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TCP三握四挥
面试中被问到不少次TCP的三握四挥,今天特意来做一个总结(一些资料是很久前找的,忘了参考的链接了)
一、三次握手
首先来看一张图
最初,客户机A与服务器B的TCP进程都处于 CLOSED 状态。
然后由服务器B先创建TCB(传输控制块),进入到 LISTEN 状态,准备随时响应客户请求
下面开始三握:
- 第一次握手
A的TCP进程创建TCB(传输控制块),然后向B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段首部中的 同步位SYN=1,同时选择一个初始序列号seq=x;(SYN报文段不能携带数据,但需要消耗一个序列号)这时客户端A进入到 SYN-SENT(同步已发送)状态。
- 第二次握手
B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如果同意建立连接,则向A发送确认。在确认报文段中 同步位SYN=1、确认位ACK=1、确认号ack=x+1(对接收的序列号seq=x的报文段进行确认,并期望接收的下一个报文段的序号seq=x+1),同时也为自己选择一个初始序列号seq=y,这时服务器B进入 SYN-RCVID 状态。
注:该报文段是ACK报文段的同时也是SYN报文段,所以该报文段也不能携带数据。
- 第三次握手
A收到B的确认以后,再向B发出确认。确认报文 ACK=1、确认号ack=y+1(对接收的序列号seq=y的报文段进行确认,并期望接收的下一个报文段的序号seq=y+1)。这时A进入到 ESTAB-LISHED 状态。当B接收到A的确认后,也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连接建立完成
注:ACK报文段可以携带数据,但如果不携带数据则不消耗序列号,在这种情况下,下一个报文段的序号不变,seq仍是x+1。
下面对 同步位SYN、确认位ACK、确认号ack 以及 三次握手时出现的五个状态 进行下解释
同步位SYN:在建立连接时用来同步序号;当SYN=1,ACK=0时,表明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当SYN=1,ACK=1时,表明这是一个连接接收报文段;
确认位ACK:当ACK=1时,确认号ack才生效。在请求建立连接后(第一次握手后),所有的报文段都必须把ACK置1。
确认号ack:期望收到的下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比如:B正确接收到了A发送过来的一个报文段,序号是501,数据长度是200字节;这表明B正确接收到了序号501-700的数据。所以,B期望的下一个序号是701,于是B在发送给A的确认报文段中确认号ack=701。
CLOSED:初始关闭状态
LISTEN:监听状态,等待客户连接
SYB-SENT:同步已发送
SYN-RCVD:同步已接收
ESTAB-LISHED:已建立连接
面试问题1:为什么不是两次握手?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了 B,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考虑一种异常情况,即 A 发出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并没有丢失,而是在某些网络结点长时间的滞留了,以致延误到连接释放以后的某个时间才到达 B。本来这是一个早已失效的报文段,但 B 收到此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就误认为是 A 又发出了一次新的连接请求,于是就向 A 发出确认报文段,同意建立连接。假定不采用报文握手,那么只要 B 发出确认,新的连接就建立了。
由于现在 A 并没有发出建立连接的请求,因此不会理睬 B 的确认,也不会向 B 发送数据,但 B 却认为新的运输连接已经建立了,并一直等待 A 发来数据,B 的许多资源就这样浪费了。
采用三次握手的办法,可以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例如在刚才的异常情况下,A 不会向 B 的确认发出确认,B 由于收不到确认,就知道 A 并没有要求建立连接。
面试问题2:为什么不是四次握手?
完全可靠的通信协议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任何的通信协议都是在接受这样的现实情况之上进行的。 三次握手后,A 和 B 至少可以确认之前的通信情况,但无法确认之后的情况。在这个道理上说,无论是四次还是五次或是更多次都是徒劳的。
二、四次挥手
再来看一张图
A与B想要断开连接,需要经过四次挥手
- 第一次挥手:A先发送连接释放报文段,段首部的终止控制位FIN=1,序号seq=u(等于A前面发送数据的最后一个序号加1);然后A进入 FIN-WAIT-1(终止等待1)状态,等待B的确认。A
注:FIN报文段即使不携带数据也要消耗一个序列。
- 第二次挥手:B收到A的连接释放报文段后,立刻发出确认报文段,确认号ack=u+1,序号seq=v(等于B前面发送数据的最后一个序号加1);然后B进入CLOSE-WAIT(关闭等待)状态。
注:TCP服务器这时会通知高层应用进程,从A到B这个方向的连接就断开了,这时TCP连接处于半关闭(half-close)状态;但B到A这个方向的连接并没有断,B任然可以向A发送数据。
- 第三次挥手:A收到B的确认报文段后进入到 FIN-WAIT-2(终止等待2)状态,继续等待B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段;若B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B就会向A发送连接释放报文段,段首部的终止控制位 FIN=1,序号seq=w(半关闭状态可能又发送了一些数据),确认号ack=u+1,这时B进入LAST-ACK(最后确认)状态,等待A的确认。
特别注意:确认号ack没有变,仍然为上次发送过的确认号u+1。
- 第四次挥手:A收到B的连接释放报文段并发出确认,确认段中 确认位ACK=1,确认号ack=w+1,序号seq=u+1;然后A进入到TIME-WAIT(时间等待)状态。当B再接收到该确认段后,B就进入CLOSED状态。
注:处于TIME-WAIT状态的A必须等待2MSL时间后,才会进入CLOSED状态。MSL(Maximum Segment Lifetime)最长报文段寿命,RFC 793 建议设为两分钟,对于现在的网络,MSL=2分钟可能太长了一些,我们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更小的MSL值。
四挥的七个状态:
ESTAB-LISHED:已建立连接
FIN-WAIT-1:终止等待1
CLOSE-WAIT:关闭等待
FIN-WAIT-2:终止等待2
LAST-ACK:最后确认
TIME-WAIT:时间等待
CLOSED:关闭
面试问题1:为什么A要等待2MSL的时间?
- 为了保证A发送的最后一个报文段能够到达B。因为这个 ACK 有可能丢失,从而导致处在 LAST-ACK 状态的服务器收不到对 FIN-ACK 的确认报文。服务器会超时重传这个 FIN-ACK,接着客户端再重传一次确认,重新启动时间等待计时器。最后客户端和服务器都能正常的关闭。假设客户端不等待 2MSL,而是在发送完 ACK 之后直接释放关闭,一旦这个 ACK 丢失的话,服务器就无法正常的进入关闭连接状态。
- 可以防止已失效的报文段。客户端在发送最后一个 ACK 之后,再经过经过 2MSL,就可以使本连接持续时间内所产生的所有报文段都从网络中消失,从保证在关闭连接后,不会有仍在网络中滞留的报文段去骚扰服务器。
面试问题2:linux服务器出现大量 TIME-WAIT 状态的TCP连接 的处理方法
通过调整内核参数解决,
vi /etc/sysctl.conf编辑文件,加入以下内容: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net.ipv4.tcp_tw_reuse = 1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30然后执行 /sbin/sysctl -p 让参数生效。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表示开启SYN Cookies。当出现SYN等待队列溢出时,启用cookies来处理,可防范少量SYN攻击,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tw_reuse = 1 表示开启重用。允许将 TIME-WAIT sockets重新用于新的TCP连接,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表示开启TCP连接中 TIME-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fin_timeout 修改系統默认的 TIMEOUT 时间。
面试问题3:为什么要四次挥手?
- A 向 B 发送一个连接释放请求报文,代表 A 的数据传送完了,请求释放连接;
- B 收到后,B 立即向 A 发送一个确认报文,代表 B 已经知道 A 没有数据要传送了,但是 B 可能还有数据要向 A 传送;
- B 的数据传送完后,向 A 发送一个连接释放请求报文,代表 B 的数据也传送完了,请求释放连接;
- A 收到后,也立即向 B 发送一个确认报文,同时等待 2MSL 后,连接断开。
注:TCP 是全双工通信,因此必须两个方向分别断开连接。
面试问题4:为什么建立连接三次,断开连接四次?
- 因为建立连接时,服务器的确认 ACK 和请求同步 SYN 可以放在一个报文里,而断开连接时,服务器可能还有数据要传送,因此,必须先发一个客户端断开连接请求的确认 ACK,以免客户端超时重传,待服务器的数据传送完毕后,再发送一个请求断开连接的报文段。
- 断开时次数比连接多一次,是因为连接过程,通信只需要处理「连接」,而断开过程,通信需要处理「数据+连接」。
深入理解TCP三握四挥的更多相关文章
- 详解TCP三握四挥
TCP握手协议 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 ...
- TCP实战一(三握四挥、流量控制)
上一篇博文已经介绍了tcpdump的一些基本操作与命令,今天这篇博文将带你解密如何利用wireshark对tcpdump抓到的数据包进行可视化分析! 参考文献:https://zhuanlan.zhi ...
- 由一次线上故障来理解下 TCP 三握、四挥 & Java 堆栈分析到源码的探秘
本文导读: 生产故障场景介绍 TCP 建连三次握手过程 TCP 断连四次挥手过程 结合 Java 堆栈剖析源码 再从堆栈中找到"罪魁祸首" 问题优化方案总结 1.生产故障场景介绍 ...
- 理解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TCP相关知识 TCP是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提供可靠交付的.全双工的.面向字节流的点对点服务.HTTP协议便是基于TCP协议实现的.(虽然作为应用层协议,HTTP协议并没有明确要求必须使用TCP协 ...
- 彻彻底底地理解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全部过程
三次握手 我们先提出一些问题,但是我们暂且不回答这些问题,下面我会尽我所能详尽地讲解TCP的三次握手过程,然后看完你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对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为什么要握手 为什么是三次而不是 ...
- 理解TCP三次握手/四次断开的必要性
1 TCP的三次握手与必要性 (1)三次握手图 (2)必要性:TCP通过三次握手建立可靠的(确保收到)的全双工通信. 1)第一次握手和第二次握手(ACK部分)建立了从客户端到服务器传送数据的可靠连接: ...
- 你应该这么理解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前言: TCP协议是计算机的基础,他本身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协议. 本文只是蜻蜓点水,将从网络基础以及TCP的相关概念介绍开始,之后再将三次握手,四次挥手这些内容来阐述. 最后介绍一些常见问题,并给出 ...
- 通俗大白话来理解TCP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断开
from : https://blog.csdn.net/Neo233/article/details/72866230?locationNum=15&fps=1%20HTTP%E6%8F%A ...
- 通俗大白话来理解TCP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分手
通俗理解: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进行三次握手来保证连接是双工的呢,一次不行么?两次不行么?我们举一个现实生活中两个人进行语言沟通的例子来模拟三次握手. 引用网上的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虽然不太正确,后面会指 ...
随机推荐
- Linux离线安装Docker
1.从官方下载Docker安装包并上传至虚拟机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static/stable/x86_64/ 2.解压安装包 tar -xvf doc ...
- idea在docker环境,调试spring boot程序
允许docker被远程访问 见:https://www.cnblogs.com/wintersoft/p/10921396.html 教程见:https://spring.io/guides/gs/s ...
- windows如何查看jdk的安装目录
1.检查电脑上是否安装了JDK可以在cmd窗口输入java -version查看是否需安装了JDK 2.查看JDK的安装目录 一种是在cmd窗口输入java -verbose,查看最后一行即为JDK安 ...
- tar加密码
tar -zcvf - *** | openssl des3 -salt -k pass | dd of=.his dd if=.his | openssl des3 -d -k pass| tar ...
- canvas api 速记
基本骨骼 <canvas id="canvas" width=1000 height=1000 style="border: 1px black dotted&qu ...
- 解决iis内存占用过大的问题--ZT
解决iis内存占用过大的问题 在IIS6下,经常出现w3wp的内存占用不能及时释放,从而导致服务器响应速度很慢. 今天研究了一下,可以做以下配置: 1.在IIS中对每个网站进行单独的应用程序池配置.即 ...
- H2数据库介绍
H2数据库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 H2是一个采用java语言编写的嵌入式数据库引擎,只是一个类库(即只有一个 jar 文件),可以直接嵌入到应用项目中,不受平台的限制 应用场景: 可以同应用程序打 ...
- android基础---->SharedPreferences的使用
SharedPreferences 还支持多种不同的数据类型存储,如果存储的数据类型是整型,那么读取出来的数据也是整型的,存储的数据是一个字符串,读取出来的数据仍然是字符串.这样你应该就能明显地感觉到 ...
- PHP 23种设计模式
学习PHP,对设计模式永远是逃不掉的:今天把php23种设计模式及其demo好好整理如下: 记录PHP关于23种设计模式的简单Demo. Demo地址:https://segmentfault.com ...
- Maven专题
Maven 教程之 settings.xml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