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5 10:09
 
对于初次接触的一般用户(包括双系统用户):
/             5~10G(玩玩的话5G就够,长期使用的话推荐10G)
/usr         5~10G(根据你的需要分,不怎么装软件的话5G左右就够用)
/home   至少20G (这里是你的主目录,一般下载的东西,电影,音乐等等之类的都要放在这里,还有Firefox上网的缓存等,如果你是双系统,还装有Windows的话,可以适当的减少,有个10G左右就够用了。)
swap       512M~1G(这个分区平时一般很少用到,只有在使用虚拟机之类的软件后会用的比较多,但是最少512M就够用了,最多给1G,再大了也是白给,如果要系统休眠的话,保险一点给和内存相同的大小就行了。)
 
对于想一直使用Linux,并作为唯一系统的人来说,我建议这样分:
/boot     100M(为什么要把/boot分出来?人家Windows 7都把启动文件单独分区了,我想这也是一个趋势,系统的启动文件单独在一个分区。)
一点好处:
1,可以有几个不同的操作系统共享同一套内核,方便管理。(也许一般我们用不到)
2,boot目录的IO访问比较少,单独放在一个分区,可以防止其它目录的读写导致boot的inode损坏。
3,老主板有1024柱面问题,单独在前1024柱面分一个boot分区,可以避免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现在也许很少,看各自情况了)
4,如果做RAID或者LVM,引导管理程序可能不支持,导致找不到内核,因此单独的boot分区就很有意义了。
5,方便使用dd这样的工具进行备份。
6,可以用只读方式挂载boot分区,增加安全性。
当然不分/boot也可以,一般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只是我个人推荐划分开。
/             5~10G(/var单独分的话5G就够,最大给个10G,多了也是白给。)
/var       2~5G(这个目录的数据经常发生变动,虽然Linux没有磁盘碎片的概念,但也是相对的,将数据经常发生变动的目录单独划分还是有意义的。这个目录保存 着系统日志,apt-get下来的软件包,系统更新包,一些动态数据等等,最大给5G,大了也是白给,又不是做服务器。)
/usr       20G(存放用户软件等的目录,和系统文件划分开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想在Windows下没有多少人会把软件安装到C盘,道理其实是一样的,记住系统数据和用户数据最好不要混在一起。)
/home   50G~(最大空间!如果你的电脑好几个人使用,而且都建立了各自的用户,那就酌情划分吧,单用户的话就把最大空间交给他吧,我们所有的数据都在这了,这也是唯一拥有非root权限的地方。)
swap     512M~1G(没什么好说的,如果你的内存达到了4G,其实也可以不分,看个人爱好了,休眠的话同上。)
 
不过有一个问题,关于swap,楼下的兄弟说要至少和内存容量一样大才能休眠,如果我内存8G,难道我就要给swap 8G的容量?我想应该不是这样的,至少我2G内存,分了1G swap也能休眠,我想关键还是在于你休眠前的内存占用量,根据你的需要来分,休眠的作用就是下次开机后和休眠前的状态是一样的,之前打开的程序,文件等 都可以保留,这个就看个人需要了,其实一般有1G也够了,不放心的话可以酌情加大。
 
至于服务器分区,我想搞服务器的人自有自己的方法,咱也不班门弄斧了。
 
PS:大家在分区的时候是否遇到了输入的分区容量和实际分好的不一致?
比如你想给/划分整10G,按照1G=1024M你输入1024,结果只有9.xG,和结果相差很大,我研究了一下,想要整数分区的话这样做:
1G=1077   10G=10737   100G=107374   5G=5368   50G=53687 200G=214748…………
注:1G=1077M,在windows中显示的其实还是1024M,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Ubuntu下显示的就大了一些。
其他的参数大家自行算一下就行了。

Ubuntu 分区方案参考的更多相关文章

  1. Ubuntu分区方案(菜鸟方案、常用方案和进阶方案)

    菜鸟方案 “/”与swap两个分区就可以应付绝大多数的应用 常用方案 分为3个区 1. 挂载点/:主分区:安装系统和软件:大小为30G:分区格式为ext4: 2. 挂载点/home:逻辑分区:相当于“ ...

  2. Ubuntu分区方案归总

     更新时间:2010-8-26   一.各文件及文件夹的定义 /bin:bin是binary(二进制)的缩写.存放必要的命令  存放增加的用户程序. /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boot: ...

  3. Ubuntu分区方案

    swap: 4G(跟你自己内存一样大):主分区:空间起始位置:用于交换空间 /boot: 300M(太小会导致软件无法升级):逻辑分区:空间起始位置:EXT4:/boot /: 30G:主分区:空间起 ...

  4. Linux学习(CentOS-7)---磁盘分区(概念、分区方法、分区方案)

    1磁盘分区相关的概念 1.1什么是磁盘 磁盘就是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设备,即将圆形的磁性盘片装在一个方的密封盒子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磁盘表面划伤,导致数据丢失.简单地讲,就是一种计算机信息载体,也 ...

  5. Ubuntu 12.04 分区方案(仅供参考)

    Ubuntu 12.04 分区方案(仅供参考)   总空间大小:50G 目录 建议大小 实际大小 格式 描述 / 10G~20G 10G ext4 根目录 swap <2048M 1G swap ...

  6. 安装Ubuntu时的硬盘分区方案

    如果你准备在硬盘里只安装Ubuntu一个操作系统的话,建议你采用一个“/”.一个“swap”和一个“/home”的三分区方案:/ :10GB-15GB.swap:物理内存小于或等于 512MB,建议分 ...

  7. 安装ArchLinux的参考分区方案

    其实就是从Archwiki上搬运过来的 = =. 分区方案 虽然有一些关于分区方案的通用建议,但没有严格的准则.有许多影响分区方案的因素,例如对灵活性的期望,访问速度,安全性以及可用磁盘空间的硬性限制 ...

  8. ubuntu系统分区方案

    一.各文件及文件夹的定义 /bin:bin是binary(二进制)的缩写.存放必要的命令 存放增加的用户程序. /bin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boot: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 ...

  9. 安装Ubuntu时的硬盘分区方案 转载

    安装Ubuntu时的硬盘分区方案 http://www.cnblogs.com/shenliang123/p/3196743.html 如果你准备在硬盘里只安装Ubuntu一个操作系统的话,建议你采用 ...

随机推荐

  1. keras入门--Mnist手写体识别

    介绍如何使用keras搭建一个多层感知机实现手写体识别及搭建一个神经网络最小的必备知识 import keras # 导入keras dir(keras) # 查看keras常用的模块 ['Input ...

  2. linux基础命令学习(六)文件的特殊属性

    Linux chattr命令用于改变文件属性. 这项指令可改变存放在ext2文件系统上的文件或目录属性,这些属性共有以下8种模式: a:让文件或目录仅供附加用途.    b:不更新文件或目录的最后存取 ...

  3. Kafka 0.7.2 单机环境搭建

    Kafka 0.7.2 单机环境搭建当下载完Kafka后,进行解压,其目录结构如下: bin config contrib core DISCLAIMER examples lib lib_manag ...

  4. ios/object-c中的UIColor一些比较偏的颜色展示/示例

    UIColor blackColor]; [UIColor darkGrayColor]; [UIColor lightGrayColor]; [UIColor grayColor]; [UIColo ...

  5. 让ios项目同时支持ARC和非ARC

    ttp://code4app.com/snippets/one/禁止某几个文件用ARC模式编译/502344256803fa246d000000#s0 如果你的绝大部分代码需要ARC,那么就设置项目支 ...

  6. 无线遥控器方案 Si4010/Si4012

    Si4010包含一个嵌入式兼容8051微控制器(MCU),内具4 kB的RAM.8 kB的一次性编程(OTP)非易失性内存.一个128位EEPROM以及用于函数库(library)功能的12 kB R ...

  7. [转].net reactor 学习系列(二)---.net reactor界面各功能说明

    安装了.net reactor之后,可以在安装目录下找到帮助文档REACTOR_HELP.chm,目前没有中文版本,里面详细介绍了.net reactor的各功能及使用场景.本系列文章是基于此帮助文档 ...

  8. gdb逆向调试

    http://blog.csdn.net/yiling2012/article/details/35988361

  9. Java Http 设置代理

    1.今天在Eclipse下面编译一个Http客户端时,发现可以连接局域网,连接不上外部网络,突然想起所用PC是通过代理访问网络的,设置代理后程序可以正常访问网络了: Properties props ...

  10. jdbc框架有很多,包括spring jdbc

    1.由于jdbc连接的繁琐性,故很多公司封装了jdbc框架,比如spring jdbc 2.比如spring jdbc框架中,用jdbctemplate, 通过jdbcTemplate 提供 i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