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Integer源码分析
除了两种浮点型,剩下的几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包装类几乎都实现了常量池,有好处用数据的时候直接去拿,没有再去创建,坏处是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就存入大量数据不管用不用到。下面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很详细,转自:http://www.hollischuang.com/archives/1058
Integer 类在对象中包装了一个基本类型 int 的值。Integer 类型的对象包含一个 int 类型的字段。
此外,该类提供了多个方法,能在 int 类型和 String 类型之间互相转换,还提供了处理 int 类型时非常有用的其他一些常量和方法。
类定义
public final class Integer extends Number implements Comparable<Integer>
从类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以下几点:
1、Integer类不能被继承
2、Integer类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所以可以用compareTo进行比较并且Integer对象只能和Integer类型的对象进行比较,不能和其他类型比较(至少调用compareTo方法无法比较)。
3、Integer继承了Number类,所以该类可以调用longValue、floatValue、doubleValue等系列方法返回对应的类型的值。
属性
一、私有属性
Integer类中定义了以下几个私有属性:
private final int value;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360826667806852920L;
serialVersionUID和序列化有关。String的源码学习中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还有一个私有属性——value属性就是Integer对象中真正保存int值的。
当我们使用new Integer(10)
创建一个Integer对象的时候,就会用以下形式给value赋值。还有其他的构造函数在后面会讲。
public Integer(int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
这里我们讨论一下Interger对象的可变性。从value的定义形式中可以看出value被定义成final类型。也就说明,一旦一个Integer对象被初始化之后,就无法再改变value的值。那么这里就深入讨论一下以下代码的逻辑:
/**
* Created by hollis on 16/1/22.
*/
public class Integ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i = new Integer(10);
i = 5;
}
}
在以上代码中,首先调用构造函数new一个Integer对象,给私有属性value赋值,这时value=10
,接下来使用i=5
的形式试图改变i的值。有一点开发经验的同学都知道,这个时候如果使用变量i,那么它的值一定是5,那么i=5
这个赋值操作到底做了什么呢?到底是如何改变i的值的呢?是改变了原有对象i中value的值还是重新创建了一个新的Integer对象呢?
我们将上面的代码进行反编译,反编译之后的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IntegerTest
{
public IntegerTest()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i = new Integer(10);
i = Integer.valueOf(5);
}
}
通过看反编译之后的代码我们发现,编译器会把i=5
转成i = Integer.valueOf(5);
这里先直接给出结论,i=5操作并没有改变使用Integer i = new Integer(10);
创建出来的i中的value属性的值。要么是直接返回一个已有对象,要么新建一个对象。这里的具体实现细节在后面讲解valueOf
方法的时候给出。
二、公共属性
//值为 (-(2的31次方)) 的常量,它表示 int 类型能够表示的最小值。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MIN_VALUE = 0x80000000;
//值为 ((2的31次方)-1) 的常量,它表示 int 类型能够表示的最大值。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MAX_VALUE = 0x7fffffff;
//表示基本类型 int 的 Class 实例。
public static final Class<Integer> TYPE = (Class<Integer>) Class.getPrimitiveClass("int");
//用来以二进制补码形式表示 int 值的比特位数。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IZE = 32;
//用来以二进制补码形式表示 int 值的字节数。1.8以后才有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BYTES = SIZE / Byte.SIZE;
以上属性可直接使用,因为他们已经定义成publis static fianl
能用的时候尽量使用他们,这样不仅能使代码有很好的可读性,也能提高性能节省资源。
方法
构造方法
Integer提供了两个构造方法:
//构造一个新分配的 Integer 对象,它表示指定的 int 值。
public Integer(int value) {
this.value = value;
}
//构造一个新分配的 Integer 对象,它表示 String 参数所指示的 int 值。
public Integer(String s) throws NumberFormatException {
this.value = parseInt(s, 10);
}
从构造方法中我们可以知道,初始化一个Integer对象的时候只能创建一个十进制的整数。
Integer valueOf(int i)方法
前面说到Integer中私有属性value的时候提到
Integer i = new Integer(10);
i = 5;
其中i=5
操作时,编译器会转成i = Integer.valueOf(5);
执行。那么这里就解释一下valueOf(int i)方法是如何给变量赋值的。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if (i >= IntegerCache.low && i <= IntegerCache.high)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IntegerCache.low)];
return new Integer(i);
}
以上是valueOf方法的实现细节。通常情况下,IntegerCache.low=-128,IntegerCache.high=127(除非显示声明java.lang.Integer.IntegerCache.high的值),Integer中有一段动态代码块,该部分内容会在Integer类被加载的时候就执行。
static {
// high value may be configured by property
int h = 127;
String 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
sun.misc.VM.getSavedProperty("java.lang.Integer.IntegerCache.high");
if (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 null) {
try {
int i = parseInt(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i = Math.max(i, 127);
// Maximum array size is Integer.MAX_VALUE
h = Math.min(i, Integer.MAX_VALUE - (-low) -1);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nfe) {
// If the property cannot be parsed into an int, ignore it.
}
}
high = h;
cache = new Integer[(high - low) + 1];
int j = low;
for(int k = 0; k < cache.length; k++)
cache[k] = new Integer(j++);
// range [-128, 127] must be interned (JLS7 5.1.7)
assert IntegerCache.high >= 127;
}
也就是说,当Integer被加载时,就新建了-128到127的所有数字并存放在Integer数组cache中。
再回到valueOf代码,可以得出结论。当调用valueOf方法(包括后面会提到的重载的参数类型包含String的valueOf方法)时,如果参数的值在-127到128之间,则直接从缓存中返回一个已经存在的对象。如果参数的值不在这个范围内,则new一个Integer对象返回。
所以,当把一个int变量转成Integer的时候(或者新建一个Integer的时候),建议使用valueOf方法来代替构造函数。或者直接使用Integer i = 100;
编译器会转成Integer s = Integer.valueOf(10000);
String转成Integer(int)的方法
Integer getInteger(String nm)
Integer getInteger(String nm, int val)
Integer getInteger(String nm, Integer val)
Integer decode(String nm)
Integer valueOf(String s)
Integer valueOf(String s, int radix)
int parseUnsignedInt(String s)
int parseUnsignedInt(String s, int radix)
int parseInt(String s)
int parseInt(String s, int radix)
以上所有方法都能实现将String类型的值转成Integer(int)类型(如果 String 不包含可解析整数将抛出NumberFormatException)
可以说,所有将String转成Integer的方法都是基于parseInt方法实现的。简单看一下以上部分方法的调用栈。
getInteger(String nm) ---> getInteger(nm, null);--->Integer.decode()--->Integer.valueOf()--->parseInt()
getInteger
确定具有指定名称的系统属性的整数值。 第一个参数被视为系统属性的名称。通过 System.getProperty(java.lang.String)
方法可以访问系统属性。然后,将该属性的字符串值解释为一个整数值,并返回表示该值的 Integer 对象。使用
getProperty
的定义可以找到可能出现的数字格式的详细信息。其中参数nm应该在System的props中可以找到。这个方法在日常编码中很好是用到。在代码中可以用以下形式使用该方法:
Properties props = System.getProperties();
props.put("hollis.integer.test.key","10000");
Integer i = Integer.getInteger("hollis.integer.test.key");
System.out.println(i);
//输出 10000
另外两个方法
getInteger(String nm,int val)
getInteger(String nm, Integer val)
第二个参数是默认值。如果未具有指定名称的属性,或者属性的数字格式不正确,或者指定名称为空或 null,则返回默认值。
getInteger的具体实现细节如下:
public static Integer getInteger(String nm, Integer val) {
String v = null;
try {
v = System.getProperty(nm);
} catch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NullPointerException e) {
}
if (v != null) {
try {
return Integer.decode(v);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
}
return val;
}
先按照nm作为key从系统配置中取出值,然后调用Integer.decode方法将其转换成整数并返回。
decode
public static Integer decode(String nm) throws NumberFormat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将 String 解码为 Integer。接受十进制、十六进制和八进制数字。
根据要解码的 String(mn)的形式转成不同进制的数字。 mn由三部分组成:符号、基数说明符和字符序列。 —0X123
中-
是符号位,0X
是基数说明符(0表示八进制,0x,0X,#表示十六进制,什么都不写则表示十进制),123
是数字字符序列。
使用例子举例如下:
Integer DecimalI = Integer.decode("+10");
Integer OctI = Integer.decode("-010");
Integer HexI = Integer.decode("-0x10");
Integer HexI1 = Integer.decode("#10");
System.out.println(DecimalI);
System.out.println(OctI);
System.out.println(HexI);
System.out.println(HexI1);
//10 -8 -16 16
decode方法的具体实现也比较简单,首先就是判断String类型的参数mn是否以(+/—)符号开头。然后再依次判断是否以”0x”、“#”、“0”开头,确定基数说明符的值。然后将字符串mn进行截取,只保留其中纯数字部分。在用截取后的纯数字和基数调用valueOf(String s, int radix)
方法并返回其值。
valueOf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String s) throws NumberFormatException
public static int parseInt(String s, int radix) throws NumberFormatException
返回一个 Integer 对象。如果指定第二个参数radix,将第一个参数解释为用第二个参数指定的基数表示的有符号整数。如果没指定则按照十进制进行处理。
该方法实现非常简单: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String s) throws NumberFormatException {
return Integer.valueOf(parseInt(s, 10));
}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String s, int radix) throws NumberFormatException {
return Integer.valueOf(parseInt(s,radix));
}
主要用到了两个方法,parseInt(String s, int radix)
和valueOf(int i)
方法。前面已经讲过valueOf方法会检查参数内容是否在-127到128之间,如果是则直接返回。否则才会新建一个对象。
parseInt
public static int parseInt(String s) throws NumberFormatException {
return parseInt(s,10);
}
public static int parseInt(String s, int radix) throws NumberFormatException
使用第二个参数指定的基数(如果没指定,则按照十进制处理),将字符串参数解析为有符号的整数。除了第一个字符可以是用来表示负值的 ASCII 减号 ‘-‘ (‘\u002D’)外,字符串中的字符必须都是指定基数的数字(通过 Character.digit(char, int) 是否返回一个负值确定)。返回得到的整数值。
如果发生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则抛出一个 NumberFormatException
类型的异常:
第一个参数为 null 或一个长度为零的字符串。
基数小于 Character.MIN_RADIX 或者大于 Character.MAX_RADIX。
假如字符串的长度超过 1,那么除了第一个字符可以是减号 ‘-‘ (‘u002D’) 外,字符串中存在任意不是由指定基数的数字表示的字符.
字符串表示的值不是 int 类型的值。
示例:
parseInt("0", 10) 返回 0
parseInt("473", 10) 返回 473
parseInt("-0", 10) 返回 0
parseInt("-FF", 16) 返回 -255
parseInt("1100110", 2) 返回 102
parseInt("2147483647", 10) 返回 2147483647
parseInt("-2147483648", 10) 返回 -2147483648
parseInt("2147483648", 10) 抛出 NumberFormatException
parseInt("99", 8) 抛出 NumberFormatException
parseInt("Hollis", 10) 抛出 NumberFormatException
parseInt("Hollis", 27) 抛出 NumberFormatException
parseInt("ADMIN", 27) 返回 5586836
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也比较简单,主要逻辑代码(省略部分参数校验)如下:
while (i < len) {
// Accumulating negatively avoids surprises near MAX_VALUE
digit = Character.digit(s.charAt(i++),radix);
if (digit < 0) {
throw NumberFormatException.forInputString(s);
}
if (result < multmin) {
throw NumberFormatException.forInputString(s);
}
result *= radix;
if (result < limit + digit) {
throw NumberFormatException.forInputString(s);
}
result -= digit;
}
主要思想其实也很好理解。
“12345”按照十进制转成12345的方法其实就是以下方式: ((1*10)+2)*10)+3)*10+4)*10+5
具体的如何依次取出“12345”中的每一个字符并将起转成不同进制int类型则是Character.digit方法实现的,这里就不深入讲解了。
总结
上面列举了很多能够将String转成Integer的方法。那么他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又该如何选择呢?
parseInt方法返回的是基本类型int
其他的方法返回的是Integer
valueOf(String)方法会调用valueOf(int)方法。
如果只需要返回一个基本类型,而不需要一个对象,可以直接使用Integert.parseInt("123");
如果需要一个对象,那么建议使用valueOf()
,因为该方法可以借助缓存带来的好处。
如果和进制有关,那么就是用decode
方法。
如果是从系统配置中取值,那么就是用getInteger
int转成String的方法
String toString()
static String toString(int i)
static String toString(int i, int radix)
static String toBinaryString(int i)
static String toHexString(int i)
static String toOctalString(int i)
static String toUnsignedString(int i)
static String toUnsignedString(int i, int radix)
直接看toString方法,toString方法的定义比较简单,就是把一个int类型的数字转换成字符串类型,但是这个方法的实现调用了一系列方法,通过阅读这个方法,你就会对sun公司的程序员产生油然的敬佩。
public static String toString(int i) {
if (i == Integer.MIN_VALUE)
return "-2147483648";
int size = (i < 0) ? stringSize(-i) + 1 : stringSize(i);
char[] buf = new char[size];
getChars(i, size, buf);
return new String(buf, true);
}
我们把toString方法分解为以下几个片段:
片段一:
if (i == Integer.MIN_VALUE)
return "-2147483648";
片段二:
int size = (i < 0) ? stringSize(-i) + 1 : stringSize(i);
char[] buf = new char[size];
片段三
getChars(i, size, buf);
片段四
return new String(buf, true);
片段一
if (i == Integer.MIN_VALUE)
return "-2147483648";
这里先对i的值做检验,如果等于Int能表示的最小值,则直接返回最小值的字符串形式。那么为什么-2147483648要特殊处理呢?请看代码片段二的分析。
片段二
int size = (i < 0) ? stringSize(-i) + 1 : stringSize(i);
char[] buf = new char[size];
这段代码的主要目的是体取出整数i的位数,并创建一个字符数组。 其中提取I的位数使用stringSize方法,这个方法实现如下:
final static int [] sizeTable = { 9, 99, 999, 9999, 99999, 999999, 9999999,
99999999, 999999999, Integer.MAX_VALUE };
// Requires positive x
static int stringSize(int x) {
for (int i=0; ; i++)
if (x <= sizeTable[i])
return i+1;
}
该方法要求传入一个正整数,如果传入的数字x的值是10000,那么因为他大于9,99,999,9999,小于99999.所以他会返回99999在整型数组sizeTable中的下标”4″+1 = 5。我们看10000这个数字的位数也确实是5。所以,就实现了返回一个正整数的位数。
设置size时,当i<0的时候返回的size数组在stringSize方法的基础上+1的目的是这一位用来存储负号。
由于stringSize方法要求传入一个正整数,所以代码片段二在调用该方法时需要将负数转成正数传入。代码片段一中,将-2147483648的值直接返回的原因就是整数最大只能表示2147483647,无法将
stringSize(-i)
中的i赋值成-2147483648。
getSize使用了的体系结构知识:
1.局部性原理之空间局部性:sizeTable为数组,存储在相邻的位置,cpu一次加载一个块数据数据到cache中(多个数组数据),此后访问sizeTable 不需要访问内存。
2.基于范围的查找,是很实用的设计技术
片段三
getChars(i, size, buf);
那么接下来就深入理解一下getChars方法。这部分我把关于这段代码的分析直接写到注释中,便于结合代码理解。
static void getChars(int i, int index, char[] buf) {
int q, r;
int charPos = index;
char sign = 0;
if (i < 0) {
sign = '-';
i = -i;
}
// 每次循环过后,都会将i中的走后两位保存到字符数组buf中的最后两位中,读者可以将数字i设置为12345678测试一下,
//第一次循环结束之后,buf[7] = 8,buf[6]=7。第二次循环结束之后,buf[5] = 6,buf[4] = 5。
while (i >= 65536) {
q = i / 100;
// really: r = i - (q * 100);
r = i - ((q << 6) + (q << 5) + (q << 2));
i = q;
//取DigitOnes[r]的目的其实取数字r%10的结果
buf [--charPos] = DigitOnes[r];
//取DigitTens[r]的目的其实是取数字r/10的结果
buf [--charPos] = DigitTens[r];
}
// Fall thru to fast mode for smaller numbers
// assert(i <= 65536, i);
//循环将其他数字存入字符数组中空余位置
for (;;) {
//这里其实就是除以10。取数52429和16+3的原因在后文分析。
q = (i * 52429) >>> (16+3);
// r = i-(q*10) ...
r = i - ((q << 3) + (q << 1));
//将数字i的最后一位存入字符数组,
//还是12345678那个例子,这个for循环第一次结束后,buf[3]=4。
buf [--charPos] = digits [r];
i = q;
//for循环结束后,buf内容为“12345678”;
if (i == 0) break;
}
if (sign != 0) {
buf [--charPos] = sign;
}
}
//其中用到的几个数组
//100以内的数字除以10的结果(取整),
//比如取DigitTens[78],返回的是数字7
//只要是70-79的数字,返回的都是7,依次类推,所以总结出规律,其实就是返回的对应数字除10取整的结果。
final static char [] DigitTens = {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6', '6',
'7', '7',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9', '9',
} ;
//100以内的数字对10取模的结果,
//比如取DigitTens[78],返回的8
final static char [] DigitOnes = {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 ;
final static char[] digits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接下来分析两个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在getChars方法中,将整型数字写入到字符数组的过程中为什么按照数字65536分成了两部分呢?这个65535是怎么来的?
部分一
while (i >= num1) {
q = i / 100;
// really: r = i - (q * 100);
r = i - ((q << 6) + (q << 5) + (q << 2));
i = q;
buf [--charPos] = DigitOnes[r];
buf [--charPos] = DigitTens[r];
}
部分二
// Fall thru to fast mode for smaller numbers
// assert(i <= 65536, i);
for (;;) {
q = (i * num2) >>> (num3);
r = i - ((q << 3) + (q << 1)); // r = i-(q*10) ...
buf [--charPos] = digits [r];
i = q;
if (i == 0) break;
}
使用num1,num2,num3三个变量代替源代码中的数字,便于后面分析使用。
问题二、在上面两段代码的部分二中,在对i进行除十操作的过程中为什么选择先乘以52429在向右移位19位。其中52429和19是怎么来的?
解答
回答上面两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两点:
移位的效率比直接乘除的效率要高
乘法的效率比除法的效率要高
先理解以下代码:
r = i - ((q << 6) + (q << 5) + (q << 2));
表示的其实是r = i - (q * 100);
,i-q*2^6 - q*2^5 - q*2^2
=
i-64q-32q-4q
= i-100q
。
q = (i * num2) >>> (num3);
中,>>>
表示无符号向右移位。代表的意义就是除以2^num3。 所以q = (i * 52429) >>> (16+3);
可以理解为:q = (i * 52429) / 524288;
,那么就相当于
q= i * 0.1
也就是q=i/10
,这样通过乘法和向右以为的组合的形式代替了除法,能提高效率。
再来回答上面两个问题中,部分一和部分二中最大的区别就是部分一代码使用了除法,第二部分只使用了乘法和移位。因为乘法和移位的效率都要比除法高,所以第二部分单独使用了乘法加移位的方式来提高效率。那么为什么不都使用乘法加移位的形式呢?为什么大于num1(65536)的数字要使用除法呢?原因是int型变量最大不能超过(2^31-1)。如果使用一个太大的数字进行乘法加移位运算很容易导致溢出。那么为什么是65536这个数字呢?第二阶段用到的乘法的数字和移位的位数又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再回答第二个问题。
既然我们要使用q = (i * num2) >>> (num3);的形式使用乘法和移位代替除法,那么n和m就要有这样的关系:
num2= (2^num3 /10 +1)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i * num2) >>> (num3)结果接近于0.1。
那么52429这个数是怎么来的呢?来看以下数据:
2^10=1024, 103/1024=0.1005859375
2^11=2048, 205/2048=0.10009765625
2^12=4096, 410/4096=0.10009765625
2^13=8192, 820/8192=0.10009765625
2^14=16384, 1639/16384=0.10003662109375
2^15=32768, 3277/32768=0.100006103515625
2^16=65536, 6554/65536=0.100006103515625
2^17=131072, 13108/131072=0.100006103515625
2^18=262144, 26215/262144=0.10000228881835938
2^19=524288, 52429/524288=0.10000038146972656
2^20=1048576, 104858/1048576=0.1000003815
2^21=2097152, 209716/2097152 = 0.1000003815
2^22= 4194304, 419431/4194304= 0.1000001431
超过22的数字我就不列举了,因为如果num3越大,就会要求i比较小,因为必须保证(i * num2) >>> (num3)
的过程不会因为溢出而导致数据不准确。那么是怎么敲定num1=65536,num2= 524288, num3=19的呢? 这三个数字之间是有这样一个操作的:
(num1* num2)>>> num3
因为要保证该操作不能因为溢出导致数据不准确,所以num1和num2就相互约束。两个数的乘积是有一定范围的,不成超过这个范围,所以,num1增大,num2就要随之减小。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
52429/524288=0.10000038146972656
精度足够高。2.下一个精度较高的num2和num3的组合是419431和22。2^31/2^22 = 2^9 = 512。512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小了。65536正好是2^16,一个整数占4个字节。65536正好占了2个字节,选定这样一个数字有利于CPU访问数据。
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其实65536* 52429
是超过了int的最大值的,一旦超过就要溢出,那么为什么还能保证(num1* num2)>>> num3
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呢?
这和>>>
有关,因为>>>
表示无符号右移,他会在忽略符号位,空位都以0补齐。
一个有符号的整数能表示的范围是-2147483648至2147483647,但是无符号的整数能表示的范围就是0-4,294,967,296(2^32),所以,只要保证num2*num3的值不超过2^32次方就可以了。65536是2^16,52429正好小于2^16,所以,他们的乘积在无符号向右移位就能保证数字的准确性。
getChars使用了的体系结构知识:
1.乘法比除法高效:q = ( i * 52429) >>> (16+3); => 约等于q0.1,但i52429是整数乘法器,结合位移避免除法。
2.重复利用计算结果:在获取r(i%100)时,充分利用了除法的结果,结合位移避免重复计算。
3.位移比乘法高效:r = i – (( q << 6) + ( q << 5) + ( q << 2)); = >等价于r = i – (q * 100);
4.局部性原理之空间局部性
(1).buf[–charPos] =DigitOnes[r];buf[–charPos] =DigitTens[r];通过查找数组,实现快速访问,避免除法计算
(2).buf [–charPos ] = digits [ r];
片段四
return new String(buf, true);
这里用到了一个String中提供的保护类型构造函数,关于此函数请查看String源码分析,该函数比使用其他的构造函数有更好的性能。
总结
所以,一个Integer对象有很多方法能够将值转成String类型。除了上面提到的一系列方法外,一般在要使用String的时候,很多人愿意使用如下形式:
Integer s = new Integer(199);
System.out.println(s + "");
老规矩,反编译看看怎么实现的:
Integer s = new Integer(199);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Builder()).append(s).append("").toString());
笔者使用JMH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方法效率更高。
compareTo方法
在看是介绍Interger的类定义的时候介绍过,Integer类实现了Comparable<Integer>
接口,所以Integer对象可以和另外一个Integer对象进行比较。
public int compareTo(Integer anotherInteger) {
return compare(this.value, anotherInteger.value);
}
public static int compare(int x, int y) {
return (x < y) ? -1 : ((x == y) ? 0 : 1);
}
代码实现比较简单,就是拿出其中的int类型的value进行比较。
实现Number的方法
int intValue();
long longValue();
float floatValue();
double doubleValue();
byte byteValue();
short shortValue();
实现如下:
public long longValue() {
return (long)value;
}
public float floatValue() {
return (float)value;
}
public double doubleValue() {
return (double)value;
Java-Integer源码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集合源码分析(三):ArrayList
概述 在前文:java集合源码分析(二):List与AbstractList 和 java集合源码分析(一):Collection 与 AbstractCollection 中,我们大致了解了从 Co ...
- java集合源码分析(六):HashMap
概述 HashMap 是 Map 接口下一个线程不安全的,基于哈希表的实现类.由于他解决哈希冲突的方式是分离链表法,也就是拉链法,因此他的数据结构是数组+链表,在 JDK8 以后,当哈希冲突严重时,H ...
- Java Reference 源码分析
@(Java)[Reference] Java Reference 源码分析 Reference对象封装了其它对象的引用,可以和普通的对象一样操作,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支持和垃圾收集器的交互.即可以使 ...
- Java 集合源码分析(一)HashMap
目录 Java 集合源码分析(一)HashMap 1. 概要 2. JDK 7 的 HashMap 3. JDK 1.8 的 HashMap 4. Hashtable 5. JDK 1.7 的 Con ...
- Java集合源码分析(二)ArrayList
ArrayList简介 ArrayList是基于数组实现的,是一个动态数组,其容量能自动增长,类似于C语言中的动态申请内存,动态增长内存. ArrayList不是线程安全的,只能用在单线程环境下,多线 ...
- Java集合类源码分析
常用类及源码分析 集合类 原理分析 Collection List Vector 扩充容量的方法 ensureCapacityHelper很多方法都加入了synchronized同步语句,来保 ...
- java Integer 源码学习
转载自http://www.hollischuang.com/archives/1058 Integer 类在对象中包装了一个基本类型 int 的值.Integer 类型的对象包含一个 int 类型的 ...
- Java集合源码分析(一)ArrayList
前言 在前面的学习集合中只是介绍了集合的相关用法,我们想要更深入的去了解集合那就要通过我们去分析它的源码来了解它.希望对集合有一个更进一步的理解! 既然是看源码那我们要怎么看一个类的源码呢?这里我推荐 ...
- Java集合源码分析(二)Linkedlist
前言 前面一篇我们分析了ArrayList的源码,这一篇分享的是LinkedList.我们都知道它的底层是由链表实现的,所以我们要明白什么是链表? 一.LinkedList简介 1.1.LinkedL ...
- Java集合源码分析(四)HashMap
一.HashMap简介 1.1.HashMap概述 HashMap是基于哈希表的Map接口实现的,它存储的是内容是键值对<key,value>映射.此类不保证映射的顺序,假定哈希函数将元素 ...
随机推荐
- 1000多个项目中的十大JavaScript错误以及如何避免
通过统计数据库中的1000多个项目,我们发现在 JavaScript 中最常出现的错误有10个.下面会向大家介绍这些错误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 对于这些错误发生的次数,我们是通过收集的数据统计得出的 ...
- HashMap并发导致死循环 CurrentHashMap
为何出现死循环简要说明 HashMap闭环的详细原因 cocurrentHashMap的底层机制 为何出现死循环简要说明 HashMap是非线程安全的,在并发场景中如果不保持足够的同步,就有可能在执行 ...
- 转载 git Unknown SSL protocol error in connection to github.com:443
1.执行命令:git pull –progress –no-rebase -v "origin",报错,如图1 fatal: unable to access 'https://g ...
- JavaScript 使用闭包防止变量污染
javaScript在多人协作时,如果定义过多的全局变量 有可能造成全局变量命名冲突,使用闭包来解决功能对变量的调用 将变量写到一个独立的空间里面 就是闭包里面 var name = "外部 ...
- Android安全开发之WebView中的大坑
0X01 About WebView 在Android开发中,经常会使用WebView来实现WEB页面的展示,在Activiry中启动自己的浏览器,或者简单的展示一些在线内容等.WebView功能强大 ...
- mysql常用基础操作语法(一)~~对库的操作【命令行模式】
1.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databaseName;例如需要创建mysqlTest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mysqlTest; 由此还可以看出,这里的名称是不分大 ...
- Hybrid APP 架构设计思路
关于Hybrid模式开发app的好处,网络上已有很多文章阐述了,这里不展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Hybrid app架构设计的一些经验和思考. 原文及讨论请到 github issue 通讯 作 ...
- php5.3命名空间内使用 php内置类的时候
在命名空间内使用内置类库的时候,需要使用 \ 比如 $zip =new \ZipArchive;
- Http请求封装基类HttpHelper.cs
HttpHelper请求封装基类,支持get请求和POS请求http接口交互,为后面接口交互做准备. 1.HttpHelper帮助基类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 ...
- 芝麻HTTP:JavaScript加密逻辑分析与Python模拟执行实现数据爬取
本节来说明一下 JavaScript 加密逻辑分析并利用 Python 模拟执行 JavaScript 实现数据爬取的过程.在这里以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为例来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其加密逻辑及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