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查找树主要有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平衡二叉查找树(Balanced Binary Search Tree), 红黑树 (Red-Black Tree ),

都是典型的二叉查找树结构,查找的时间复杂度 O(log2-N) 与树的深度相关,降低树的深度会提高查找效率,于是有了多路的B-tree/B+-tree/ B*-tree (B~Tree)。

二叉查找树

二叉查找树即搜索二叉树,或者二叉排序树(BSTree)。

一、关于二叉查找树

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是指一棵空树或者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1. 若任意节点的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节点的值;
2. 若任意节点的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节点的值;
3. 任意节点的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查找树。
4. 没有键值相等的节点,这个特征很重要,可以帮助理解二叉排序树的很多操作。
二叉查找树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对其优化可以生成平衡二叉树,红黑树等高效的查找和插入数据结构。

二、基本性质

(1)二叉查找树是一个递归的数据结构,对二叉查找树进行中序遍历,可以得到一个递增的有序序列。
(2)二叉查找树上基本操作的执行时间和树的高度成正比。

对一棵n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来说,树的高度为lgn,这些操作的最坏情况运行时间为O(lg n),而如果是线性链表结构,这些操作的最坏运行时间是O(n)。
一棵随机构造的二叉查找树的期望高度为O(lg n),但实际中并不能总是保证二叉查找树是随机构造的,
有些二叉查找树的变形能保证各种基本操作的最坏情况性能,比如红黑树的高度为O(lg n),而B树对维护随机访问的二级存储器上的数据库特别有效。

注意对复杂度的理解,所谓的O(lg n)就是指复杂度是对数级别,是数量级的比较,和对数的底数其实没关系,

只要底数是大于1的,就是相同的数量级,有些书上说二叉查找树的复杂度是O(log2-n),指的是相同的时间复杂度。

三、前驱和后继节点

一个节点的后继是该节点的后一个,即比该节点键值稍大的节点。
给定一个二叉查找树中的节点,找出在中序遍历顺序下某个节点的前驱和后继。
如果树中所有关键字都不相同,则某一节点x的前驱就是小于key[x]的所有关键字中最大的那个节点,后继即是大于key[x]中的所有关键字中最小的那个节点。根据二叉查找树的结构和性质,不用对关键字做任何比较,就可以找到某个节点的前驱和后继。

四、查找、插入与删除

(1)查找
利用二叉查找树左小右大的性质,可以很容易实现查找任意值和最大/小值。

在二叉查找树中查找一个给定的关键字k的过程与二分查找很类似

首先是关键字k与树根的关键字进行比较,如果k比根的关键字大,则在根的右子树中查找,否则在根的左子树中查找,重复此过程,直到找到与遇到空节点为止。

在二叉查找树中查找x的过程如下:
1.若二叉树是空树,则查找失败。
2.若x等于根节点的数据,则查找成功,否则。
3.若x小于根节点的数据,则递归查找其左子树,否则。
4.递归查找其右子树。

(2)插入
二叉树查找树b插入操作x的过程如下:
1.若b是空树,则直接将插入的节点作为根节点插入。
2.x等于b的根节点的数据的值,则直接返回,否则。
3.若x小于b的根节点的数据的值,则将x要插入的节点的位置改变为b的左子树,否则。
4.将x要出入的节点的位置改变为b的右子树。

(3)删除


假设从二叉查找树中删除给定的结点z,分三种情况讨论:
1.节点z为叶子节点,没有孩子节点,那么直接删除z,修改父节点的指针即可。
2.节点z只有一个子节点或者子树,将节点z删除,根据二叉查找树的性质,将z的父节点与子节点关联就可以了。
3.节点Z有两个子节点,删除Z该怎样将Z的父结点与这两个孩子结点关联呢?
在删去节点Z之后,为保持其它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可按中序遍历保持有序进行调整。
这种情况下可以用Z的后继节点来替代Z。
实现方法就是将后继从二叉树中删除,将后继的数据覆盖到Z中。

五、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BinarySearchTree <T extends Comparable<? super T>>{

	//节点数据结构 静态内部类
static class BinaryNode<T>{
T data;
BinaryNode<T> left;
BinaryNode<T> right;
public BinaryNode(){
data=null;
}
public BinaryNode(T data) {
this(data,null,null);
}
public BinaryNode(T data,BinaryNode<T> left,BinaryNode<T> right){
this.data=data;
this.left=left;
this.right=right;
}
} //私有的头结点
private BinaryNode<T> root; //构造一棵空二叉树
public BinarySearchTree(){
root=null;
}
//二叉树判空
public boolean isEmpty(){
return root==null;
}
//清空二叉树
public void clear(){
root=null;
} //检查某个元素是否存在
public boolean contains(T t){
return contains(t,root);
} /**
* 从某个节点开始查找某个元素是否存在
* 在二叉查找树中查找x的过程如下:
* 1、若二叉树是空树,则查找失败。
* 2、若x等于根结点的数据,则查找成功,否则。
* 3、若x小于根结点的数据,则递归查找其左子树,否则。
* 4、递归查找其右子树。
*/
public boolean contains(T t,BinaryNode<T> node){
if(node==null){
return false;
}
/**
* 这就是为什么使用Comparable的泛型
* compareTo的对象也必须是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的泛型,
* 所以参数必须是BinaryNode<T> node格式
*/
int result=t.compareTo(node.data);
if(result>0){//去右子树查找
return contains(t,node.right);
}else if(result<0){//去左子树查找
return contains(t,node.left);
}else{
return false;
}
} //插入元素
public void insert(T t){
root=insert(t,root);
} /**
* 将节点插入到以某个节点为头的二叉树中
* 这个插入其实也是一个递归的过程
* 递归最深层的返回结果一个包含要插入的节点子树的头节点
*/
public BinaryNode insert(T t,BinaryNode<T> node){
//如果是空树,直接构造一棵新的二叉树
if(node==null){
return new BinaryNode<T>(t);
} int result=t.compareTo(node.data); if(result<0){
node.left=insert(t,node.left);
}else if(result>0){
node.right=insert(t,node.right);
}else{
;//即要插入的元素和头节点值相等,直接返回即可
}
return node;
} /**
* 删除元素
* 返回调整后的二叉树头结点
*/
public BinaryNode delete(T t){
return delete(t,root); } /**
* 在以某个节点为头结点的树结构中删除元素
* 首先需要找到该关键字所在的节点p,然后具体的删除过程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 p没有子女,直接删除p
* p有一个子女,直接删除p
* p有两个子女,删除p的后继q(q至多只有一个子女)
* 确定了要删除的节点q之后,就要修正q的父亲和子女的链接关系,
* 然后把q的值替换掉原先p的值,最后把q删除掉
*/
public BinaryNode delete(T t,BinaryNode<T> node){
if(node==null){//节点为空还要啥自行车
return node;
}
/**
* 首先要找到这个节点,所以还是得比较
*/
int result=t.compareTo(node.data); /**
* 去左半部分找这个节点,
* 找到节点result==0,这个递归就停止
*/
if(result<0){
node.left=delete(t,node.left);
}else if(result>0){//去右半部分找这个节点
node.right=delete(t,node.right);
}
/**
* 如果这个节点的左右孩子都不为空,那么找到当前节点的后继节点,
*
*/
if(node.left!=null && node.right!=null){
/**
* node节点的右子树部分的最小节点,实际上就是它的后继节点
* 得到后继节点的值
*/
node.data = findMin(node.right).data;
/**
* 这个过程并不是删除后继节点,是一步一步的把所有的节点都替换上来
*/
node.right = delete(node.data,node.right);
}else{
/**
* 如果二叉搜索树中一个节点是完全节点,
* 那么它的前驱和后继节点一定在以它为头结点的子树中,应该是这样的
* 来到了只有一个头节点和一个子节点的情况
*/
node = (node.left!=null)?node.left:node.right;
}
//此处的node,是经过调整后的传入的root节点
return node; } /**
* 返回二叉树中的最小值节点
* 此时无比想念大根堆和小根堆
*/
public BinaryNode<T> findMin(BinaryNode node){
if(node==null)
return null;
/**
* 如果node不为空,就递归的去左边找
* 最小值节点肯定是左孩子为空的节点
*/
if(node.left!=null)
node=findMin(node.left);
return node;
} }

  

B-树、B+树、B*树变体

关于这B树以及B树的两种变体,其实很好区分,

相比B树,B+树不维护关键字具体信息,不考虑value的存储,所有的我们需要的信息都在叶子节点上,

B*树在B+树的基础上增加了非叶子节点兄弟间的指针,在某些场景效率更高,

主要掌握B树的操作,也就掌握了这两种变体树的操作。

1.B树(B-tree),即B-树

B-树是为了磁盘或其它存储设备而设计的一种多叉平衡查找树。

(1)B-Tree的接点结构
B-tree中,每个结点包含:
本结点所含关键字的个数;
指向父结点的指针;
关键字;
指向子结点的指针数组;

#define Max l000 //结点中关键字的最大数目:Max=m-1,m是B-树的阶
#define Min 500 //非根结点中关键字的最小数目:Min=m/2-1
typedef int KeyType; //KeyType关键字类型由用户定义
typedef struct node{ //结点定义中省略了指向关键字代表的记录的指针
 int keynum; //结点中当前拥有的关键字的个数,keynum<<Max
 KeyType key[Max+1]; //关键字向量为key[1..keynum],key[0]不用。
 struct node *parent; //指向双亲结点
 struct node *son[Max+1];//指向孩子结点的指针数组,孩子指针向量为son[0..keynum]
}BTreeNode;
typedef BTreeNode *BTree;

(2)B-tree的特点

  • B-tree是一种多路搜索树(并不是二叉的),对于一棵M阶树:
  • 定义任意非叶子结点最多只有M个孩子;且M>2;
  • 根结点的孩子数为[2, M],除非根结点为叶子节点;
  • 除根结点以外的非叶子结点的儿子数为[M/2, M];
  • 非叶子结点的关键字个数=指向儿子的指针个数-1;
  • 每个非叶子结点存放至少M/2-1(取上整)和至多M-1个关键字;
  • 非叶子结点的关键字:K[1], K[2], …, K[M-1];且K[i] < K[i+1];
  • 非叶子结点的指针:P[1], P[2], …, P[M];其中P[1]指向关键字小于K[1]的子树,P[M]指向关键字大于K[M-1]的子树,其它P[i]指向关键字属于(K[i-1], K[i])的子树;
  • 所有叶子结点位于同一层;

以M=3的一棵3阶B树为例:

一棵包含了24个英文字母的5阶B树的结构:

(3)B-tree高度与复杂度

B树的高度是,而不是其它几种树的H=log2n,其中T为度数(每个节点包含的元素个数),即所谓的阶数,n为总元素个数或总关键字数。

B树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2-N),下面是参考推导过程:

其中M为设定的非叶子结点最多子树个数,N为关键字总数;所以B-树的性能总是等价于二分查找(与M值无关),也就没有AVL树平衡的问题。

2.B-tree的基本操作

(1)查找操作

在B-树中查找给定关键字的方法类似于二叉排序树上的查找。不同的是在每个结点上确定向下查找的路径不一定是二路而是keynum+1路的。
对结点内的存放有序关键字序列的向量key[l..keynum] 用顺序查找或折半查找方法查找。若在某结点内找到待查的关键字K,则返回该结点的地址及K在key[1..keynum]中的位置;否则,确定K在某个key[i]和key[i+1]之间结点后,从磁盘中读son[i]所指的结点继续查找。直到在某结点中查找成功;或直至找到叶结点且叶结点中的查找仍不成功时,查找过程失败。

 BTreeNode *SearchBTree(BTree T,KeyType K,int *pos)
{ //在B-树T中查找关键字K,成功时返回找到的结点的地址及K在其中的位置*pos
//失败则返回NULL,且*pos无定义
int i;
T→key[0]=k; //设哨兵.下面用顺序查找key[1..keynum]
for(i=T->keynum;K<t->key[i];i--); //从后向前找第1个小于等于K的关键字
if(i>0 && T->key[i]==1){ //查找成功,返回T及i
*pos=i;
return T;
} //结点内查找失败,但T->key[i]<K<T->key[i+1],下一个查找的结点应为
//son[i]
if(!T->son[i]) //*T为叶子,在叶子中仍未找到K,则整个查找过程失败
return NULL;
//查找插入关键字的位置,则应令*pos=i,并返回T,见后面的插入操作
DiskRead(T->son[i]); //在磁盘上读人下一查找的树结点到内存中
return SearchBTree(T->Son[i],k,pos); //递归地继续查找于树T->son[i]
}

  

(2)查找操作的时间开销
B-树上的查找有两个基本步骤:
1.在B-树中查找结点,该查找涉及读盘DiskRead操作,属外查找;
2.在结点内查找,该查找属内查找。
查找操作的时间为:
1.外查找的读盘次数不超过树高h,故其时间是O(h);
2.内查找中,每个结点内的关键字数目keynum<m(m是B-树的阶数),故其时间为O(nh)。
注意:
1.实际上外查找时间可能远远大于内查找时间。
2.B-树作为数据库文件时,打开文件之后就必须将根结点读人内存,而直至文件关闭之前,此根一直驻留在内存中,故查找时可以不计读入根结点的时间。

(3)插入操作

插入一个元素时,首先在B树中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即在叶子结点处结束,然后在叶子结点中插入该新的元素,注意:如果叶子结点空间足够,这里需要向右移动该叶子结点中大于新插入关键字的元素,如果空间满了以致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添加新的元素,则将该结点进行“分裂”,将一半数量的关键字元素分裂到新的其相邻右结点中,中间关键字元素上移到父结点中(当然,如果父结点空间满了,也同样需要“分裂”操作),而且当结点中关键元素向右移动了,相关的指针也需要向右移。如果在根结点插入新元素,空间满了,则进行分裂操作,这样原来的根结点中的中间关键字元素向上移动到新的根结点中,因此导致树的高度增加一层。

(4)删除操作

首先查找B树中需删除的元素,如果该元素在B树中存在,则将该元素在其结点中进行删除,如果删除该元素后,首先判断该元素是否有左右孩子结点,如果有,则上移孩子结点中的某相近元素到父节点中,然后是移动之后的情况;如果没有,直接删除后,移动之后的情况。

3.B+树(B+-tree)

B+-tree是应文件系统所需而产生的一种B-tree的变形树。

(1)B树和B+树的对比
一棵m阶的B+树和m阶的B树的异同点在于:
1.有n棵子树的结点中含有n-1 个关键字;
2.所有的叶子结点中包含了全部关键字的信息,及指向含有这些关键字记录的指针,且叶子结点本身依关键字的大小自小而大的顺序链接。 (而B 树的叶子节点并没有包括全部需要查找的信息)
3.所有的非终端结点可以看成是索引部分,结点中仅含有其子树根结点中最大(或最小)关键字。 (而B 树的非终节点也包含需要查找的有效信息)
(2)为什么说B+-tree比B 树更适合实际应用中操作系统的文件索引和数据库索引?

  • B+-tree的磁盘读写代价更低

B+-tree的内部结点并没有指向关键字具体信息的指针。因此其内部结点相对B 树更小。

如果把所有同一内部结点的关键字存放在同一盘块中,那么盘块所能容纳的关键字数量也越多。

一次性读入内存中的需要查找的关键字也就越多。相对来说IO读写次数也就降低了。
举个例子,假设磁盘中的一个盘块容纳16bytes,而一个关键字2bytes,一个关键字具体信息指针2bytes。

一棵9阶B-tree(一个结点最多8个关键字)的内部结点需要2个盘快。而B+ 树内部结点只需要1个盘快。当需要把内部结点读入内存中的时候,B 树就比B+ 树多一次盘块查找时间(在磁盘中就是盘片旋转的时间)。

  • B+-tree的查询效率更加稳定

由于非终结点并不是最终指向文件内容的结点,而只是叶子结点中关键字的索引。所以任何关键字的查找必须走一条从根结点到叶子结点的路。所有关键字查询的路径长度相同,导致每一个数据的查询效率相当。

4.B*树(B*-tree)

B*-tree是B+-tree的变体,在B+树的基础上(所有的叶子结点中包含了全部关键字的信息,及指向含有这些关键字记录的指针),

B*树中非根和非叶子结点再增加指向兄弟的指针;

B*树定义了非叶子结点关键字个数至少为(2/3)*M,即块的最低使用率为2/3(代替B+树的1/2)。

下图是一棵典型的B*树:

二叉树学习笔记之B树、B+树、B*树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二叉树学习笔记之经典平衡二叉树(AVL树)

    二叉查找树(BSTree)中进行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h),其中h为树的高度.BST的高度直接影响到操作实现的性能,最坏情况下,二叉查找树会退化成一个单链表,比如插入的节点序列本身就 ...

  2. 洛谷P4197 Peaks&&克鲁斯卡尔重构树学习笔记(克鲁斯卡尔重构树+主席树)

    传送门 据说离线做法是主席树上树+启发式合并(然而我并不会) 据说bzoj上有强制在线版本只能用克鲁斯卡尔重构树,那就好好讲一下好了 这里先感谢LadyLex大佬的博客->这里 克鲁斯卡尔重构树 ...

  3. [学习笔记]Segment Tree Beats!九老师线段树

    对于这样一类问题: 区间取min,区间求和. N<=100000 要求O(nlogn)级别的算法 直观体会一下,区间取min,还要维护区间和 增加的长度很不好求.... 然鹅, 从前有一个来自杭 ...

  4. 二叉树学习笔记之二叉查找树(BSTree)

    二叉查找树即搜索二叉树,或者二叉排序树(BSTree),学习回顾一下有关的知识. >>关于二叉查找树 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是指一棵空树或者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

  5. 左偏树 / 非旋转treap学习笔记

    背景 非旋转treap真的好久没有用过了... 左偏树由于之前学的时候没有写学习笔记, 学得也并不牢固. 所以打算写这么一篇学习笔记, 讲讲左偏树和非旋转treap. 左偏树 定义 左偏树(Lefti ...

  6. 线段树学习笔记(基础&进阶)(一) | P3372 【模板】线段树 1 题解

    什么是线段树 线段树是一棵二叉树,每个结点存储需维护的信息,一般用于处理区间最值.区间和等问题. 线段树的用处 对编号连续的一些点进行修改或者统计操作,修改和统计的复杂度都是 O(log n). 基础 ...

  7. CART分类与回归树 学习笔记

    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分类与回归树.(是二叉树) CART是决策树的一种,主要由特征选择,树的生成和剪枝三部分组成.它主要用来处理分类和回归问 ...

  8. Treap-平衡树学习笔记

    平衡树-Treap学习笔记 最近刚学了Treap 发现这种数据结构真的是--妙啊妙啊~~ 咳咳.... 所以发一发博客,也是为了加深蒟蒻自己的理解 顺便帮助一下各位小伙伴们 切入正题 Treap的结构 ...

  9. zkw线段树学习笔记

    zkw线段树学习笔记 今天模拟赛线段树被卡常了,由于我自带常数 \(buff\),所以学了下zkw线段树. 平常的线段树无论是修改还是查询,都是从根开始递归找到区间的,而zkw线段树直接从叶子结点开始 ...

随机推荐

  1. [codevs1141]数列

    [codevs1141]数列 试题描述 给定一个正整数k(3≤k≤15),把所有k的方幂及所有有限个互不相等的k的方幂之和构成一个递增的序列,例如,当k=3时,这个序列是: 1,3,4,9,10,12 ...

  2. PyCharm 入手第一记

    因为我是忠实的Linux用户,所以一下操作是在Linux下的完成,除了下载,因为Linux的下载着实有点让人捉急. PyCharm 下载地址: http://www.jetbrains.com/pyc ...

  3. vim帮助手册汉化

    vim帮助手册汉化 vim帮助手册汉化 下载vimcdoc-1.9.0.tar.gz 安装vimcodc-1.9.0 vim命令模式下输入help可以查看vim的帮助手册.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帮助手册是英 ...

  4. Idea反向生成JavaBean

    创建数据库

  5. git cherry-pick简介

    本文编辑整理自: http://sg552.iteye.com/blog/1300713 http://web.mit.edu/bitbucket/git-doc/git-cherry-pick.tx ...

  6. DIV的摇晃效果---jquery实现

    DIV的摇晃效果---jquery实现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quo ...

  7. 【leetcode】Reverse Linked List II

    Reverse Linked List II Reverse a linked list from position m to n. Do it in-place and in one-pass. F ...

  8. Bitmap vs 2Bitmap的实现

    [本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hellogiser/p/bitmap-vs-2bitmap.html [题目] 在2.5亿个整数找出不重复的整数,内存不足以容纳着2.5亿 ...

  9. VIM常用操作总结

    VIM常用的模式网上说法不太一样,但是大同小异,这里大致分一下,便于后面总结 1.一般模式 默认打开文件后的模式,这个时候只能移动光标,不能编辑 2.输入模式 一般模式按下i,就可以进入输入模式,输入 ...

  10. percona-toolkit 之 【pt-summary】、【pt-mysql-summary】、【pt-config-diff】、【pt-variable-advisor】说明

    摘要: 通过下面的这些命令在接触到新的数据库服务器的时候能更好更快的了解服务器和数据库的状况. 1:pt-summary:查看系统摘要报告 执行: pt-summary 打印出来的信息包括:CPU.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