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适合使用过Rxjava2或者了解Rxjava2的基本用法的同学阅读

一.Rxjava是什么

Rxjava在GitHub 主页上的自我介绍是 “a library for composing asynchronous and event-based programs using observable sequences for the Java VM”(一个在 Java VM 上使用可观测的序列来组成异步的、基于事件的程序的库)。

通俗来说,Rxjava是一个采用了观察者模式设计处理异步的框架。链式调用设计让代码优雅易读。

举个例子:

    Observable<String> observable =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ObservableEmitter<String> e) throws Exception {
            e.onNext("a");
        }
    });

    observable.subscribe(new Observ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String s)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
    });

这是Rxjava2最简单的用法:

1.创建一个Observable,重写subscribe方法,这里主要处理被观察的事件。

2.订阅这个Observable,事件会回调observer的方法,我们可以对事件做响应的处理

二.Rxjava源码解析

2.1. 创建Observable:

创建Observable用的是Observable.create(ObservableOnSubscribe source)方法。这个方法的参数是ObservableOnSubscribe:

public interface ObservableOnSubscribe<T> {

    /**
     * Called for each Observer that subscribes.
     * @param e the safe emitter instance, never null
     * @throws Exception on error
     */
    void subscribe(@NonNull ObservableEmitter<T> e) throws Exception;
}

ObservableOnSubscribe是一个接口,唯一的方法是subscribe,参数是ObservableEmitter e。ObservableEmitter是一个继承了Emitter的接口,接口Emitter里定义了onNext、onError、onComplete等方法,和Observer(观察者)的方法相对应。

public interface Emitter<T> {

    /**
     * Signal a normal value.
     * @param value the value to signal, not null
     */
    void onNext(@NonNull T value);

    /**
     * Signal a Throwable exception.
     * @param error the Throwable to signal, not null
     */
    void onError(@NonNull Throwable error);

    /**
     * Signal a completion.
     */
    void onComplete();
}

ObservableEmitter对接口Emitter进行扩展,增加了setDisposable、setCancellable等方法

基本参数了解了,现在看看create方法里面做了什么,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T> Observable<T> create(ObservableOnSubscribe<T> source) {
        return RxJavaPlugins.onAssembly(new ObservableCreate<T>(source));
    }

调用了RxJavaPlugins的onAssembly方法。又有一个新参数ObservableCreate(source),我们看看它是什么:

final class ObservableCreate<T> extends Observable<T> {

    public ObservableCreate(ObservableOnSubscribe<T> source) {
        this.source = source;
    }

}

继承了Observable,所以也是个被观察对象,在构造函数中我们看到我们new的ObservableOnSubscribe对象,被存在了ObservableCreate的source里面

那我们继续看看onAssembly方法做什么:

public static <T> Observable<T> onAssembly(@NonNull Observable<T> source) {
        Function<? super Observable, ? extends Observable> f = onObservableAssembly;
        if (f != null) {
            return apply(f, source);
        }
        return source;
    }

一个Hook方法。onObservableAssembly是一个静态变量,我们没有设置,默认为空,所以直接返回source对象。也就是说,Observable的create方法其实就是把我们ObservableOnSubscribe对象,存储在ObservableCreate对象的source里面,然后返回ObservableCreate对象。

我们知道ObservableCreate是继承Observable的,所以创建了ObservableCreate对象,我们的Observable也就创建完了。

2.2 订阅事件(被观察者)

订阅被观察者的操作是observable.subscribe(new Observer())。这个操作符其实是个“被动”,就是事件被观察者观察。因为subscribe方法里的参数Observer才是观察者。我们也会在Observer里的各个会调方法里接收到事件相关的返回值。

我们看看subscribe方法的源码:

public final void subscribe(Observer<? super T> observer) {
    try {
        subscribeActual(observer);
    } catch (NullPointerException e) { // NOPMD
        throw e;
    } catch (Throwable e) {
        RxJavaPlugins.onError(e);
    }
}

看代码我们知道最主要调用的方法是:subscribeActual(observer);,这个方法是Observable里的抽象方法,而此时我们的Observable是一个ObservableCreate对象(前面create方法返回的对象)。所以我们去看一下ObservableCreate里面是如何重写这个方法的。代码如下:

 public final void subscribe(Observer<? super T> observer) {
        try {
            subscribeActual(observer);
        } catch (NullPointerException e) { // NOPMD
            throw e;
        } catch (Throwable e) {
            RxJavaPlugins.onError(e);
        }
    }

我们一看到这个方法主要做了三件事:

①创建一个CreateEmitter对象parent。

②把parent传给source的subscribe方法。上面我们知道source就是刚才存的ObservableOnSubscribe对象,subscribe也就是我们重写的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ObservableEmitter<String> e) throws Exception {
                e.onNext("a");
            }

所以我们在这个方法里就能收到一个CreateEmmiter,通过CreateEmitter可以回调相应的方法。CreateEmitter是实现ObservableEmitter接口,我们看看它内部实现,如:onNext源码如下: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T t) {
    observer.onNext(t);
}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ObservableOnSubscribe的subscribe方法里调用ObservableEmitter的onNext方法的时候,它里面会调用observer的onNext。于是通过这样的传递,我们就能在observer里响应的回调方法里收到事件的相关状态。

至此一个简单Rxjava流式传递原理已经讲完了,总结流程如下:

  • 使用Observbable.create方法,产生一个ObservableCreate对象,对象里存着ObservableOnSubscribe对象source。
  • 调用ObservableCreate.subscribe方法,实际调用的是subscribeActual方法,传入一个Observer对象。
  • subscribeActual方法中创建一个CreateEmmiter对象,调用source.subscribe方法,传入CreateEmmiter对象。
  • 于是我们在ObservableOnSubscribe中就接收到了一个CreateEmmiter,CreateEmmiter是ObservableEmmiter的子类。我们可以在这里调用CreateEmmiter的方法进行事件回调。
  • 调用CreateEmmiter方法,实际上会调用Observer的响应的方法。也就是CreateEmmiter把事件状态传递给观察者。

Android进阶:四、RxJava2 源码解析 1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ndroid进阶:五、RxJava2源码解析 2

    上一篇文章Android进阶:四.RxJava2 源码解析 1里我们讲到Rxjava2 从创建一个事件到事件被观察的过程原理,这篇文章我们讲Rxjava2中链式调用的原理.本文不讲用法,仍然需要读者熟 ...

  2. RxJava2 源码解析(二)

    概述 承接上一篇RxJava2 源码解析(一),本系列我们的目的: 知道源头(Observable)是如何将数据发送出去的.    知道终点(Observer)是如何接收到数据的.    何时将源头和 ...

  3. RxJava2源码解析(二)

    title: RxJava2源码解析(二) categories: 源码解析 tags: 源码解析 rxJava2 前言 本篇主要解析RxJava的线程切换的原理实现 subscribeOn 首先, ...

  4. Android Handler机制(四)---Handler源码解析

    Handler的主要用途有两个:(1).在将来的某个时刻执行消息或一个runnable,(2)把消息发送到消息队列. 主要依靠post(Runnable).postAtTime(Runnable, l ...

  5. Git8.3k星,十万字Android主流开源框架源码解析,必须盘

    为什么读源码 很多人一定和我一样的感受:源码在工作中有用吗?用处大吗?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也有这样的疑问,认为哪些有事没事扯源码的人就是在装,只是为了提高他们的逼格而已. 那为什么我还要读源码呢?一刚开始 ...

  6. Android事件总线(四)源码解析otto

    前言 上一篇文章中讲到了otto的用法,这一篇我们来讲一下otto的源码.可能有人觉得otto过时了,但是通过源码我们学习的是高手设计otto时的设计理念,这种设计理念是不过时的. otto各个类的作 ...

  7. RxJava2 源码解析(一)

    概述 最近事情太多了,现在公司内部的变动,自己岗位的变化,以及最近决定找工作.所以博客耽误了,准备面试中,打算看一看RxJava2的源码,遂有了这篇文章. 不会对RxJava2的源码逐字逐句的阅读,只 ...

  8. Android构建工具--AAPT2源码解析(一)

    一.什么是AAPT2 在Android开发过程中,我们通过Gradle命令,启动一个构建任务,最终会生成构建产物"APK"文件.常规APK的构建流程如下: (引用自Google官方 ...

  9. 【Android】IntentService & HandlerThread源码解析

    一.前言 在学习Service的时候,我们一定会知道IntentService:官方文档不止一次强调,Service本身是运行在主线程中的(详见:[Android]Service),而主线程中是不适合 ...

随机推荐

  1. Abnormal Detection(异常检测)和 Supervised Learning(有监督训练)在异常检测上的应用初探

    1. 异常检测 VS 监督学习 0x1:异常检测算法和监督学习算法的对比 总结来讲: . 在异常检测中,异常点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是正常样本,异常只是相对小概率事件 . 异常点的特征表现非常不集中,即异 ...

  2. The 2018 ACM-ICPC Asia Qingdao Regional Contest, Online J - Press the Button(思维)

    http://acm.zju.edu.cn/onlinejudge/showProblem.do?problemCode=4056 题意 有一个按钮.一个灯.一个计时器和一个计数器,每按一次按钮,计时 ...

  3. Koa与Node.js开发实战(2)——使用Koa中间件获取响应时间(视频演示)

    学习架构: 在实战项目中,经常需要记录下服务器的响应时间,也就是从服务器接收到HTTP请求,到最终返回给客户端之间所耗时长.在Koa应用中,利用中间件机制可以很方便的实现这一功能.代码如下所示: 01 ...

  4. 自制stm32板子无法烧录程序的问题

    自己画的stm32板子一开始出现了无法烧录程序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在点击load图标后出现了Stlink connect error!Target dll has been concelled的窗口.在 ...

  5. 最近面试被问到一个问题,AtomicInteger如何保证线程安全?

    最近面试被问到一个问题,AtomicInteger如何保证线程安全?我查阅了资料 发现还可以引申到 乐观锁/悲观锁的概念,觉得值得一记. 众所周知,JDK提供了AtomicInteger保证对数字的操 ...

  6. Flask框架搭建一个日程表

    目录 前言 项目介绍 技术栈 Flask Web开发流程 一.搭建环境 1.1: 创建虚拟环境 1.2: 安装依赖包 1.3: 创建依赖包列表文件 1.4: 测试hello word 二.应用程序开发 ...

  7. python基础之文件操作和函数

    一.知识点 1.三元运算 a = 2 b = 3 val = 6 if a < b else 7 print(val) 2.文件读取 f = open(file='file.txt',mode= ...

  8. Java基础14-缓冲区字节流;File类

    作业解析 阐述BufferedReader和BufferedWriter的工作原理, 是否缓冲区读写器的性能恒大于非缓冲区读写器的性能,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 BufferedReader对Rea ...

  9. docker-compose部署ELK

    本章基于 https://www.cnblogs.com/lirunzhou/p/10550675.html 在此基础上将ELK系统docker-compose.yml化. 其docker-compo ...

  10. Shell学习笔记(二)

    if 语句 最简单的用法就是只使用 if 语句,它的语法格式为: if condition then statement(s) fi condition是判断条件,如果 condition 成立(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