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hronized 这个关键字,我相信对于并发编程有一定了解的人,一定会特别熟悉,对于一些可能在多线程环境下可能会有并发问题的代码,或者方法,直接加上synchronized,问题就搞定了。

  但是用归用,你明白它为什么要这么用?为什么就能解决我们所说的线程安全问题?

  下面,可乐将和大家一起深入的探讨这个关键字用法。

1、示例代码结果?

  首先大家看一段代码,大家想想最后的打印count结果是多少?

  1. 1 package com.ys.algorithmproject.leetcode.demo.concurrency.synchronizedtest;
  2. 2
  3. 3
  4. 4 /**
  5. 5 * Create by ItCoke
  6. 6 */
  7. 7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8. 8
  9. 9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0;
  10. 10
  11. 11 @Override
  12. 12 public void run() {
  13. 13 addCount();
  14. 14
  15. 15 }
  16. 16
  17. 17 public void addCount(){
  18. 18 int i = 0;
  19. 19 while (i++ < 100000) {
  20. 20 count++;
  21. 21 }
  22. 22 }
  23. 23
  24. 2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25. 25 SynchronizedTest obj = new SynchronizedTest();
  26. 26 Thread t1 = new Thread(obj);
  27. 27 Thread t2 = new Thread(obj);
  28. 28 t1.start();
  29. 29 t2.start();
  30. 30 t1.join();
  31. 31 t2.join();
  32. 32 System.out.println(count);
  33. 33
  34. 34 }
  35. 35
  36. 36
  37. 37 }

  代码很简单,主线程中启动两个线程t1和t2,分别调用 addCount() 方法,将count的值都加100000,然后调用 join() 方法,表示主线程等待这两个线程执行完毕。最后打印 count 的值。

  应该没有答案一定是 200000 的同学吧,很好,大家都具备一定的并发知识。

  这题的答案是一定小于等于 200000,至于原因也很好分析,比如 t1线程获取count的值为0,然后执行了加1操作,但是还没来得及同步到主内存,这时候t2线程去获取主内存的count值,发现还是0,然后继续自己的加1操作。也就是t1和t2都执行了加1操作,但是最后count的值依然是1。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证结果一定是 200000呢?答案就是用 synchronized。

2、修饰代码块

  直接上代码:

  1. 1 package com.ys.algorithmproject.leetcode.demo.concurrency.synchronizedtest;
  2. 2
  3. 3
  4. 4 /**
  5. 5 * Create by ItCoke
  6. 6 */
  7. 7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8. 8
  9. 9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0;
  10. 10
  11. 11 private Object objMonitor = new Object();
  12. 12
  13. 13 @Override
  14. 14 public void run() {
  15. 15 addCount();
  16. 16
  17. 17 }
  18. 18
  19. 19 public void addCount(){
  20. 20 synchronized (objMonitor){
  21. 21 int i = 0;
  22. 22 while (i++ < 100000) {
  23. 23 count++;
  24. 24 }
  25. 25 }
  26. 26
  27. 27 }
  28. 28
  29. 29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30. 30 SynchronizedTest obj = new SynchronizedTest();
  31. 31 Thread t1 = new Thread(obj);
  32. 32 Thread t2 = new Thread(obj);
  33. 33 t1.start();
  34. 34 t2.start();
  35. 35 t1.join();
  36. 36 t2.join();
  37. 37 System.out.println(count);
  38. 38
  39. 39 }
  40. 40
  41. 41
  42. 42 }

  我们在 addCount 方法体中增加了一个 synchronized 代码块,将里面的 while 循环包括在其中,保证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进入这个循环去改变count的值。

3、修饰普通方法

  1. 1 package com.ys.algorithmproject.leetcode.demo.concurrency.synchronizedtest;
  2. 2
  3. 3
  4. 4 /**
  5. 5 * Create by ItCoke
  6. 6 */
  7. 7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8. 8
  9. 9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0;
  10. 10
  11. 11 private Object objMonitor = new Object();
  12. 12
  13. 13 @Override
  14. 14 public void run() {
  15. 15 addCount();
  16. 16
  17. 17 }
  18. 18
  19. 19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addCount(){
  20. 20 int i = 0;
  21. 21 while (i++ < 100000) {
  22. 22 count++;
  23. 23 }
  24. 24
  25. 25 }
  26. 26
  27. 27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28. 28 SynchronizedTest obj = new SynchronizedTest();
  29. 29 Thread t1 = new Thread(obj);
  30. 30 Thread t2 = new Thread(obj);
  31. 31 t1.start();
  32. 32 t2.start();
  33. 33 t1.join();
  34. 34 t2.join();
  35. 35 System.out.println(count);
  36. 36
  37. 37 }
  38. 38
  39. 39
  40. 40 }

  对比上面修饰代码块,直接将 synchronized 加到 addCount 方法中,也能解决线程安全问题。

4、修饰静态方法

  这个我们就不贴代码演示了,将 addCount() 声明为一个 static 修饰的方法,然后在加上 synchronized ,也能解决线程安全问题。

5、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

  通过 synchronized 修饰的方法或代码块,能够同时保证这段代码的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进而能够保证这段代码的线程安全。

  比如通过 synchronized 修饰的代码块:

  

  其中 objMonitor 表示锁对象(下文会介绍这个锁对象),只有获取到这个锁对象之后,才能执行里面的代码,执行完毕之后,在释放这个锁对象。那么同一时刻就会只有一个线程去执行这段代码,把多线程变成了单线程,当然不会存在并发问题了。

  这个过程,大家可以想象在公司排队上厕所的情景。

  对于原子性,由于同一时刻单线程操作,肯定能够保证原子性。

  对于有序性,在JMM内存模型中的Happens-Before规定如下,所以也是能够保证有序性的。

  1. 程序的顺序性规则(Program Order Rule):在一个线程内,按照控制流顺序,书写在前面的操作先行发生于书写在后面的操作。

  最后对于可见性,JMM内存模型也规定了:

  1. 对一个变量执行unlock操作之前,必须先把此变量同步回主内存中(执行storewrite操作)。

  大家可能会奇怪,synchronized 并没有lock和unlock操作啊,怎么也能够保证可见性,大家不要急,其实JVM对于这个关键字已经隐式的实现了,下文看字节码会明白的。

6、锁对象

  大家要注意,我在通过synchronized修饰同步代码块时,使用了一个 Object 对象,名字叫 objMonitor。而对于修饰普通方法和静态方法时,只是在方法声明时说明了,并没有锁住什么对象,其实这三者都有各自的锁对象,只有获取了锁对象,线程才能进入执行里面的代码。

  1. 1、修饰代码块:锁定锁的是synchonized括号里配置的对象
  2. 2、修饰普通方法:锁定调用当前方法的this对象
  3. 3、修饰静态方法:锁定当前类的Class对象

  多个线程之间,如果要通过 synchronized 保证线程安全,获取的要是同一把锁。如果多个线程多把锁,那么就会有线程安全问题。如下:

  1. 1 package com.ys.algorithmproject.leetcode.demo.concurrency.synchronizedtest;
  2. 2
  3. 3
  4. 4 /**
  5. 5 * Create by ItCoke
  6. 6 */
  7. 7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est implements Runnable{
  8. 8
  9. 9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0;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Override
  14. 14 public void run() {
  15. 15 addCount();
  16. 16
  17. 17 }
  18. 18
  19. 19 public void addCount(){
  20. 20 Object objMonitor = new Object();
  21. 21 synchronized(objMonitor){
  22. 22 int i = 0;
  23. 23 while (i++ < 100000) {
  24. 24 count++;
  25. 25 }
  26. 26 }
  27. 27 }
  28. 28
  29. 29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30. 30 SynchronizedTest obj = new SynchronizedTest();
  31. 31 Thread t1 = new Thread(obj);
  32. 32 Thread t2 = new Thread(obj);
  33. 33 t1.start();
  34. 34 t2.start();
  35. 35 t1.join();
  36. 36 t2.join();
  37. 37 System.out.println(count);
  38. 38
  39. 39 }
  40. 40
  41. 41
  42. 42 }

  我们把原来的锁 objMonitor 对象从全局变量移到 addCount() 方法中,那么每个线程进入每次进入addCount() 方法都会新建一个 objMonitor 对象,也就是多个线程用多把锁,肯定会有线程安全问题。

7、可重入

  可重入什么意思?字面意思就是一个线程获取到这个锁了,在未释放这把锁之前,还能进入获取锁,如下:

  

  在 addCount() 方法的 synchronized 代码块中继续调用 printCount() 方法,里面也有一个 synchronized ,而且都是获取的同一把锁——objMonitor。

  synchronized 是能够保证这段代码正确运行的。至于为什么具有这个特性,可以看下文的实现原理。

8、实现原理

  对于如下这段代码:

  1. 1 package com.ys.algorithmproject.leetcode.demo.concurrency.synchronizedtest;
  2. 2
  3. 3 /**
  4. 4 * Create by YSOcean
  5. 5 */
  6. 6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ByteClass {
  7. 7 Object objMonitor = new Object();
  8. 8
  9. 9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1(){
  10. 10 System.out.println("Hello synchronized 1");
  11. 11 }
  12. 12
  13. 13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void method2(){
  14. 14 System.out.println("Hello synchronized 2");
  15. 15 }
  16. 16
  17. 17 public void method3(){
  18. 18 synchronized(objMonitor){
  19. 19 System.out.println("Hello synchronized 2");
  20. 20 }
  21. 21
  22. 22 }
  23. 23
  24. 2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5. 25
  26. 26 }
  27. 27 }

  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查看其class文件的汇编代码。

  ①、IDEA下载 jclasslib 插件

  

  然后点击 View——Show Bytecode With jclasslib

  

  ②、通过 javap 命令

  1. javap -v 文件名(不要后缀)

  注意:这里生成汇编的命令是根据编译之后的字节码文件(class文件),所以要先编译。

  ③、修饰代码块汇编代码

  我们直接看method3() 的汇编代码:

  

  对于上图出现的 monitorenter 和 monitorexit 指令,我们查看 JVM虚拟机规范:https://docs.oracle.com/javase/specs/jvms/se8/html/jvms-6.html,可以看到对这两个指令的介绍。

  下面我们说明一下这两个指令:

  一、monitorenter

  

  每个对象与一个监视器锁(monitor)关联。当monitor被占用时就会处于锁定状态,线程执行monitorenter指令时尝试获取monitor的所有权,过程如下:

  1、如果 monitor的进入数为0,则该线程进入monitor,然后将进入数设置为1,该线程即为monitor的所有者。

  2、如果线程已经占有该monitor,只是重新进入,则进入monitor的进入数加1.

  3.如果其他线程已经占用了monitor,则该线程进入阻塞状态,直到monitor的进入数为0,再重新尝试获取monitor的所有权。

  二、monitorexit

  执行monitorexit的线程必须是object ref所对应的monitor的所有者。

  指令执行时,monitor的进入数减1,如果减1后进入数为0,那线程退出monitor,不再是这个monitor的所有者。其他被这个monitor阻塞的线程可以尝试去获取这个 monitor 的所有权。

  通过上面介绍,我们可以知道 synchronized 底层就是通过这两个命令来执行的同步机制,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synchronized 具有可重入性

  ③、修饰普通方法和静态方法汇编代码

  

  

  可以看到都是通过指令 ACC_SYNCHRONIZED 来控制的,虽然没有看到方法的同步并没有通过指令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来完成,但其本质也是通过这两条指令来实现。

  当方法调用时,调用指令将会检查方法的 ACC_SYNCHRONIZED 访问标志是否被设置,如果设置了,执行线程将先获取monitor,获取成功之后才能执行方法体,方法执行完后再释放monitor。在方法执行期间,其他任何线程都无法再获得同一个monitor对象。 其实和修饰代码块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方法的同步是一种隐式的方式来实现。

9、异常自动unlock

  可能会有细心的朋友发现,我在介绍 synchronized 修饰代码块时,给出的汇编代码,用红框圈住了两个 monitorexit,根据我们前面介绍,获取monitor加1,退出monitor减1,等于0时,就没有锁了。那为啥会有两个 monitorexit,而只有一个 monitorenter 呢?

  

  第 6 行执行 monitorenter,然后第16行执行monitorexit,然后执行第17行指令 goto 25,表示跳到第25行代码,第25行是 return,也就是直接结束了。

  那第20-24行代码中是什么意思呢?其中第 24 行指令 athrow 表示Java虚拟机隐式处理方法完成异常结束时的监视器退出,也就是执行发生异常了,然后去执行 monitorexit。

  进而可以得到结论:

  1. synchronized 修饰的方法或代码块,在执行过程中抛出异常了,也能释放锁(unlock

  我们可以看如下方法,手动抛出异常:

  

  然后获取其汇编代码,就只有一个 monitorexit 指令了。

  

Java关键字(八)——synchronized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关键字:synchronized

    JAVA 如何共享资源 关于synchronized函数: java具有内置机制,可防止某种资源(此处指的是对象的内存内容)冲突.由于你通常会将某class的数据元素声明为private,并且只经由其 ...

  2. java关键字之synchronized

    1.synchronized可以用了修饰一个普通方法,或者代码块,这个时候synchronized锁定的是当前对象,只要有一个线程在访问对应的方法或代码块,其他线程必须等待.2.synchronize ...

  3. java 线程及synchronized关键字

         从本篇开始,我们将会逐渐总结关于java并发这一块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是我的笔记,主要来自于一些博客和java书籍中的内容,所有的内容都是来自于他们之中并且加上了我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

  4. Java多线程:synchronized关键字和Lock

    一.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关键字可以用于声明方法,也可以用来声明代码块,下面分别看一下具体的场景(摘抄自<大型网站系统与Java中间件实践>) 案例一:其中fo ...

  5. 巨人大哥谈Java中的Synchronized关键字用法

    巨人大哥谈Java中的Synchronized关键字用法 认识synchronized 对于写多线程程序的人来说,经常碰到的就是并发问题,对于容易出现并发问题的地方价格synchronized基本上就 ...

  6. Java进阶1. Synchronized 关键字

    Java进阶1. Synchronized 关键字 20131025 1.关于synchronized的简介: Synchronized 关键字代表对这个方法加锁,相当于不管那一个线程,运行到这个方法 ...

  7. Java并发之synchronized关键字深度解析(二)

    前言 本文继续[Java并发之synchronized关键字深度解析(一)]一文而来,着重介绍synchronized几种锁的特性. 一.对象头结构及锁状态标识 synchronized关键字是如何实 ...

  8. 并发系列2:Java并发的基石,volatile关键字、synchronized关键字、乐观锁CAS操作

    由并发大师Doug Lea操刀的并发包Concurrent是并发编程的重要包,而并发包的基石又是volatile关键字.synchronized关键字.乐观锁CAS操作这些基础.因此了解他们的原理对我 ...

  9. Java关键字总结及详解

    Java关键字是Java的保留字,这些保留字不能用来作为常量.变量.类名.方法名及其他一切标识符的名称. 一.基本数据类型 Java中有八种基本数据类型,六种数字类型(四个整数型.六中浮点型),一种字 ...

随机推荐

  1. Database | 浅谈Query Optimization (2)

    为什么选择左深连接树 对于n个表的连接,数量为卡特兰数,近似\(4^n\),因此为了减少枚举空间,早期的优化器仅考虑左深连接树,将数量减少为\(n!\) 但为什么是左深连接树,而不是其他样式呢? 如果 ...

  2. SpringCloudAlibaba—微服务概念及SpringCloudAlibaba介绍

    目录 1.1 系统架构演变 1.1.1 单体应用架构 1.1.2垂直应用架构 1.1.3 分布式架构 1.1.4 SOA架构 1.1.5 微服务架构 1.2 微服务架构介绍 1.2.1 微服务架构的常 ...

  3. MyBatis-Plus笔记(入门)

    作者:故事我忘了¢个人微信公众号:程序猿的月光宝盒 官方文档 https://mybatis.plus/guide/ 本篇基于springboot,mybatis Plus的版本为3.4.2 本篇对应 ...

  4. 简述Java多线程(二)

    Java多线程(二) 线程优先级 Java提供一个线程调度器来监控程序中启动后进入就绪状态的所有线程,线程调度器按照优先级决定应该调度哪个线程来执行. 优先级高的不一定先执行,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 优 ...

  5. JVM(一)内存结构

    今日开篇 什么是JVM 定义 Java Virtual Machine,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JAVA二进制字节码的运行环境) 好处 一次编写,到处运行 自动内存管理,垃圾回收机制 数组下标越界检查 ...

  6. [开源]制作docker镜像不依赖linux和Docker环境

    背景 最近群友们经常反馈docker镜像制作起来有点麻烦,我开源的antdeploy工具虽然可以制作镜像但是必须有一个提前:有一台安装好docker的linux服务器.因为大家开发环境基本上都是win ...

  7. 【spring cloud hoxton】Ribbon 真的能被 spring-cloud-loadbalancer 替代吗

    背景 早上刷圈看到 Spring Cloud Hoxton.M2 Released 的消息,随手发布到了我的知识星球,过了会有个朋友过来如下问题. 抽取半天时间学习spring-cloud-loadb ...

  8. python进阶(16)深入了解GIL锁(最详细)

    前言 python的使用者都知道Cpython解释器有一个弊端,真正执行时同一时间只会有一个线程执行,这是由于设计者当初设计的一个缺陷,里面有个叫GIL锁的,但他到底是什么?我们只知道因为他导致pyt ...

  9. 0609-搭建ResNet网络

    0609-搭建ResNet网络 目录 一.ResNet 网络概述 二.利用 torch 实现 ResNet34 网络 三.torchvision 中的 resnet34网络调用 四.第六章总结 pyt ...

  10. kafka配置内外网访问

    使用docker简单部署测试 zookeeper mkdir data conf chmod 777 data 启动命令 docker run -itd -p 2181:2181 -e ALLOW_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