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Net--Google的人脸识别(转)
引入
随着深度学习的出现,CV领域突破很多,甚至掀起了一股CV界的创业浪潮,当次风口浪尖之时,Google岂能缺席。特贡献出FaceNet再次刷新LFW上人脸验证的效果记录。
本文是阅读FaceNet论文的笔记,所有配图均来自于论文。
转载请注明:http://blog.csdn.net/stdcoutzyx/article/details/46687471
FaceNet
与其他的深度学习方法在人脸上的应用不同,FaceNet并没有用传统的softmax的方式去进行分类学习,然后抽取其中某一层作为特征,而是直接进行端对端学习一个从图像到欧式空间的编码方法,然后基于这个编码再做人脸识别、人脸验证和人脸聚类等。
FaceNet算法有如下要点:
- 去掉了最后的softmax,而是用元组计算距离的方式来进行模型的训练。使用这种方式学到的图像表示非常紧致,使用128位足矣。
- 元组的选择非常重要,选的好可以很快的收敛。
先看具体细节。
网络架构
大体架构与普通的卷积神经网络十分相似:
如图所示:Deep Architecture就是卷积神经网络去掉sofmax后的结构,经过L2的归一化,然后得到特征表示,基于这个特征表示计算三元组损失。
目标函数
在看FaceNet的目标函数前,其实要想一想DeepID2和DeepID2+算法,他们都添加了验证信号,但是是以加权的形式和softmax目标函数混合在一起。Google做的更多,直接替换了softmax。
所谓的三元组就是三个样例,如(anchor, pos, neg),其中,x和p是同一类,x和n是不同类。那么学习的过程就是学到一种表示,对于尽可能多的三元组,使得anchor和pos的距离,小于anchor和neg的距离。即:
所以,变换一下,得到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的含义就是对于不满足条件的三元组,进行优化;对于满足条件的三元组,就pass先不管。
三元组的选择
很少的数据就可以产生很多的三元组,如果三元组选的不得法,那么模型要很久很久才能收敛。因而,三元组的选择特别重要。
当然最暴力的方法就是对于每个样本,从所有样本中找出离他最近的反例和离它最远的正例,然后进行优化。这种方法有两个弊端:
- 耗时,基本上选三元组要比训练还要耗时了,且等着吧。
- 容易受不好的数据的主导,导致得到的模型会很差。
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论文中提出了两种策略。
- 每N步线下在数据的子集上生成一些triplet
- 在线生成triplet,在每一个mini-batch中选择hard pos/neg 样例。
为了使mini-batch中生成的triplet合理,生成mini-batch的时候,保证每个mini-batch中每个人平均有40张图片。然后随机加一些反例进去。在生成triplet的时候,找出所有的anchor-pos对,然后对每个anchor-pos对找出其hard neg样本。这里,并不是严格的去找hard的anchor-pos对,找出所有的anchor-pos对训练的收敛速度也很快。
除了上述策略外,还可能会选择一些semi-hard的样例,所谓的semi-hard即不考虑alpha因素,即:
网络模型
论文使用了两种卷积模型:
- 第一种是Zeiler&Fergus架构,22层,140M参数,1.6billion FLOPS(FLOPS是什么?)。称之为NN1。
- 第二种是GoogleNet式的Inception模型。模型参数是第一个的20分之一,FLOPS是第一个的五分之一。
- 基于Inception模型,减小模型大小,形成两个小模型。
- NNS1:26M参数,220M FLOPS。
- NNS2:4.3M参数,20M FLOPS。
- NN3与NN4和NN2结构一样,但输入变小了。
- NN2原始输入:224×224
- NN3输入:160×160
- NN4输入:96×96
其中,NNS模型可以在手机上运行。
其实网络模型的细节不用管,将其当做黑盒子就可以了。
数据和评测
在人脸识别领域,我一直认为数据的重要性很大,甚至强于模型,google的数据量自然不能小觑。其训练数据有100M-200M张图像,分布在8M个人上。
当然,google训练的模型在LFW和youtube Faces DB上也进行了评测。
下面说明了多种变量对最终效果的影响
网络结构的不同
图像质量的不同
最终生成向量表示的大小的不同
训练数据大小的不同
对齐与否
在LFW上,使用了两种模式:
- 直接取LFW图片的中间部分进行训练,效果98.87左右。
- 使用额外的人脸对齐工具,效果99.63左右,超过deepid。
总结
- 三元组的目标函数并不是这篇论文首创,我在之前的一些Hash索引的论文中也见过相似的应用。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学习特征的模型都必须用softmax。用其他的效果也会好。
- 三元组比softmax的优势在于
- softmax不直接,(三元组直接优化距离),因而性能也不好。
- softmax产生的特征表示向量都很大,一般超过1000维。
- FaceNet并没有像DeepFace和DeepID那样需要对齐。
- FaceNet得到最终表示后不用像DeepID那样需要再训练模型进行分类,直接计算距离就好了,简单而有效。
- 论文并未探讨二元对的有效性,直接使用的三元对。
参考文献
[1]. Schroff F, Kalenichenko D, Philbin J. Facenet: A unified embedding for face recognition and clustering[J]. arXiv preprint arXiv:1503.03832, 2015.
FaceNet--Google的人脸识别(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 facenet 进行人脸识别测试
1.简介:facenet 是基于 TensorFlow 的人脸识别开源库,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扒扒源代码:https://github.com/davidsandberg/facenet 2.安装和配置 ...
- 第三十七节、人脸检测MTCNN和人脸识别Facenet(附源码)
在说到人脸检测我们首先会想到利用Harr特征提取和Adaboost分类器进行人脸检测(有兴趣的可以去一看这篇博客第九节.人脸检测之Haar分类器),其检测效果也是不错的,但是目前人脸检测的应用场景逐渐 ...
- 人脸识别FaceNet+TensorFlow
一.本文目标 利用facenet源码实现从摄像头读取视频,实时检测并识别视频中的人脸.换句话说:把facenet源码中contributed目录下的real_time_face_recognition ...
- facenet 人脸识别(一)
前言 已完成TensorFlow Object Detection API环境搭建,具体搭建过程请参照: 安装运行谷歌开源的TensorFlow Object Detection API视频物体识别系 ...
- TensorFlow环境 人脸识别 FaceNet 应用(一)验证测试集
TensorFlow环境 人脸识别 FaceNet 应用(一)验证测试集 前提是TensorFlow环境以及相关的依赖环境已经安装,可以正常运行. 一.下载FaceNet源代码工程 git clone ...
- facenet 人脸识别(二)——创建人脸库搭建人脸识别系统
搭建人脸库 选择的方式是从百度下载明星照片 照片下载,downloadImageByBaidu.py # coding=utf-8 """ 爬取百度图片的高清原图 &qu ...
- paper 50 :人脸识别简史与近期进展
自动人脸识别的经典流程分为三个步骤:人脸检测.面部特征点定位(又称Face Alignment人脸对齐).特征提取与分类器设计.一般而言,狭义的人脸识别指的是"特征提取+分类器"两 ...
- 学习笔记TF058: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基于人脸部特征信息识别身份的生物识别技术.摄像机.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或视频流,自动检测.跟踪图像中人脸,做脸部相关技术处理,人脸检测.人脸关键点检测.人脸验证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g ...
- face recognition[翻译][深度人脸识别:综述]
这里翻译下<Deep face recognition: a survey v4>. 1 引言 由于它的非侵入性和自然特征,人脸识别已经成为身份识别中重要的生物认证技术,也已经应用到许多领 ...
随机推荐
- 分享我的2014年3月unity3d面试题与参考答案
今年3月份面试unity3d游戏程序,先做的面试题,然后人事问了我几个之前游戏开发的问题,问我英语怎么样等等,介绍了公司情况和对unity3d程序的要求.之后就回来了,总共面了不到1个半小时吧.笔试答 ...
- SQL按照日、周、月、年统计数据
写sql语句分别按日,星期,月,季度,年统计销售额 --按日 select sum(consume),day([date]) from consume_record where year([date] ...
- javascript函数没有重载测试
今天继续学习javascript系列教程,虽然是基础,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用心来学习的,不要怕难,不用怕忘记,不要怕学不会.哪个高手不是从零开始的,我要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心,并且认真的走下去.虽然路途艰辛 ...
- Android 开机自启动应用
Android启动时,会发出一个系统广播 ACTION_BOOT_COMPLETED,它的字符串常量表示为 “android.intent.action.BOOT_COMPLETED” 开机自启动程序 ...
- IPointCollection转IPolyline
IPointCollection转线IPolyline: IPolyline pl = new PolylineClass(); IPointCollection ptc = pl as IPoint ...
- [GeekBand] STL与泛型编程(2)
本篇文章在上一篇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一些常用的容器以及STL的一些深入知识. 一. Stack和Queue 栈和队列是非常常用的两种数据结构,由deque适配而来.关于数据结构的知识这里就不在介绍了 ...
- windbg基本命令
1, .reload k 当前调用堆栈.u 当前正在执行的代码. 2, ~ 查看被调试进程中的线程信息每一行是一个线程的信息.第一行中,0 表示这个进程的编号:1ff4.1038 是 16 进制数字, ...
- jsp链接数据库
数据库表代码: /*Navicat MySQL Data Transfer Source Server : localhost_3306Source Server Version : 50528Sou ...
- WordPress 模板常用函数
WordPress 基本模板文件 一套完整的 WordPress 模板应至少具有如下文件: style.css : CSS(样式表)文件 index.php : 主页模板 archive.php : ...
- 关于B/S系统在移动端应用的一些注意的地方(不断更新)
1.不要直接把PC端的页面直接搬到移动端来用.这里举个例子:有个活动页面,在PC端和手机端的Safari里展现都好,但是当用手机APP(如手机淘宝)扫码打开后,却没法顺畅的异步获取到jsonp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