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从Erlang到Go的一些思维碰撞,就像当初从C++到Erlang一样,整理下来记于此。

Actor

Actor模型,又叫参与者模型,其”一切皆参与者(actor)”的理念与面向对象编程的“一切皆是对象”类似,但是面向对象编程中对象的交互通常是顺序执行的(占用的是调用方的时间片,是否并发由调用方决定),而Actor模型中actor的交互是并行执行的(不占用调用方的时间片,是否并发由自己决定)。

在Actor模型中,actor执行体是第一类对象,每个actor都有自己的ID(类比人的身份证),可以被传递。actor的交互通过发送消息来完成,每个actor都有一个通信信箱(mailbox,本质上是FIFO消息队列),用于保存已经收到但尚未被处理的消息。actorA要向actorB发消息,只需持有actorB ID,发送的消息将被立即Push到actorB的消息信箱尾部,然后返回。因此Actor的通信原语是异步的。

从actor自身来说,它的行为模式可简化为:

  • 发送消息给其它的actor
  • 接收并处理消息,更新自己的状态
  • 创建其它的actor

一个好的Actor模型实现的设计目标:

  • 调度器: 实现actor的公平调度
  • 容错性: 具备良好的容错性和完善错误处理机制
  • 扩展性: 屏蔽actor通信细节,统一本地actor和远程actor的通信方式,进而提供分布式支持
  • 热更新? (还没弄清楚热更新和Actor模型,函数式范式的关联性)

在Actor模型上,Erlang已经耕耘三十余载,以上提到的各个方面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其OTP整合了在Actor模型上的最佳实践,是Actor模型的标杆。

CSP

顺序通信进程(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es,CSP)和Actor模型一样,都由独立的,并发的执行实体(process)构成,执行实体间通过消息进行通信。但CSP模型并不关注实体本身,而关注发送消息使用的通道(channel),在CSP中,channel是第一类对象,process只管向channel写入或读取消息,并不知道也不关心channel的另一端是谁在处理。channel和process是解耦的,可以单独创建和读写,一个process可以读写(订阅)个channel,同样一个channel也可被多个process读写(订阅)。

对每个process来说:

  • 从命名channel取出并处理消息
  • 向命名channel写入消息
  • 创建新的process

Go语言并没有完全实现CSP理论(参见知乎讨论),只提取了CSP的process和channel的概念为并发提供理论支持。目前Go已经是CSP的代表性语言。

CSP vs Actor

  • 相同的宗旨:”不要通过共享内存来通信,而应该通过通信来共享内存”
  • 两者都有独立的,并发执行的通信实体
  • Actor第一类对象为执行实体(actor),CSP第一类对象为通信介质(channel)
  • Actor中实体和通信介质是紧耦合的,一个Actor持有一个Mailbox,而CSP中process和channel是解耦的,没有从属关系。从这一层来说,CSP更加灵活
  • Actor模型中actor是主体,mailbox是匿名的,CSP模型中channel是主体,process是匿名的。从这一层来说,由于Actor不关心通信介质,底层通信对应用层是透明的。因此在分布式和容错方面更有优势

Go vs Erlang

  • 以上 CSP vs Actor
  • 均实现了语言级的coroutine,在阻塞时能自动让出调度资源,在可执行时重新接受调度
  • go的channel是有容量限制的,因此只能一定程度地异步(本质上仍然是同步的),erlang的mailbox是无限制的(也带来了消息队列膨胀的风险),并且erlang并不保证消息是否能到达和被正确处理(但保证消息顺序),是纯粹的异步语义,actor之间做到完全解耦,奠定其在分布式和容错方面的基础
  • erlang/otp在actor上扩展了分布式(支持异质节点),热更和高容错,go在这些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受限于channel,想要在语言级别支持分布式是比较困难的)
  • go在消息流控上要做得更好,因为channel的两个特性: 有容量限制并独立于goroutine存在。前者可以控制消息流量并反馈消息处理进度,后者让goroutine本身有更高的处理灵活性。典型的应用场景是扇入扇出,Boss-Worker等。相比go,erlang进程总是被动低处理消息,如果要做流控,需要自己做消息进度反馈和队列控制,灵活性要差很多。另外一个例子就是erlang的receive操作需要遍历消息队列(参考),而如果用go做同步调用,通过单独的channel来做则更优雅高效

Actor in Go

在用Go写GS框架时,不自觉地会将goroutine封装为actor来使用:

  • GS的执行实体(如玩家,公会)的逻辑具备强状态和功能聚合性,不易拆分,因此通常是一个实体一个goroutine
  • 实体接收的逻辑消息具备弱优先级,高顺序性的特点,因此通常实体只会暴露一个Channel与其它实体交互(结合go的interface{}很容易统一channel类型),这个channel称为RPC channel,它就像这个goroutine的ID,几乎所有逻辑goroutine之间通过它进行交互
  • 除此之外,实体还有一些特殊的channel,如定时器,外部命令等。实体goroutine对这些channel执行select操作,读出消息进行处理
  • 加上goroutine的状态数据之后,此时的goroutine的行为与actor相似:接收消息(多个消息源),处理消息,更新状态数据,向其它goroutine发送消息(通过RPC channel)

到目前为止,goroutine和channel解耦的优势并未体现出来,我认为主要的原因仍然是GS执行实体的强状态性和对异步交互流程的顺序性导致的。

在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已经有人已经用go实现了Actor模型: https://github.com/AsynkronIT/protoactor-go。 支持分布式,甚至supervisor,整体思想和用法和erlang非常像,真是有种他山逢知音的感觉。:)

参考:

  1. http://jolestar.com/parallel-programming-model-thread-goroutine-actor/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192499

http://wudaijun.com/2017/05/go-vs-erlang/

CSP vs Actor Go vs Erlang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关于并发模型 Actor 和 CSP

    最近在看<七天七并发模型>这本书,在书上介绍了 Actor 和 CSP 这两种并发模型.这两种模型很像,但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看完之后,比较困扰的是: 在什么场合使用哪种模型比较好呢? ...

  2. Go/Python/Erlang编程语言对比分析及示例

    本文主要是介绍Go,从语言对比分析的角度切入.之所以选择与Python.Erlang对比,是因为做为高级语言,它们语言特性上有较大的相似性,不过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几个我比较熟悉. Go的很多语言特性借鉴 ...

  3. 并发之痛 Thread,Goroutine,Actor

    转自:http://jolestar.com/parallel-programming-model-thread-goroutine-actor/ 先梳理下两个概念,几乎所有讲并发的文章都要先讲这两个 ...

  4. Go/Python/Erlang编程语言对比分析及示例 基于RabbitMQ.Client组件实现RabbitMQ可复用的 ConnectionPool(连接池) 封装一个基于NLog+NLog.Mongo的日志记录工具类LogUtil 分享基于MemoryCache(内存缓存)的缓存工具类,C# B/S 、C/S项目均可以使用!

    Go/Python/Erlang编程语言对比分析及示例   本文主要是介绍Go,从语言对比分析的角度切入.之所以选择与Python.Erlang对比,是因为做为高级语言,它们语言特性上有较大的相似性, ...

  5. 基于 CSP 的设计思想和 OOP 设计思想的异同

    LinkerLin Go语言推崇的CSP编程模型和设计思想,并没有引起很多Go开发者包括Go标准库作者的重视.标准库的很多设计保留了很浓的OOP的味道.本篇Blog想比较下从设计的角度看,CSP和OO ...

  6. 基于Actor模型的CQRS、ES解决方案分享

    开场白 大家晚上好,我是郑承良,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基于Actor模型的CQRS/ES解决方案分享>,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是这个话题的学习者.追随者,这个话题目前生产环境落地的资料少一些,分 ...

  7. Actor模型的状态(State)+行为(Behavior)+邮箱(Mailbox)

    状态(State)+行为(Behavior)+邮箱(Mailbox) 基于Actor模型的CQRS.ES解决方案分享 开场白 大家晚上好,我是郑承良,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基于Actor模型的CQ ...

  8. Golang全接触

    满打满算, 从好友推荐Golang至发文时, 使用Golang已经有1年多了. 这种时间对于C/C++ Java这些老者来说, 简直是菜鸟级别的经验 但作为新生代语言的特点就是实战. Golang这一 ...

  9. Python协程与Go协程的区别二

    写在前面 世界是复杂的,每一种思想都是为了解决某些现实问题而简化成的模型,想解决就得先面对,面对就需要选择角度,角度决定了模型的质量, 喜欢此UP主汤质看本质的哲学科普,其中简洁又不失细节的介绍了人类 ...

随机推荐

  1. C# 数组深拷贝

    数组深拷贝,即完全复制出一份新的数组,两个数组内容完全相同. 一般有四种方法: 1. 循环遍历复制 2. 数组的成员方法:CopyTo CopyTo方法用作将源数组全部拷贝到目标数组中,可以指定目标数 ...

  2. ADO.NET 【增】【删】【改】【查】

    数据访问  Using System.Data.SqlClient;   对应命名空间                                       -- SqlConnection   ...

  3. ADO.NET 【类库】【与数据库的连接】

    ADO.NET是什么,有什么用 数据库访问技术 ado.net可让开发人员以一致的方式存取资料来源, 资料共用的消费者应用程序可使用ado.net 来连接至这些资料来源,并且撷取.处理及更新其中所含的 ...

  4. [c#] Html Agility Pack 解析HTML

    摘要 在开发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服务端返回的是html的内容,但需要在客户端显示纯文本内容,这时候就需要解析这些html,拿到里面的纯文本.达到这样的目的可以有很多途径,比如自己写正则表 ...

  5. 浅谈sql中的in与not in,exists与not exists的区别以及性能分析

    1.in和exists in是把外表和内表作hash连接,而exists是对外表作loop循环,每次loop循环再对内表进行查询,一直以来认为exists比in效率高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如果查询的两个表 ...

  6. JFace TableViewer性能改善 -- 使用VirtualTable

    前一篇提到了SWT中的table的通过使用virtual table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那么如果既存的工程中使用的是TableViewer来创建的表,也能改成virtual table吗? 答案是肯定 ...

  7. Java - ArrayList源码分析

    java提高篇(二一)-----ArrayList 一.ArrayList概述 ArrayList是实现List接口的动态数组,所谓动态就是它的大小是可变的.实现了所有可选列表操作,并允许包括 nul ...

  8. Linux常用基本命令(more)

    more命令 作用:相比cat一次性显示文件内容,more用于分页显示内容,less比more更强大,大多数的参数类似 more [option] [file] -num : 每页显示num行 +nu ...

  9. mysql常用语句练习-基于ecshop2.7.3数据库(1)

    SELECT * FROM ecs_goods WHERE goods_id = 1;SELECT goods_id, goods_name FROM ecs_goods WHERE goods_id ...

  10. influxdb-1.7.2.x86_64安装 install influxdb-1.7.2.x86_64 on RedHat & CentOS

    1.下载安装 wget http://dl.influxdata.com/influxdb/releases/influxdb-1.7.2.x86_64.rpm https://portal.inf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