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E-2015-0057 POC构造 & 利用分析(2015.7)
CVE-2015-0057 POC构造 & 利用分析
主要内容:
构造POC
利用思路
0x00 初探
从这篇文章可以获知:
1.问题出在 win32k!xxxEnableWndSBArrows 函数,其在触发 user-mode callback 后,执行完相应操作后从用户层返回到内核层,对接下来操作的对象未能验证其是否已经释放(更改),而继续对其进行操作,导致UAF。触发user-mode callback的调用流程为:
2.所涉及的敏感对象为 tagSBINFO,可以通过CreateWindows("SCROLLBAR"...)来创建。
3.关键利用代码也位于 win32k!xxxEnableWndSBArrows 函数内,位于第一次调用 xxxDrawScrollBar 函数后。
所以要构造POC,思路就很明确了:
在 win32k!xxxEnableWndSBArrows 函数执行到关键代码之前,找到一条能够触发 user-mode callback 的调用路径,hook 掉对应的应用层函数,在其中 destroy tagSBINFO 对象。
Aaron Adams给出了触发上面 user-mode callback 流程的部分代码,为其添加一个最基本的窗口,然后在WM_CREATE消息中创建scrollbar、Show scrollbar 和 Enable scrollbar,将其编译成程序。
0x01 跟踪
对该程序的执行过程跟踪,查看其是否按照预期的 user-mode callback 流程执行。发现在其 xxxGetColorObjects 函数中,流程走向了另一条流程 --> 调用 xxxGetControlBrush 函数。相关代码段:
经查阅ReactOS,得知tagWnd.fnid=0x29A 含义:
此时的 tagWnd 就是我们所创建的 SCROLLBAR 的,而SCROLLBAR的fnid的值一直都为0x29A。
所以此时有两个选择:
1.想办法更改 fnid 的值
2.寻找另一条触发user-mode callback的路径
:寻找 xxxGetControlBrush 函数内触发user-mode callback的调用路径。
关于怎么判断 user-mode callback 是否可以触发,内核小王子Tajei Mandt很早就纰漏了相关知识:
任何的user-mode callback流程最终内核到用户层的入口点都会是 nt!KeUserModeCallback
函数名带有"xxx"和"zzz"前缀的一般都可以触发。
。。。
有趣的是,在寻找的过程中,结合动态调试发现 xxxGetControlBrush 又去调用 xxxDefWindowProc 函数了。那么是否可以回到上面的user-mode callback继续执行,但是在对 xxxLoadUserApiHook 函数跟踪之后,发现其并不能调用 xxxLoadHmodIndex。
:放弃这条路径,返回到 xxxDefWindowProc 函数中寻找另一条路径。
在 xxxDefWindowProc 调用 xxxLoadUserApiHook 附近有这样一段代码:
虽然call ds:rva gapfnScSendMessage[r11+r10*8]看起来是动态确定,但在测试过程中,在xxxEnableWndSBArrows的调用流程中,其都是调用的 SfnDWORD 函数。
这就是寻找的user-mode callback的调用流程了。
0x02 确定
目前确定的 user-mode callback 流程内核部分:
NtUserEnableScrollBar--> xxxEnableScrollBar--> xxxEnableWndSBArrows--> xxxDrawScrollBar(第一次) -->xxxDrawSB2 -->xxxGetColorObjects -->xxxGetControlBrush -->xxxGetControlColor -->xxxDefWindowProc -->SfnDWORD(call ds:rva gapfnScSendMessage[r11+r10*8])--> KeUserModeCallback
关于该流程对应的用户层函数,这个对应关系可以通过使用 Windbg 查看 peb.KernelCallbackTable 来确定:
也可以直接利用IDA查看:
Index为调用KeUserModeCallback 最后一个push的值:
所以 win32k!SfnDWORD 对应的用户层函数为 user32!fnDWORD。
到此,整个user-mode callback流程便清晰了。
0x03 行动
接下来需要利用这次user-mode callback,hook 掉其流程中用户层函数 user32!fnDWORD,然后在 MyfnDWORD 中 destroy scrollbar。
由于user32!fnDWORD调用频繁,所以要进行区分,为了把干扰和不确定因素降低,在 WM_CREATE消息中,hook 掉 user32!fnDWORD 便立即调用 EnableScrollBar 。
测试过程中,在目标 user-mode callback 流程触发的 user32!fnDWORD 调用之前,没有一次 user32!fnDWORD 的调用,所以第一次的 MyfnDWORD 调用就是目标流程所触发的,此时 destroy scrollbar 就好了。
0x04 效果
调用 win32k!xxxDrawScrollBar 函数之前:
之后:
可以看到其已经从tagWnd中移除了。
0x05 利用分析
流程:
[1] 创建大量的 tagPROPLIST 对象,为下一步挖坑做前提条件。
[2] 释放掉一些 tagPROPLIST 对象,为 tagSBINFO 对象准备一些坑
[3] CreateWindow(SCROLLBAR....)创建 tagSBINFO 对象,入坑
[4] xxxEnableWndSBArrows 触发 user-mode callback 机制,在流程中用户层函数 USER32!_fnDWORD 中释放掉SCROLLBAR,再利用 user32!NtUserSetProp 来让 tagPROPLIST 占据刚释放掉的 SCROLLBAR 对象内存空间.
[5]user-mode callback 流程返回到内核,来到关键代码段,利用其增加 tagPROPLIST.cEntries 大小。此时利用 SetProp() 可以获得对 tagPROPLIST 相邻内存进行越界写的能力。
[6]利用这个越界写的能力,对事先布置在tagPROPLIST对象相邻 tagWnd.strName 进行操作,利用tagWnd.strName相关的函数 InternalGetWindowText() 和 NtUserDefSetText() 可以分别获得任意地址读和任意地址写的能力。
[7] Write-What-Where 完成,将 HalDispatchTable+4 修改为 shellcode 地址。到此剩下的工作和其他内核漏洞利用一样了。
by:会飞的猫
转载请注明:http://www.cnblogs.com/flycat-2016
CVE-2015-0057 POC构造 & 利用分析(2015.7)的更多相关文章
- fastjson 1.2.24-基于JdbcRowSetImpl的PoC构造与分析
前言: 基于fastjson的第一种payload是基于templatesImpl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要求Feature.SupportNonPublicField才能打开非公有属性的反序列化处理,是 ...
- CVE-2014-1767 利用分析(2015.2)
CVE-2014-1767利用分析 参考这篇文章利用思路,重现利用,主要说明自己在实现的时候遇到的坑. 利用思路 1. 第一次 IoControl,释放 MDL,我们通过 VirtualAddress ...
- 在VS 2015中边调试边分析性能
(此文章同时发表在本人微信公众号"dotNET每日精华文章",欢迎右边二维码来关注.) 对代码进行性能分析,之前往往是一种独立的Profiling过程,现在在VS 2015中可以结 ...
- Java反序列化漏洞通用利用分析
原文:http://blog.chaitin.com/2015-11-11_java_unserialize_rce/ 博主也是JAVA的,也研究安全,所以认为这个漏洞非常严重.长亭科技分析的非常细致 ...
- Lib之过?Java反序列化漏洞通用利用分析
转http://blog.chaitin.com/ 1 背景 2 Java反序列化漏洞简介 3 利用Apache Commons Collections实现远程代码执行 4 漏洞利用实例 4.1 利用 ...
- CVE-2013-2551漏洞成因与利用分析(ISCC2014 PWN6)
CVE-2013-2551漏洞成因与利用分析 1. 简介 VUPEN在Pwn2Own2013上利用此漏洞攻破了Win8+IE10,5月22日VUPEN在其博客上公布了漏洞的细节.它是一个ORG数组整数 ...
- CVE-2014-0322漏洞成因与利用分析
CVE-2014-0322漏洞成因与利用分析 1. 简介 此漏洞是UAF(Use After Free)类漏洞,即引用了已经释放的内存,对指定内存处的值进行了加1.其特点在于攻击者结合flash实现了 ...
- CVE-2013-3897漏洞成因与利用分析
CVE-2013-3897漏洞成因与利用分析 1. 简介 此漏洞是UAF(Use After Free)类漏洞,即引用了已经释放的内存.攻击者可以利用此类漏洞实现远程代码执行.UAF漏洞的根源源于对对 ...
- CVE-2015-3864漏洞利用分析(exploit_from_google)
title: CVE-2015-3864漏洞利用分析(exploit_from_google) author: hac425 tags: CVE-2015-3864 文件格式漏洞 categories ...
随机推荐
- javascript 闭包基础分享
javascript 闭包基础分享 闭包向来给包括JavaScript程序员在内的程序员以神秘,高深的感觉,事实上,闭包的概念在函数式编程语言中算不上是难以理解的知识.如果对作用域,函数为独立的对象这 ...
- 在C中判断变量存储类型(字符常量/数组/动态变量)
在C中判断变量存储类型(字符常量/数组/动态变量) 在chinaunix论坛上有人问到关于变量存府类型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写个测试代码加深大家对内存使用和布局的理解.下面我把原问题及处理办法贴出来,限供 ...
- 微软IE11浏览器的7大变化
微软IE11浏览器的7大变化 投递人 itwriter 发布于 2013-06-29 11:48 评论(9) 有1025人阅读 原文链接 [收藏] « » 微软很看重自己的 IE 浏览器,这款浏 ...
- launch failed.Binary not found
1.在eclipse官网中下载已经集成了CDT的eclipse.(http://www.eclipse.org/downloads/download.php?file=/technology/epp/ ...
- Facebook开源的基于SQL的操作系统检测和监控框架:osquery
osquery简介 osquery是一款由facebook开源的,面向OSX和Linux的操作系统检测框架. osquery顾名思义,就是query os,允许通过使用SQL的方式来获取操作系统的数据 ...
- java多线程并发编程与CPU时钟分配小议
我们先来研究下JAVA的多线程的并发编程和CPU时钟振荡的关系吧 老规矩,先科普 我们的操作系统在DOS以前都是单任务的 什么是单任务呢?就是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你复制文件的时候,就不能重命名了 那么现 ...
- Java中Animal b = new Dog();Dog c = new Dog();的区别
由于在编译阶段,只是检查参数的引用类型.然而在运行时,Java虚拟机(JVM)指定对象的类型并且运行该对象的方法.因此在下面的例子中,b.move()之所以能编译成功,是因为Animal类中存在mov ...
- C++ std::stack
std::stack template <class T, class Container = deque<T> > class stack; LIFO stack Stack ...
- 浅谈href=#与href=javascript:void(0)的区别
#"包含了一个位置信息 默认的锚点是#top 也就是网页的上端 而javascript:void(0) 仅仅表示一个死链接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页面很长浏览链接明明是#可是跳动到了页首 而 ...
- 使用pip安装报错的处理方法_2
终端更新pip出错 sudo pip install --upgrade pip : 1.ReadTimeoutError: HTTPSConnectionPool(host='pypi.Pyth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