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所说的Cache就是指缓存SRAM。 SRAM叫静态内存,“静态”指的是当我们将一笔数据写入SRAM后,除非重新写入新数据或关闭电源,否则写入的数据保持不变。 

由于CPU的速度比内存和硬盘的速度要快得多,所以在存取数据时会使CPU等待,影响计算机的速度。SRAM的存取速度比其它内存和硬盘都要快,所以它被用作电脑的高速缓存(Cache)。 

Buffer从英文直译过来的意思是“缓冲区”,这里我们将它称为缓冲,因为它不仅是个名词,还是个动词。
缓冲区是存储一系列的数据的地方,客户端所获得的数据可以从程序的执行结果直接输出,也可以从缓冲区输出。
但是这两种方式在速度上是有差异的:在web中,当一个asp程序被请求的次数不多时,二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异,至少我们感觉不出来。但是当有很多人请求一个asp程序时,速度可就不一样了。
如果没有缓冲区,那么每个请求asp程序的人的客户端所得到的结果都是asp程序执行一次所得到的结果,而如果预先将asp程序缓冲,那么每个客户端所得到的结果就是缓冲区的结果,不是执行一次程序的结果。比如有1000个用户同时访问一个asp页面,如果这个asp程序没有缓冲,那么程序将被执行一千次,这样服务器的负荷就回加大,从而导致客户端打开页面速度变慢;如果这个asp程序被缓冲了,那么结果就不一样了,每个客户端直接从缓冲区获得数据,服务器将不会因为访问增加而增加程序执行次数,因此客户端打开页面的速度也就比上一种情况要快。这就是Buffer的好处。

先来说说free命令

[root@server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49 163 86 0 10 94 
-/+ buffers/cache: 58 191 
Swap: 511 0 511

其中:

total 内存总数

used 已经使用的内存数

free 空闲的内存数

shared 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buffers Buffer Cache和cached Page Cache 磁盘缓存的大小

-buffers/cache 的内存数:used - buffers - cached

+buffers/cache 的内存数:free + buffers + cached

可用的memory=free memory+buffers+cached

有了这个基础后,可以得知,我现在used为163MB,free为86,buffer和cached分别为10,94

那么我们来看看,如果我执行复制文件,内存会发生什么变化.

[root@server ~]# cp -r /etc ~/test/ 
[root@server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49 244 4 0 8 174 
-/+ buffers/cache: 62 187 
Swap: 511 0 511

在我命令执行结束后,used为244MB,free为4MB,buffers为8MB,cached为174MB,天呐都被cached吃掉了.别紧张,这是为了提高文件读取效率的做法.

引 用http://www.wujianrong.com/archives/2007/09/linux_free.html"为了提高磁盘存取效 率, Linux做了一些精心的设计, 除了对dentry进行缓存(用于VFS,加速文件路径名到inode的转换), 还采取了两种主要Cache方 式:Buffer Cache和Page Cache。前者针对磁盘块的读写,后者针对文件inode的读写。这些Cache有效缩短了 I/O系统调用 (比如read,write,getdents)的时间。"

那么有人说过段时间,linux会自动释放掉所用的内存,我们使用free再来试试,看看是否有释放>?

[root@server test]#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49 244 5 0 8 174 
-/+ buffers/cache: 61 188 
Swap: 511 0 511

MS没有任何变化,那么我能否手动释放掉这些内存呢???回答是可以的!

/proc 是一个虚拟文件系统,我们可以通过对它的读写操作做为与kernel实体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修改/proc中的文件,来对当前 kernel的行为做出调整.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调整/proc/sys/vm/drop_caches来释放内存.操作如下:

[root@server test]# cat /proc/sys/vm/drop_caches 

首先,/proc/sys/vm/drop_caches的值,默认为0

[root@server test]# sync

手动执行sync命令(描述:sync 命令运行 sync 子例程。如果必须停止系统,则运行 sync 命令以确保文件系统的完整性。sync 命令将所有未写的系统缓冲区写到磁盘中,包含已修改的 i-node、已延迟的块 I/O 和读写映射文件)

[root@server test]#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root@server test]# cat /proc/sys/vm/drop_caches 
3

将/proc/sys/vm/drop_caches值设为3

[root@server test]#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49 66 182 0 0 11 
-/+ buffers/cache: 55 194 
Swap: 511 0 511

再来运行free命令,发现现在的used为66MB,free为182MB,buffers为0MB,cached为11MB.那么有效的释放了buffer和cache. 
————————————————

linux buffer 与 cache 的区别。
A buffer is something that has yet to be "written" to disk.
A cache is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read" from the disk and stored for later use.
两者都是RAM中的数据。简单来说,buffer(缓冲)是即将要被写入磁盘的,而cache(缓存)是被从磁盘中读出来的

缓冲(buffers)
缓冲区,一个用于存储速度不同步的设备或优先级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的区域。通过缓冲区,可以使进程之间的相互等待变少,从而使从速度慢的设备读入数据 时,
速度快的设备的操作进程不发生间断

是根据磁盘的读写设计的,把分散的写操作集中进行,减少磁盘碎片和硬盘的反复寻道,从而提高系统性能。linux有一个守护进程定期清空缓冲内容(即写磁盘),也可以通过sync命令手动清空缓冲。举个例子吧:我这里有一个ext2的U盘,我往里面cp一个3M的 MP3,但U盘的灯没有跳动,过了一会儿(或者手动输入sync)U盘的灯就跳动起来了。卸载设备时会清空缓冲,所以有些时候卸载一个设备时要等上几秒钟。

缓存(cached)是把读取过的数据保存起来,重新读取时若命中(找到需要的数据)就不要去读硬盘了,若没有命中就读硬盘

其实这缓存内存(Cache Memory)在你需要使用内存的时候会自动释放,所以你不必担心没有 内存可用。
如果你希望手动去释放Cache Memory也是可以的

如何手工释放Cache Memory(缓存内存), 用下面的命令可以释放Cache Memory:
To free pagecache
     $sync; echo 1>/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dentries and inodes:  
     $sync; echo 2>/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pagecache, dentries and inodes:
     $sync; echo 3>/proc/sys/vm/drop_caches
注意,释放前最好sync一下,防止丢失数据。

2. 解释 free 命令
free命令中的buffer和cache:(它们都是占用内存):
       buffer : 作为buffer cache的内存,是块设备的读写缓冲区
       cache: 作为page cache的内存, 文件系统的cache

#这个命令行用来调查谁在加数据入page_cache
[root@my031045 ~]# stap -e 'probe vfs.add_to_page_cache {printf("dev=%d, devname=%s, ino=%d, index=%d, nrpages=%d/n", dev, devname, ino, index, nrpages )}'
...
dev=2, devname=N/A, ino=0, index=2975, nrpages=1777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55268               238332               16936                       0               85540               126384
-/+ buffers/cache:        26408                228860
Swap: 265000              0                    265000

  Mem:表示物理内存统计

  -/+ buffers/cached:表示物理内存的缓存统计
  Swap:表示硬盘上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这里我们不去关心。
  系统的总物理内存:255268Kb(256M),但系统当前真正可用的内存b并不是第一行free 标记的 16936Kb,它仅代表未被分配的内存。
  我们使用total1、used1、free1、used2、free2 等名称来代表上面统计数据的各值,1、2 分别代表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数据。
  total1:表示物理内存总量。
  used1:表示总计分配给缓存(包含buffers 与cache )使用的数量,但其中可能部分缓存并未实际使用。
  free1:未被分配的内存。
  shared1:共享内存,一般系统不会用到,这里也不讨论。
  buffers1:系统分配但未被使用的buffers 数量。
  cached1:系统分配但未被使用的cache 数量。buffer 与cache 的区别见后面。
  used2:实际使用的buffers 与cache 总量,也是实际使用的内存总量。
  free2:未被使用的buffers 与cache 和未被分配的内存之和,这就是系统当前实际可用内存。

  可以整理出如下等式:
  total1 = used1 + free1
    total1 = used2 + free2
    used1 = buffers1 + cached1 + used2
    free2 = buffers1 + cached1 + free1
可见,used2 是真正使用的, 比used1 小, used1 包含分配但未使用内存。
      free2 是真正可使用的。比free1 大,free1 未包含分配但未使用内存
实验:
读程序  看cache 会越来越大
写程序  看buffer 会越来越大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hejinjing_tom_com」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hejinjing_tom_com/article/details/12199759

free中buffer 与 cache 的区别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free命令中buffer与cache的区别

    linux free命令中buffer与cache的区别 2012-05-15      个评论       收藏    我要投稿 linux free命令中buffer与cache的区别   ~$ ...

  2. Linux中Buffer和Cache的区别

    1. Cache:缓存区,是高速缓存,是位于CPU和主内存之间的容量较小但速度很快的存储器,因为CPU的速度远远高于主内存的速度,CPU从内存中读取数据需等待很长的时间,而  Cache保存着CPU刚 ...

  3. 计算机中buffer和cache的理解

    Linux中Buffer和Cache的区别 Cache 和 Buffer的区别 作者:知乎用户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190832/answer/323 ...

  4. Linux操作系统中内存buffer和cache的区别--从free命令说起(转)

    原文链接:http://os.51cto.com/art/200709/56603.htm 我们一开始,先从Free命令说起. Free free 命令相对于top 提供了更简洁的查看系统内存使用情况 ...

  5. Buffer和Cache的区别

  6. Linux Free命令各数字含义及Buffer和Cache的区别

    Linux Free命令各数字含义及Buffer和Cache的区别 Free 命令的各数字含义 命令演示 [root@vm1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 ...

  7. free命令、buffer与cache的区别

    freefree 命令相对于top 提供了更简洁的查看系统内存使用情况: #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55988 231704 ...

  8. Linux内存管理机制中buffer和cache的区别

    Linux内存管理机制中buffer和cache的区别理解linux内存管理,需要深入了解linux内存的各个参数含义和规则,下面介绍一下Linux操作系统中内存buffer和cache的区别. Fr ...

  9. linux的top下buffer与cache的区别

    buffer:    缓冲区,一个用于存储速度不同步的设备或优先级不同的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的区域.通过缓冲区,可以使进程之间的相互等待变少,从而使从速度慢的设备读入数据 时,速度快的设备的操作进程不发 ...

随机推荐

  1. SparkStreaming+kafka Receiver模式

    1.图解 2.过程 1.使用Kafka的High Level Consumer API 实现,消费者不能自己去维护消费者offset,而且kafka也不关心数据是否丢失. 2.当向zookeeper中 ...

  2. windows环境下安装mysql5.7.20

    配置my.ini文件 [client] port=3306 default-character-set=utf8 [mysqld] # 设置为自己MYSQL的安装目录 basedir=D:\Progr ...

  3. JavaScript: 自动类型转换-续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详细讲解了JavaScript中的自动类型转换,由于篇幅限制,没能覆盖到所有的转换规则,这次准备详细讲解一下. 上次我们提到了对象类型参与运算时转换规则: 1). 在逻辑环境中执行 ...

  4. Linux指令(文件目录类)

    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ls [选项] [目录或是文件] 常用选项 -a 显示当前目录所有的文件和目录,包括隐藏的 -l 以列表的方式显示信息 cd [参数] (功能描述:切换到指定目录) ...

  5. lock in share mode 和 select for update

    lock in share mode 和 select for update 2018年07月11日 01:57:58 道不虚行只在人 阅读数 146    版权声明: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 ...

  6. 万众期待的kintone开发账号免费开放申请啦!

    亲爱的小伙伴们,等了很久很久的kintone开发账号终于可以免费申请使用了! 有人想问了,什么是kintone? kintone是指无需开发知识,即可根据公司业务轻松创建系统的Cybozu的云服务. ...

  7. 从输入 URL 到页面展示到底发生了什么?

    1.输入地址 当我们开始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的时候,浏览器其实就已经在智能的匹配可能得 url 了,他会从历史记录,书签等地方,找到已经输入的字符串可能对应的 url,然后给出智能提示,让你可以补全ur ...

  8. linux中>/dev/null 2>&1和2>&1 > /dev/null

    转载:https://www.cnblogs.com/520playboy/p/6275022.html 背景 我们经常能在shell脚本中发现>/dev/null 2>&1这样的 ...

  9. LeetCode 1105. Filling Bookcase Shelves

    原题链接在这里:https://leetcode.com/problems/filling-bookcase-shelves/ 题目: We have a sequence of books: the ...

  10. nexus 3.17.0 简单试用

    老样子,使用docker-compose 运行 环境准备 docker-compose 文件 version: "3" services: nexus: image: sona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