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u缓存在Rust中的实现及源码解析
一个 lfu(least frequently used/最不经常使用页置换算法 ) 缓存的实现,其核心思想是淘汰一段时间内被访问次数最少的数据项。与LRU(最近最少使用)算法不同,LFU更侧重于数据的访问频率而非访问的新鲜度。
LFU的原理与实现机制
- 普通队列:LFU算法通过记录数据项的访问频次来工作。当缓存容量达到上限时,系统将会淘汰访问频次最低的数据项。这种方法基于一个假设,即在一段时间内被访问频次较少的数据,未来被访问的几率同样较小。
- 数据结构选择:为实现O(1)的时间复杂度,这里LFU通常使用哈希表(存储key与节点数据)和双向链表(存储次数与key结构关系)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哈希表用于快速查找节点是否存在,而双向链表则用于根据访问频次组织数据项。此处双向链表用一个无限长度的
LruCache
代替。在remove
或者改变频次的时候可以用O(1)的复杂度进行操作。一开始用HashSet<Key>
来设计,因为在Rust中HashSet并不存在pop
函数,在数据大量触发替代的时候随机选择一个元素效率太低。 - 节点管理:每个节点除了存储键值之外,还需附带访问频次信息。每次数据项被访问时,其对应的节点频次会增加;当需要淘汰时,寻找频次最低的节点进行移除或替换。
LFU与LRU的对比及使用场景
- 算法侧重点差异:LRU侧重于数据的访问新鲜度,即最近未被访问的数据更容易被淘汰;而LFU更关注数据项的总访问频次,不频繁访问的数据被认为是低优先级的。
- 适用场景的不同:LRU适合应对具有时间局部性的数据访问模式,例如某些顺序读取的场景;LFU则更适合数据访问模式较为平稳,且各个数据项访问频率差异明显的环境。
- 实现复杂性对比:LRU的实现相对简单,通常只需要维护一个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链表即可;而LFU需要同时考虑访问频次和时间两个维度,因此实现上更为复杂。
LFU算法的实际案例
- 缓存系统中的应用:许多现代缓存系统中,如Redis,都实现了LFU作为缓存逐出策略之一,允许用户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淘汰算法。在数据负载高的时候可以允许配置
maxmemory-policy
为volatile-lru|allkeys-lru|volatile-random|allkeys-random|volatile-ttl|volatile-lfu|allkeys-lfu|noeviction
- 负载均衡算法:在分布式系统中,LFU也可以作为一种简单的负载均衡策略,将请求分散到不同的服务器上,避免单点过载。
- 数据库查询优化:数据库管理系统中,LFU可以用来优化查询计划的缓存,减少磁盘I/O次数,提高重复查询的性能。
结构设计
与Lru的结构类似,K与V均用指针方式保存,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Copy或者Clone的可能,提高性能。
注:该方法用了指针会相应的出现许多unsafe
的代码,因为在Rsut中,访问指针都被认为是unsafe
。我们也可以使用数组坐标模拟指针的方式来模拟。
节点设计
相对普通的Lru节点,我们需要额外存储次数数据。
/// Lfu节点数据
pub(crate) struct LfuEntry<K, V> {
pub key: mem::MaybeUninit<K>,
pub val: mem::MaybeUninit<V>,
/// 访问总频次
pub counter: usize,
/// 带ttl的过期时间,单位秒
/// 如果为u64::MAX,则表示不过期
#[cfg(feature = "ttl")]
pub expire: u64,
}
类设计
Lfu相对复杂度会比较高,这里维护了最大及最小的访问频次,方便遍历的时候高效
pub struct LfuCache<K, V, S> {
map: HashMap<KeyRef<K>, NonNull<LfuEntry<K, V>>, S>,
/// 因为HashSet的pop耗时太长, 所以取LfuCache暂时做为平替
times_map: HashMap<u8, LruCache<KeyRef<K>, (), DefaultHasher>>,
cap: usize,
/// 最大的访问频次
max_freq: u8,
/// 最小的访问频次
min_freq: u8,
/// 总的访问次数
visit_count: usize,
/// 初始的访问次数
default_count: usize,
/// 每多少次访问进行一次衰减
reduce_count: usize,
/// 下一次检查的时间点,如果大于该时间点则全部检查是否过期
#[cfg(feature = "ttl")]
check_next: u64,
/// 每次大检查点的时间间隔,如果不想启用该特性,可以将该值设成u64::MAX
#[cfg(feature = "ttl")]
check_step: u64,
/// 所有节点中是否存在带ttl的结点,如果均为普通的元素,则过期的将不进行检查
#[cfg(feature = "ttl")]
has_ttl: bool,
}
频次的设计
这此处频次我们设计成了一个u8类型,但是实际上我们访问次数肯定远远超过u8::MAX
即255的数值。因为此处将访问总次数与频次做了一个映射,防止数据碎片太高及变动频次太频繁。
比如初始操作比较频繁的0-10
分别映射成0-6
如2或者3均映射到2,10-40映射到7-10
。其本质的原理就是越高的访问频次越不容易被淘汰,相对来说4次或者5次很明显,但是100次和101次其实没多少差别。
这样子我们就可以将很高的梯度映射成一颗比较小的树,减少碎片化的操作。
/// 避免hash表爆炸, 次数与频次映射
fn get_freq_by_times(times: usize) -> u8 {
lazy_static! {
static ref CACHE_ARR: Vec<u8> = {
let vec = vec![
(0, 0, 0u8),
(1, 1, 1u8),
(2, 3, 2u8),
(4, 4, 3u8),
(5, 5, 4u8),
(6, 7, 5u8),
(8, 9, 6u8),
(10, 12, 7u8),
(13, 16, 8u8),
(16, 21, 9u8),
(22, 40, 10u8),
(41, 79, 11u8),
(80, 159, 12u8),
(160, 499, 13u8),
(500, 999, 14u8),
(999, 1999, 15u8),
];
let mut cache = vec![0;2000];
for v in vec {
for i in v.0..=v.1 {
cache[i] = v.2;
}
}
cache
};
static ref CACHE_LEN: usize = CACHE_ARR.len();
};
if times < *CACHE_LEN {
return CACHE_ARR[times];
}
if times < 10000 {
return 16;
} else if times < 100000 {
return 17;
} else if times < 1000000 {
return 18;
} else {
return 19;
}
}
这里用懒初始化,只有该函数第一次被调用的时候才会初始化这static代码,且只会初始化一次,增加访问的速度。
reduce_count
的设计
假设一段时间内某个元素访问特别多,如algorithm-rs
访问了100000次,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都没有出现过,如果普通的Lfu的淘汰规则,那么他将永远的保持在访问频次100000次,基本上属于很难淘汰。那么他将长久的占用了我们的数据空间。
针对这种情况此处设计了降权的模式,假设reduce_count=100000
,那么就每10w次访问,将对历史的存量数据访问次数进行降权即新次数=原次数/2,那么在第一次降权后,algorithm-rs
将变成了50000
,其的权重将被削减。在一定访问的之后如果都没有该元素的访问最后他将会被淘汰。
visit_count
将当前访问的次数进行记录,一旦大于reduce_count
将进行一轮降权并重新计算。
default_count
的设计
由于存在降权的,那么历史的数据次数可能会更低的次数。那么我们将插入的每个元素赋予初始次数,以防止数据在刚插入的时候就被淘汰。此处默认的访问次数为5。如果历史经历了降权,那么将会有可能存在数据比5小的数据,将优先被淘汰。
初始化
首先初始化对象,初始化map及空的双向链表:
impl<K, V, S> LfuCache<K, V, S> {
/// 提供hash函数
pub fn with_hasher(cap: usize, hash_builder: S) -> LfuCache<K, V, S> {
let cap = cap.max(1);
let map = HashMap::with_capacity_and_hasher(cap, hash_builder);
Self {
map,
times_map: HashMap::new(),
visit_count: 0,
max_freq: 0,
min_freq: u8::MAX,
reduce_count: cap.saturating_mul(100),
default_count: 4,
cap,
#[cfg(feature = "ttl")]
check_step: DEFAULT_CHECK_STEP,
#[cfg(feature = "ttl")]
check_next: get_milltimestamp()+DEFAULT_CHECK_STEP * 1000,
#[cfg(feature = "ttl")]
has_ttl: false,
}
}
}
此处min_freq > max_freq
在循环的时候将不会进行任何循环,表示没有任何元素。
元素插入及删除
插入对象,分已在缓存内和不在缓存内与Lru的类似,此处主要存在可能操作的列表变化问题
fn try_fix_entry(&mut self, entry: *mut LfuEntry<K, V>) {
unsafe {
if get_freq_by_times((*entry).counter) == get_freq_by_times((*entry).counter + 1) {
self.visit_count += 1;
(*entry).counter += 1;
} else {
self.detach(entry);
self.attach(entry);
}
}
}
假如访问次数从10次->变成11次,但是他的映射频次并没有发生变化,此处我们仅仅需要将元素的次数+1即可,不用移动元素的位置。
attach 其中附到节点上:
fn attach(&mut self, entry: *mut LfuEntry<K, V>) {
unsafe {
self.visit_count += 1;
(*entry).counter += 1;
let freq = get_freq_by_times((*entry).counter);
self.max_freq = self.max_freq.max(freq);
self.min_freq = self.min_freq.min(freq);
self.times_map
.entry(freq)
.or_default()
.reserve(1)
.insert((*entry).key_ref(), ());
self.check_reduce();
}
}
附到节点时我们将会改变min_freq
,max_freq
,并将该元素放入到对应的频次里预留足够的空间reserve(1)
。并在最后检测是否降权self.check_reduce()
detach 从队列中节点剥离
/// 从队列中节点剥离
fn detach(&mut self, entry: *mut LfuEntry<K, V>) {
unsafe {
let freq = get_freq_by_times((*entry).counter);
self.times_map.entry(freq).and_modify(|v| {
v.remove(&(*entry).key_ref());
});
}
}
此处我们仅仅移除节点key信息,这里使用的是LruCache,移除也是O(1)的时间复杂度。但是此处我们不维护min_freq
及max_freq
因为不确定是否当前是否维一,此处维护带来的收益较低,故不做维护。
check_reduce 降权
/// 从队列中节点剥离
fn check_reduce(&mut self) {
if self.visit_count >= self.reduce_count {
let mut max = 0;
let mut min = u8::MAX;
for (k, v) in self.map.iter() {
unsafe {
let node = v.as_ptr();
let freq = get_freq_by_times((*node).counter);
(*node).counter /= 2;
let next = get_freq_by_times((*node).counter);
max = max.max(next);
min = min.min(next);
if freq != next {
self.times_map.entry(freq).and_modify(|v| {
v.remove(k);
});
self.times_map
.entry(next)
.or_default()
.reserve(1)
.insert((*node).key_ref(), ());
}
}
}
self.max_freq = max;
self.min_freq = min;
self.visit_count = 0;
}
}
当前降权后将重新初始化min_freq
及max_freq
,将当前的所有的频次/2,此算法的复杂度为O(n)。
replace_or_create_node 替换节点
fn replace_or_create_node(&mut self, k: K, v: V) -> (Option<(K, V)>, NonNull<LfuEntry<K, V>>) {
if self.len() == self.cap {
for i in self.min_freq..=self.max_freq {
if let Some(val) = self.times_map.get_mut(&i) {
if val.is_empty() {
continue;
}
let key = val.pop_unusual().unwrap().0;
let old_node = self.map.remove(&key).unwrap();
let node_ptr: *mut LfuEntry<K, V> = old_node.as_ptr();
let replaced = unsafe {
(
mem::replace(&mut (*node_ptr).key, mem::MaybeUninit::new(k))
.assume_init(),
mem::replace(&mut (*node_ptr).val, mem::MaybeUninit::new(v))
.assume_init(),
)
};
unsafe {
(*node_ptr).counter = self.default_count;
}
return (Some(replaced), old_node);
}
}
unreachable!()
} else {
(None, unsafe {
NonNull::new_unchecked(Box::into_raw(Box::new(LfuEntry::new_counter(
k,
v,
self.default_count,
))))
})
}
}
当元素数据满时,我们将做淘汰算法,此处我们将从min_req
到max_req
做遍历,并将最小的频次的pop掉最后一个元素。此处如果我们不需护min_req
与max_req
那么将会最坏的情况为0-255,即256次循环。
其它操作
pop
移除栈顶上的数据,最近使用的pop_last
移除栈尾上的数据,最久未被使用的contains_key
判断是否包含key值raw_get
直接获取key的值,不会触发双向链表的维护get
获取key的值,并维护双向链表get_mut
获取key的值,并可以根据需要改变val的值retain
根据函数保留符合条件的元素get_or_insert_default
获取或者插入默认参数get_or_insert_mut
获取或者插入对象,可变数据set_ttl
设置元素的生存时间del_ttl
删除元素的生存时间,表示永不过期get_ttl
获取元素的生存时间set_check_step
设置当前检查lru的间隔
如何使用
在cargo.toml中添加
[dependencies]
algorithm = "0.1"
示例
use algorithm::LfuCache;
fn main() {
let mut lru = LfuCache::new(3);
lru.insert("hello", "algorithm");
lru.insert("this", "lru");
lru.set_reduce_count(100);
assert!(lru.get_visit(&"hello") == Some(5));
assert!(lru.get_visit(&"this") == Some(5));
for _ in 0..98 {
let _ = lru.get("this");
}
lru.insert("hello", "new");
assert!(lru.get_visit(&"this") == Some(51));
assert!(lru.get_visit(&"hello") == Some(3));
let mut keys = lru.keys();
assert!(keys.next()==Some(&"this"));
assert!(keys.next()==Some(&"hello"));
assert!(keys.next() == None);
}
完整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tickbh/algorithm-rs
结语
综上所述,LFU算法通过跟踪数据项的访问频次来决定淘汰对象,适用于数据访问频率差异较大的场景。与LRU相比,LFU更能抵御偶发性的大量访问请求对缓存的冲击。然而,LFU的实现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效率和公平性。在实际应用中,应当根据具体的数据访问模式和系统需求,灵活选择和调整缓存算法,以达到最优的性能表现。
Lfu缓存在Rust中的实现及源码解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Django框架rest_framework中APIView的as_view()源码解析、认证、权限、频率控制
在上篇我们对Django原生View源码进行了局部解析:https://www.cnblogs.com/dongxixi/p/11130976.html 在前后端分离项目中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各种认证需要 ...
- 6.2 dubbo在spring中自定义xml标签源码解析
在6.1 如何在spring中自定义xml标签中我们看到了在spring中自定义xml标签的方式.dubbo也是这样来实现的. 一 META_INF/dubbo.xsd 比较长,只列出<dubb ...
- RocketMQ中Broker的消息存储源码分析
Broker和前面分析过的NameServer类似,需要在Pipeline责任链上通过NettyServerHandler来处理消息 [RocketMQ中NameServer的启动源码分析] 实际上就 ...
- Spring3.2 中 Bean 定义之基于 XML 配置方式的源码解析
Spring3.2 中 Bean 定义之基于 XML 配置方式的源码解析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 Spring 的 web project 的启动流程,详细分析了 Spring 框架将开发人员基于 XML ...
- Springboot中mybatis执行逻辑源码分析
Springboot中mybatis执行逻辑源码分析 在上一篇springboot整合mybatis源码分析已经讲了我们的Mapper接口,userMapper是通过MapperProxy实现的一个动 ...
- 在Xcode中使用Git进行源码版本控制
http://www.cocoachina.com/ios/20140524/8536.html 资讯 论坛 代码 工具 招聘 CVP 外快 博客new 登录| 注册 iOS开发 Swift Ap ...
- Apache Spark源码走读之23 -- Spark MLLib中拟牛顿法L-BFGS的源码实现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徽沪一郎. 概要 本文就拟牛顿法L-BFGS的由来做一个简要的回顾,然后就其在spark mllib中的实现进行源码走读. 拟牛顿法 数学原理 代码实现 L-BFGS算法中使 ...
- Scala 深入浅出实战经典 第65讲:Scala中隐式转换内幕揭秘、最佳实践及其在Spark中的应用源码解析
王家林亲授<DT大数据梦工厂>大数据实战视频 Scala 深入浅出实战经典(1-87讲)完整视频.PPT.代码下载:百度云盘:http://pan.baidu.com/s/1c0noOt6 ...
- Scala 深入浅出实战经典 第61讲:Scala中隐式参数与隐式转换的联合使用实战详解及其在Spark中的应用源码解析
王家林亲授<DT大数据梦工厂>大数据实战视频 Scala 深入浅出实战经典(1-87讲)完整视频.PPT.代码下载: 百度云盘:http://pan.baidu.com/s/1c0noOt ...
- Scala 深入浅出实战经典 第60讲:Scala中隐式参数实战详解以及在Spark中的应用源码解析
王家林亲授<DT大数据梦工厂>大数据实战视频 Scala 深入浅出实战经典(1-87讲)完整视频.PPT.代码下载:百度云盘:http://pan.baidu.com/s/1c0noOt6 ...
随机推荐
- IIS 部署 docsify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yokeqi/p/14276176.html 来源:https://sspai.com/post/60534 docsify之前部署在Linux+ ...
- k8s-1.28版本多master部署
一.环境准备 k8s集群角色 IP 主机名 安装相关组件 kubernetes版本号 控制节点 192.168.10.20 master apiserver.controller-manager.sc ...
- QT之Mysql驱动
错误现象 找不到Mysql驱动 QSqlDatabase: QMYSQL driver not loaded 一.驱动查看 在程序中直接打印QT Creator中现有的驱动,打印方式如下: qDebu ...
- 手把手搭建WebSocket多人在线聊天室(SpringBoot+WebSocket)
前言 本文中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多人聊天室,使用了WebSocket的基础特性. 源代码来自老外的一篇好文: https://www.callicoder.com/spring-boot-websocke ...
- golang cron定时任务简单实现
目录 星号(*) 斜线(/) 逗号(,) 连字符 (-) 问好 (?) 常用cron举例 使用说明 golang 实现定时服务很简单,只需要简单几步代码便可以完成,不需要配置繁琐的服务器,直接在代码中 ...
- uni-app上使用leaflet地图的解决方案
在uni-app上自带有map组件,但是那个组件功能太弱,很多高级用法很难实现.用npm添加leaflet呢,又各种报错. 偶然和朋友聊起,可以用html来实现leaflet地图,然后用webview ...
- Docker 必知必会2----跟我一步步来执行基本操作
通过前文(https://www.cnblogs.com/jilodream/p/18177695)的了解,我们已经大致明白了什么是docker,为什么要用docker,以及docker的基本设计思路 ...
- 5GC 关键技术之 CUPS(控制与用户面分离)
目录 文章目录 目录 前文列表 CUPS(控制与用户面分离) 前文列表 <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之路> <5G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 <5GC 关键技术之 SBA(基于服 ...
- C# winfrom 局域网版多人成语接龙(二)
功能基本上是完成了,要两个人完才好玩,目前 倒计时,每组游戏玩家数量这些控制变量,都是写死再代码里的,等以后想改的时候再改,这个项目核心的功能算是实现了,但还可以扩展,比如记录一下用户的游戏数据,答对 ...
- nginx获取后端真实IP,添加后端服务器响应时间并记录日志
nginx获取后端真实IP,添加后端服务器响应时间并记录日志 1.日志定义 log_format nginx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