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之UDP穿透NAT原理
首先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网络地址转换:网络地址转换是在IP地址日益缺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地址重用。NAT分为两大类,基本 的NAT和NAPT(Network Address/Port Translator)。
最开始NAT是运行在路由器上的一个功能模块。
最先提出的是基本的NAT,它的产生基于如下事实:一个私有网络(域)中的节点中只有很少的节点需要与外网连接(呵呵,这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 的)。那么这个子网中其实只有少数的节点需要全球唯一的IP地址,其他的节点的IP地址应该是可以重用的。
因此,基本的NAT实现的功能很简单,在子网内使用一个保留的IP子网段,这些IP对外是不可见的。子网内只有少数一些IP地址可以对应到真正全球唯一的 IP地址。如果这些节点需要访问外部网络,那么基本NAT就负责将这个节点的子网内IP转化为一个全球唯一的IP然后发送出去。(基本的NAT会改变IP 包中的原IP地址,但是不会改变IP包中的端口)
关于基本的NAT可以参看RFC 1631
另外一种NAT叫做NAPT,从名称上我们也可以看得出,NAPT不但会改变经过这个NAT设备的IP数据报的IP地址,还会改变IP数据报的 TCP/UDP端口。基本NAT的设备可能我们见的不多(呵呵,我没有见到过),NAPT才是我们真正讨论的主角。看下图:
Server S1
18.181.0.31:1235 |
^ Session 1 (A-S1) ^ |
| 18.181.0.31:1235 | |
v 155.99.25.11:62000 v |
|
NAT
155.99.25.11
|
^ Session 1 (A-S1) ^ |
| 18.181.0.31:1235 | |
v 10.0.0.1:1234 v |
|
Client A
10.0.0.1:1234
有一个私有网络10.*.*.*,Client A是其中的一台计算机,这个网络的网关(一个NAT设备)的外网IP是155.99.25.11(应该还有一个内网的IP地址,比如 10.0.0.10)。如果Client A中的某个进程(这个进程创建了一个UDP Socket,这个Socket绑定1234端口)想访问外网主机18.181.0.31的1235端口,那么当数据包通过NAT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首先NAT会改变这个数据包的原IP地址,改为155.99.25.11。接着NAT会为这个传输创建一个Session(Session是一个抽象的概 念,如果是TCP,也许Session是由一个SYN包开始,以一个FIN包结束。而UDP呢,以这个IP的这个端口的第一个UDP开始,结束呢,呵呵, 也许是几分钟,也许是几小时,这要看具体的实现了)并且给这个Session分配一个端口,比如62000,然后改变这个数据包的源端口为62000。所 以本来是(10.0.0.1:1234->18.181.0.31:1235)的数据包到了互联网上变为了 (155.99.25.11:62000->18.181.0.31:1235)。
一旦NAT创建了一个Session后,NAT会记住62000端口对应的是10.0.0.1的1234端口,以后从18.181.0.31发送到 62000端口的数据会被NAT自动的转发到10.0.0.1上。(注意:这里是说18.181.0.31发送到62000端口的数据会被转发,其他的 IP发送到这个端口的数据将被NAT抛弃)这样Client A就与Server S1建立以了一个连接。
上面的比较基础,下面是关键的部分了。
看看下面的情况:
Server S1 Server S2
18.181.0.31:1235 138.76.29.7:1235
| |
| |
+----------------------+----------------------+
|
^ Session 1 (A-S1) ^ | ^ Session 2 (A-S2) ^
| 18.181.0.31:1235 | | | 138.76.29.7:1235 |
v 155.99.25.11:62000 v | v 155.99.25.11:62000 v
|
Cone NAT
155.99.25.11
|
^ Session 1 (A-S1) ^ | ^ Session 2 (A-S2) ^
| 18.181.0.31:1235 | | | 138.76.29.7:1235 |
v 10.0.0.1:1234 v | v 10.0.0.1:1234 v
|
Client A
10.0.0.1:1234
接上面的例子,如果Client A的原来那个Socket(绑定了1234端口的那个UDP Socket)又接着向另外一个Server S2发送了一个UDP包,那么这个UDP包在通过NAT时会怎么样呢?
这时可能会有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NAT再次创建一个Session,并且再次为这个Session分配一个端口号(比如:62001)。另外一种是 NAT再次创建一个Session,但是不会新分配一个端口号,而是用原来分配的端口号62000。前一种NAT叫做Symmetric NAT,后一种叫做Cone NAT。我们期望我们的NAT是第二种,呵呵,如果你的NAT刚好是第一种,那么很可能会有很多P2P软件失灵。(可以庆幸的是,现在绝大多数的NAT属 于后者,即Cone NAT)
好了,我们看到,通过NAT,子网内的计算机向外连结是很容易的(NAT相当于透明的,子网内的和外网的计算机不用知道NAT的情况)。
但是如果外部的计算机想访问子网内的计算机就比较困难了(而这正是P2P所需要的)。
那么我们如果想从外部发送一个数据报给内网的计算机有什么办法呢?首先,我们必须在内网的NAT上打上一个“洞”(也就是前面我们说的在NAT上建立一个 Session),这个洞不能由外部来打,只能由内网内的主机来打。而且这个洞是有方向的,比如从内部某台主机(比如:192.168.0.10)向外部 的某个IP(比如:219.237.60.1)发送一个UDP包,那么就在这个内网的NAT设备上打了一个方向为219.237.60.1的“洞”,(这 就是称为UDP Hole Punching的技术)以后219.237.60.1就可以通过这个洞与内网的192.168.0.10联系了。(但是其他的IP不能利用这个洞)。
呵呵,现在该轮到我们的正题P2P了。有了上面的理论,实现两个内网的主机通讯就差最后一步了:那就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了,两边都无法主动发出连接 请求,谁也不知道谁的公网地址,那我们如何来打这个洞呢?我们需要一个中间人来联系这两个内网主机。
现在我们来看看一个P2P软件的流程,以下图为例:
Server S (219.237.60.1)
|
|
+----------------------+----------------------+
| |
NAT A (外网IP:202.187.45.3) NAT B (外网IP:187.34.1.56)
| (内网IP:192.168.0.1) | (内网IP:192.168.0.1)
| |
Client A (192.168.0.20:4000) Client B (192.168.0.10:40000)
首先,Client A登录服务器,NAT A为这次的Session分配了一个端口60000,那么Server S收到的Client A的地址是202.187.45.3:60000,这就是Client A的外网地址了。同样,Client B登录Server S,NAT B给此次Session分配的端口是40000,那么Server S收到的B的地址是187.34.1.56:40000。
此时,Client A与Client B都可以与Server S通信了。如果Client A此时想直接发送信息给Client B,那么他可以从Server S那儿获得B的公网地址187.34.1.56:40000,是不是Client A向这个地址发送信息Client B就能收到了呢?答案是不行,因为如果这样发送信息,NAT B会将这个信息丢弃(因为这样的信息是不请自来的,为了安全,大多数NAT都会执行丢弃动作)。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在NAT B上打一个方向为202.187.45.3(即Client A的外网地址)的洞,那么Client A发送到187.34.1.56:40000的信息,Client B就能收到了。这个打洞命令由谁来发呢,呵呵,当然是Server S。
总结一下这个过程:如果Client A想向Client B发送信息,那么Client A发送命令给Server S,请求Server S命令Client B向Client A方向打洞。呵呵,是不是很绕口,不过没关系,想一想就很清楚了,然后Client A就可以通过Client B的外网地址与Client B通信了。
注意:以上过程只适合于Cone NAT的情况,如果是Symmetric NAT,那么当Client B向Client A打洞的端口已经重新分配了,Client B将无法知道这个端口(如果Symmetric NAT的端口是顺序分配的,那么我们或许可以猜测这个端口号,可是由于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太多,我们不推荐这种猜测端口的方法)。
如果两个客户端运行在一个NAT后,并且NAT不支持loopback translation(详见http://midcom-p2p.sourceforge.net/draft-ford-midcom-p2p- 01.txt),则可以通过双方先尝试连接对方的内网IP来解决。
P2P之UDP穿透NAT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 【转】P2P之UDP穿透NAT的原理与实现(附源代码)
作者:shootingstars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日期:2004-5-25 出处:P2P中国(PPcn.net) P2P 之 UDP穿透NAT的原理与实现(附源代码)原创:shootings ...
- P2P之UDP穿透NAT的原理与实现
首先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网络地址转换:网络地址转换是在IP地址日益缺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地址重用.NAT分为两 ...
- UDP穿透NAT原理解析
转自:http://www.2cto.com/net/201201/116793.html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网络地址转换:网络地址转换是在IP地址日益 ...
- [转]UDP穿透NAT的原理与实现(UDP“打洞”原理)
NAT(The IP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 NAT, 中文翻译为网络地址转换.具体的详细信息可以访问RFC 1631 - http://www. ...
- UDP穿越NAT原理(p2p)
转载自:http://blog.csdn.net/ldd909/article/details/5979967 论坛上经常有对P2P原理的讨论,但是讨论归讨论,很少有实质的东西产生(源代码).在这里我 ...
- p2p的UDP打洞原理
>>>>>>>>>>>>>>>>>>>>>>>>> ...
- P2P原理及UDP穿透简单说明
转:http://http://andylin02.iteye.com/blog/444666 P2P原理及UDP穿透简单说明 本文章出自cnntec.com的AZ猫著,如需要转发,请注明来自cnnt ...
- P2P原理及UDP穿透简单说明(转)
源: P2P原理及UDP穿透简单说明
- NAT的全然分析及其UDP穿透的全然解决方式
NAT的全然分析及其UDP穿透的全然解决方式 一:基本术语 防火墙 防火墙限制了私网与公网的通信,它主要是将(防火墙)觉得未经授权的的包丢弃,防火墙仅仅是检验包的数据,并不改动数据包中的IP地址和 ...
随机推荐
- Cocoapods 64-bit(iPhone5s) 问题解决方案
把 主工程 和 Pods 中的所有的 Architectures --> Architectures 改为 Standard architectures(arvmv7, armv7s), 去掉 ...
- Linux停SVN提交时强制写日志
Linux下SVN提交时强制写日志 SVN默认可以不写注释提交,有时候可能忘记写注释,有的人也没有写注释的习惯,导致翻看history的时候都不知道做了哪些更改,可以依照以下步骤修改SVN配置,强制提 ...
- Makefile第一讲:一个简单的Makefile
摘要 假定你对linux已经比较的熟悉,假定你编程已经稍有经验,本文不会对文章作出太多基础性解释,看不懂莫怪,只当作给学习的朋友一个引导思路,我也是一个初学者,边学边写,将学会的教给大家,文章有错误之 ...
- HDOJ --- 2196 Computer
Computer Time Limit: 1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2768 K (Java/Others)Total Su ...
- Linux文件虚拟机系统只读Read-only file system的快速解决方法
问题描述:上周公司的私有云(底层架构是Openstack+KVM,目前稳定性还不够好,开发团队在改进中)一个计算节点挂掉,之后恢复后发现这个计算节点的所有Linux系统都变成只读了,复制文件提示:Re ...
- 2D游戏编程6—windows程序模板
// INCLUDES /////////////////////////////////////////////// #define WIN32_LEAN_AND_MEAN // just say ...
- usaco 奶牛接力
Description 为增强体质,约翰决定举办一场奶牛接力跑比赛.比赛现场有一些接力位置,这些位置间有T条路连接,第i条路的长度为Li. 有N头奶牛需要参加比赛,领头的奶牛从位置S出发,她会按照你的 ...
- struts1与strut2的区别
struts1和struts2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框架 struts1工作流程:发布Struts Web服务时,根据web.xml初始化ActionServlet,ActionContext等内容.在接到 ...
- linux下安装php的swoole扩展模块(安装后php加载不出来?)
应开发同事要求,需要安装php的扩展模块swoole.swoole是一种PHP高级Web开发框架,框架不是为了提升网站的性能,而是为了提升网站的开发效率,以最少的性能损耗,换取最大的开发效率. 假设服 ...
- Coding girl一个老程序员谈到的一个女程序员的故事
因为有人说我给一个女程序员的建议不靠谱,我不服,因为我的工作经历中的一些女程序员都很不错,比那些男程序员都强,所以,我在新浪微博和twitter上征集女程序员的故事和想法,这两天来,我收到了好几封邮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