访问该共享资源。
  31. 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例子。一些超市的外面提供了一些自动储物箱。每个储物箱都有一把锁,一把钥匙。人们可以使用那些带有钥匙的储物箱,把东西放到储物箱里面,把储物箱锁上,然后把钥匙拿走。这样,该储物箱就被锁住了,其他人不能再访问这个储物箱。(当然,真实的储物箱钥匙是可以被人拿走复制的,所以不要把贵重物品放在超市的储物箱里面。于是很多超市都采用了电子密码锁。)
  32. 线程同步锁这个模型看起来很直观。但是,还有一个严峻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个同步锁应该加在哪里?
  33. 当然是加在共享资源上了。反应快的读者一定会抢先回答。
  34. 没错,如果可能,我们当然尽量把同步锁加在共享资源上。一些比较完善的共享资源,比如,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等,自身都提供了比较完善的同步锁机制。我们不用另外给这些资源加锁,这些资源自己就有锁。
  35. 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在代码中访问的共享资源都是比较简单的共享对象。这些对象里面没有地方让我们加锁。
  36. 读者可能会提出建议:为什么不在每一个对象内部都增加一个新的区域,专门用来加锁呢?这种设计理论上当然也是可行的。问题在于,线程同步的情况并不是很普遍。如果因为这小概率事件,在所有对象内部都开辟一块锁空间,将会带来极大的空间浪费。得不偿失。
  37. 于是,现代的编程语言的设计思路都是把同步锁加在代码段上。确切的说,是把同步锁加在“访问共享资源的代码段”上。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同步锁是加在代码段上的。
  38. 同步锁加在代码段上,就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的空间浪费问题。但是却增加了模型的复杂度,也增加了我们的理解难度。
  39. 现在我们就来仔细分析“同步锁加在代码段上”的线程同步模型。
  40. 首先,我们已经解决了同步锁加在哪里的问题。我们已经确定,同步锁不是加在共享资源上,而是加在访问共享资源的代码段上。
  41. 其次,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在代码段上加什么样的锁。这个问题是重点中的重点。这是我们尤其要注意的问题:访问同一份共享资源的不同代码段,应该加上同一个同步锁;如果加的是不同的同步锁,那么根本就起不到同步的作用,没有任何意义。
  42. 这就是说,同步锁本身也一定是多个线程之间的共享对象。
  43.  
  44. Java语言的synchronized关键字
  45.  
  46. 为了加深理解,举几个代码段同步的例子。
  47. 不同语言的同步锁模型都是一样的。只是表达方式有些不同。这里我们以当前最流行的Java语言为例。Java语言里面用synchronized关键字给代码段加锁。整个语法形式表现为
  48. synchronized(同步锁) {
  49. // 访问共享资源,需要同步的代码段
  50. }
  51.  
  52. 这里尤其要注意的就是,同步锁本身一定要是共享的对象。
  53.  
  54. f1() {
  55.  
  56. Object lock1 = new Object(); // 产生一个同步锁
  57.  
  58. synchronized(lock1){
  59. // 代码段 A
  60. // 访问共享资源 resource1
  61. // 需要同步
  62. }
  63. }
  64.  
  65. 上面这段代码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那个同步锁是在函数体内部产生的。每个线程调用这段代码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个新的同步锁。那么多个线程之间,使用的是不同的同步锁。根本达不到同步的目的。
  66. 同步代码一定要写成如下的形式,才有意义。
  67.  
  68. public static final Object lock1 = new Object();
  69.  
  70. f1() {
  71.  
  72. synchronized(lock1){ // lock1 是公用同步锁
  73. // 代码段 A
  74. // 访问共享资源 resource1
  75. // 需要同步
  76. }
  77.  
  78. 你不一定要把同步锁声明为static或者public,但是你一定要保证相关的同步代码之间,一定要使用同一个同步锁。
  79. 讲到这里,你一定会好奇,这个同步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随便声明一个Object对象,就可以作为同步锁?
  80. Java里面,同步锁的概念就是这样的。任何一个Object Reference都可以作为同步锁。我们可以把Object Reference理解为对象在内存分配系统中的内存地址。因此,要保证同步代码段之间使用的是同一个同步锁,我们就要保证这些同步代码段的synchronized关键字使用的是同一个Object Reference,同一个内存地址。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面的代码中声明lock1的时候,使用了final关键字,这就是为了保证lock1Object Reference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都保持不变。
  81. 一些求知欲强的读者可能想要继续深入了解synchronzied(同步锁)的实际运行机制。Java虚拟机规范中(你可以在google用“JVM Spec”等关键字进行搜索),有对synchronized关键字的详细解释。synchronized会编译成 monitor enter, monitor exit之类的指令对。Monitor就是实际上的同步锁。每一个Object Reference在概念上都对应一个monitor
  82. 这些实现细节问题,并不是理解同步锁模型的关键。我们继续看几个例子,加深对同步锁模型的理解。
  83.  
  84. public static final Object lock1 = new Object();
  85.  
  86. f1() {
  87.  
  88. synchronized(lock1){ // lock1 是公用同步锁
  89. // 代码段 A
  90. // 访问共享资源 resource1
  91. // 需要同步
  92. }
  93. }
  94.  
  95. f2() {
  96.  
  97. synchronized(lock1){ // lock1 是公用同步锁
  98. // 代码段 B
  99. // 访问共享资源 resource1
  100. // 需要同步
  101. }
  102. }
  103.  
  104. 上述的代码中,代码段A和代码段B就是同步的。因为它们使用的是同一个同步锁lock1
  105. 如果有10个线程同时执行代码段A,同时还有20个线程同时执行代码段B,那么这30个线程之间都是要进行同步的。
  106. 30个线程都要竞争一个同步锁lock1。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获得lock1的所有权,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代码段A或者代码段B。其他竞争失败的线程只能暂停运行,进入到该同步锁的就绪(Ready)队列。
  107. 每一个同步锁下面都挂了几个线程队列,包括就绪(Ready)队列,待召(Waiting)队列等。比如,lock1对应的就绪队列就可以叫做lock1 - ready queue。每个队列里面都可能有多个暂停运行的线程。
  108. 注意,竞争同步锁失败的线程进入的是该同步锁的就绪(Ready)队列,而不是后面要讲述的待召队列(Waiting Queue,也可以翻译为等待队列)。就绪队列里面的线程总是时刻准备着竞争同步锁,时刻准备着运行。而待召队列里面的线程则只能一直等待,直到等到某个信号的通知之后,才能够转移到就绪队列中,准备运行。
  109. 成功获取同步锁的线程,执行完同步代码段之后,会释放同步锁。该同步锁的就绪队列中的其他线程就继续下一轮同步锁的竞争。成功者就可以继续运行,失败者还是要乖乖地待在就绪队列中。
  110. 因此,线程同步是非常耗费资源的一种操作。我们要尽量控制线程同步的代码段范围。同步的代码段范围越小越好。我们用一个名词“同步粒度”来表示同步代码段的范围。
  111. 同步粒度
  112. Java语言里面,我们可以直接把synchronized关键字直接加在函数的定义上。
  113. 比如。
  114. synchronized f1() {
  115. // f1 代码段
  116. }
  117.  
  118. 这段代码就等价于
  119. f1() {
  120. synchronized(this){ // 同步锁就是对象本身
  121. // f1 代码段
  122. }
  123. }
  124.  
  125. 同样的原则适用于静态(static)函数
  126. 比如。
  127. static synchronized f1() {
  128. // f1 代码段
  129. }
  130.  
  131. 这段代码就等价于
  132. static f1() {
  133. synchronized(Class.forName(…)){ // 同步锁是类定义本身
  134. // f1 代码段
  135. }
  136. }
  137.  
  138. 但是,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直接把synchronized加在函数定义上的偷懒做法。因为我们要控制同步粒度。同步的代码段越小越好。synchronized控制的范围越小越好。
  139. 我们不仅要在缩小同步代码段的长度上下功夫,我们同时还要注意细分同步锁。
  140. 比如,下面的代码
  141.  
  142. public static final Object lock1 = new Object();
  143.  
  144. f1() {
  145.  
  146. synchronized(lock1){ // lock1 是公用同步锁
  147. // 代码段 A
  148. // 访问共享资源 resource1
  149. // 需要同步
  150. }
  151. }
  152.  
  153. f2() {
  154.  
  155. synchronized(lock1){ // lock1 是公用同步锁
  156. // 代码段 B
  157. // 访问共享资源 resource1
  158. // 需要同步
  159. }
  160. }
  161.  
  162. f3() {
  163.  
  164. synchronized(lock1){ // lock1 是公用同步锁
  165. // 代码段 C
  166. // 访问共享资源 resource2
  167. // 需要同步
  168. }
  169. }
  170.  
  171. f4() {
  172.  
  173. synchronized(lock1){ // lock1 是公用同步锁
  174. // 代码段 D
  175. // 访问共享资源 resource2
  176. // 需要同步
  177. }
  178. }
  179.  
  180. 上述的4段同步代码,使用同一个同步锁lock1。所有调用4段代码中任何一段代码的线程,都需要竞争同一个同步锁lock1
  181.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发现这是没有必要的。
  182. 因为f1()的代码段Af2()的代码段B访问的共享资源是resource1f3()的代码段Cf4()的代码段D访问的共享资源是resource2,它们没有必要都竞争同一个同步锁lock1。我们可以增加一个同步锁lock2f3()和f4()的代码可以修改为:
  183. public static final Object lock2 = new Object();
  184.  
  185. f3() {
  186.  
  187. synchronized(lock2){ // lock2 是公用同步锁
  188. // 代码段 C
  189. // 访问共享资源 resource2
  190. // 需要同步
  191. }
  192. }
  193.  
  194. f4() {
  195.  
  196. synchronized(lock2){ // lock2 是公用同步锁
  197. // 代码段 D
  198. // 访问共享资源 resource2
  199. // 需要同步
  200. }
  201. }
  202.  
  203. 这样,f1()和f2()就会竞争lock1,而f3()和f4()就会竞争lock2。这样,分开来分别竞争两个锁,就可以大大较少同步锁竞争的概率,从而减少系统的开销。
  204.  
  205. 信号量
  206.  
  207. 同步锁模型只是最简单的同步模型。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运行同步代码。
  208. 有的时候,我们希望处理更加复杂的同步模型,比如生产者/消费者模型、读写同步模型等。这种情况下,同步锁模型就不够用了。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模型。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信号量模型。
  209. 信号量模型的工作方式如下:线程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主动停下来,等待某个信号量的通知;这时候,该线程就进入到该信号量的待召(Waiting)队列当中;等到通知之后,再继续运行。
  210. 很多语言里面,同步锁都由专门的对象表示,对象名通常叫Monitor
  211. 同样,在很多语言中,信号量通常也有专门的对象名来表示,比如,MutexSemphore
  212. 信号量模型要比同步锁模型复杂许多。一些系统中,信号量甚至可以跨进程进行同步。另外一些信号量甚至还有计数功能,能够控制同时运行的线程数。
  213. 我们没有必要考虑那么复杂的模型。所有那些复杂的模型,都是最基本的模型衍生出来的。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信号量模型——“等待/通知”模型,复杂模型也就迎刃而解了。
  214. 我们还是以Java语言为例。Java语言里面的同步锁和信号量概念都非常模糊,没有专门的对象名词来表示同步锁和信号量,只有两个同步锁相关的关键字——volatilesynchronized
  215. 这种模糊虽然导致概念不清,但同时也避免了MonitorMutexSemphore等名词带来的种种误解。我们不必执着于名词之争,可以专注于理解实际的运行原理。
  216. Java语言里面,任何一个Object Reference都可以作为同步锁。同样的道理,任何一个Object Reference也可以作为信号量。
  217. Object对象的wait()方法就是等待通知,Object对象的notify()方法就是发出通知。
  218. 具体调用方法为
  219. 1)等待某个信号量的通知
  220. public static final Object signal = new Object();
  221.  
  222. f1() {
  223. synchronized(singal) { // 首先我们要获取这个信号量。这个信号量同时也是一个同步锁
  224.  
  225. // 只有成功获取了signal这个信号量兼同步锁之后,我们才可能进入这段代码
  226. signal.wait(); // 这里要放弃信号量。本线程要进入signal信号量的待召(Waiting)队列
  227.  
  228. // 可怜。辛辛苦苦争取到手的信号量,就这么被放弃了
  229.  
  230. // 等到通知之后,从待召(Waiting)队列转到就绪(Ready)队列里面
  231. // 转到了就绪队列中,离CPU核心近了一步,就有机会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了。
  232. // 仍然需要把signal同步锁竞争到手,才能够真正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命苦啊。

  233. }
  234. }
  235.  
  236.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代码中的signal.wait()的意思。signal.wait()很容易导致误解。signal.wait()的意思并不是说,signal开始wait,而是说,运行这段代码的当前线程开始wait这个signal对象,即进入signal对象的待召(Waiting)队列。
  237.  
  238. 2)发出某个信号量的通知
  239. f2() {
  240. synchronized(singal) { // 首先,我们同样要获取这个信号量。同时也是一个同步锁。
  241.  
  242. // 只有成功获取了signal这个信号量兼同步锁之后,我们才可能进入这段代码
  243. signal.notify(); // 这里,我们通知signal的待召队列中的某个线程。
  244.  
  245. // 如果某个线程等到了这个通知,那个线程就会转到就绪队列中
  246. // 但是本线程仍然继续拥有signal这个同步锁,本线程仍然继续执行
  247. // 嘿嘿,虽然本线程好心通知其他线程,
  248. // 但是,本线程可没有那么高风亮节,放弃到手的同步锁
  249. // 本线程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

  250. }
  251. }
  252.  
  253. 需要注意的是,signal.notify()的意思。signal.notify()并不是通知signal这个对象本身。而是通知正在等待signal信号量的其他线程。
  254.  
  255. 以上就是Objectwait()和notify()的基本用法。
  256. 实际上,wait()还可以定义等待时间,当线程在某信号量的待召队列中,等到足够长的时间,就会等无可等,无需再等,自己就从待召队列转移到就绪队列中了。
  257. 另外,还有一个notifyAll()方法,表示通知待召队列里面的所有线程。
  258. 这些细节问题,并不对大局产生影响。
  259.  
  260. 绿色线程
  261.  
  262. 绿色线程(Green Thread)是一个相对于操作系统线程(Native Thread)的概念。
  263. 操作系统线程(Native Thread)的意思就是,程序里面的线程会真正映射到操作系统的线程,线程的运行和调度都是由操作系统控制的
  264. 绿色线程(Green Thread)的意思是,程序里面的线程不会真正映射到操作系统的线程,而是由语言运行平台自身来调度。
  265. 当前版本的Python语言的线程就可以映射到操作系统线程。当前版本的Ruby语言的线程就属于绿色线程,无法映射到操作系统的线程,因此Ruby语言的线程的运行速度比较慢。
  266. 难道说,绿色线程要比操作系统线程要慢吗?当然不是这样。事实上,情况可能正好相反。Ruby是一个特殊的例子。线程调度器并不是很成熟。
  267. 目前,线程的流行实现模型就是绿色线程。比如,stackless Python,就引入了更加轻量的绿色线程概念。在线程并发编程方面,无论是运行速度还是并发负载上,都优于Python
  268. 另一个更著名的例子就是ErLang(爱立信公司开发的一种开源语言)。
  269. ErLang的绿色线程概念非常彻底。ErLang的线程不叫Thread,而是叫做Process。这很容易和进程混淆起来。这里要注意区分一下。
  270. ErLang Process之间根本就不需要同步。因为ErLang语言的所有变量都是final的,不允许变量的值发生任何变化。因此根本就不需要同步。
  271. final变量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对象之间不可能出现交叉引用,不可能构成一种环状的关联,对象之间的关联都是单向的,树状的。因此,内存垃圾回收的算法效率也非常高。这就让ErLang能够达到Soft Real Time(软实时)的效果。这对于一门支持内存垃圾回收的语言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Java中线程同步的理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中线程同步的理解 - 其实应该叫做Java线程排队

    Java中线程同步的理解 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各种计算机软件程序.每一个运行的程序可能包括多个独立运行的线程(Thread). 线程(Thread)是一份独立运行的程序,有自己专用的运行栈.线程有可 ...

  2. java中线程同步的理解(非常通俗易懂)

    转载至:https://blog.csdn.net/u012179540/article/details/40685207 Java中线程同步的理解 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各种计算机软件程序.每一个运 ...

  3. JAVA中线程同步的方法(7种)汇总

    同步的方法: 一.同步方法 即有synchronized关键字修饰的方法. 由于java的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内置锁,当用此关键字修饰方法时, 内置锁会保护整个方法.在调用该方法前,需要获得内置锁,否则就 ...

  4. Java中线程同步的方法

    同步方法 即有synchronized关键字修饰的方法. 由于java的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内置锁,当用此关键字修饰方法时, 内置锁会保护整个方法.在调用该方法前,需要获得内置锁,否则就处于阻塞状态. 注 ...

  5. java中线程同步的几种方法

    1.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 由于java的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内置锁,当用此关键字修饰方法时, 内置锁会保护整个方法.在调用该方法前,需要获得内置锁,否则就处于阻塞状态. 注: synchro ...

  6. Java中线程同步锁和互斥锁有啥区别?看完你还是一脸懵逼?

    首先不要钻概念牛角尖,这样没意义. 也许java语法层面包装成了sycnchronized或者明确的XXXLock,但是底层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哪种写起来方便而已. 锁就是锁而已,避免多个线程对同一个 ...

  7. java中线程同步问题

    先不多说,直接上个例子,著名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public class ProducerConsum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 ...

  8. Java中线程的同步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同步的问题,而且大多数的实际问题都是线程的同步问题 我这里以生活中的火车售票来进行举例: 假设现在我们总共有1000张票要进行出售,共有10个出售点,那么当售票到最后只有一张票时 ...

  9. 沉淀再出发:java中线程池解析

    沉淀再出发:java中线程池解析 一.前言 在多线程执行的环境之中,如果线程执行的时间短但是启动的线程又非常多,线程运转的时间基本上浪费在了创建和销毁上面,因此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让一个线程执行完自己的 ...

随机推荐

  1. JAVA_SE_Day02 String 的正则表达式

    字符串支持正则表达式的方法一: boolean matches(String regex) 注意: 给定的正则表达式就算不指定边界符(^,$),也会全匹配验证 空字符串和null 空字符串是看不见,而 ...

  2. spring-boot-maven-plugin 插件

    添加了spring-boot-maven-plugin插件后,当运行maven打包的命令,项目会被打包成一个可以直接运行的jar包,使用"java -jar"可以直接运行. 当项目 ...

  3. svn 创建本地仓库

    1. svnadmin create ~/repository 2. svnserve -d -r ~/repository 3. svn checkout file://~/repository $ ...

  4. winform多线程调用控件

    对多线程操作控件的理解: 控件不能被非创造他的线程修改.需调用控件.beginvoke,注入UI线程.控件.beginvoke会把操作加入UI线程,阻塞画面响应.不要把耗时的计算放在控件.beginv ...

  5. CSS3之盒模型

    1. 什么是盒模型? css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盒模型, 包括html body元素, 浏览器解析css的时候也会把每个元素看成一个盒子来解析. 盒模型具备的属性(存在的特点)有: content ( ...

  6. java中如何使用BigDecimal使得Double类型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一.场景:从数据表中读出Decimal类型的数据直接塞给Double类型的对象时,并不会有什么异常. 如果要再此基础上计算,就会发生异常. 比如:读出数据为0.0092,将其乘以100,则变成了0.9 ...

  7. mui.ajax()和asp.net sql服务器数据交互【3】最终版

    1.前端页面 <header class="mui-bar mui-bar-nav"> <a class="mui-action-back mui-ic ...

  8. IOS如何下载旧版本应用APP

    前言 文章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特别是查找版本ID对应的步骤,这里推荐使用另一种方案,操作起来更简单.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Workflow及Fiddler下载IOS旧版本APP应用. 实现原理 通过Work ...

  9. 【Python】Sublime text 3 搭建Python IDE

    背景: 最经遇到一件很苦恼的事情,就是在Sublime text 3中写的Python代码直接挪到python原生的ide中老是报格式的错误(有时让人讨厌的缩进),没有办法,看到Sublime tex ...

  10. 定制化移动办公APP:打造企业专属的“钉钉”“纷享销客”,实现企业办公管理一体化

    一.项目背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管理和办公系统多且复杂,用户需要使用多个系统才可完成一项工作,而且各个系统的界面和风格存在差异,造成了信息查找不便,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