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基础概念

Promise 是解决 JS 异步的一种方案,相比传统的回调函数,Promise 能解决多个回调严重嵌套的问题。

Promise 对象代表一个异步操作,有三种状态: pending、fulfilled 或 rejected ,状态的转变只能是 pending -> fulfilled 或者 pending -> rejected ,且这个过程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

<!-- more -->

个人认为讲解 Promise 实际上需要分成两个部分

  1. 对于 Promise 构造函数的使用说明。
  2. Promise 原型对象上的一些方法。

Promise 构造函数

ES6 规定,Promise 对象是一个构造函数,用来生成 Promise 实例。

Promise 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该函数的两个参数分别是 resolve 和 reject 。它们是两个函数,由 JavaScript 引擎提供,不用自己部署。

resolve 函数的作用是将 Promise 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成功”(即从 pending 变为 fulfilled ),在异步操作成功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的结果,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reject 函数的作用是,将 Promise 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失败”(即从 pending 变为 rejected ),在异步操作失败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报出的错误,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下面代码创造了一个 Promise 实例。

function request()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异步操作成功 */
setTimeout(() => {
resolve("success");
}, 1000);
// 取消注释这里可以体现,Promise 的状态一旦变更就不会再变化的特性
// reject('error');
});
}

接收

request()
.then(result => {
console.info(result);
})
.catch(error => {
console.info(error);
});

上述 new Promise() 之后,除去用 catch 去捕获错误之外,也可以用 then 方法指定 resolve 和 reject 的回调函数
也能达到捕获错误的目的。

request().then(
result => {
console.info(result);
},
error => {
console.info(error);
}
);

原型上的方法

Promise.prototype.then()

p.then(onFulfilled, onRejected);

then 方法 是定义在 Promise.prototype 上的方法,如上面的例子一样,有两个参数,fulfilled 的回调函数和 rejected的回调函数,第二个参数时可选的。

两个关键点:

  1. then 方法的返回值是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所以对于调用者而言,拿到一个 Promise 对象,调用 then 后仍然返回一个 Promise ,而它的行为与 then 中的回调函数的返回值有关。如下:
  • 如果 then 中的回调函数返回一个值,那么 then 返回的 Promise 将会成为接受状态,并且将返回的值作为接受状态的回调函数的参数值。
  • 如果 then 中的回调函数抛出一个错误,那么 then 返回的 Promise 将会成为拒绝状态,并且将抛出的错误作为拒绝状态的回调函数的参数值。
  • 如果 then 中的回调函数返回一个已经是接受状态的 Promise,那么 then 返回的 Promise 也会成为接受状态,并且将那个 Promise 的接受状态的回调函数的参数值作为该被返回的 Promise 的接受状态回调函数的参数值。
  • 如果 then 中的回调函数返回一个已经是拒绝状态的 Promise,那么 then 返回的 Promise 也会成为拒绝状态,并且将那个 Promise 的拒绝状态的回调函数的参数值作为该被返回的 Promise 的拒绝状态回调函数的参数值。
  • 如果 then 中的回调函数返回一个未定状态(pending)的 Promise,那么 then 返回 Promise 的状态也是未定的,并且它的终态与那个 Promise 的终态相同;同时,它变为终态时调用的回调函数参数与那个 Promise 变为终态时的回调函数的参数是相同的。
  1. 链式调用。把嵌套回调的代码格式转换成一种链式调用的纵向模式。

比如说回调形式: 一个回调地狱的例子

a(a1 => {
b(a1, b1 => {
c(b1, c1 => {
d(c1, d1 => {
console.log(d1);
});
});
});
});

这样的横向扩展可以修改成(a,b,c,d)均为返回 Promise 的函数

a()
.then(b)
.then(c)
.then(d)
.then(d1 => {
console.log(d1);
});
//===== 可能上面的例子并不太好看 ===下面这样更直观
a()
.then(a1 => b(a1))
.then(b1 => c(b1))
.then(c1 => d(c1))
.then(d1 => {
console.log(d1);
});

这样的纵向结构,看上去清爽多了。

Promise.prototype.catch()

除了 then() ,在 Promise.prototype 原型链上的还有 catch() 方法,这个是拒绝的情况的处理函数。

其实 它的行为与调用 Promise.prototype.then(undefined, onRejected) 相同。 (事实上, calling obj.catch(onRejected) 内部 calls obj.then(undefined, onRejected)).

// 1.
request().then(
result => {
console.info(result);
},
error => {
console.info(error);
}
); // 2.
request()
.then(result => {
console.info(result);
})
.catch(error => {
console.info(error);
});

如上这个例子:两种方式在使用,与结果基本上是等价的,但是 仍然推荐第二种写法,下面我会给出原因:

  1. 在 Promise 链中 Promise.prototype.then(undefined, onRejected)onRejected 方法无法捕获当前 Promise 抛出的错误,而后续的 .catch 可以捕获之前的错误。
  2. 代码冗余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reject");
}, 1000);
})
.then(
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1");
throw Error(result + "1"); // 抛出一个错误
},
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1"); // 不会走到这里
}
)
.then(
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2");
return Promise.resolve(result + "2");
},
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2");
}
);
// reject1, Error: reject1:2

如果使用 .catch 方法,代码会简化很多,这样实际上是延长了 Promise 链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reject");
}, 1000);
})
.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1");
throw Error(result + "1"); // 抛出一个错误
})
.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2");
return Promise.resolve(result + "2");
})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 reject1, Error: reject1:2

Promise.prototype.finally()

暂未完全成为标准的一部分,处于:Stage 4

finally() 方法返回一个 Promise,在执行 then() 和 catch() 后,都会执行finally指定的回调函数。(回调函数中无参数,仅仅代表 Promise 的已经结束

等同于使用 .then + .catch 延长了原有的 Promise 链的效果,避免同样的语句需要在 then() 和 catch() 中各写一次的情况。

mdn-Promise-finally

Promise 对象上的方法

Promise.all() 用来处理 Promise 的并发

Promise.all 会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封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新的 promise 的状态取决于多个 Promise 实例的状态,只有在全体 Promise 都为 fulfilled 的情况下,新的实例才会变成 fulfilled 状态。;如果参数中 Promise 有一个失败(rejected),此实例回调失败(rejecte),失败原因的是第一个失败 Promise 的结果。

举个例子:

Promise.all([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resolve, 1000, "p1");
}),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resolve, 2000, "p2");
}),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resolve, 3000, "p3");
})
])
.then(result => {
console.info("then", result);
})
.catch(error => {
console.info("catch", error);
});
// [p1,p2,p3] Promise.all([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resolve, 1000, "p1");
}),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resolve, 2000, "p2");
}),
Promise.reject("p3 error")
])
.then(result => {
console.info("then", result);
})
.catch(error => {
console.info("catch", error);
});
// p3 error

获取 cnode 社区的 精华贴的前十条内容

fetch("https://cnodejs.org/api/v1/topics?tab=good&limit=10")
.then(res => res.json())
.then(res => {
const fetchList = res.data.map(item => {
return fetch(`https://cnodejs.org/api/v1/topic/${item.id}`)
.then(res => res.json())
.then(res => res.data);
});
Promise.all(fetchList).then(list => {
console.log(list);
});
});

Promise.race() 竞态执行

Promise.race 也会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封装成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只不过新的 Promise 的状态取决于最先改变状态的 Promise 实例的状态。

在前端最典型的一个用法是为 fetch api 模拟请求超时。

Promise.race([
fetch("https://cnodejs.org/api/v1/topics?tab=good&limit=10").then(res =>
res.json()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reject, 1, "error");
})
])
.then(result => {
console.info("then", result);
})
.catch(error => {
console.info("catch", error); // 进入这里
});

上述例子中只要请求 未在 1 毫秒内结束就会进入 .catch() 方法中,虽然不能将请求取消,但是超时模拟却成功了

Promise.resolve(value) && Promise.reject(reason)

这两个方法都能用来创建并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 区别是 Promise.resolve(value) 携带进新的 Promise 状态是 fulfilled。而 Promise.reject(reason) 带来的 rejected

有的时候可以用来简化一些创建 Promise 的操作如:

const sleep = (time = 0) => new Promise(resolve => setTimeout(resolve, time));
// 这里创建一个 睡眠,并且打印的链
Promise.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1);
})
.then(() => sleep(1000))
.then(() => {
console.log(2);
})
.then(() => sleep(2000))
.then(() => {
console.log(3);
});

有时也用来 手动改变 Promise 链中的返回状态 ,当然这样实际上和 直接返回一个值,或者是 使用 throw Error 来构造一个错误,并无区别。到底要怎么用 就看个人喜好了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resolve"); // 1.
}, 1000);
})
.then(result => {
return Promise.reject("reject1"); // 2.
})
.then(
result => {
return Promise.resolve(result + "2");
},
err => {
return Promise.resolve(err); // 3.
}
)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4.
})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err");
});
// reject1

几个例子

下面来看几个例子:

关于执行顺序,具体可搜索,js 循环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ole.log("step 1");
resolve();
console.log("step 2");
}).then(() => {
console.log("step 3");
});
console.log("step 4"); // step 1, step 2, step 4 , step 3

在使用 Promise 构造函数构造 一个 Promise 时,回调函数中的内容就会立即执行,而 Promise.then 中的函数是异步执行的。

关于状态不可变更

let start;
cons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start = Date.now();
console.log("once");
resolve("success");
}, 1000);
});
p.then(res => {
console.log(res, Date.now() - start);
});
p.then(res => {
console.log(res, Date.now() - start);
});
p.then(res => {
console.log(res, Date.now() - start);
});

Promise 构造函数只执行一次,内部状态一旦改变,有了一个值,后续不论调用多少次then()都只拿到那么一个结果。

关于好像状态可以变更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success");
}, 1000);
}); const p2 = p1.then((resolve, reject) => {
throw new Error("error");
}); console.log("p1", p1);
console.log("p2", p2); setTimeout(() => {
console.log("p1", p1);
console.log("p2", p2);
}, 2000);

观察这一次的打印
第一次打印出两个 Promise 的时候都是 pending ,因为 p2 是基于 p1 的结果,p1 正在 pending ,立即打印出的时候肯定是 pending ;第二次打印的时候,因为 p1 的状态为 resolved ,p2 为 rejected ,这个并不是已经为 fulfilled 状态改变为 rejected ,而是 p2 是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then() 返回新的 Promise 实例。

关于透传

Promise.resolve(11)
.then(1)
.then(2)
.then(3)
.then(res => {
console.info("res", res);
});
// 11

给 then 方法传递了一个非函数的值,等同于 then(null),会导致穿透的效果,就是直接过掉了这个 then() ,直到符合规范的 then() 为止。

Promise 的串行调用

使用 Array.reduce 方法串行执行 Promise

const sleep = (time = 0) => new Promise(resolve => setTimeout(resolve, time));
[1000, 2000, 3000, 4000].reduce((Promise, item, index) => {
return Promise.then(res => {
console.log(index + 1);
return sleep(item);
});
}, Promise.resolve());
// 在分别的等待时间后输出 1,2,3,4

这篇文章到这里就基本上结束了,相信 如果能理解上面的内容,并且在实际项目中使用的话。应该会让工作更高效吧,对于新的异步使用应该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Promise 的使用相对简单,可能后续再出一篇如何实现一个 Promise 吧

那些收集的 Promise 的优质文章。

Promise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ngular $q promise详解

    前言 通过本文,你大概能清楚angular promise是个啥,$q又是个啥,以及怎么用它.这里咱们先灌输下promise的思想. 下面写的全是废话,一些看着高逼格其实没什么大作用的概念,想知道$q ...

  2. angularjs promise详解

    一.什么是Promise Promise是对象,代表了一个函数最终可能的返回值或抛出的异常,就是用来异步处理值的. Promise是一个构造函数,自己身上有all.reject.resolve这几个异 ...

  3. ES6 中 Promise 详解

    Promise,简单说就是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通常是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从语法上说,Promise 是一个对象,从它可以获取异步操作的消息.Promise 提供统一的 API ...

  4. ES6中Promise详解

    Promise,简单说就是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通常是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从语法上说,Promise 是一个对象,从它可以获取异步操作的消息. Promise 提供统一的 AP ...

  5. ES6 Promise 详解

    一.概念 Promise,从语法上来讲,它是一个对象,是一个构造函数,可以获取 异步操作 的信息. 简单来讲,就是用同步的方式写异步代码,用来解决回调问题. 二.特点 Promise 对象有两个特点: ...

  6. js中的promise详解

    一 概述   Promise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案,可以替代传统的解决方案--回调函数和事件.ES6统一了用法,并原生提供了Promise对象.作为对象,Promise有一下两个特点: (1)对象的 ...

  7. 关于Promise详解

    异步回调 回调地狱 在需要多个操作的时候,会导致多个回调函数嵌套,导致代码不够直观,就是常说的回调地狱 并行结果 如果几个异步操作之间并没有前后顺序之分,但需要等多个异步操作都完成后才能执行后续的任务 ...

  8. ES6中的Promise详解

    Promise 在 JavaScript 中很早就有各种的开源实现,ES6 将其纳入了官方标准,提供了原生 api 支持,使用更加便捷. 定义 Promise 是一个对象,它用来标识 JavaScri ...

  9. ES6新增语法(五)——Promise详解

    Promise介绍 promise是一个对象,从它可以获取异步操作的消息.有all.race.reject.resolve这几个方法,原型上有then.catch等方法. Promise的两个特点: ...

随机推荐

  1. 【三小时学会Kubernetes!(一) 】容器简介及为每个服务创建镜像

    容器是什么 Kubernetes 是容器管理平台.可想而知我们需要容器去管理它们.但是容器是什么?Docker 官方文档的最佳答案如下: 容器映像是轻量级的.独立的.可执行软件包,包含所有可运行的东西 ...

  2. [postgresql]ROWS is not applicable when function does not return a set问题解决

    需要把程序结尾的ROWS 1000去掉,提示如果函数不是返回一个数据集的情况下ROWS是不适用的: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public.function( eigyou ...

  3. PHP返回32位与16位的md5加密值

    字符串“123456”,经过md5算法加密之后是 32位: e10adc3949ba59abbe56e057f20f883e16位: 49ba59abbe56e057 PHP自带的 md5() 函数, ...

  4. Linux命令详解-mkdir

    linux mkdir 命令用来创建指定的名称的目录,要求创建目录的用户在当前目录中具有写权限,并且指定的目录名不能是当前目录中已有的目录. 1.命令格式: mkdir [选项] 目录... 2.命令 ...

  5. day15 web框架和Django基础

    参考博客: http://www.cnblogs.com/yuanchenqi/articles/6788872.html http://www.cnblogs.com/yuanchenqi/arti ...

  6. C++:override和final

    1. override 重载 当你在父类中使用了虚函数时候,你可能需要在某个子类中对这个虚函数进行重写,以下方法都可以: class A { virtual void foo(); } class B ...

  7. Qt 元对象系统(Meta-Object System)

    (转自:http://blog.csdn.net/aladdina/article/details/5496891) Qt的元对象系统基于如下三件事情: 类:QObject,为所有需要利用原对象系统的 ...

  8. 十七、dbms_tts(检查表空间集合是否是自包含)

    1.概述 作用:用于检查表空间集合是否是自包含的,并在执行了检查之后,将违反自包含规则的信息写入到临时表TRANSPORT_SET_VIOLATIONS中. 2.包的组成 1).transport_s ...

  9. CMDB配置资源管理数据库(理解)

    CMDB是运维自动化的基础,它为日志系统,发布系统,监控系统等运维系统(ELK,zabbix,open-falcon)提供接口函数, 第一种方式:Agent方法实现,agent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因为 ...

  10. vux配置i18n

    根据使用文档,先引入i18n import VueI18n from 'vue-i18n'; Vue.use(VueI18n) const i18n = new VueI18n({ loca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