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帧动画图解MySQL为什么需要binlog、redo log和undo log
全文建立在MySQL的存储引擎为InnoDB的基础上
先看一条SQL如何入库的:
这是一条很简单的更新SQL,从MySQL服务端接收到SQL到落盘,先后经过了MySQL Server层和InnoDB存储引擎。
- Server层就像一个产品经理,分析客户的需求,并给出实现需求的方案。
- InnoDB就像一个基层程序员,实现产品经理给出的具体方案。
在MySQL”分析需求,实现方案“的过程中,还夹杂着内存操作和磁盘操作,以及记录各种日志。
他们到底有什么用处?他们之间到底怎么配合的?MySQL又为什么要分层呢?InnoDB里面的那一块Buffer Pool又是什么?
我们慢慢分析。
分层结构
MySQL为什么要分为Server层和存储引擎两层呢?
这个问题官方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也不难猜,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解耦”。
Server层和存储引擎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去使用合适的存储引擎,多好的设计,对不对?
后来的发展也验证了“分层设计”的优越性:MySQL最初搭载的存储引擎是自研的只支持简单查询的MyISAM的前身ISAM,后来与Sleepycat合作研发了Berkeley DB引擎,支持了事务。江山代有才人出,技术后浪推前浪,MySQL在持续的升级着自己的存储引擎的过程中,遇到了横空出世的InnoDB,InnoDB的功能强大让MySQL倍感压力。
自己的存储引擎打不过InnoDB怎么办?
打不过就加入!
MySQL选择了和InnoDB合作。正是因为MySQL存储引擎的插件化设计,两个公司合作的非常顺利,MySQL也在合作后不久就发布了正式支持nnoDB的4.0版本以及经典的4.1版本。
MySQL兼并天下模式也成为MySQL走向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这能让MySQL长久地保持着极强竞争力。时至今日,MySQL依然占据着极高数据库市场份额,仅次于王牌数据库Oracle。
Buffer Pool
在InnoDB里,有一块非常重要的结构——Buffer Pool。
Buffer Pool是个什么东西呢?
Buffer Pool就是一块用于缓存MySQL磁盘数据的内存空间。
为什么要缓存MySQL磁盘数据呢?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说明,我们先假设没有Buffer Pool,user表里面只有一条记录,记录的age = 1,假设需要执行三条SQL:
- 事务A:update user set age = 2
- 事务B:update user set age = 3
- 事务C:update user set age = 4
如果没有Buffer Pool,那执行就是这样的:
从图上可以看出,每次更新都需要从磁盘拿数据(1次IO),修改完了需要刷到磁盘(1次IO),也就是每次更新都需要2次磁盘IO。三次更新需要6次磁盘IO。
而有了Buffer Pool,执行就成了这样:
从图上可以看出,只需要在第一次执行的时候将数据从磁盘拿到Buffer Pool(1次IO),第三次执行完将数据刷回磁盘(1次IO),整个过程只需要2次磁盘IO,比没有Buffer Pool节省了4次磁盘IO的时间。
当然,Buffer Pool真正的运转流程没有这么简单,具体实现细节和优化技巧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做详细描述。
我想表达的是:Buffer Pool就是将磁盘IO转换成了内存操作,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Buffer Pool是提高了效率没错,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Buffer Pool是基于内存的,而只要一断电,内存里面的数据就会全部丢失。
如果断电的时候Buffer Pool的数据还没来得及刷到磁盘,那么这些数据就丢失了吗?
还是上面的那个例子,如果三个事务执行完毕,在age = 4还没有刷到磁盘的时候,突然断电,数据就全部丢掉了:
试想一下,如果这些丢失的数据是核心的用户交易数据,那用户能接受吗?
答案是否定的。
那InnoDB是如何做到数据不会丢失的呢?
今天的第一个日志——redo log登场了。
恢复 - redo log
顾名思义,redo是重做的意思,redo log就是重做日志的意思。
redo log是如何保证数据不会丢失的呢?
就是在修改之后,先将修改后的值记录到磁盘上的redo log中,就算突然断电了,Buffer Pool中的数据全部丢失了,来电的时候也可以根据redo log恢复Buffer Pool,这样既利用到了Buffer Pool的内存高效性,也保证了数据不会丢失。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说明,我们先假设没有Buffer Pool,user表里面只有一条记录,记录的age = 1,假设需要执行一条SQL:
- 事务A:update user set age = 2
执行过程如下:
如上图,有了redo log之后,将age修改成2之后,马上将age = 2写到redo log里面,如果这个时候突然断电内存数据丢失,在来电的时候,可以将redo log里面的数据读出来恢复数据,用这样的方式保证了数据不会丢失。
你可能会问,redo log文件也在磁盘上,数据文件也在磁盘上,都是磁盘操作,何必多此一举?为什么不直接将修改的数据写到数据文件里面去呢?
傻瓜,因为redo log是磁盘顺序写,数据刷盘是磁盘随机写,磁盘的顺序写比随机写高效的多啊。
这种先预写日志后面再将数据刷盘的机制,有一个高大上的专业名词——WAL(Write-ahead logging),翻译成中文就是预写式日志。
虽然磁盘顺序写已经很高效了,但是和内存操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那么,有没有办法进一步优化一下呢?
答案是可以。那就是给redo log也加一个内存buffer,也就是redo log buffer,用这种套娃式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效率。
redo log buffer具体是怎么配合刷盘呢?
在这个问题之前之前,我们先来捋一下MySQL服务端和操作系统的关系:
MySQL服务端是一个进程,它运行于操作系统之上。也就是说,操作系统挂了MySQL一定挂了,但是MySQL挂了操作系统不一定挂。
所以MySQL挂了有两种情况:
- MySQL挂了,操作系统也挂了,也就是常说的服务器宕机了。这种情况Buffer Pool里面的数据会全部丢失,操作系统的os cache里面的数据也会丢失。
- MySQL挂了,操作系统没有挂。这种情况Buffer Pool里面的数据会全部丢失,操作系统的os cache里面的数据不会丢失。
OK,了解了MySQL服务端和操作系统的关系之后,再来看redo log的落盘机制。redo log的刷盘机制由参数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控制,这个参数有3个值可以设置: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实时写,实时刷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0:延迟写,延迟刷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2:实时写,延迟刷
写可以理解成写到操作系统的缓存(os cache),刷可以理解成把操作系统里面的缓存刷到磁盘。
这三种策略的区别,我们分开讨论: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实时写,实时刷
这种策略会在每次事务提交之前,每次都会将数据从redo log刷到磁盘中去,理论上只要磁盘不出问题,数据就不会丢失。
总结来说,这种策略效率最低,但是丢数据风险也最低。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0:延迟写,延迟刷
这种策略在事务提交时,只会把数据写到redo log buffer中,然后让后台线程定时去将redo log buffer里面的数据刷到磁盘。
这种策略是最高效的,但是我们都知道,定时任务是有间隙的,但是如果事务提交后,后台线程没来得及将redo log刷到磁盘,这个时候不管是MySQL进程挂了还是操作系统挂了,这一部分数据都会丢失。
总结来说这种策略效率最高,丢数据的风险也最高。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2:实时写,延迟刷
这种策略在事务提交之前会把redo log写到os cache中,但并不会实时地将redo log刷到磁盘,而是会每秒执行一次刷新磁盘操作。
这种情况下如果MySQL进程挂了,操作系统没挂的话,操作系统还是会将os cache刷到磁盘,数据不会丢失,如下图:
但如果MySQL所在的服务器挂掉了,也就是操作系统都挂了,那么os cache也会被清空,数据还是会丢失。如下图:
所以,这种redo log刷盘策略是上面两种策略的折中策略,效率比较高,丢失数据的风险比较低,绝大多情况下都推荐这种策略。
总结一下,redo log的作用是用于恢复数据,写redo log的过程是磁盘顺序写,有三种刷盘策略,有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参数控制,推荐设置成2。
回滚 - undo log
我们都知道,InnoDB是支持事务的,而事务是可以回滚的。
假如一个事务将age=1修改成了age=2,在事务还没有提交的时候,后台线程已经将age=2刷入了磁盘。这个时候,不管是内存还是磁盘上,age都变成了2,如果事务要回滚,找不到修改之前的age=1,无法回滚了。
那怎么办呢?
很简单,把修改之前的age=1存起来,回滚的时候根据存起来的age=1回滚就行了。
MySQL确实是这么干的!这个记录修改之前的数据的过程,叫做记录undo log。undo翻译成中文是撤销、回滚的意思,undo log的主要作用也就是回滚数据。
如何回滚呢?看下面这个图:
MySQL在将age = 1修改成age = 2之前,先将age = 1存到undo log里面去,这样需要回滚的时候,可以将undo log里面的age = 1读出来回滚。
需要注意的是,undo log默认存在全局表空间里面,你可以简单的理解成undo log也是记录在一个MySQL的表里面,插入一条undo log和插入一条普通数据是类似。也就是说,写undo log的过程中同样也是要写入redo log的。
归档 - binlog
undo log记录的是修改之前的数据,提供回滚的能力。
redo log记录的是修改之后的数据,提供了崩溃恢复的能力。
那binlog是干什么的呢?
binlog记录的是修改之后的数据,用于归档。
和redo log日志类似,binlog也有着自己的刷盘策略,通过sync_binlog参数控制:
- sync_binlog = 0 :每次提交事务前将binlog写入os cache,由操作系统控制什么时候刷到磁盘
- sync_binlog =1 :采用同步写磁盘的方式来写binlog,不使用os cache来写binlog
- sync_binlog = N :当每进行n次事务提交之后,调用一次fsync将os cache中的binlog强制刷到磁盘
那么问题来了,binlog和redo log都是记录的修改之后的值,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有redo log为什么还需要binlog呢?
首先看两者的一些区别:
- binlog是逻辑日志,记录的是对哪一个表的哪一行做了什么修改;redo log是物理日志,记录的是对哪个数据页中的哪个记录做了什么修改,如果你还不了解数据页,你可以理解成对磁盘上的哪个数据做了修改。
- binlog是追加写;redo log是循环写,日志文件有固定大小,会覆盖之前的数据。
- binlog是Server层的日志;redo log是InnoDB的日志。如果不使用InnoDB引擎,是没有redo log的。
但说实话,我觉得这些区别并不是redo log不能取代binlog的原因,MySQL官方完全可以调整redo log让他兼并binlog的能力,但他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呢?
我认为不用redo log取代binlog最大的原因是“没必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点,binlog的生态已经建立起来。MySQL高可用主要就是依赖binlog复制,还有很多公司的数据分析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也都是依赖的binlog。取代binlog去改变一个生态费力了不讨好。
第二点,binlog并不是MySQL的瓶颈,花时间在没有瓶颈的地方没必要。
总结
总结一下:
- Buffer Pool是MySQL进程管理的一块内存空间,有减少磁盘IO次数的作用。
- redo log是InnoDB存储引擎的一种日志,主要作用是崩溃恢复,有三种刷盘策略,有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参数控制,推荐设置成2。
- undo log是InnoDB存储引擎的一种日志,主要作用是回滚。
- binlog是MySQL Server层的一种日志,主要作用是归档。
- MySQL挂了有两种情况:操作系统挂了MySQL进程跟着挂了;操作系统没挂,但是MySQL进程挂了。
最后,再用一张图总结一下全文的知识点:
写在最后
这篇文章写在一年之前,本来觉得是一篇水文没想要发,最近无聊修改了一下发了出来,希望能够用动图的形式帮助到MySQL基础不太好的朋友,大神忽略就好。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文只是浅显的从无到有地阐述了MySQL几种日志的大致作用,过程中省略了很多细节,比如Buffer Pool的实现细节,比如undo log和MVCC的关系,比如binlog buffer、change buffer的存在,比如redo log的两阶段提交。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我们可以探讨,如果您在文中发现错误,还望您指出,万分感谢!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
感谢你的阅读!我是CoderW,我们下期再见。
最后,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CoderW”一起探讨进步~~~~
参考资料
- 《MySQL实战45讲》
- 《从根儿上理解MySQL》
- 《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第2版

3000帧动画图解MySQL为什么需要binlog、redo log和undo log的更多相关文章
- 必须了解的mysql三大日志-binlog、redo log和undo log
日志是 mysql 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数据库运行期间各种状态信息.mysql日志主要包括错误日志.查询日志.慢查询日志.事务日志.二进制日志几大类.作为开发,我们重点需要关注的是二进制日志( ...
- 深入理解MySQL系列之redo log、undo log和binlog
事务的实现 redo log保证事务的持久性,undo log用来帮助事务回滚及MVCC的功能. InnoDB存储引擎体系结构 redo log Write Ahead Log策略 事务提交时,先写重 ...
- MySQL中redo log、undo log、binlog关系以及区别
MySQL中redo log.undo log.binlog关系以及区别 本文转载自:MySQL中的重做日志(redo log),回滚日志(undo log),以及二进制日志(binlog)的简单总结 ...
- 详细分析MySQL事务日志(redo log和undo log)
innodb事务日志包括redo log和undo log.redo log是重做日志,提供前滚操作,undo log是回滚日志,提供回滚操作. undo log不是redo log的逆向过程,其实它 ...
- 详细分析MySQL事务日志(redo log和undo log) 表明了为何mysql不会丢数据
innodb事务日志包括redo log和undo log.redo log是重做日志,提供前滚操作,undo log是回滚日志,提供回滚操作. undo log不是redo log的逆向过程,其实它 ...
- mysql事务(一)——redo log与undo log
数据事务 即支持ACID四大特性. A:atomicity 原子性——事务中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执行失败,回滚到初始状态 C:consistency 一致性—— ...
- 基于Redo Log和Undo Log的MySQL崩溃恢复流程
在之前的文章「简单了解InnoDB底层原理」聊了一下MySQL的Buffer Pool.这里再简单提一嘴,Buffer Pool是MySQL内存结构中十分核心的一个组成,你可以先把它想象成一个黑盒子. ...
- MySQL日志系统bin log、redo log和undo log
MySQL日志系统bin log.redo log和undo log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简介:日志是MySQL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数据库运行期间各种状态信息,主要包括错误日 ...
- 【Mysql】三大日志 redo log、bin log、undo log
@ 目录 redo log(物理日志\重做日志) binlog(逻辑日志/归档日志) update语句执行流程 Uodolog(回滚日志/重做日志) undo log+redo log保证持久性 re ...
随机推荐
- Jquery中each的3种遍历方式
学习目标: 参考博文: https://blog.csdn.net/honey_th/article/details/7404273 一.Jquery中each的几种遍历方法 1. 选择器+遍历 &l ...
- 关于websocket 的原理与应用
WebSocket是HTML5出的东西(协议),也就是说HTTP协议没有变化,或者说没关系,但HTTP是不支持持久连接的(长连接,循环连接的不算) http协议和websocket协议的关系如图 We ...
- 耗时一个月上架了一款微信小程序,赚了2022年的第一笔副收入
今天不谈技术,只谈经历. 前戏 相信有很多的程序员都有一个产品梦,希望有一款属于自己产品.毕竟工作中遇到的有些"脑残"的产品经理不是一个两个,最后不得不因为"技术服务于业 ...
- LC-206
206. 反转链表 迭代法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verseList(ListNode head) { //申请节点,pre和 cur,pre指向nul ...
- Blazor组件提交全记录: FullScreen 全屏按钮/全屏服务 (BootstrapBlazor - Bootstrap 风格的 Blazor UI 组件库)
Blazor 简介 Blazor 是一个使用 .NET 生成的交互式客户端 Web UI 的框架.和前端同学所熟知的 Vue.React.Angular 有巨大差异. 其最大的特色是使用 C# 代码( ...
- 不借助 Javascript,利用 SVG 快速构建马赛克效果
之前在公众号转发了好友 Vajoy 的一篇文章 -- 巧用 CSS 把图片马赛克风格化. 核心是利用了 CSS 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属性 -- image-rendering,它可以用于设置图像缩放算法. ...
- Selenium3自动化测试【27】Frame的操作
本篇文章内容摘要 " 讲解Python3+Selenium3如何处理Frame窗体" 同步视频知识与系列知识内容,可关注:[公众号]:柒哥测试:[WX]:Lee-890;[视频号] ...
- ElasticSearch 设置某个字段不分词
先说结论:字段类型更改为 'keyword' elasticSearch官方文档中创建index代码如下 PUT /my_store { "mappings" : { " ...
- Java并发编程扩展(线程通信、线程池)
之前我说过,实现多线程的方式有4种,但是之前的文章中,我只介绍了两种,那么下面这两种,可以了解了解,不懂没关系. 之前的文章-->Java并发编程之多线程 使用ExecutorService.C ...
- 【导包】使用Sklearn构建Logistic回归分类器
官方英文文档地址:http://scikit-learn.org/dev/modules/generated/sklearn.linear_model.LogisticRegression.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