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在学数据结构的时候都被KMP算法搞的迷迷糊糊的,原理看的似懂非懂,代码写不出来,或者写出来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可以这么写。本文力求尽可能通俗详细的讲解KMP算法,让你不再受到KMP算法的困扰。

暴力匹配的痛点

所谓暴力匹配,就是从文本串的首端开始依次检查子串是否与模式串匹配,如果不匹配就将模式串往后移一个位置,从头开始匹配,直到在某处成功匹配或匹配到末尾也没能成功匹配。如下图:

设文本串为T,模式串为P,i为文本串中的下标,j为模式串中的下标,文本串的长度为m,模式串的长度为n,则代码如下:

  1. int bruteForce(std::string t, std::string p) {
  2. int i = 0, j = 0;
  3. int m = t.length(), n = p.length();
  4. while (i < m && j < n) {
  5. if (t[i] == p[j]) {
  6. i++; j++;
  7. } else {
  8. i = i - j + 1;
  9. j = 0;
  10. }
  11. }
  12. return j == n ? i - j : -1;
  13. }

那么暴力匹配的时间效率如何呢?不难发现,每一次匹配中,我们都需要花费\(O(n)\)的时间成本来判断子串是否与模式串匹配,而总共的判断次数最多为\(m-n+1\),由于实际情况下有\(m>>n\),因此\(m-n+1\)近似等于\(m\),整个暴力匹配的时间复杂度为\(O(mn)\),显然不理想。

经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暴力匹配方法做了很多次不必要的匹配。在第一轮发现不匹配的时候,我们无需只将模式串后移一个位置,而是后移到文本串中下标为3的位置(第二个A),并直接从文本串中下标为5的位置(第2个C)开始匹配。从相对运动的角度来讲,也就是将j前移为2,而i不用回退。

KMP算法

事实上,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模式串中j前面的某些字符恰好与模式串的某个前缀相等。如果你想到了这点,那你的想法刚好就跟发明KMP算法的那三个人的想法一样了(认真)。KMP算法就利用了这一点,每次匹配失败的时候不直接从头开始继续匹配,而是将j回溯到这个前缀后面的字符,而i不用回退,以解决暴力匹配算法的这一痛点。如图:

构建next数组

为了应对各种匹配失败的情况,我们需要另开一个与模式串等长的数组next,其中next[j]表示P[j]T[i]匹配失败的情况下,j要移动到的下标。(显然,对于任意的j,一定有next[j] < j)按照上面那个性质,P[next[j]]之前的p个字符也与P[j]左边的p个字符相等。(其中p为P[next[j]]之前的字符数量)(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说是next数组构建算法的灵魂!)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判定某次匹配过程失败后,j该移到哪个位置呢?

我们可以用递推的思路来求解。

考虑模式串的第一个字符就不与文本串中的相应字符匹配的情况。如图: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将i往后移,不妨将next[0]设为-1。(后面你就会看到这样做自有其精妙之处)

再来考虑next[k]已知的情况,如何求得next[k+1]呢?分两种情况讨论:

第一种情况,P[k]==P[next[k]],如下图。由上面那条性质,P[k]之前的p个字符与P[next[k]]之前的p个字符相等。而P[k]又是等于P[next[k]]的,因此,P[k+1]之前的p+1个字符与P[next[k]+1]之前的p+1个字符相等。所以,next[k+1]应该设为next[k]+1,以符合上面那条性质。

第二种情况,P[k]!=P[next[k]],如下图。(这里我用不同的颜色标出来了)

怎么办呢?再考虑P[next[next[k]]]P[k]之间的关系。

此时的思路与上面相似,如果P[k]==P[next[next[k]]],就将next[k+1]设为next[next[k]]+1,否则就依次检查next[next[next[k]]]next[next[next[next[k]]]]、...

不难看出,接受检查的下标是依次递减的,但是递减也得有个限度;另外next[0]永远为-1,因此递减到-1的时候,就说明一直检查到P的第一个字符也没检查到与P[k]相等的字符。此时next[k+1]前面有0个字符与P中长度为0的前缀相等。因此j需要回溯到0,将next[k+1]设为0。

将以上思路稍作整理,可得在next[k]已知的情况下,求得next[k+1]的步骤:

  1. 令t为next[k]
  2. 如果t等于-1,就将next[k+1]设为0。
  3. 否则,检查P[k]是否等于P[t]。如果等于,就将next[k+1]设为t+1;否则,将t设为next[t],跳转到第2步。

细心的你可能已经发现了,既然next[0]为-1,-1再加上1刚好也等于0,因此两个条件可以合并起来,上述步骤可以优化一下:

  1. 令t为next[k]
  2. 如果t等于-1,或者P[k]等于P[t],就将next[k+1]设为t+1。
  3. 否则,将t设为next[t],跳转到第2步。

现在你应该看到将next[0]设为-1这种做法的巧妙之处了吧!

这样,由于next[0]事先约定为-1,而由next[0]可以求得next[1],由next[1]可以求得next[2]...,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出构建next数组的步骤:

  1. 初始化next数组,令其长度为n。
  2. next[0]设为-1。
  3. 初始化k为0,循环执行以下步骤,每次循环完k就加一,如果k加到了n-1就退出循环。
  4. 令t为next[k]
  5. 如果t等于-1,或者P[k]等于P[t],就将next[k+1]设为t+1。
  6. 否则,将t设为next[t],跳转到第5步。

代码实现:

  1. std::vector<int> buildNext(std::string p) {
  2. int n = p.length();
  3. std::vector<int> next(n);
  4. next[0] = -1;
  5. for (int k = 0; k < n - 1; k++) {
  6. int t = next[k];
  7. while (t != -1 && p[k] != p[t]) {
  8. t = next[t];
  9. }
  10. next[k + 1] = t + 1;
  11. }
  12. return next;
  13. }

KMP主算法

有了next数组,一切都好办了。

每次匹配的时候,如果匹配成功了就i与j同时往后移一个位置,匹配失败的话j设为next[j]。如果j为-1的话,i就往后移,同时j设为0。

  1. int kmp(std::string t, std::string p) {
  2. int m = t.length(), n = p.length();
  3. int i = 0, j = 0;
  4. auto next = buildNext(p);
  5. while (i < m && j < n) {
  6. if (j < 0 || t[i] == p[j]) {
  7. i++; j++;
  8. } else {
  9. j = next[j];
  10. }
  11. }
  12. return j == n ? i - j : -1;
  13. }

复杂度分析

不难看出,KMP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不计T和P本身所占的内存空间)为\(O(n)\),这是来自next数组所占用的空间开销。

那么时间复杂度为多少呢?网上大多数博文直接在这里放个结论,缺少必要的分析,读者只是知道了结论,至于为什么是这样则是一头雾水。

整个KMP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为以下两部分:

  1. 构建next数组的时间复杂度;
  2. 匹配的时间复杂度。

其中,构建next数组的时间复杂度为多少呢?

这主要取决于给next数组各项赋值的时间复杂度和对t赋值的次数。

显而易见,前者的时间复杂度为\(O(n)\)。那后者的时间复杂度怎么计算呢?

注意到,每次for循环的结尾,有一个next[k + 1] = t + 1;的语句,而下一次for循环开始时,由于k自增了1,因此int t = next[k];里的next[k]其实就是上一次循环里的next[k + 1],这条语句执行后的新t其实就是旧t加上1,可以等效的认为对t进行了一次++运算。显而易见,t++的次数为n-1。而while循环里面t = next[t];的最坏次数怎么计算呢?我们知道,next[t]是必然小于t的,所以这条语句执行后t是要往回跳的。但是跳一次跨越的步数是大于等于1的,而往回跳的极限是-1,所以同样的长度,往前跳的次数是n-1,往后跳的次数必然不超过n-1,所以对t赋值的次数(不如说是t跳跃的次数)不会超过2n-2,当然就是\(O(n)\)量级的。所以,构建next数组的时间复杂度为\(O(n)\)。

而匹配的时间复杂度又是多少呢?

这主要取决于while循环执行的次数,而while循环是否执行取决于i和j的取值,因此这也取决于对i和j赋值的次数。

对i赋值的操作只有i++这一条语句,显然这条语句最多会执行m次。

对j的赋值(或者说是跳跃)呢,分析思路与上述类似,包括往前跳跃(j++)和往后跳跃(j = next[j])。其中前者是与i“携手并进”的,因此执行次数也不会超过m。往后跳跃的次数同样不会超过往前跳跃的次数(原因与上述分析一致)。因此,j的跳跃次数也是\(O(m)\)量级的。

因此,匹配的时间复杂度是\(O(m)\)。

综上所述,整个KMP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m+n)\),比暴力算法的\(O(mn)\)要好得多。

这就完美了吗?

考虑下面的情况:

文本串:AAAABAAAAA

模式串:AAAAA

如果我们用KMP算法进行匹配的话,会由于T[4] != P[4]发生一次匹配失败:

根据next数组的指示,将会由P[3]继续匹配T[4]

然后是P[2]P[1]P[0],最后因为P[0]T[4]匹配失败而开始T[5]P[0]的比对。

但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T[4]P[4]比对失败后可以直接进行T[5]P[0]之间的比对,不需要进行T[4]P[3]P[2]...P[0]之间的比对了,因为P[4]P[3]P[2]...P[0]是一样的,既然T[4]P[4]比对失败了,那么T[4]P[3]P[2]...P[0]之间的比对就一定会失败,就像推销员给你推销某样产品,你不感兴趣,对方一直喋喋不休,只会让你感到厌烦。

改进

那怎样才能在一次比对失败后不再比对P中相同的字符,而是从不相同的字符开始比对呢?换句话说,如何在比对失败后,能够让j一次性跳转到不一样的字符呢?我们只需要对构建next数组的代码稍作修改。在给next[j+1]赋值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检查next[k+1]是否等于next[t+1]。如果等于的话,就赋值为next[t+1]。否则才赋值为t+1。如图:

但是直接这样改的话,每次for循环后的t就不一定等于上一次循环的t加1了,所以我们要显式的维护变量t。

  1. std::vector<int> buildNext() {
  2. int n = p.length();
  3. std::vector<int> next(n);
  4. next[0] = -1;
  5. int t = -1;
  6. for (int k = 0; k < n - 1; k++) {
  7. while (t != -1 && p[k] != p[t]) {
  8. t = next[t];
  9. }
  10. next[k + 1] = p[k + 1] == p[t + 1] ? next[t + 1] : t + 1;
  11. t++;
  12. }
  13. return next;
  14. }

显然,时间复杂度是不变的,但是因为跳跃次数减少了,整个算法的效率也会提升。

把KMP算法嚼碎了喂给你吃!(C++)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字符串匹配算法系列一:KMP算法原理

    本文主要参考了https://mp.weixin.qq.com/s/rbaPmBejID8-rYui35Snrg的表述,加上部分自己的理解 学习任何算法都要了解该算法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看看KMP算法主 ...

  2. 简单有效的kmp算法

    以前看过kmp算法,当时接触后总感觉好深奥啊,抱着数据结构的数啃了一中午,最终才大致看懂,后来提起kmp也只剩下“奥,它是做模式匹配的”这点干货.最近有空,翻出来算法导论看看,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先不说 ...

  3. KMP算法

    KMP算法是字符串模式匹配当中最经典的算法,原来大二学数据结构的有讲,但是当时只是记住了原理,但不知道代码实现,今天终于是完成了KMP的代码实现.原理KMP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给定一个字符串和一个模式串 ...

  4. 萌新笔记——用KMP算法与Trie字典树实现屏蔽敏感词(UTF-8编码)

    前几天写好了字典,又刚好重温了KMP算法,恰逢遇到朋友吐槽最近被和谐的词越来越多了,于是突发奇想,想要自己实现一下敏感词屏蔽. 基本敏感词的屏蔽说起来很简单,只要把字符串中的敏感词替换成"* ...

  5. KMP算法实现

    链接:http://blog.csdn.net/joylnwang/article/details/6778316 KMP算法是一种很经典的字符串匹配算法,链接中的讲解已经是很明确得了,自己按照其讲解 ...

  6. 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Script (五) 串(经典KMP算法)

    KMP算法和BM算法 KMP是前缀匹配和BM后缀匹配的经典算法,看得出来前缀匹配和后缀匹配的区别就仅仅在于比较的顺序不同 前缀匹配是指:模式串和母串的比较从左到右,模式串的移动也是从 左到右 后缀匹配 ...

  7. 扩展KMP算法

    一 问题定义 给定母串S和子串T,定义n为母串S的长度,m为子串T的长度,suffix[i]为第i个字符开始的母串S的后缀子串,extend[i]为suffix[i]与字串T的最长公共前缀长度.求出所 ...

  8. 字符串模式匹配之KMP算法图解与 next 数组原理和实现方案

    之前说到,朴素的匹配,每趟比较,都要回溯主串的指针,费事.则 KMP 就是对朴素匹配的一种改进.正好复习一下. KMP 算法其改进思想在于: 每当一趟匹配过程中出现字符比较不相等时,不需要回溯主串的 ...

  9. 算法:KMP算法

    算法:KMP排序 算法分析 KMP算法是一种快速的模式匹配算法.KMP是三位大师:D.E.Knuth.J.H.Morris和V.R.Pratt同时发现的,所以取首字母组成KMP. 少部分图片来自孤~影 ...

  10. BF算法与KMP算法

    BF(Brute Force)算法是普通的模式匹配算法,BF算法的思想就是将目标串S的第一个字符与模式串T的第一个字符进行匹配,若相等,则继续比较S的第二个字符和 T的第二个字符:若不相等,则比较S的 ...

随机推荐

  1. FTP文本传输协议

    一.存储类型 存储类型分为三种: 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 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存储和管理空间都在 ...

  2. Optional用法与争议点

    原创:扣钉日记(微信公众号ID:codelogs),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 简介 要说Java中什么异常最容易出现,我想NullPointerException一定当仁不让,为了解决这种null值 ...

  3. docker清空网络配置

    docker 网络 故障 相同的 ip 绑定给了 两个 网卡, 需要 清空 网络 ip addr | grep 10.79 inet 10.79.106.1/24 brd 10.79.106.255 ...

  4. Oracle 表空间常用操作

    aliases: [Oracle表空间] tags:      [数据库,Oracle,Blog] summary: [Oracle表空间常用操作,包括查询.分析.扩容.删除.优化等] date:   ...

  5. 【初赛】CSP 2020 第一轮(初赛)模拟记录

    感觉初赛不过关,洛谷上找了一套没做过的来练习. 顺便写了详细的题解. 试题用时:1h 单项选择: 第 1 题 十进制数 114 的相反数的 8 位二进制补码是: A.10001110 B.100011 ...

  6. Java—猜数字

    package cn.day03.demo01; import java.util.Random;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RandomGame ...

  7. MinioAPI浅入及问题

    MinioAPI浅入及问题 bucketExists(BucketExistsArgs args) boolean 判断桶是否存在 返回boolean boolean gxshuju = minioC ...

  8. JUC-学习笔记

    传统的多线程开发方式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class oldThreadDev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

  9. 零基础入门数据挖掘——二手车交易价格预测:baseline

    零基础入门数据挖掘 - 二手车交易价格预测 赛题理解 比赛要求参赛选手根据给定的数据集,建立模型,二手汽车的交易价格. 赛题以预测二手车的交易价格为任务,数据集报名后可见并可下载,该数据来自某交易平台 ...

  10. 学生管理系统Python

    student1=[ {1:'lucy','age':17,'sex':'n','Pnum':1111111}, {2:'tom','age':17,'sex':'m','Pnum':2222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