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制集的作用

  1.1 MongoDB复制集的主要意义在于实现服务高可用

  1.2 它的实现依赖于两个方面的功能:

   · 数据写入时将数据迅速复制到另一个独立节点上

   · 在接收写入的节点发生故障时自动选举出一个新的替代节点

  1.3 在实现高可用的同时,复制集实现了其他几个附加作用:

   · 数据分发:将数据从一个区域复制到另一个区域,减少另一个区域的读延迟

   · 读写分离:不同类型的压力分别在不同的节点上执行

   · 异地容灾:在数据中心故障时快速切换到异地

2.典型复制集结构

  2.1 一个典型的复制集由3个以上具有投票权的节点组成,包括:

   · 一个主节点(PRIMARY):接受写入操作和选举时投票

   · 两个(或多个)从节点(SECONDARY):复制主节点上的新数据和选举时投票

   · 不推荐使用Arbiter(投票节点,即不做数据存储只用来投票)

3. 数据是如何复制的?

  • 当一个修改操作,无论是插入、更新或删除,到达主节点时,它对数据的操作将被记录下来(经过一些必要的转换),这些记录成为oplog
  • 从节点通过在主节点上打开一个tailable游标不断获取新进入主节点的oplog,并在自己的数据上回放,以此保持与主节点数据一致

4. 通过选举完成故障恢复

  • 具有投票权的节点之间两两互相发送心跳(默认2s)
  • 当5次心跳未收到时判断为节点失联
  • 如果失联的是主节点,从节点会发起选举,选出新的主节点
  • 如果失联的是从节点则不会产生新的选举
  • 选举基于 RAFT一致性算法 实现,选举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大多数投票节点存活
  • 复制集最多可以有50个节点,但具有投票权的节点最多7个

  影响选举的因素

  • 整个集群必须有大多数节点存活
  • 被选举为主节点的节点必须:
    • 能够与多数节点建立连接
    • 具有较新的oplog
    • 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如果有配置)

  复制集节点具有以下常见选项

  • 是否具有投票权(v 参数):有则参与投票
  • 优先级(priority 参数):优先级越高的节点越优先成为主节点。优先级为0的节点无法成为主节点
  • 隐藏(hidden 参数):复制数据,但对应用不可见。隐藏节点可以具有投票权,但优先级必须为0
  • 延迟(slaveDelay 参数):复制n秒之前的数据,保持与主节点的时间差

  复制集注意事项

  • 关于硬件

    • 因为正常的复制集节点都有可能成为主节点,它们的地位是一样的,因此硬件配置上必须一致
    • 为了保证节点不会同时宕机,各个节点使用的硬件必须具有独立性
  • 关于软件
    • 复制集各节点软件版本必须一致,防止出现不可预知的问题
  • 增加节点不会增加系统写性能 !

5. 在一台机器上运行3个实例来搭建一个简单的复制集

  5.1 通过实验将学会:

   如何启动一个MongoDB实例

   如何将3个MongoDB实例搭建成一个复制集

   如何对复制集运行参数做一些常规调整

  5.2 创建数据目录

mkdir -p /data/db{1,2,3}

  5.3 准备配置文件并启动实例

   复制集的每个MongoDB进程应该位于不同的服务器。我们现在在一台机器上运行3个进程,因此要为他们各自配置:

  • 不同的端口(示例将使用28017、28019、28019)
  • 不同的数据目录
    • /data/db1
    • /data/db2
    • /data/db3
  • 不同的日志文件路径
    • /data/db1/mongod.log
    • /data/db2/mongod.log
    • /data/db3/mongod.log
  • 三个配置文件:
  • /data/db1/mongod.conf
systemLog:
destination: file
path: /data/db1/mongod.log # log path
logAppend: true
storage:
dbPath: /data/db1 # data directory
net:
bindIp: 0.0.0.0
port: 28017
replication:
replSetName: rs0
processManagement:
fork: true
  • /data/db2/mongod.conf
systemLog:
destination: file
path: /data/db2/mongod.log # log path
logAppend: true
storage:
dbPath: /data/db2 # data directory
net:
bindIp: 0.0.0.0
port: 28018
replication:
replSetName: rs0
processManagement:
fork: true
  • /data/db3/mongod.conf
systemLog:
destination: file
path: /data/db3/mongod.log # log path
logAppend: true
storage:
dbPath: /data/db3 # data directory
net:
bindIp: 0.0.0.0
port: 28019
replication:
replSetName: rs0
processManagement:
fork: true
  • 使用如下命令启动MongoDB实例(成功启动终端会显示success)
./mongod -f /data/db1/mongod.conf
./mongod -f /data/db2/mongod.conf
./mongod -f /data/db3/mongod.conf
  • 使用 ps -ef | grep mongod来确认已经正确运行

  5.4 配置复制集

  • 方法1(此方式需要hostname能被解析,输入hostname -f可以查看)
#假定使用28017做为主节点

./mongo --port 28017   # 进入mongodb的终端
> rs.initiate() >rs.add("localhost:28018") # 如果localhost不行可改为本机ip
>rs.add("localhost:28019")
  • 方法2
#假定使用28017做为主节点

./mongo --port 28017   # 进入mongodb的终端
# 如果localhost不行可改为本机ip
> rs.initiate({
_id:"rs0",
members:[{
_id:0,
host:"localhost:28017"
},{
_id:1,
host:"localhost:28018"
},{
_id:2,
host:"localhost:28019"
}]
})
  • 使用 rs.status() 可以查看复制集状态

  5.5 验证复制集

  • MongoDB主节点进行写入
# mongo localhost:28017
> db.test.insert({a:1})
> db.test.insert({a:2})
  • MongoDB从节点进行读取
# mongo localhost:28018
> rs.salvaOk()
> db.test.find()

可以看到MongoDB几乎是没有延迟的,数据就可以同步到子节点上,建议在生产环境上一定要使用MongoDB的复制集

MongoDB学习4:MongoDB复制集机制和原理,搭建复制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ongoDB学习笔记:MongoDB 数据库的命名、设计规范

    MongoDB学习笔记:MongoDB 数据库的命名.设计规范     第一部分,我们先说命名规范. 文档 设计约束 UTF-8 字符 不能包含 \0 字符(空字符),这个字符标识建的结尾 . 和 $ ...

  2. MongoDB学习笔记——MongoDB 连接配置

    MongoDB连接标准格式: mongodb://[username:password@]host1[:port1][,host2[:port2],...[,hostN[:portN]]][/[dat ...

  3. MongoDB学习笔记~MongoDB实体中的值对象

    回到目录 注意,这里说的值对象是指在MongoDB实体类中的,并不是DDD中的值对象,不过,两者也是联系,就是它是对类的补充,自己本身没有存在的价值,而在值对象中,也是不需要有主键Id的,这与DDD也 ...

  4. MongoDB学习笔记系列

    回到占占推荐博客索引 该来的总会来的,Ef,Redis,MVC甚至Sqlserver都有了自己的系列,MongoDB没有理由不去整理一下,这个系列都是平时在项目开发时总结出来的,希望可以为各位一些帮助 ...

  5. MongoDB学习笔记系列~目录

    MongoDB学习笔记~环境搭建 (2015-03-30 10:34) MongoDB学习笔记~MongoDBRepository仓储的实现 (2015-04-08 12:00) MongoDB学习笔 ...

  6. MongoDB 学习笔记(原创)

    MongoDB 学习笔记 mongodb 数据库 nosql 一.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操作 SQL术语/概念 MongoDB术语/概念 解释/说明 database database 数据库 table ...

  7. 分布式缓存技术redis学习系列(四)——redis高级应用(集群搭建、集群分区原理、集群操作)

    本文是redis学习系列的第四篇,前面我们学习了redis的数据结构和一些高级特性,点击下面链接可回看 <详细讲解redis数据结构(内存模型)以及常用命令> <redis高级应用( ...

  8. 分布式缓存技术redis学习(四)——redis高级应用(集群搭建、集群分区原理、集群操作)

    本文是redis学习系列的第四篇,前面我们学习了redis的数据结构和一些高级特性,点击下面链接可回看 <详细讲解redis数据结构(内存模型)以及常用命令> <redis高级应用( ...

  9. 分布式缓存技术redis系列(四)——redis高级应用(集群搭建、集群分区原理、集群操作)

    本文是redis学习系列的第四篇,前面我们学习了redis的数据结构和一些高级特性,点击下面链接可回看 <详细讲解redis数据结构(内存模型)以及常用命令> <redis高级应用( ...

随机推荐

  1. IDEA 2020.1.2安装破解激活 idea 2020.1.3下载 安装 一键破解

    IDEA 2020.1.2 idea 2020.1.3下载 安装 破解 本项目只做个人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若资金允许,请点击链接购买正版,谢谢合作!学生凭学生证可免费申请正版授权!创业公司 ...

  2. accpet和connect设置超时

    三次握手 TCP连接建立的开始是三次握手,通过三次交互确认连接成功,在客户端调用connect时,客户端发送sync消息给服务端,服务端收到sync消息后,返回一个ack+sync,并等待ack,客户 ...

  3. git push到远程新分支

    获取远程代码并在本地切换到一个新分支修改后,想要 push 到远端与原来不同的新分支,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实现: git push origin 本地分支:远端希望创建的分支 上面的本地分支 是基于拉取 ...

  4. SW算法求全局最小割(Stoer-Wagner算法)

    我找到的唯一能看懂的题解:[ZZ]最小割集Stoer-Wagner算法 似乎是一个冷门算法,连oi-wiki上都没有,不过洛谷上竟然有它的模板题,并且2017百度之星的资格赛还考到了.于是来学习一下. ...

  5. 题解 洛谷 P5311 【[Ynoi2011]成都七中】

    每次询问是关于 \(x\) 所在的连通块,所以考虑用点分树来解决本题. 点分树上每个节点所对应的子树,都是原树中的一个连通块.询问中给定 \(x\) 和区间 \([l,r]\),其就已经确定了原树的一 ...

  6. 题解 洛谷 P2086 【[NOI2012]魔幻棋盘】

    先考虑只有一维的情况,要求支持区间加和求区间 \(\gcd\),根据 \(\gcd\) 的性质,发现: \[ \gcd(a_1,a_2,a_3,\ldots a_n)=\gcd(a_i,a_2-a_1 ...

  7. Dart中final和const关键字

    final和const 如果您从未打算更改一个变量,那么使用 final 或 const,不是var,也不是一个类型. 一个 final 变量只能被设置一次,两者区别在于:const 变量是一个编译时 ...

  8. php三元运算符?:和??

    1.(expr1) ? (expr2) : (expr3) 在 expr1 求值为 TRUE 时的值为 expr2,在 expr1 求值为 FALSE 时的值为 expr3. $a = (expr1) ...

  9. 图解Kubernetes——故障排查指南

    针对越来多的Kubernetes容器云,对Kubernetes集群的故障排查却成了一个棘手问题.本文虫虫给大家以直观图示方式介绍如何排查Kubernetes的故障.该篇是系列文章续——故障排查篇. 概 ...

  10. HTTP Keep-Alive的作用

    作用: Keep-Alive:使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连接持续有效,当出现对服务器的后继请求时,Keep-Alive功能避免了建立或者重新建立连接.Web服务器,基本上都支持HTTP Keep-Al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