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Paint的setShader(Shader shader)
一、概述
setShader(Shader shader)中传入的自然是shader对象了,shader类是Android在图形变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Shader在三维软件中我们称之为着色器,其作用是来给图像着色。它有五个子类,像PathEffect一样,它的每个子类都实现了一种Shader。下面来看看文档中的解释:
子类:BitmapShader, ComposeShader, LinearGradient, RadialGradient, SweepGradient
二、BitmapShader
2.1 构造方法
只有有一个含参的构造方法:
BitmapShader (Bitmap bitmap, Shader.TileMode tileX, Shader.TileMode tileY)
顾名思义,它是给bitmap做处理的类,传入的参数也有bitmap对象。从字面理解,传入的第一个参数是bitmap对象,应该会对bitmap做一定的处理,后面两个常量都是mode(模式),应该是设定处理效果的。理解了这个,我们就可以正式介绍下传入的三个参数了。
第一个参数:要处理的bitmap对象
第二个参数:在X轴处理的效果,Shader.TileMode里有三种模式:CLAMP、MIRROR和REPETA
第三个参数:在Y轴处理的效果,Shader.TileMode里有三种模式:CLAMP、MIRROR和REPETA
下面我们就来用代码进行各种模式的演示,演示之前自然要准备一个演示图片了:
说明:为了讲解需要,我给这个图片边界PS了几个像素的红色。
2.2 Shader.TileMode.CLAMP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raw(Canvas canvas) {
super.onDraw(canvas); Bitmap bitmap = BitmapFactory.decodeResource(mContext.getResources(), R.drawable.kale);
// 设置shader
mPaint.setShader(new BitmapShader(bitmap, Shader.TileMode.CLAMP, Shader.TileMode.CLAMP));
// 用设置好的画笔绘制一个矩形
canvas.drawRect(180, 200, 600, 600, mPaint);
}
效果:
从效果看,我们看不明白这是什么东西,只看到了大片的红色区域,左上角漏出了一个原图的小脚。我们索性把绘制区域放大,看看效果会有什么变化。
canvas.drawRect(0, 0, 800, 800, mPaint);
效果:
这下我们的图片终于完全显示了出来,仔细分析发现图片边界的红边是在的,但是为啥右边、下边都没有呢?因为我们设定的Shader.TileMode.CLAMP会将边缘的一个像素进行拉伸、扩展。所以整个的红色区域其实就是红色边框扩展后的结果。
2.3 Shader.TileMode.MIRROR
上面的例子我们知道CLAMP模式会拉伸边缘的一个像素来填充,可以说是边缘拉伸模式,那么这个MIRROR模式会有什么作用呢?顾名思义是镜像,那么就来测试一下。测试的代码就是从上面的改动的,仅仅把X轴的模式换成了MIRROR而已。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raw(Canvas canvas) {
super.onDraw(canvas); Bitmap bitmap = BitmapFactory.decodeResource(mContext.getResources(), R.drawable.kale);
// 设置shader
mPaint.setShader(new BitmapShader(bitmap, Shader.TileMode.MIRROR, Shader.TileMode.CLAMP));
// 用设置好的画笔绘制一个矩形
canvas.drawRect(0, 0, 800, 800, mPaint);
}
结果:
可见,在绘制的矩形区域内,X轴方向上出现了镜面翻转,就像翻牌子一样一个个翻开,和复印一样。而Y轴我们还是用的CLAMP,继续是拉伸边缘的红色像素,直到布满画布。
注意:绘制过程是先采用Y轴模式,再使用X轴模式的。所以是先绘制一幅图片,先采用Y轴模式,向下拉伸了边缘的红色,然后采用X轴模式,将图片和拉伸的红色区域进行镜像翻转,再翻转。
那么如果我们X,Y都用镜面效果呢?
mPaint.setShader(new BitmapShader(bitmap, Shader.TileMode.MIRROR, Shader.TileMode.MIRROR));
2.4 Shader.TileMode.REPEAT
顾名思义,这个应该是重复模式,和镜像十分类似,但是不是翻转复制,而是平移复制。我们接着把上面镜像的代码的X轴模式进行修改: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raw(Canvas canvas) {
super.onDraw(canvas); Bitmap bitmap = BitmapFactory.decodeResource(mContext.getResources(), R.drawable.kale);
// 设置shader
mPaint.setShader(new BitmapShader(bitmap, Shader.TileMode.REPEAT, Shader.TileMode.MIRROR));
// 用设置好的画笔绘制一个矩形
canvas.drawRect(0, 0, 800, 800, mPaint);
}
结果:
可以明显的看到,第一层的图片都是一个个复制的,竖直方向上的图片是镜面翻转复制的。
绘制过程:
先在左上角绘制一个完整的图片,因为Y轴是用了镜像模式,所以翻转了原图,图片倒立了;第二次翻转了第二层第一列的一个图片,所以第三层的图片又变正了。接着,开始把第一列的图片进行平移复制,产生最终的结果。
扩展:
我们上面绘制的是一个矩形,绘制圆形也是一样的思路。需要明白的是这个setShader是画笔的属性,你用这个画笔绘制的区域就有这个效果,和你画圆的、方的都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小时候玩过金山画王就能很好的理解了。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raw(Canvas canvas) {
super.onDraw(canvas);
Bitmap bitmap = BitmapFactory.decodeResource(mContext.getResources(), R.drawable.kale);
// 设置shader
mPaint.setShader(new BitmapShader(bitmap, Shader.TileMode.REPEAT, Shader.TileMode.REPEAT));
// 用设置好的画笔绘制一个圆形
//canvas.drawRect(0, 0, 800, 800, mPaint);
canvas.drawCircle(300, 300, 300, mPaint);
}
结果:
三、LinearGradient
3.1 构造方法
它就是一个线性渐变的处理类,有两个构造方法:
第一个:
public LinearGradient (float x0, float y0, float x1, float y1, int color0, int color1, Shader.TileMode tile)
这是LinearGradient最简单的一个构造方法,参数虽多其实很好理解(x0,y0)表示渐变的起点坐标而(x1,y1)则表示渐变的终点坐标,这两点都是相对于屏幕坐标系而言的,而color0和color1则表示起点的颜色和终点的颜色。TileMode和上面讲的完全一致,不赘述了。
第二个:
public LinearGradient (float x0, float y0, float x1, float y1, int[] colors, float[] positions, Shader.TileMode tile)
这个构造方法和第一个类似,坐标都是一样的,但这里的colors和positions都是数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传入多个颜色和颜色的位置,产生更加丰富的渐变效果。
3.2 用代码测试第一个效果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raw(Canvas canvas) {
super.onDraw(canvas);
Shader shader = new LinearGradient(0, 0, 400, 400, Color.RED, Color.YELLOW, Shader.TileMode.REPEAT);
// 设置shader
mPaint.setShader(shader); canvas.drawRect(0, 0, 400, 400, mPaint);
}
我们的画布是(0,0)-(400,400)的区域,LinearGradient的区域(执行渐变的区域)也是(0,0)-(400,400),开始的颜色是红色,结束的颜色是黄色,模式是重复模式。
结果:
这里我们的重复模式没有起作用,是因为渐变的区域正好等于画布绘制的区域,填充模式使用的前题是,填充的区域小于绘制的区域。就和用图片做桌面一样,如果图片大小大于等于桌面的大小,自然就不会出现平铺拉伸的效果了,如果是用小图做桌面,那么就要看看是怎么一个拉伸法。下面我稍作修改,把渐变的区域缩小一点,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效果: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raw(Canvas canvas) {
super.onDraw(canvas);
Shader shader = new LinearGradient(0, 0, 200, 200, Color.RED, Color.YELLOW, Shader.TileMode.REPEAT);
// 设置shader
mPaint.setShader(shader);
canvas.drawRect(0, 0, 400, 400, mPaint);
}
3.3 用代码测试第二个效果
第二个效果是传入不同渐变的颜色,然后设置颜色的显示位置,最后产生绚丽的渐变效果。这里我的渐变区域是小于绘制区域的,设置的模式是镜像模式。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raw(Canvas canvas) {
super.onDraw(canvas);
Shader shader = new LinearGradient(0, 0, 200, 200,
new int[] { Color.RED, Color.YELLOW, Color.GREEN, Color.CYAN, Color.BLUE },
new float[] { 0, 0.1F, 0.5F, 0.7F, 0.8F }, Shader.TileMode.MIRROR);
// 设置shader
mPaint.setShader(shader);
canvas.drawRect(0, 0, 400, 400, mPaint);
}
colors是一个int型数组,我们用来定义所有渐变的颜色,positions表示的是渐变的相对区域,其取值只有0到1,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0, 0.1F, 0.5F, 0.7F, 0.8F],意思就是红色到黄色的渐变起点坐标在整个渐变区域(left, top, right, bottom定义了渐变的区域)的起点,而终点则在渐变区域长度 * 10%的地方,而黄色到绿色呢则从渐变区域10%开始到50%的地方以此类推,其中positions是可以为空的,但模式不能为null。
结果:
当我们的position为null时,颜色是均匀的填充整个渐变区域,显示的比较柔和。
Shader shader = new LinearGradient(0, 0, 200, 200,
new int[] { Color.RED, Color.YELLOW, Color.GREEN, Color.CYAN, Color.BLUE },
null, Shader.TileMode.MIRROR);
结果:
3.4 绘制图片阴影
线性渐变有什么用呢?我相信美工肯定会给你一个很好的回答,总之它肯定很有用啦。我们下面的例子会演示用线性渐变绘制图片的倒影效果。
思路:
绘制倒影肯定要一个原图,然后我们拷贝一张进行矩阵翻转,放在它下面,作为倒影图。倒影图需要渐变消失,但bitmap没有提供渐变消失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去尝试混合模式。既然用到了混合模式,就需要两个图片,一个图片是倒影图,还有一个肯定是渐变图了。倒影的渐变肯定是线性渐变,渐变是从有到无。
接着我们去挑选合适的混合模式,找到了DST_IN。
PorterDuff.Mode.DST_IN
计算方式:[Sa * Da, Sa * Dc];
说明:只在源图像和目标图像相交的地方绘制目标图像
原图和渐变图相交的地方才绘制目标图像,所以目标图像是我们的倒影图,原图是线性渐变图。
效果图:
实现代码: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raw(Canvas canvas) {
super.onDraw(canvas); // 为了突出效果,先绘制一个灰色的画布
canvas.drawColor(Color.GRAY); int x = 200, y = 200; // 获取源图
Bitmap bitmap = BitmapFactory.decodeResource(getResources(), R.drawable.kale); // 实例化一个矩阵对象
Matrix matrix = new Matrix();
matrix.setScale(1F, -1F);
// 产生和原图大小一样的倒影图
Bitmap refBitmap = Bitmap.createBitmap(bitmap, 0, 0, bitmap.getWidth(), bitmap.getHeight(), matrix, true); // 绘制好原图
canvas.drawBitmap(bitmap, x, y, null);
// 保存图层。这里保存的图层宽度是原图绘制区域的宽度,高度是原图绘制区域两倍的高度,包含了绘制倒影的区域。
int sc = canvas.saveLayer(x, y + bitmap.getHeight(), x + bitmap.getWidth(), y + bitmap.getHeight() * 2, null, Canvas.ALL_SAVE_FLAG); // 绘制倒影图片,绘制的区域紧贴原图的底部
canvas.drawBitmap(refBitmap, x, y + bitmap.getHeight(), null); // 设置好混合模式
mPaint.setXfermode(new PorterDuffXfermode(PorterDuff.Mode.DST_IN));
/*
* 设置线性渐变模式。
* 这里绘制的高度是原图的1/4,也就说倒影最终的区域也就是原图的1/4
* 颜色是从Color.BLACK到透明,用于和倒影图做混合模式。
* 模式是边缘拉伸模式,这里没用到
*/
mPaint.setShader(new LinearGradient(x, y + bitmap.getHeight(),
x, y + bitmap.getHeight() + bitmap.getHeight() / 4,
Color.BLACK, Color.TRANSPARENT, Shader.TileMode.CLAMP));
// 画一个矩形区域,作为目标图片,用来做混合模式
canvas.drawRect(x, y + bitmap.getHeight(), x + refBitmap.getWidth(), y + bitmap.getHeight() * 2, mPaint); mPaint.setXfermode(null); // 回复图层
canvas.restoreToCount(sc);
}
四、SweepGradient
它的意思是梯度渐变,也称之为扫描式渐变,因为其效果有点类似雷达的扫描效果,他也有两个构造方法:
第一个:
SweepGradient(float cx, float cy, int color0, int color1)
跟LinearGradient差不多,(cx,cy)是远行的坐标,产生从color0到color1的渐变。来一个实例:
mPaint.setShader(new SweepGradient(screenX, screenY, Color.RED, Color.YELLOW));
第二个:
SweepGradient(float cx, float cy, int[] colors, float[] positions)
实例代码:
mPaint.setShader(new SweepGradient(screenX, screenY, new int[] { Color.GREEN, Color.WHITE, Color.GREEN }, null));
五、RadialGradient
径向渐变,径向渐变说的简单点就是个圆形中心向四周渐变的效果,他也一样有两个构造方法
第一个:
RadialGradient (float centerX, float centerY, float radius, int centerColor, int edgeColor, Shader.TileMode tileMode)
(centerX,centerY)是圆心的坐标,radius是半径,centerColor是边缘的颜色,edgeColor是外围的颜色,最后是模式。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raw(Canvas canvas) {
super.onDraw(canvas); Shader shader = new RadialGradient(200, 200, 200, Color.RED, Color.GREEN, Shader.TileMode.CLAMP);
// 设置shader
mPaint.setShader(shader);
canvas.drawRect(0, 0, 400, 400, mPaint);
}
结果:
第二个:
RadialGradient (float centerX, float centerY, float radius, int[] colors, float[] stops, Shader.TileMode tileMode)
这个就是添加了多个色彩,设置色彩的位置,没啥特别的。
六、ComposeShader
就是组合Shader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两个Shader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新Shader,它有两个构造方法:
ComposeShader (Shader shaderA, Shader shaderB, Xfermode mode)
ComposeShader (Shader shaderA, Shader shaderB, PorterDuff.Mode mode)
两个都差不多的,只不过一个指定了只能用PorterDuff的混合模式而另一个只要是Xfermode下的混合模式都没问题!
你可以把两种渐变进行叠加,比如这样: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raw(Canvas canvas) {
super.onDraw(canvas); Shader shader01 = new RadialGradient(200, 200, 200, Color.RED, Color.GREEN, Shader.TileMode.CLAMP);
Shader shader02 = new SweepGradient(200, 200, new int[] { Color.GREEN, Color.WHITE, Color.GREEN }, null); // 设置shader
mPaint.setShader(new ComposeShader(shader01, shader02, PorterDuff.Mode.DARKEN)); canvas.drawRect(0, 0, 400, 400, mPaint);
}
七、Shader和Matrix
7.1 前言
Shader是根据矩阵来绘制的,我们如果没有做任何设置,下面的代码会运行出这样的效果。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raw(Canvas canvas) {
super.onDraw(canvas); Bitmap bitmap = BitmapFactory.decodeResource(getResources(), R.drawable.kale); // 实例化一个Shader
BitmapShader bitmapShader = new BitmapShader(bitmap, Shader.TileMode.CLAMP, Shader.TileMode.CLAMP); // 设置shader
mPaint.setShader(bitmapShader); canvas.drawRect(0, 0, 400, 400, mPaint);
}
如果我们引入矩阵这个类,然后进行矩阵平移,看看能不能改变图片的位置。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raw(Canvas canvas) {
super.onDraw(canvas); Bitmap bitmap = BitmapFactory.decodeResource(getResources(), R.drawable.kale); // 实例化一个Shader
BitmapShader bitmapShader = new BitmapShader(bitmap, Shader.TileMode.CLAMP, Shader.TileMode.CLAMP); Matrix matrix = new Matrix();
// 设置矩阵变换
matrix.setTranslate(20, 20);
// 设置Shader的变换矩阵
bitmapShader.setLocalMatrix(matrix); // 设置shader
mPaint.setShader(bitmapShader); canvas.drawRect(0, 0, 400, 400, mPaint);
}
这说明我们可以改变绘制的初始点,如果没有做任何设定,那么绘制的初始点就是画布的左上角(0,0)。上面的代码我通过变换移改变了图片绘制的初始位置,产生了位置的偏移,效果也符合我们的预期。
如果我们最终绘制的区域和左上角有一段距离,那么就可能会出现文章开头的情形:
7.2 用Matrix进行变换
好了,现在我们正式引入Matrix。值得说明的是,Matrix可以做自身的各种变换,但:
注:除了平移外,缩放、旋转、错切、透视都是需要一个中心点作为参照的,如果没有平移,默认为图形的[0,0]点,平移只需要指定移动的距离即可,平移操作会改变中心点的位置!非常重要!记牢了!
仅仅做平移:
Matrix matrix = new Matrix();
// 设置矩阵变换
matrix.setTranslate(80, 80);
// 设置Shader的变换矩阵
bitmapShader.setLocalMatrix(matrix);
结果:
平移后→
平移+旋转:
Matrix matrix = new Matrix();
// 设置矩阵变换
matrix.setTranslate(80, 80);
matrix.setRotate(5);
// 设置Shader的变换矩阵
bitmapShader.setLocalMatrix(matrix);
结果:
平移+旋转后→
我们发现,平移的效果不见了,仅仅有了旋转。为什么呢?
其实是这样的,在我们new了一个Matrix对象后,这个Matrix对象中已经就为我们封装了一组原始数据:
float[]{
1, 0, 0
0, 1, 0
0, 0, 1
}
我们的setXXX方法执行的操作是把原本Matrix对象中的数据重置,重新设置新的数据,比如:
matrix.setTranslate(500, 500);
会变为:
float[]{
1, 0, 500
0, 1, 500
0, 0, 1
}
如果我们再设置了旋转?比如:
matrix.setTranslate(500, 500);
matrix.setRotate(5);
这样就会覆盖我们平移的数据,变成了这样:
float[]{
cos, sin, 0
sin, cos, 0
0, 0, 1
}
具体参数值我也就不计算了,我们知道了setxxx方法会重置数据,所以做变换的时候需要多多注意。从这里大家也可以看出Android给我们封装的方法是多么的体贴到位。你只需要setRotate个角度,即可压根就不需要你关心如何去算的。
7.3 preXXX和postXXX方法
preXXX和postXXX一个是前乘一个是后乘。我们知道Matrix是一个矩阵,而我们设置的参数也是一个矩阵,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这两个矩阵相互运算后得出的。
对于Matrix可以这样说:图形的变换实质上就是图形上点的变换,而我们的Matrix的计算也正是基于此,比如点P(x0,y0)经过上面的矩阵变换后会去到P(x,y)的位置。学过矩阵的就知道了,矩阵乘法是不能交换左右位置的,哪个矩阵在前面就很重要了。我们现在再来看这句话:
preXXX和postXXX一个是前乘一个是后乘.setxxx是设置当前矩阵,不进行运算。
那么具体表现是什么样的呢?,非常简单!
举例01:
matrix.preScale(0.5f, 1);
matrix.setScale(1, 0.6f);
matrix.postScale(0.7f, 1);
matrix.preTranslate(15, 0);
我们来分析一下系统是怎么运算的。为了说明方便,我做如下规定:
把上面的代码,变为用两个数字组成的 [x,x] 运算对象。
pre、post表示运算顺序。
遇到post的矩阵,就把这个矩阵放在已有矩阵后面进行乘法;
遇到pre,那么就把这个矩阵放到已有矩阵之前进行乘法。
那么,上面代码运算过程如下:
- [0.5f,1] * 原始矩阵 = 矩阵01 (因为是pre,所以设置的值放在原始矩阵之前相乘)
- [1,0.6f] -> 矩阵01 = [1,0.6f] = 矩阵02 (因为是set,所以不会进行运算,直接重置所有值)
- 矩阵02 * [0.7f,1] = 矩阵03 (因为是post,所以把设置的值放在后面相乘)
- [15,0] * 矩阵03 = 最终结果 (因为是pre,所以把设置值放在矩阵之前相乘)
现在,把上面用等量代换就可以得到运算过程啦:
- [1,0.6f]->([0.5f,1]*原始矩阵) = [1,0.6f] = 矩阵02
- [1,0.6f] * [0.7f,1] = 矩阵03
- [15,0] * ([1,0.6f] * [0.7f,1]) = 最终结果
可见,计算过程即为:translate (15, 0) -> scale (1, 0.6f) -> scale (0.7f, 1)
因为set会重置数据,所以第一行的[0.5f,1]就没有效果了。
举例02:
matrix.preScale(0.5f, 1);
matrix.preTranslate(10, 0);
matrix.postScale(0.7f, 1);
matrix.postTranslate(15, 0);
上面代码运算过程如下:
- [0.5f,1] * 原始矩阵 = 矩阵01 (因为是pre,所以设置的值放在原始矩阵之前相乘)
- [10,0] * 矩阵01 = 矩阵02 (因为是pre,所以不会进行运算,直接重置所有值)
- 矩阵02 * [0.7f,1] = 矩阵03 (因为是post,所以把设置的值放在后面相乘)
- 矩阵03 * [15,0] = 最终结果 (因为是post,所以把设置值放在矩阵之前相乘)
现在,把上面用等量代换就可以得到运算过程啦:
- [10,0] * ([0.5f,1] * 原始矩阵) = 矩阵02
- [10,0] * ([0.5f,1] * 原始矩阵) * [0.7f,1]= 矩阵03
- ([10,0] * ([0.5f,1] * 原始矩阵) * [0.7f,1])* [15,0] = 最终结果
其计算过程为:translate (10, 0) -> scale (0.5f, 1) -> scale (0.7f, 1) -> translate (15, 0)
有一个方法可以由自己去验证,Matrix有一个getValues方法可以获取当前Matrix的变换浮点数组,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矩阵:
/*
* 新建一个9个单位长度的浮点数组
* 因为我们的Matrix矩阵是9个单位长的对吧
*/
float[] fs = new float[9]; // 将从matrix中获取到的浮点数组装载进我们的fs里
matrix.getValues(fs);
Log.d("Aige", Arrays.toString(fs));// 输出看看呗!
本文的大部分内容来自爱哥的博客,本文对原文有少量的删减,全部代码由本人自行验证。记录在此,仅作学习笔记。
参考自:http://blog.csdn.net/aigestudio/article/details/41799811
From AigeStudio(http://blog.csdn.net/aigestudio)Power by Aige ,尊重原作者,感谢作者的无私分享。
详解Paint的setShader(Shader shader)的更多相关文章
- 详解Paint的各种set方法
一.前言 我们用set方法来设置画笔的样式,类似于我们挑选画笔画画的过程.由于上面有些方法不支持硬件加速,所以在高版本系统中可能会没有效果.因此,我们首先来看看官方废弃的方法. 下图来自:https: ...
- 详解Paint的setXfermode(Xfermode xfermode)
一.setXfermode(Xfermode xfermode) Xfermode国外有大神称之为过渡模式,这种翻译比较贴切但恐怕不易理解,大家也可以直接称之为图像混合模式,因为所谓的“过渡”其实就是 ...
- 详解Paint的setPathEffect(PathEffect effect)
一.setPathEffect() 这个方法一看就和path有关,顾名思义,它就是给path设置样式(效果)的.PathEffect这个路径效果类没有具体的实现,效果是由它的六个子类实现的: 这六个子 ...
- 详解Paint的setMaskFilter(MaskFilter maskfilter)
一.setMaskFilter(MaskFilter maskfilter) setMaskFilter(MaskFilter maskfilter)是paint中的方法,它可以用来对图像进行一定的处 ...
- 详解Paint的setColorFilter(ColorFilter filter)
一.简介 setColorFilter(ColorFilter filter) 设置颜色过滤,这个方法需要我们传入一个ColorFilter参数同样也会返回一个ColorFilter实例.我们在set ...
- Android为TV端助力 转载:Android绘图Canvas十八般武器之Shader详解及实战篇(上)
前言 Android中绘图离不开的就是Canvas了,Canvas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有Java层的,也有jni层深入到Framework.Canvas有许多的知识内容,构建了一个武器库一般,所谓十 ...
- Android为TV端助力 转载:Android绘图Canvas十八般武器之Shader详解及实战篇(下)
LinearGradient 线性渐变渲染器 LinearGradient中文翻译过来就是线性渐变的意思.线性渐变通俗来讲就是给起点设置一个颜色值如#faf84d,终点设置一个颜色值如#CC423C, ...
- GLSL-几何着色器详解跟实例(GS:Geometry Shader)[转]
[OpenGL4.0]GLSL-几何着色器详解和实例(GS:Geometry Shader) 一.什么是几何着色器(GS:Geometry Shader) Input Assembler(IA)从顶点 ...
- 转载爱哥自定义View系列--Paint详解
上图是paint中的各种set方法 这些属性大多我们都可以见名知意,很好理解,即便如此,哥还是带大家过一遍逐个剖析其用法,其中会不定穿插各种绘图类比如Canvas.Xfermode.ColorFilt ...
随机推荐
- 为android项目集成maven
为什么要为android项目增加maven集成功能呢?这里我想到几个主要理由: 部署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的角色分离,让他们摆脱eclipse开发环境设置android sdk环境,直接在服务器上运行一个 ...
- 解决错误: java.lang.NoClassDefFoundError: antlr/RecognitionException
网络质量不好的情况下,访问maven.org网站下载jar包,很有可能下载的包不完整或损坏的(表面看不出来):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到maven网站下载,然后放到对应的.m2目录,然后eclips ...
- IOS学习之路七(使用 Operation 异步运行任务)
在 application delegate 头文件(.h)中声明一个 operation 队列和两个 invocation operations: #import <UIKit/UIKit.h ...
- 菜鸟学Windows Phone 8开发(1)——创建第一个应用程序
本系列文章来源MSDN的 面向完全新手的 Windows Phone 8 开发 主要是想通过翻译本系列文章来巩固下基础知识顺带学习下英语和练习下自己的毅力(因为打算每天翻译一篇,但是发现翻译这篇花费了 ...
- [c++] Collection of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Operator Overload 1. 在重载下标运算符时(数组符号):不可重载为友元函数,必须是非static类的成员函数. why 2. overload ++ 时,如果是: int a; ...
- 下载最新Android代码的方法
之前我是去Android官方网站下载最新Android代码,但是这种方法需要FQ,而且有时候FQ又不太方便,今天我发现一个不错的网站,是清华大学搞的,跟Android官方的代码基本保持同步,而且下载方 ...
- 【转载】Linux之gdb
转载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2312037-id-3812061.html 一.常规调试 gdb是Linux下常用的程序调试工具,当然前提是用 ...
- 测试Flask应用_学习笔记
源代码尽在我的github上面:https://github.com/521xueweihan 欢迎大家交流学习 """ setUp() 方法中会创建一个新的测试客户端并 ...
- 手把手教你从购买vps到搭建一个node服务器
要准备什么? 1.5刀 2.最好有FQ软件(可以用蓝灯) let's Go! 一.vps购买 vps可以选择digital ocean(do) 链接 ,由于是外国网站,响应比较慢,所以最好翻个墙. g ...
- Django--上传文件
需求 Django中forms表单上传文件处理 速查 views.py 1 2 3 4 5 6 7 8 9 def upload(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