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系列文章为《机器学习实战》学习笔记,内容整理自书本,网络以及自己的理解,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源码在Python3.5上测试均通过,代码及数据 --> https://github.com/Wellat/MLaction

---------------------------------------------------------------------------------------

1 算法概述

1.1 算法特点

简单地说,k-近邻算法采用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方法进行分类。

优点:精度高、对异常值不敏感、无数据输入假定

缺点:计算复杂度高、空间复杂度高

适用数据范围:数值型和标称型

1.2 工作原理

存在一个训练样本集,并且每个样本都存在标签(有监督学习)。输入没有标签的新样本数据后,将新数据的每个特征与样本集中数据对应的特征进行比较,然后算法提取出与样本集中特征最相似的数据(最近邻)的分类标签。一般来说,我们只选择样本数据集中前k个最相似的数据,这就是k-近邻算法中k的出处,而且k通常不大于20。最后选择k个最相似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分类,作为新数据的分类。

1.3 实例解释

以电影分类为例子,使用k-近邻算法分类爱情片和动作片。有人曾经统计过很多电影的打斗镜头和接吻镜头,下图显示了6部电影的打斗和接吻镜头数。 假如有一部未看过的电影,如何确定它是爱情片还是动作片呢?

①首先需要统计这个未知电影存在多少个打斗镜头和接吻镜头,下图中问号位置是该未知电影出现的镜头数

②之后计算未知电影与样本集中其他电影的距离(相似度),具体算法先忽略,结果如下表所示:

③将相似度列表排序,选出前k个最相似的样本。此处我们假设k=3,将上表中的相似度进行排序后前3分别是:He’s Not Really into Dudes,Beautiful Woman,California Man。
④统计最相似样本的分类。此处很容易知道这3个样本均为爱情片。
⑤将分类最多的类别作为未知电影的分类。那么我们就得出结论,未知电影属于爱情片。

2 代码实现

2.1 k-近邻简单分类的应用

2.1.1 算法一般流程

2.1.2 Python实现代码及注释

 #coding=UTF8
from numpy import *
import operator def createDataSet():
"""
函数作用:构建一组训练数据(训练样本),共4个样本
同时给出了这4个样本的标签,及labels
"""
group = array([
[1.0, 1.1],
[1.0, 1.0],
[0. , 0. ],
[0. , 0.1]
])
labels = ['A', 'A', 'B', 'B']
return group, labels def classify0(inX, dataset, labels, k):
"""
inX 是输入的测试样本,是一个[x, y]样式的
dataset 是训练样本集
labels 是训练样本标签
k 是top k最相近的
"""
# shape返回矩阵的[行数,列数],
# 那么shape[0]获取数据集的行数,
# 行数就是样本的数量
dataSetSize = dataset.shape[0] """
下面的求距离过程就是按照欧氏距离的公式计算的。
即 根号(x^2+y^2)
"""
# tile属于numpy模块下边的函数
# tile(A, reps)返回一个shape=reps的矩阵,矩阵的每个元素是A
# 比如 A=[0,1,2] 那么,tile(A, 2)= [0, 1, 2, 0, 1, 2]
# tile(A,(2,2)) = [[0, 1, 2, 0, 1, 2],
# [0, 1, 2, 0, 1, 2]]
# tile(A,(2,1,2)) = [[[0, 1, 2, 0, 1, 2]],
# [[0, 1, 2, 0, 1, 2]]]
# 上边那个结果的分开理解就是:
# 最外层是2个元素,即最外边的[]中包含2个元素,类似于[C,D],而此处的C=D,因为是复制出来的
# 然后C包含1个元素,即C=[E],同理D=[E]
# 最后E包含2个元素,即E=[F,G],此处F=G,因为是复制出来的
# F就是A了,基础元素
# 综合起来就是(2,1,2)= [C, C] = [[E], [E]] = [[[F, F]], [[F, F]]] = [[[A, A]], [[A, A]]]
# 这个地方就是为了把输入的测试样本扩展为和dataset的shape一样,然后就可以直接做矩阵减法了。
# 比如,dataset有4个样本,就是4*2的矩阵,输入测试样本肯定是一个了,就是1*2,为了计算输入样本与训练样本的距离
# 那么,需要对这个数据进行作差。这是一次比较,因为训练样本有n个,那么就要进行n次比较;
# 为了方便计算,把输入样本复制n次,然后直接与训练样本作矩阵差运算,就可以一次性比较了n个样本。
# 比如inX = [0,1],dataset就用函数返回的结果,那么
# tile(inX, (4,1))= [[ 0.0, 1.0],
# [ 0.0, 1.0],
# [ 0.0, 1.0],
# [ 0.0, 1.0]]
# 作差之后
# diffMat = [[-1.0,-0.1],
# [-1.0, 0.0],
# [ 0.0, 1.0],
# [ 0.0, 0.9]]
diffMat = tile(inX, (dataSetSize, 1)) - dataset # diffMat就是输入样本与每个训练样本的差值,然后对其每个x和y的差值进行平方运算。
# diffMat是一个矩阵,矩阵**2表示对矩阵中的每个元素进行**2操作,即平方。
# sqDiffMat = [[1.0, 0.01],
# [1.0, 0.0 ],
# [0.0, 1.0 ],
# [0.0, 0.81]]
sqDiffMat = diffMat ** 2 # axis=1表示按照横轴,sum表示累加,即按照行进行累加。
# sqDistance = [[1.01],
# [1.0 ],
# [1.0 ],
# [0.81]]
sqDistance = sqDiffMat.sum(axis=1) # 对平方和进行开根号
distance = sqDistance ** 0.5 # 按照升序进行快速排序,返回的是原数组的下标。
# 比如,x = [30, 10, 20, 40]
# 升序排序后应该是[10,20,30,40],他们的原下标是[1,2,0,3]
# 那么,numpy.argsort(x) = [1, 2, 0, 3]
sortedDistIndicies = distance.argsort() # 存放最终的分类结果及相应的结果投票数
classCount = {} # 投票过程,就是统计前k个最近的样本所属类别包含的样本个数
for i in range(k):
# index = sortedDistIndicies[i]是第i个最相近的样本下标
# voteIlabel = labels[index]是样本index对应的分类结果('A' or 'B')
voteIlabel = labels[sortedDistIndicies[i]]
# classCount.get(voteIlabel, 0)返回voteIlabel的值,如果不存在,则返回0
# 然后将票数增1
classCount[voteIlabel] = classCount.get(voteIlabel, 0) + 1 # 把分类结果进行排序,然后返回得票数最多的分类结果
sortedClassCount = sorted(classCount.items(), key=operator.itemgetter(1), reverse=True)
return sortedClassCount[0][0] if __name__== "__main__":
# 导入数据
dataset, labels = createDataSet()
inX = [0.1, 0.1]
# 简单分类
className = classify0(inX, dataset, labels, 3)
print('the class of test sample is %s' %className)

2.2 在约会网站上使用k-近邻算法

2.2.1 算法一般流程

2.2.2 Python实现代码

datingTestSet.txt 文件中有1000行的约会数据,样本主要包括以下3种特征:

  • 每年获得的飞行常客里程数
  • 玩视频游戏所耗时间百分比
  • 每周消费的冰淇淋公升数

将上述特征数据输人到分类器之前,必须将待处理数据的格式改变为分类器可以接受的格式 。在kNN.py中创建名为 file2matrix 的函数,以此来处理输人格式问题。该函数的输人为文件名字符串,输出为训练样本矩阵和类标签向量。autoNorm 为数值归一化函数,将任意取值范围的特征值转化为0到1区间内的值。最后,datingClassTest 函数是测试代码。

将下面的代码增加到 kNN.py 中。

 def file2matrix(filename):
"""
从文件中读入训练数据,并存储为矩阵
"""
fr = open(filename)
arrayOlines = fr.readlines()
numberOfLines = len(arrayOlines) #获取 n=样本的行数
returnMat = zeros((numberOfLines,3)) #创建一个2维矩阵用于存放训练样本数据,一共有n行,每一行存放3个数据
classLabelVector = [] #创建一个1维数组用于存放训练样本标签。
index = 0
for line in arrayOlines:
# 把回车符号给去掉
line = line.strip()
# 把每一行数据用\t分割
listFromLine = line.split('\t')
# 把分割好的数据放至数据集,其中index是该样本数据的下标,就是放到第几行
returnMat[index,:] = listFromLine[0:3]
# 把该样本对应的标签放至标签集,顺序与样本集对应。
classLabelVector.append(int(listFromLine[-1]))
index += 1
return returnMat,classLabelVector def autoNorm(dataSet):
"""
训练数据归一化
"""
# 获取数据集中每一列的最小数值
# 以createDataSet()中的数据为例,group.min(0)=[0,0]
minVals = dataSet.min(0)
# 获取数据集中每一列的最大数值
# group.max(0)=[1, 1.1]
maxVals = dataSet.max(0)
# 最大值与最小的差值
ranges = maxVals - minVals
# 创建一个与dataSet同shape的全0矩阵,用于存放归一化后的数据
normDataSet = zeros(shape(dataSet))
m = dataSet.shape[0]
# 把最小值扩充为与dataSet同shape,然后作差,具体tile请翻看 第三节 代码中的tile
normDataSet = dataSet - tile(minVals, (m,1))
# 把最大最小差值扩充为dataSet同shape,然后作商,是指对应元素进行除法运算,而不是矩阵除法。
# 矩阵除法在numpy中要用linalg.solve(A,B)
normDataSet = normDataSet/tile(ranges, (m,1))
return normDataSet, ranges, minVals def datingClassTest():
# 将数据集中10%的数据留作测试用,其余的90%用于训练
hoRatio = 0.10
datingDataMat,datingLabels = file2matrix('datingTestSet2.txt') #load data setfrom file
normMat, ranges, minVals = autoNorm(datingDataMat)
m = normMat.shape[0]
numTestVecs = int(m*hoRatio)
errorCount = 0.0
for i in range(numTestVecs):
classifierResult = classify0(normMat[i,:],normMat[numTestVecs:m,:],datingLabels[numTestVecs:m],3)
print("the classifier came back with: %d, the real answer is: %d, result is :%s" % (classifierResult, datingLabels[i],classifierResult==datingLabels[i]))
if (classifierResult != datingLabels[i]): errorCount += 1.0
print("the total error rate is: %f" % (errorCount/float(numTestVecs)))
print(errorCount)

2.3 手写识别系统实例

2.3.1 实例数据

为了简单起见,这里构造的系统只能识别数字0到9。需要识别的数字已经使用图形处理软件,处理成具有相同的色彩和大小 : 宽髙是32像素x 32像素的黑白图像。尽管采用文本格式存储图像不能有效地利用内存空间,但是为了方便理解,我们还是将图像转换为文本格式。

trainingDigits是2000个训练样本,testDigits是900个测试样本。

2.3.2 算法的流程

2.3.3 Python实现代码

将下面的代码增加到 kNN.py 中,img2vector 为图片转换成向量的方法,handwritingClassTest 为测试方法:

 from os import listdir
def img2vector(filename):
"""
将图片数据转换为01矩阵。
每张图片是32*32像素,也就是一共1024个字节。
因此转换的时候,每行表示一个样本,每个样本含1024个字节。
"""
# 每个样本数据是1024=32*32个字节
returnVect = zeros((1,1024))
fr = open(filename)
# 循环读取32行,32列。
for i in range(32):
lineStr = fr.readline()
for j in range(32):
returnVect[0,32*i+j] = int(lineStr[j])
return returnVect def handwritingClassTest():
hwLabels = []
# 加载训练数据
trainingFileList = listdir('trainingDigits')
m = len(trainingFileList)
trainingMat = zeros((m,1024))
for i in range(m):
# 从文件名中解析出当前图像的标签,也就是数字是几
# 文件名格式为 0_3.txt 表示图片数字是 0
fileNameStr = trainingFileList[i]
fileStr = fileNameStr.split('.')[0] #take off .txt
classNumStr = int(fileStr.split('_')[0])
hwLabels.append(classNumStr)
trainingMat[i,:] = img2vector('trainingDigits/%s' % fileNameStr)
# 加载测试数据
testFileList = listdir('testDigits') #iterate through the test set
errorCount = 0.0
mTest = len(testFileList)
for i in range(mTest):
fileNameStr = testFileList[i]
fileStr = fileNameStr.split('.')[0] #take off .txt
classNumStr = int(fileStr.split('_')[0])
vectorUnderTest = img2vector('testDigits/%s' % fileNameStr)
classifierResult = classify0(vectorUnderTest, trainingMat, hwLabels, 3)
print("the classifier came back with: %d, the real answer is: %d, The predict result is: %s" % (classifierResult, classNumStr, classifierResult==classNumStr))
if (classifierResult != classNumStr): errorCount += 1.0
print("\nthe total number of errors is: %d / %d" %(errorCount, mTest))
print("\nthe total error rate is: %f" % (errorCount/float(mTest)))

k-近邻算法识别手写数字数据集,错误率为1. 2%。改变变量k的值、修改函数 handwritingClassTest 随机选取训练样本、改变训练样本的数目,都会对k-近邻算法的错误率产生影响,感兴趣的话可以改变这些变量值,观察错误率的变化。

k-近邻算法是分类数据最简单最有效的算法。它必须保存全部数据集,如果训练数据集很大,必须使用大量的存储空间。此外,由于必须对数据集中的每个数据计算距离值,实际使用时可能非常耗时。其另一个缺陷是它无法给出任何数据的基础结构信息,因此我们也无法知晓平均实例样本和典型实例样本具有什么特征。

3 应用 scikit-learn 库实现k近邻算法

 """
scikit-learn 库对knn的支持
数据集是iris虹膜数据集
"""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 import neighbors
import sklearn #查看iris数据集
iris = load_iris()
print(iris) '''
KNeighborsClassifier(n_neighbors=5, weights='uniform',
algorithm='auto', leaf_size=30,
p=2, metric='minkowski',
metric_params=None, n_jobs=1, **kwargs)
n_neighbors: 默认值为5,表示查询k个最近邻的数目
algorithm: {‘auto’, ‘ball_tree’, ‘kd_tree’, ‘brute’},指定用于计算最近邻的算法,auto表示试图采用最适合的算法计算最近邻
leaf_size: 传递给‘ball_tree’或‘kd_tree’的叶子大小
metric: 用于树的距离度量。默认'minkowski与P = 2(即欧氏度量)
n_jobs: 并行工作的数量,如果设为-1,则作业的数量被设置为CPU内核的数量
查看官方api:http://scikit-learn.org/dev/modules/generated/sklearn.neighbors.KNeighborsClassifier.html#sklearn.neighbors.KNeighborsClassifier
'''
knn = neighbors.KNeighborsClassifier()
#训练数据集
knn.fit(iris.data, iris.target)
#训练准确率
score = knn.score(iris.data, iris.target) #预测
predict = knn.predict([[0.1,0.2,0.3,0.4]])
#预测,返回概率数组
predict2 = knn.predict_proba([[0.1,0.2,0.3,0.4]]) print(predict)
print(iris.target_names[predict])

代码解释参考原贴:http://blog.csdn.net/niuwei22007/article/details/49703719

机器学习实战笔记(Python实现)-01-K近邻算法(KNN)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机器学习随笔01 - k近邻算法

    算法名称: k近邻算法 (kNN: k-Nearest Neighbor) 问题提出: 根据已有对象的归类数据,给新对象(事物)归类. 核心思想: 将对象分解为特征,因为对象的特征决定了事对象的分类. ...

  2. k近邻算法(KNN)

    k近邻算法(KNN) 定义: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

  3. 机器学习实战 - python3 学习笔记(一) - k近邻算法

    一. 使用k近邻算法改进约会网站的配对效果 k-近邻算法的一般流程: 收集数据:可以使用爬虫进行数据的收集,也可以使用第三方提供的免费或收费的数据.一般来讲,数据放在txt文本文件中,按照一定的格式进 ...

  4. 用Python从零开始实现K近邻算法

    KNN算法的定义: KNN通过测量不同样本的特征值之间的距离进行分类.它的思路是: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K通 ...

  5. 《机实战》第2章 K近邻算法实战(KNN)

    1.准备:使用Python导入数据 1.创建kNN.py文件,并在其中增加下面的代码: from numpy import * #导入科学计算包 import operator #运算符模块,k近邻算 ...

  6. 机器学习(四) 分类算法--K近邻算法 KNN (上)

    一.K近邻算法基础 KNN-------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s 思想极度简单 应用数学知识少 (近乎为零) 效果好(缺点?) 可以解释机器学习算法使用过程中 ...

  7. 机器学习(四) 机器学习(四) 分类算法--K近邻算法 KNN (下)

    六.网格搜索与 K 邻近算法中更多的超参数 七.数据归一化 Feature Scaling 解决方案:将所有的数据映射到同一尺度 八.scikit-learn 中的 Scaler preprocess ...

  8. 一看就懂的K近邻算法(KNN),K-D树,并实现手写数字识别!

    1. 什么是KNN 1.1 KNN的通俗解释 何谓K近邻算法,即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简称KNN算法,单从名字来猜想,可以简单粗暴的认为是:K个最近的邻居,当K=1 ...

  9. 机器学习实战笔记(Python实现)-08-线性回归

    --------------------------------------------------------------------------------------- 本系列文章为<机器 ...

随机推荐

  1. ZOJ Problem Set - 1365 Mileage Bank

    题目不难,主要说下这道题目在输入终止上的问题: 题目要求当输入为0时一次case结束,当输入为#时整个输入全部结束,可以用如下格式解决 while(scanf("%s",str)! ...

  2. 1Z0-053 争议题目解析690

    1Z0-053 争议题目解析690 考试科目:1Z0-053 题库版本:V13.02 题库中原题为: 690.The database users regularly complain about t ...

  3. 【JUC】JDK1.8源码分析之ReentrantLock(三)

    一.前言 在分析了AbstractQueuedSynchronier源码后,接着分析ReentrantLock源码,其实在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的分析中,已经提到过Ree ...

  4. spring boot 调试 - 热部署

    maven gradle Maven: 命令行方式: mvn spring-boot:run -Drun.jvmArguments="-Xdebug -Xrunjdwp:transport= ...

  5. N[开源].NET CORE与MySql更配, MySqlSugar ORM框架 3.x

    MySqlSugar 3.X API 作为支持.NET CORE 为数不多的ORM之一,除了具有优越的性能外,还拥有强大的功能,不只是满足你的增,删,查和改.实质上拥有更多你想像不到的功能,当你需要实 ...

  6. 【ARL】Parallel Processing of Graphs

    Graph 本次学术前沿讲座由邵斌老师主讲,标题已经揭示了主题:Graph.1.5h的talk,听完自觉意犹未尽.本来以为是一节自己没接触过的图形学的talk,没想到讲的很多内容都跟自己学过的很多东西 ...

  7. .net中xml文件的导入使用(包括创建xml和导入xml)

    上次有说到.net 创建xml文件的方法(一种固定方式,一种动态方法),这次记录一下怎样导入xml文件 1.导入xml文件的方法 1)xml文件格式

  8. sqlserver附加 mdf、ldf的方法(手记)

    exec sp_attach_db 'bookstore','E:\homework\bookstore_Data.MDF','E:\homework\bookstore_Log.LDF' EXEC ...

  9. 排列组和在c语言中的应用

    排列组和在c中很常见,但是这个排列组和是通过循环来实现的,和数学中的还是有一点区别的,而且c中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而且我遇到c中的数学问题总会纠结于数学上是怎么实现的但是我自己又不会,所以就没了兴趣,例 ...

  10. 从零开始学Python07作业思路:模拟人生小游戏

    标签(空格分隔): 从零开始学Python 一,作业说明 模拟人生: 1 定义三个人物,屌丝John,美女Liz,高富帅Peter. John和Liz大学时是恋人,毕业工作后,Liz傍上了Pe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