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www.cnblogs.com/lcword/p/5914089.html

网卡bond是通过把多张网卡绑定为一个逻辑网卡,实现本地网卡的冗余,带宽扩容和负载均衡。在应用部署中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我们公司基本所有的项目相关服务器都做了bond,这里总结整理,以便待查。

bond模式:

  1. Mode=0(balance-rr) 表示负载分担round-robin,和交换机的聚合强制不协商的方式配合。
  2. Mode=1(active-backup) 表示主备模式,只有一块网卡是active,另外一块是备的standby,这时如果交换机配的是捆绑,将不能正常工作,因为交换机往两块网卡发包,有一半包是丢弃的。
  3. Mode=2(balance-xor) 表示XOR Hash负载分担,和交换机的聚合强制不协商方式配合。(需要xmit_hash_policy)
  4. Mode=3(broadcast) 表示所有包从所有interface发出,这个不均衡,只有冗余机制...和交换机的聚合强制不协商方式配合。
  5. Mode=4(802.3ad) 表示支持802.3ad协议,和交换机的聚合LACP方式配合(需要xmit_hash_policy)
  6. Mode=5(balance-tlb) 是根据每个slave的负载情况选择slave进行发送,接收时使用当前轮到的slave
  7. Mode=6(balance-alb) 在5的tlb基础上增加了rlb。

5和6不需要交换机端的设置,网卡能自动聚合。4需要支持802.3ad。0,2和3理论上需要静态聚合方式
但实测中0可以通过mac地址欺骗的方式在交换机不设置的情况下不太均衡地进行接收。

常用的有三种

mode=0:平衡负载模式,有自动备援,但需要”Switch”支援及设定。

mode=1:自动备援模式,其中一条线若断线,其他线路将会自动备援。

mode=6:平衡负载模式,有自动备援,不必”Switch”支援及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想做成mode 0的负载均衡,仅仅设置这里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0是不够的,与网卡相连的交换机必须做特殊配置(这两个端口应该采取聚合方式),因为做bonding的这两块网卡是使用同一个MAC地址.从 原理分析一下(bond运行在mode 0下):

mode 0下bond所绑定的网卡的IP都被修改成相同的mac地址,如果这些网卡都被接在同一个交换机,那么交换机的arp表里这个mac地址对应的端口就有 多 个,那么交换机接受到发往这个mac地址的包应该往哪个端口转发呢?正常情况下mac地址是全球唯一的,一个mac地址对应多个端口肯定使交换机迷惑 了。所以 mode0下的bond如果连接到交换机,交换机这几个端口应该采取聚合方式(cisco称 为 ethernetchannel,foundry称为portgroup),因为交换机做了聚合后,聚合下的几个端口也被捆绑成一个mac地址.我们 的解 决办法是,两个网卡接入不同的交换机即可。

mode6模式下无需配置交换机,因为做bonding的这两块网卡是使用不同的MAC地址。

Linux网口绑定

通过网口绑定(bond)技术,可以很容易实现网口冗余,负载均衡,从而达到高可用高可靠的目的。前提约定:

2个物理网口分别是:eth0,eth1

绑定后的虚拟口是:bond0

服务器IP是:192.168.0.100

第一步,配置设定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DEVICE=bond0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IPADDR=192.168.0.100

NETMASK=255.255.255.0

NETWORK=192.168.0.0

BROADCAST=192.168.0.255

#BROADCAST广播地址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MASTER=bond0

SLAVE=yes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DEVICE=eth1

BOOTPROTO=none

MASTER=bond0

SLAVE=yes

第二步,修改modprobe相关设定文件,并加载bonding模块:

1.在这里,我们直接创建一个加载bonding的专属设定文件/etc/modprobe.d/bonding.conf

[root@test ~]# vi /etc/modprobe.d/bonding.conf

#追加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ode=0 miimon=200

2.加载模块(重启系统后就不用手动再加载了)

[root@test ~]# modprobe bonding

3.确认模块是否加载成功:

[root@test ~]# lsmod | grep bonding

bonding 100065 0

第三步,重启一下网络,然后确认一下状况:

[root@test ~]#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root@test ~]# cat /proc/net/bonding/bond0

Ethernet Channel Bonding Driver: v3.5.0 (November 4, 2008)

Bonding Mode: fault-tolerance (active-backup)

Primary Slave: None

Currently Active Slave: eth0

……

[root@test ~]# ifconfig | grep HWaddr

bond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16:36:1B:BB:74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16:36:1B:BB:74

eth1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16:36:1B:BB:74

从上面的确认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3个重要信息:

1.现在的bonding模式是active-backup

2.现在Active状态的网口是eth0

3.bond0,eth1的物理地址和处于active状态下的eth0的物理地址相同,这样是为了避免上位交换机发生混乱。

任意拔掉一根网线,然后再访问你的服务器,看网络是否还是通的。

第四步,系统启动自动绑定、增加默认网关:

[root@test ~]# vi /etc/rc.d/rc.local

#追加

ifenslave bond0 eth0 eth1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0.1

#如可上网就不用增加路由,0.1地址按环境修改.

------------------------------------------------------------------------

留心:前面只是2个网口绑定成一个bond0的情况,如果我们要设置多个bond口,比如物理网口eth0和eth1组成bond0,eth2和eth3组成bond1,

那么网口设置文件的设置方法和上面第1步讲的方法相同,只是/etc/modprobe.d/bonding.conf的设定就不能像下面这样简单的叠加了: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ode=1 miimon=200

alias bond1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ode=1 miimon=200

正确的设置方法有2种:

第一种,你可以看到,这种方式的话,多个bond口的模式就只能设成相同的了:

alias bond0 bonding

alias bond1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ax_bonds=2 miimon=200 mode=1

第二种,这种方式,不同的bond口的mode可以设成不一样: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1

install bond1 /sbin/modprobe bonding -o bond1 miimon=200 mode=0

仔细看看上面这2种设置方法,现在如果是要设置3个,4个,甚至更多的bond口,你应该也会了吧!

后记:简单的介绍一下上面在加载bonding模块的时候,options里的一些参数的含义:

miimon 监视网络链接的频度,单位是毫秒,我们设置的是200毫秒。

max_bonds 配置的bond口个数

mode bond模式,在一般的实际应用中,0和1用的比较多,

Linux--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Linux 多网卡绑定 网卡绑定mode共有七种(0~6) bond0.bond1.bond2.bond3.bond4.bond5.bond6 常用的有三种 mode=0:平衡负载模式,有自动备援,但 ...

  2. 深度分析Linux下双网卡绑定七种模式 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http://blog.csdn.net/abc_ii/article/details/9991845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Linux网卡绑定mode共有七种(~) bond0.bond1.b ...

  3. 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For Linux

    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Linux 多网卡绑定 网卡绑定mode共有七种(0~6) bond0.bond1.bond2.bond3.bond4.bond5.bond6 常用的有三种 mode=0 ...

  4. 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Linux 多网卡绑定 网卡绑定mode共有七种(0~6) bond0.bond1.bond2.bond3.bond4.bond5.bond6 常用的有三种 mode=0 ...

  5. 【转载】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Linux 多网卡绑定 网卡绑定mode共有七种(0~6) bond0.bond1.bond2.bond3.bond4.bond5.bond6 常用的有三种 mode=0 ...

  6. Linux--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

    网卡bond是通过把多张网卡绑定为一个逻辑网卡,实现本地网卡的冗余,带宽扩容和负载均衡.在应用部署中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我们公司基本所有的项目相关服务器都做了bond,这里总结整理,以便待查. bond ...

  7. Linux--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和交换机配置

    网卡bond是通过把多张网卡绑定为一个逻辑网卡,实现本地网卡的冗余,带宽扩容和负载均衡.在应用部署中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我们公司基本所有的项目相关服务器都做了bond,这里总结整理,以便待查. bond ...

  8. linux bond配置步骤,七种bond模式说明

    一.网卡绑定: 第一步:创建一个ifcfg-bondX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DEVICE=bond0 BONDING_OPT ...

  9. 在linux中实现多网卡的绑定 介绍常见的7种Bond模式

    网卡bond是通过把多张网卡绑定为一个逻辑网卡,实现本地网卡的冗余,带宽扩容和负载均衡.在应用部署中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我们公司基本所有的项目相关服务器都做了bond,这里总结整理,以便待查. bond ...

随机推荐

  1. CSS中position:fixed的相关用法

    CSS中的三大重点知识: 1.float,浮动 2.盒子模型 3.position绝对定位 今天主要写下position中fixed相关知识: position:static,relative,abs ...

  2. Docker命令分类及使用场景分布(脑图)

    常见的Docker命令分类主要有 不同使用场景下的命令分布 有疑问可到官方文档查询: https://docs.docker.com/engine/reference/commandline/dock ...

  3. firefox插件卸载

    1.根据插件名进行搜索,搜索到相关dll后删除,重启firefox. 2.about:config--plugin.expose_full_path:true,然后about:plugins去查看插件 ...

  4. ThinkPHP学习(二)

    书接前文. 我想前台填写内容,然后在后台保存一下,规划了一下前台要录入的内容,主要包括title.content两大内容.然后简单设计了一个前台页面(复杂的我得会啊),就在上篇文章的基础上直接加了: ...

  5. 进阶之路(基础篇) - 008 SPI数据传输(库函数方法)

    主机端: /********************************* 代码功能:SPI数据传输(主机端) 引脚说明: SS/CS:片选(高电平屏蔽,低电平启用) MOSI :主机送出信号 M ...

  6. codesmith连接postgresql修复bug

    转:CodeSmith7代码生成器针对PostgreSQL数据库无法使用的Bug修复全过程 我自己又修改过,完整的PostgreSQLSchemaProvider.cs文件如下 using Npgsq ...

  7. table中background背景图片自动拉伸

    <table  background="login/image/jiaozhouwan.jpg" style="background-size: 100% 100% ...

  8. Oracle 12C -- 手动创建CDB

    1.指定oracle_sid $ export ORACLE_SID=db12 2.指定环境变量 比如ORACLE_BASE.ORACLE_HOME.PATH(要包含$ORACLE_HOME/bin) ...

  9. java 和 C++ Socket通信(java作为服务端server,C++作为客户端client,解决中文乱码问题GBK和UTF8)

    原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kenkofox/archive/2010/04/25/1719649.html 代码: http://files.cnblogs.com/k ...

  10. root用户Linux 环境变量的配置解决(-bash: jps: command not found)有关问题

    可以写成:$JAVA_HOME/bin 3. source /root/.bash_profile 发现 jps 等命令运行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