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RabbitMQ是用erlang开发的,RabbitMQ完全依赖Erlang的Cluster,因为erlang天生就是一门分布式语言,集群非常方便,但其本身并不支持负载均衡。Erlang的集群中各节点是经由过程一个magic cookie来实现的,这个cookie存放在 $home/.erlang.cookie 中(像我的root用户安装的就是放在我的root/.erlang.cookie中),文件是400的权限。所以必须包管各节点cookie对峙一致,不然节点之间就无法通信。

RabbitMQ的集群节点包括内存节点、磁盘节点。顾名思义内存节点就是将所有数据放在内存,磁盘节点将数据放在磁盘。不过,如果在投递消息时,打开了消息的持久化,那么即使是内存节点,数据还是安全的放在磁盘。

Rabbitmq集群大概分为二种方式:

(1)普通模式:默认的集群模式。

(2)镜像模式:把需要的队列做成镜像队列。

一个rabbitmq集 群中可以共享 user,vhost,queue,exchange等,所有的数据和状态都是必须在所有节点上复制的,一个例外是,那些当前只属于创建它的节点的消息队列,尽管它们可见且可被所有节点读取。rabbitmq节点可以动态的加入到集群中,一个节点它可以加入到集群中,也可以从集群环境中移除。
   集群中有两种节点:
1 内存节点:只保存状态到内存(一个例外的情况是:持久的queue的持久内容将被保存到disk)
2 磁盘节点:保存状态到内存和磁盘。
内存节点虽然不写入磁盘,但是它执行比磁盘节点要好。集群中,只需要一个磁盘节点来保存状态 就足够了如果集群中只有内存节点,那么不能停止它们,否则所有的状态,消息等都会丢失。

良好的设计架构可以如下:在一个集群里,有3台以上机器,其中1台使用磁盘模式,其它使用内存模式。其它几台为内存模式的节点,无疑速度更快,因此客户端(consumer、producer)连接访问它们。而磁盘模式的节点,由于磁盘IO相对较慢,因此仅作数据备份使用。

一、普通模式:默认的集群模式

默认的集群模式,queue创建之后,如果没有其它policy,则queue就会按照普通模式集群。对于Queue来说,消息实体只存在于其中一个节点,A、B两个节点仅有相同的元数据,即队列结构,但队列的元数据仅保存有一份,即创建该队列的rabbitmq节点(A节点),当A节点宕机,你可以去其B节点查看,./rabbitmqctl list_queues 发现该队列已经丢失,但声明的exchange还存在。当消息进入A节点的Queue中后,consumer从B节点拉取时,RabbitMQ会临时在A、B间进行消息传输,把A中的消息实体取出并经过B发送给consumer,所以consumer应平均连接每一个节点,从中取消息。该模式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当A节点故障后,B节点无法取到A节点中还未消费的消息实体。如果做了队列持久化或消息持久化,那么得等A节点恢复,然后才可被消费,并且在A节点恢复之前其它节点不能再创建A节点已经创建过的持久队列;如果没有持久化的话,消息就会失丢。这种模式更适合非持久化队列,只有该队列是非持久的,客户端才能重新连接到集群里的其他节点,并重新创建队列。假如该队列是持久化的,那么唯一办法是将故障节点恢复起来。
为什么RabbitMQ不将队列复制到集群里每个节点呢?这与它的集群的设计本意相冲突,集群的设计目的就是增加更多节点时,能线性的增加性能(CPU、内存)和容量(内存、磁盘)。理由如下

1。存储空间:如果每个集群节点每个队列的一个完整副本,增加节点需要更多的存储容量。例如,如果一个节点可以存储1 gb的消息,添加两个节点需要两份相同的1
gb的消息
2。性能:发布消息需要将这些信息复制到每个集群节点。对持久消息,要求为每条消息触发磁盘活动在所有节点上。每次添加一个节点都会带来 网络和磁盘的负载。

当然RabbitMQ新版本集群也支持队列复制(有个选项可以配置)。比如在有五个节点的集群里,可以指定某个队列的内容在2个节点上进行存储,从而在性能与高可用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应该就是指镜像模式)。

二、镜像模式:把需要的队列做成镜像队列,存在于多个节点,属于RabbitMQ的HA方案(镜像模式是在普通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镜像策略)

该模式解决了上述问题,其实质和普通模式不同之处在于,消息实体会主动在镜像节点间同步,而不是在consumer取数据时临时拉取。该模式带来的副作用也很明显,除了降低系统性能外,如果镜像队列数量过多,加之大量的消息进入,集群内部的网络带宽将会被这种同步通讯大大消耗掉。所以在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中适用,一个队列想做成镜像队列,需要先设置policy,然后客户端创建队列的时候,rabbitmq集群根据“队列名称”自动设置是普通集群模式或镜像队列。具体如下:
队列通过策略来使能镜像。策略能在任何时刻改变,rabbitmq队列也近可能的将队列随着策略变化而变化;非镜像队列和镜像队列之间是有区别的,前者缺乏额外的镜像基础设施,没有任何slave,因此会运行得更快。为了使队列称为镜像队列,你将会创建一个策略来匹配队列,设置策略有两个键“ha-mode和 ha-params(可选)”。ha-params根据ha-mode设置不同的值,下面表格说明这些key的选项:

语法讲解:

在cluster中任意节点启用策略,策略会自动同步到集群节点 
rabbitmqctl set_policy -p hrsystem ha-allqueue"^" '{"ha-mode":"all"}'
这行命令在vhost名称为hrsystem创建了一个策略,策略名称为ha-allqueue,策略模式为 all 即复制到所有节点,包含新增节点,策略正则表达式为 “^” 表示所有匹配所有队列名称。
例如rabbitmqctl set_policy -p hrsystem ha-allqueue "^message" '{"ha-mode":"all"}'
注意:"^message" 这个规则要根据自己修改,这个是指同步"message"开头的队列名称,我们配置时使用的应用于所有队列,所以表达式为"^"
官方set_policy说明参见
set_policy [-p vhostpath] {name} {pattern} {definition} [priority]
(http://www.rabbitmq.com/man/rabbitmqctl.1.man.html)

1、“nodes”策略和迁移master

需要注意的是设置和修改一个“nodes”策略将不会引起已经存在的master离开,尽管你让其离开。比如:如果一个队列在{A},并且你给它一个节点策略告知它在{B C},它将会在{A B C}。如果节点A那时失败或者停机了,那个节点上的镜像将不回来且队列将继续保持在{B C}(注:当队列已经是镜像队列且同步到其它节点,就算原节点宕机,也不影响其它节点对此队列使用)。

2、创建策略例子

队列名称以“ha.”开头的队列都是镜像队列,镜像到集群内所有节点:

列名称以“two.”开头的队列,其策略镜像到集群内任何两个节点:

队列同步到指rabbitmq 节点  ,rabbitmqctl:

./rabbitmqctl set_policy sa-specify "^sa\.specify\." '{"ha-mode":"nodes","ha-params":["rabbit@is137","rabbit@raxtone"]}'

切记,需要把队列同步到的节点都写进去。

参考:
1.Rabbitmq集群高可用测试

2.RabbitMQ官网文档翻译 -- Highly Available Queues

3.RabbitMQ高可用队列的实现

RabbitMQ学习之集群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RabbitMQ学习之集群部署

    我们先搭建一个普通集群模式,在这个模式基础上再配置镜像模式实现高可用,Rabbit集群前增加一个反向代理,生产者.消费者通过反向代理访问RabbitMQ集群. 架构图如下: 设计架构可以如下:在一个集 ...

  2. (转)RabbitMQ学习之集群部署

    http://blog.csdn.net/zhu_tianwei/article/details/40931971 我们先搭建一个普通集群模式,在这个模式基础上再配置镜像模式实现高可用,Rabbit集 ...

  3. docker swarm英文文档学习-12-在集群模式中的Raft共识

    Raft consensus in swarm mode 在集群模式中的Raft共识 当Docker引擎在集群模式下运行时,manager节点实现Raft 共识算法来管理全局集群状态.Docker s ...

  4. RabbitMQ学习之集群镜像模式配置

    1.增加负载均衡器 关于负载均衡器,商业的比如F5的BIG-IP,Radware的AppDirector,是硬件架构的产品,可以实现很高的处理能力.但这些产品昂贵的价格会让人止步,所以我们还有软件负载 ...

  5. Redis总结(五)缓存雪崩和缓存穿透等问题 Web API系列(三)统一异常处理 C#总结(一)AutoResetEvent的使用介绍(用AutoResetEvent实现同步) C#总结(二)事件Event 介绍总结 C#总结(三)DataGridView增加全选列 Web API系列(二)接口安全和参数校验 RabbitMQ学习系列(六): RabbitMQ 高可用集群

    Redis总结(五)缓存雪崩和缓存穿透等问题   前面讲过一些redis 缓存的使用和数据持久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之前的文章,http://www.cnblogs.com/zhangweizhon ...

  6. RabbitMQ学习系列(六): RabbitMQ 高可用集群

    前面讲过一些RabbitMQ的安装和用法,也说了说RabbitMQ在一般的业务场景下如何使用.不知道的可以看我前面的博客,http://www.cnblogs.com/zhangweizhong/ca ...

  7. Redis学习笔记八:集群模式

    作者:Grey 原文地址:Redis学习笔记八:集群模式 前面提到的Redis学习笔记七:主从复制和哨兵只能解决Redis的单点压力大和单点故障问题,接下来要讲的Redis Cluster模式,主要是 ...

  8. Redis学习笔记~conf自主集群模式

    回到目录 Redis自主提供了集群模式,当然也只是比较简单的读写分离模式,或者叫主从模式,它在各个redis服务端自己做数据同步机制,当然就是将主服务端的信息同步到各个slave服务器上,在客户端集成 ...

  9. Hadoop学习笔记(4)hadoop集群模式安装

    具体的过程参见伪分布模式的安装,集群模式的安装和伪分布模式的安装基本一样,只有细微的差别,写在下面: 修改masers和slavers文件: 在hadoop/conf文件夹中的配置文件中有两个文件ma ...

随机推荐

  1. 爬虫数据使用MongDB保存时自动过滤重复数据

    本文转载自以下网站: 爬虫断了?一招搞定 MongoDB 重复数据 https://www.makcyun.top/web_scraping_withpython13.html 需要学习的地方: Mo ...

  2. Django-xadmin+rule对象级权限的实现

    原文:https://blog.csdn.net/zcyuefan/article/details/77743380 1. 需求vs现状 1.1 需求要求做一个ERP后台辅助管理的程序,有以下几项基本 ...

  3. Hibernate事务管理-HibernateTransactionManager-对hibernate session的管理

    由于对SSH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应用水平上,今天在遇到一个疑惑时折腾了很久,具体问题是这样的, 有这么一个测试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test1() { ApplicationCo ...

  4. 【codeforces 483B】Friends and Presents

    [链接] 我是链接,点我呀:) [题意] [题解] 我们可以二分n的值,设为mid 那么对于n=mid 我们可以算出来以下3个东西 temp1 = n/x; temp2 = n/y; temp3 = ...

  5. 【hihocoder 1333】平衡树·Splay2

    [题目链接]:http://hihocoder.com/problemset/problem/1333 [题意] [题解] 伸展树; 要求提供操作: 1.插入一个元素,两个权值,id作为查找的比较权值 ...

  6. lucene_03_索引的增删改查

    lucene索引的添加见 http://www.cnblogs.com/getchen/p/8615276.html 入门代码. 公共代码 public <T extends Query> ...

  7. Web Service 附件技术的发展及演变

    Web Service 通常将业务数据封装在 SOAP 主体或者 SOAP 消息附件中进行传输,这些附件往往采用 Base64 编码二进制方式进行封装,这将大大增加待传输的数据量,消耗比较长的编码时间 ...

  8. 执行计划中Using filesort,Using temporary相关语句的优化解决

    昨天听开发人员提到,相关的彩票网页当中一个页面刷新的很慢,特别是在提取数据的时候,今天早上一到,便去找开发人员要去相关的也没进行浏览,窥探哪些数据出现了问题,开发人员使用PHP开发,所以我用IE很容易 ...

  9. [bzoj2529][Poi2011]Sticks_贪心

    Sticks bzoj-2529 Poi-2011 题目大意:给你n根木棒,每种木棒有长度和颜色,颜色共有k种,求满足条件的3根木棒使得这3根木棒颜色互不相同且可以围成三角形. 注释:$1\le n ...

  10. 黑马day07 登录注冊案例(一)

    简单介绍:依据三层架构的思想设计本案例. 1.搭建好开发环境 准备好须要的包和模拟数据库配置文件users.xml -->cn.itheima.dao -->cn.itheima.ser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