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219 《Java程序设计》第05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 try、catch

    1.求平均数程序示例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Averag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canner console=new Scanner(System.in);
    double sum=0;
    int count=0;
    while(true){
    int number=console.nextInt();
    if(number==0){
    break;
    }
    sum+=number;
    count++;
    }
    System.out.printf("平均 %.2f%n",sum/count);
    }
    }

当用户正确输入每个整数时可以求出平均数,但是,当用户输入整数有错时会显示如下错误:

表明用户输入不符合`Scanner`对象预期。

2.使用`try、catch`语法,JVM会先尝试执行`try`区块中的代码,如果发生错误就会调理错误发生点,然后比较`catch`括号中声明类型是否符合被抛出的错误对象类型,如果是就执行`catch`区块中的代码。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Average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Scanner console=new Scanner(System.in);
double sum=0;
int count=0;
while(true){
int number=console.nextInt();
if(number==0){
break;
}
sum+=number;
count++;
}
System.out.printf("平均 %.2f%n",sum/count);
}catch (InputMismatchException ex){
System.out.printf("必须输入整数");
} }
}

  • 异常架构

    1.错误会被包装为对象,这些对象都是可抛出的。设计错误对象都继承自java.lang.Throwable类,Throwable定义了取得错误信息、堆栈追踪等方法,它有两个子类:java.lang.Errorjava.lang.Exception。如果某个声明方法会抛出Throeable或子类实例,只要不属于Errorjava.lang.RuntimeException或其子类实例,就必须明确使用try、catch语句加以处理,或用throws声明这个方法会抛出异常。

    2.Error与其子类实例代表严重系统错误,Java应用程序本身无力回复。

    3.Exception与其子类实例代表程序设计本身的错误,通常称错误处理为异常处理。受检异常要求明确使用语法加以处理,非受检异常也叫执行时期异常,编译程序不会强迫必须在语法上加以处理。

    4.如果父类异常对象在子类异常对象前被捕捉,则catch子类异常对象的区块永远不会被执行。

    5.catch括号中列出的异常不得有继承关系。

    6."\\d*"是规则表达式,会检测字符串中的字符是否为数字

      static int nextInt(){
    String input=console.next();
    while(!input.matches("\\d*")){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数字");
    input=console.next();
    }
    return Integer.parseInt(input);
    }
  • catch、throw

    1.FileInputStream可以指定档名来开启与读取文档内容,但是在创建时会抛出FileNotFoundException错误。

    2.抛出受检异常表示客户端有能力且应处理异常,必须在方法上使用throws声明。

    3.抛出非受检异常表示客户端调用方法的时机错误,要求客户端修正漏洞后再调用方法,不用throws声明。

    4.catch区块进行完部分错误处理后可以使用throw将异常再抛出。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FileUtil{
    public static String readFile(String name)throws FileNotFoundException{
    StringBuilder text=new StringBuilder();
    try{
    Scanner console=new Scanner(new FileInputStream(name));
    while(console.hasNext()){
    text.append(console.nextLine())
    .append('\n');
    }
    }catch(FileNotFoundException ex){
    ex.printStackTrace();
    throw ex;
    }
    return text.toString();
    }
    }
  • 自定义异常:让异常更能表现应用程序特有的错误信息,用以更精确地表示出未处理的错误。自定义异常类别时,可以继承ThrowableErroeException,通常建议继承自Exception或其子类。

  • 异常堆栈:得知异常发生的根源以及多重方法调用下异常的堆栈传播。

  • printStackTrace 和fillInStackTrace

    1.直接调用一场对象的printStackTrace()是查看堆栈追踪最简单的方法。堆栈追踪信息会显示异常类型,最顶层是异常的根源。

      public class StackTrace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c();
    }catch(NullPointerException ex){
    ex.printStackTrace();
    }
    }
    static void c(){
    b();
    } static void b(){
    a();
    }
    static String a(){
    String text=null;
    return text.toUpperCase();
    }
    }

2.使用`getStackTrace()`可以取得个别的堆栈追踪元素进行处理,会返回`StackTraceElement`数组,数组中索引0为异常根源的相关信息。

3.`fillInStackTrace()`方法会让异常堆栈起点为重抛异常的地方,并返回Throwable对象。

	public class StackTraceDemo3{
...
static void c(){
try{
b();
}catch(NullPointerException ex){
ex.printStackTrace();
Throwable t=ex.fillInStackTrace();
throw (NullPointerException) t;
}
}
...
}

  • assert:断言动能,使用assert作为关键字,默认执行时不启动,若要启动,可以在执行java指令时指定-enableassertions或是-ea自变量。

  • finally

    1.无论try区块中有无发生异常,若有撰写finally区块,则finally区块一定会被执行。

    2.如果撰写的流程中先return后有finally区块,那finally区块会先执行完后再返回值。

      public class Finally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test(true));
    }
    static int test(boolean flag){
    try{
    if(flag){
    return 1;
    }
    }finally{
    System.out.println("finally...");
    }
    return 0;
    }
    }

  • try with resources:尝试关闭资源语法。尝试自动关闭资源的对象撰写在try之后的括号中,如果无须catch处理任何异常可以不用撰写,也不用撰写finally自行尝试关闭资源。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FileUtil3{
    public static String readFile(String name) throws FileNotFoundException{
    StringBuilder text=new StringBuilder();
    try(Scanner console=new Scanner(new FileInputStream(name))){
    while(console.hasNext()){
    text.append(console.nextLine())
    .append('\n');
    }
    }
    return text.toString();
    }
    }
  • java.lang.AutoCloseable:尝试关闭资源语法可套用的对象必须操作java.lang.AutoCloseable接口,同时关闭两个以上的对象资源时中间以分号间隔,越后面的越早被关闭。

  • collection架构

    1.目前为止已学过的收集对象的方式是使用object数组。收集对象的行为,如新增对象的add()方法、移除对象的remove()方法等,都是定义在java.util.Collection中。既然能收集对象,也能逐一取得对象,是java.lang.Iterable定义的行为。

    2.收集时记录每个对象的索引顺序,并可依索引取回对象,此行为定义在java.util.List接口中;收集的对象不重复,具有集合的行为,则由java.util.Set定义;收集对象时以队列方式排列,收集的对象加入至尾端,取得对象时从前端,用java.util.Queue;对Queue的两端进行加入、移除等动作,用java.util.Deque。

  • List

    1.ArrayList特性:ArrayList搜集对象时使用数组,由于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线性空间,根据索引随机存取时速度快,所以适合排序的时候用,可得到较好的速度表现。

    2.LinkedList特性:LinkedList采用了链接结构,每次新增对象后会形成链状结构,链接的每个元素会参考至下一个元素,有利于调整索引顺序。

  • Set:判断对象是否重复时会调用hashCode()equals()方法,且必须同时操作。

  • Queue:

    1.Queue具有Collection的add()、remove()、element()等方法,也定义了自己的offer()、poll()与peek()等方法。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前者操作失败时会抛出异常,而后者操作失败时会返回特定值。

    2.Queue的子接口Deque在队列前端加入对象与取出对象,在队列尾端加入对象与取出对象。其中定义的addFirst()、removeFirst()、getFirst()、addLast()、removeLast()、getLast()等方法,操作失败时会抛出异常,而offerFirst()、pollFirst()、peekFirst()、offerLast()、pollLast()、peekLast()等方法,操作失败时会返回特定值。

      import java.util.*;
    import static java.lang.System.out; public class Stack
    {
    private Deque elems = new ArrayDeque();
    private int capacity ; public Stack(int capacity)
    {
    this.capacity = capacity;
    } public boolean push(Object elem)
    {
    if(isFull())
    {
    return false;
    }
    return elems.offerLast(elem);
    } private boolean isFull()
    {
    return elems.size() + 1 > capacity;
    } public Object pop()
    {
    return elems.pollLast();
    } public Object peek()
    {
    return elems.siz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grs)
    {
    Stack stack = new Stack(5);
    stack.push("Justin");
    stack.push("Monica");
    stack.push("Irene");
    out.println(stack.pop());
    out.println(stack.pop());
    out.println(stack.pop());
    }
    }

3.堆栈结构先进后出。
  • 泛型与继承:设计API时可以指定类或方法支持泛型,会使客户端在语法上更为简洁,并得到编译时期检查。声明与建立对象时使用角括号告知编译程序,只要声明参考时有指定类型,创建对象时就不用再写了。

  • Lambda表达式:Request request=()->out.printf("处理数据 %f",Math.random());,Lambda表达式的语法省略了接口类型和方法名称。—>左边是参数列,右边是方法本体,编译程序可以由Request request的声明中得知语法上被省略的信息。可以使用区块{}符号包括演算流程,使用区块时如果方法必须返回值,在区块中就必须使用return。

      import java.util.*;
    
      interface Request2
    {
    void execute();
    } public class RequestQueue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Queue<Request2>requests = new LinkedList<>();
    offerRequestTo(requests);
    process(requests);
    }
    static void offerRequestTo(Queue<Request2>requests)
    {
    for (int i = 1; i < 6;i++)
    {
    requests.offer
    (() -> System.out.printf("处理数据%f%n",Math.random()));
    }
    } static void process(Queue<Request2>requests)
    {
    while(requests.peek() != null)
    {
    Request2 request = requests.poll();
    request.execute();
    }
    }
    }

  • Iterable与Iterator

    1.iterator()方法定义在Collection接口中,会返回java.util.Iterator接口的操作对象,这个对象包括了Collection收集的所有对象。可以使用Iterator的hasNext()看看有无下一个对象,若有的话,再使用next()取得下一个对象,因此无论List、Set、Queue还是任何Collection,都可以使用forEach()来显示所收集的对象。

    2.增强式for循环还可以运用在操作Iterable接口的对象上,JDK8演进了interface语法,允许接口定义默认方法。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ForEach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st names = Arrays.asList("Justin","Monica","Irene");
    forEach(names);
    forEach(new HashSet(names));
    forEach(new ArrayDeque(names));
    } static void forEach(Iterable iterable)
    {
    for(Object o :iterable)
    {
    System.out.println(o);
    }
    }
    }

  • Comparable与Comparator

    1.Collection的sort()方法要求被排序的对象必须操作java.lang.Comparable接口。Collection的sort()方法在取得a对象与b对象进行比较时,会先将a对象扮演为Comparable,然后调用a.compareTo(b),如果a对象顺序上小于b对象则返回小于0的值,若顺序上相等则返回0,若顺序上a大于b则返回大于0的值。

    2.Collections的sort()方法有另一个重载版本,可接受java.util.Comparator接口的操作对象,如果使用这个版本,排序方式将根据Comparator的compare()定义来决定。

      import java.util.*;
    import static java.util.Comparator.*; public class Sort6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st words=Arrays.asList("B","X","A","M",null,"F","W","O",null);
    words.sort(nullsFirst(reverseOrder()));
    System.out.println(words);
    }
    }

  • 常用的Map类

    1.常用的Map操作类为java.util.HashMap与java.util.TreeMap,其继承自抽象类java.util.AbstractMap。Map支持泛型语法,建立Map操作对象时,可以使用泛型语法指定键与值的类型。

    2.在hashMap中建立键值对应后,键是无序的。

    3.使用TreeMap建立键值对应,则键的部分将会排序,条件是作为键的对象必须操作Comparable接口,或者是在建立TreeMap时指定操作Comparator接口的对象。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Messages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ap<String,String> messages=new TreeMap<>((s1,s2) -> -s1.compareTo(s2)); messages.put("Justin","Hello!Justin的信息!");
    messages.put("Monica","给Monica的悄悄话!");
    messages.put("Irene","Irene的可爱猫喵喵叫!");
    System.out.println(messages);
    }
    }

4.一般常用Properties的setProperty()指定字符串类型的键值,getProperty指定字符串类型的键,取回字符串类型的值,通常称为属性名称和属性值。.properties的=左边设定属性名称,右边设定属性值。可以使用Properties的load()方法指定InputStream的实例。
  • 访问Map键值

    1.如果想取得Map中所有的键,可以调用Map的keySet() 返回Set对象。

    2.键是不重复的。

    3.如果想取得Map中所有的值,则可以使用values()返回Collection对象。

    4.如果想同时取得Map的键与值,可以使用entrySet()方法,会返回一个Set对象,每个元素都是Map.Entry实例,可以调用getKey()取得键,调用getValue()取得值。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MapKeyValue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 map = new TreeMap<>();
    map.put("one","一");
    map.put("two","二");
    map.put("three","三");
    map.forEach((key,value) -> System.out.printf("(键 %s,值 %s)%n",key,value)); }
    }

教材学习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问题1:书上p266SimpleLinkedList按照书上在IDEA中输入后显示有错误Cannot resolve symbol 'elem',不知道如何解决。

解决方法:待解决。

问题2:书上p269Students按照书上在IDEA中输入后显示有错误Cannot resolve symbol 'set'

解决方法:书上印刷有错误,将最后一句中的set改为students即可运行成功。

问题3:书上p270Students2按照书上在IDEA中输入后显示有错误,不知道如何解决。

解决方法:待解决。

代码调试中的问题和解决过程

问题:在调试书上p253、p254上的AutoCloseableDemoAutoCloseableDemo2时一直显示如下错误。

解决方法:多次对比后我又仔细阅读书上的文字部分,终于发现,原来错将AutoCloseable打成了AutoClosable,少了一个e,结果大不同啊~

本周代码托管截图

本周代码行数

其他(感悟、思考等,可选)

第八章主要是介绍在变成过程中我们可能遇到的异常情况,以及解决方法。第九章主要是用实例介绍一些具体的API接口,例如收集对象所用的List、Set、Queue、泛型语法、Lambda表达式等和搜索对象所用的Map架构等。学习就是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的过程,通过前期的学习,我已经了解了Java的基本结构、语法规则、对象、封装、继承、多态、接口等,接下来就是要细化这些知识,真正能够在编程中用到。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博客量(新增/累积)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重要成长
目标 5000行 30篇 400小时
第一周 150/150 1/2 15/15 学会搭建Java环境,学会写Hello World小程序
第二周 350/500 1/3 20/35 掌握IDE的使用方法,学会Java的基本语法规则
第三周 400/900 1/4 35/70 学会代码托管,学习了类类型、面向对象、函数等知识
第四周 990/1890 1/5 40/110 学会使用wc统计代码行数,学会将多个class文件放在一个包内
第五周 992/2882 1/6 30/140 了解Java的异常处理,学习Collection和Map架构

参考资料

20145219 《Java程序设计》第05周学习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20155335 俞昆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学号 2016-2017-2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JDBC入门 在正式介绍JDBC前,已知JDBC是用来执行SQL的解决方案,开发人员使用JDBC的标准接口,开发人员不 ...

  2. 20145213《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20145213<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总结 "五一"假期过得太快,就像龙卷风.没有一点点防备,就与Java博客撞个满怀.在这个普天同庆的节日里,根 ...

  3. 20145213《Java程序设计》第二周学习总结

    20145213<Java程序设计>第二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本周娄老师给的任务是学习教材的第三章--基础语法.其实我觉得还蛮轻松的,因为在翻开厚重的书本,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

  4. 20145213《Java程序设计》第一周学习总结

    20145213<Java程序设计>第一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期待了一个寒假,终于见识到了神秘的娄老师和他的Java课.虽说算不上金风玉露一相逢,没有胜却人间无数也是情理之中,但娄 ...

  5. 21045308刘昊阳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21045308刘昊阳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第16章 整合数据库 16.1 JDBC入门 16.1.1 JDBC简介 数据库本身是个独立运行的应用程序 撰 ...

  6. 20145330孙文馨 《Java程序设计》第一周学习总结

    20145330孙文馨 <Java程序设计>第一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刚开始拿到这么厚一本书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开始从头看觉得很陌生进入不了状态,就稍微会有一点焦虑的感觉.于是就 ...

  7. 20145337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20145337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数据库本身是个独立运行的应用程序 撰写应用程序是利用通信协议对数据库进行指令交换,以进行数据的增删查找 JDBC可以 ...

  8. 20145337 《Java程序设计》第二周学习总结

    20145337 <Java程序设计>第二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Java可分基本类型与类类型: 基本类型分整数(short.int.long).字节(byte).浮点数(float ...

  9. 20145218《Java程序设计》第一周学习总结

    20145218 <Java程序设计>第一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今天下午看了Java学习的视频,感觉很是新奇,之前觉得Java学起来是艰难枯燥的,但通过第一章的学习觉得如果自己可以 ...

  10.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20145224 <Java程序设计>第九周学习总结 第十六章 整合数据库 JDBC入门 ·数据库本身是个独立运行的应用程序 ·撰写应用程序是利用通信协议对数据库进行指令交换,以进行数据的 ...

随机推荐

  1. HasMany() = (1..*) HasOptional() = (1..0,1) HasRequired() = (1..1)

    http://www.cnblogs.com/yeagen/archive/2012/10/15/2724237.html

  2. PAXOS: libevent_paxos

    PAXOS实现 -- libevent_paxos 该文章是项目的一部分.主要讲PAXOS算法的实现.                                                  ...

  3. eclipse ${user}和${date}

    在Eclipse中使用类的自动注释时,@author ${user}, 这个值不会随着你更改系统用户名而改变.有的人会将这个 ${user} 变量直接替换为某个固定名称. 以下方法可以修改它的值. 在 ...

  4. linux配置网关

    linux配置网关 输入账号root 再输入安装过程中设置的密码,登录到系统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编辑配置文件,添加修改以下内容 ...

  5. zookeeper简单操作

    接下来主要讲述了通过zookeeper服务器自带的zkCli.sh工具模拟客户端访问和操作zookeeper服务器(包括集群服务器). 当成功启动zookeeper服务后,切换到server1/bin ...

  6. [LintCode] A + B 问题

    Bit-by-Bit summation: class Solution { public: /* * @param a: The first integer * @param b: The seco ...

  7. 存一些可能会用得到的vue的UI框架

    VUX 项目主页:https://vux.li/#/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airyland/vux element UI(饿了么后台) Element 是由饿了么U ...

  8. 170215、监听器(HttpSessionListener)在开发中的应用

    这个监听器主要用于网站在线超时退出的功能. OnlineUserListener实现了HttpSessionListener定义的两个方法: sessionCreated()和sessionDestr ...

  9. The Thinking of AutomaticTest(有关自动化测试的思考)

    考虑因素: 容易维护 简洁易懂 代码重用性好 系统的稳定性强 UI自动化:   数据的获取:装载的数据文件类型.数据的形式.数据的解析方法定义. 1.利用Junit单元测试组织用例,明确输入数据.预期 ...

  10. Compilation failed: internal java compiler error

    在Idea中编译时出现这个错误:Error:java: Compilation failed: internal java compiler error. Information:Using ja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