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每日一题]80.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LeetCode每日一题]80.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问题
给你一个有序数组 nums ,请你 原地 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使每个元素 最多出现两次 ,返回删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在 原地 修改输入数组 并在使用 O(1) 额外空间的条件下完成。
说明:
为什么返回数值是整数,但输出的答案是数组呢?
请注意,输入数组是以「引用」方式传递的,这意味着在函数里修改输入数组对于调用者是可见的。
你可以想象内部操作如下:
// nums 是以“引用”方式传递的。也就是说,不对实参做任何拷贝
int len = removeDuplicates(nums);
// 在函数里修改输入数组对于调用者是可见的。
// 根据你的函数返回的长度, 它会打印出数组中 该长度范围内 的所有元素。
for (int i = 0; i < len; i++) {
print(nums[i]);
}
示例 1:
输入:nums = [1,1,1,2,2,3]
输出:5, nums = [1,1,2,2,3]
解释:函数应返回新长度 length = 5, 并且原数组的前五个元素被修改为 1, 1, 2, 2, 3 。 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示例 2:
输入:nums = [0,0,1,1,1,1,2,3,3]
输出:7, nums = [0,0,1,1,2,3,3]
解释:函数应返回新长度 length = 7, 并且原数组的前五个元素被修改为 0, 0, 1, 1, 2, 3, 3 。 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提示:
1 <= nums.length <= 3 * 10的4次方
-10的4次方 <= nums[i] <= 10的4次方
nums 已按升序排列
思路
由于要求使用原地算法(一个原地算法(in-place algorithm)是一种使用小的,固定数量的额外之空间来转换资料的算法。当算法执行时,输入的资料通常会被要输出的部份覆盖掉,个人认为简而言之就是采用固定数量的中间变量来使后面的元素覆盖前面的元素),就应该想到用双指针(原地修改,那么肯定就需要一个指针指向当前即将放置元素的位置,需要另外一个指针向后遍历所有元素),尤其是给定的数组是有序的,这就更应该想到用双指针了(双指针能够有效发挥出数组有序的优势),在这里将双指针分为快指针和慢指针,刚开始这两者往往相等。慢指针在满足某种条件的时候停下(这里的条件就是当前下标为k的元素和下标为k-2的元素相等),与快指针拉开差距,于是它指向要被覆盖(或者说被修改)的地方,而快指针不断向前,找到满足某种条件的元素(这里的条件是找到的元素与下标为k-2的元素不相等),再去覆盖(或者说修改)慢指针指向的元素。就这样两者相互配合,只遍历了一遍数组,不仅空间复杂度为O(1),时间复杂度也仅为O(n)
这里也附上大佬总结的通解:
为了让解法更具有一般性,我们将原问题的「保留 2 位」修改为「保留 k 位」。
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应该进行如下考虑:
由于是保留 k 个相同数字,对于前 k 个数字,我们可以直接保留
对于后面的任意数字,能够保留的前提是:与当前写入的位置前面的第 k 个元素进行比较,不相同则保留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moveDuplicates(vector<int>& nums) {
int n = nums.size(), j = 2;
if (n <= 2) {
return n;
}
for (int i = 2; i < n; i++) {
if (nums[i] != nums[j - 2]) {
nums[j] = nums[i];
j++;
}
}
return j;
}
};
[LeetCode每日一题]80.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的更多相关文章
- 【LeetCode】80.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80.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知识点:数组:排序:双指针: 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有序数组 nums ,请你 原地 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使每个元素 最多出现两次 ,返回删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 ...
- 80.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题目 给你一个有序数组 nums ,请你原地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使每个元素最多出现两次 ,返回删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在原地修改输入 ...
- leetcode刷题-80.删除排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题目 给定一个排序数组,你需要在原地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使得每个元素最多出现两次,返回移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在原地修改输入数组并在使用 O(1) 额外空间的条件下完成. ...
- 4.19——数组双指针——26.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 27.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II & 80.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第一次做到数组双指针的题目是80: 因为python的List是可以用以下代码来删除元素的: del List[index] 所以当时的我直接用了暴力删除第三个重复元素的做法,大概代码如下: n = ...
-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II
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有序数组 nums ,请你原地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使每个元素最多出现两次,返回删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在原地修改输入数组 并在使用O(1)额外空间的条件下 ...
- LeetCode 80. 删除排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LeetCode 80. 删除排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 Java实现 LeetCode 80 删除排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二)
80. 删除排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给定一个排序数组,你需要在原地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使得每个元素最多出现两次,返回移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在原地修改输入数组并在使用 O ...
- Leetcode 80.删除排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By Python
给定一个排序数组,你需要在原地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使得每个元素最多出现两次,返回移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在原地修改输入数组并在使用 O(1) 额外空间的条件下完成. 示例 ...
- LeetCode 80. 删除排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Remove Duplicates from Sorted Array II)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排序数组,你需要在原地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使得每个元素最多出现两次,返回移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在原地修改输入数组并在使用 O(1) 额外空间的条件下完成 ...
随机推荐
- scrapy框架爬取图片并将图片保存到本地
如果基于scrapy进行图片数据的爬取 在爬虫文件中只需要解析提取出图片地址,然后将地址提交给管道 配置文件中:IMAGES_STORE = './imgsLib' 在管道文件中进行管道类的制定: f ...
- 文本编辑工具 Vim与压缩打包
vim一共有3种模式:一般模式.编辑模式和命令模式 一般模式下的移动光标 光标向左移动:h或者向左的方向键 光标向右移动:l或者向右的方向键光标向上移动:k或者向上的方向键光标向下移动:j或者向下的方 ...
- windbg安装pykd记录
https://githomelab.ru/pykd/pykd 1.安装python (坑,分x86和x64,对应windbg版本) 2.安装pykd:'pip install pykd' 3.安 ...
- upx 手动脱壳
查壳 UPX 0.89.6 - 1.02 / 1.05 - 2.90 (Delphi) stub -> Markus & Laszlo upx这类压缩壳手动脱壳非常简单. 一.查找oep ...
- 初识Django(一)
首先安装Django 1 pip install django==1.11.13 安装 由于django最新的长期支持版本为1.11.x,所以我们安装最新的1.11.13版本 '=='后面跟版本号 安 ...
- 从I/O多路复用到Netty,还要跨过Java NIO包
本文是Netty系列第4篇 上一篇文章我们深入了解了I/O多路复用的三种实现形式,select/poll/epoll. 那Netty是使用哪种实现的I/O多路复用呢?这个问题,得从Java NIO包说 ...
- 折腾kubernetes各种问题汇总-<1>
折腾kubernetes各种问题汇总-<1> 折腾部署fluend-elasticsearch日志,折腾出一大堆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感觉又了解了不少. 如何删除不一致状态下的rc,d ...
- Java学习笔记--异常机制
简介 在实际的程序运行过程中,用户并不一定完全按照程序员的所写的逻辑去执行程序,例如写的某个模块,要求输入数字,而用户却在键盘上输入字符串:要求打开某个文件,但是文件不存在或者格式不对:或者程序运行时 ...
- [BFS]翻币问题
翻币问题 Description 有N个硬币(6<=N<=20000)全部正面朝上排成一排,每次将其中5个硬币翻过来放在原位置,直到最后全部硬币翻成反面朝上为止.试编程找出步数最少的翻法, ...
- 滴水逆向初级-C语言(二)
2.1.C语言的汇编表示 c语言代码 int plus(int x,int y) { return 0; } void main() { __asm { mov eax,eax } //调用函数 p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