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内容来自2016年TOP100summit华为架构部资深架构师王启军的案例分享。
编辑:Cynthia

王启军:华为架构部资深架构师。负责华为的云化、微服务架构推进落地,前后参与了华为手机祥云4.0、物联网IoT2.0的架构设计。曾任当当网架构师,主导电商平台架构设计,包括订单、支付、价格、库存、物流等。曾就职于搜狐负责手机微博的研发。“奔跑中的蜗牛”公众号博主。

导读:随着云时代的来临,软件架构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微服务”这个词更是如火如荼,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但是,微服务并不是银弹,微服务架构下的性能问题在交付项目型的公司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围绕微服务下的性能问题展开,目的是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分析在服务拆分到一定粒度后,服务调用链变长,如何评估、提升整体性能。

一、问题的提出

在架构设计阶段,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基本要素包括:性能、可用性、一致性、扩展性、安全性。其中性能问题在起步阶段往往容易被忽略,但随着架构的逐步演进,规模越来越大,性能问题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可能一个小小的改动,就可以节省一半的服务器资源。

那性能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
● 一个是响应时间,也就是发送请求和返回结果的耗时;
● 另一个是吞吐量,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响应次数。

当然这两个指标是在一定资源限制下才有意义。例如要占用多大磁盘、多少CPU、多大内存等。吞吐量和响应时间之间也互为影响,虽然这不是绝对的。

平时比较常见的性能问题包括:

● 内存泄露——导致内存耗尽
● 过载——突发流量,大量超时重试
● 网络瓶颈——需要加载的内容太多
● 阻塞——无尽的等待
● 锁——通过限制
● IO繁忙——大量的读写,分布式
● CPU繁忙——计算型常见问题
● 长请求拥塞——连接耗尽

当吞吐量有问题的时候,我们期望通过线程或者进程的方式来扩展,线程的方式比进程的方式要复杂得多,因为线程方式需要考虑共享数据变化的问题。

微服务就是一种进程扩展的模式。我们可以尝试给微服务下一个定义:

一种架构风格。

● 单个服务尽量专注一件事情,高内聚、低耦合;
● 进程隔离;
● 每个服务可以独立的开发、测试、构建、部署;
● 小且灵活;

微服务架构带来的优势包括:

● 交付周期。每个服务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交付,降低周期;
● 快速沟通。小团队开发,降低代码耦合度导致的沟通成本; 业务按服务拆分,新人不需要了解整体架构,上手快;
● 定制化。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多变地组合出新的业务场景;
● 隔离性。进程隔离方式,故障范围有效控制;
● 技术栈。可以根据需求,按服务选择不同技术栈;
● 演进优化。可以按照服务粒度进行演进优化;

同时带来的问题包括:

● 架构复杂度。由于服务数量暴增引起的各种复杂的架构问题。例如一致性问题、大量远程接口调用的复杂度;
● 管理成本。服务数量爆炸导致管理、运维成本升高。我们希望交付周期短,周期短必然引起变更快,变更是可用性的天敌。需要通过自动化、可视化的手段解决问题;
● 故障定位。例如一个涉及几十个服务的请求,如何在故障发生的时候快速定位问题;
● 性能损失。原本一次调用可以返回结果,现在需要流经几个或几十个服务才能返回结果,如何提升响应时间的问题; 由于拆分导致的吞吐量降低,如何补偿?云化就意味着可以横向扩展。架构如何实现扩展?提升整体的系统吞吐量。

二、实践过程

第一步,树立目标。

通常你得到的需求是这样的:“速度要快!”“跟以前比,性能不能降低”。很明显,这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指标。

如何设立目标呢?先列出几种常见却无效的目标。

● 平均响应时间1s
可以看这组数据,[2, 5, 3, 4, 301, 4, 2, 8, 7, 3, 3, 1, 1, 8, 2] AVG(f)=23.6平均响应时间因为一次非常严重的超时导致偏离。无法正确描述响应时间。

● 99%请求要在1S内完成
首先,不同的业务,响应时间不应该相同;
其次,单纯的设定响应时间毫无意义,要在吞吐量之下进行设定;

● 支持100万并发用户?
首先,这并不等于系统吞吐量的设定;
其次,系统目前有多大数据量,增长速度是前提;

● 错误率
指标再高,有错误也没用。

我们可以尝试这样来设定:
例如下单操作,
响应时间95%<1s 吞吐量>10万tps
系统数据量:10亿>订单表>1亿……
增长速度:1亿/年
资源限制:服务器资源……
其他影响因素……

同时,其他目标也要同步设定,例如系统整体可用性、一致性等。

第二步,寻找瓶颈点。

首先进行压力测试。可以从生产环境引流进行测试,测试环境测出来的结果毫无意义。另外,要基于场景测试,单测某个功能无意义。

其次,要进行全面的监控,包括调用链分析,快速定位性能瓶颈点。

第三步,优化。

优化的手段有很多,包括:同步转异步、阻塞转非阻塞、数据冗余、数据拆分、数据合并、压缩、简化业务环节等等。关键取决于应用场景和成本。

服务化框架

如图1所示,一个电商里的详情页面会调用价格、库存、商品等服务,综合展示信息,如果是串行调用,总耗时等于每个服务耗时之和;如果是并行调用,总耗时等于三个服务耗时的最大值,性能提升显著。

还有很多其他的优化点,例如:
● 使用高效的序列化协议,protobuf、thrift等协议要比http+json的方式好很多,可以在服务内部使用;
● 采用长连接,避免重复建立连接导致的性能损失;
● 业务线程和IO线程隔离等。

消息中间件

通过消息中间件可以削峰填谷,提升吞吐量。如图2,下单操作直接发送到MQ即返回,由MQ保障最终一致性,还能够降低响应时间。把依赖关系从强依赖变成弱依赖。也就是说,订单系统的暂时不可用,对下单操作无影响。另外,MQ的吞吐量远远大于关系型数据库,MQ扩展相对要方便很多。

当然,使用MQ也有一定的问题,有一个一致性的时间窗口,对于要求强一致的业务来说,是比较致命的。

分布式缓存

缓存是被用来提升性能的利器。本地缓存不能共享,会导致比较大的内存浪费,另一方面,垃圾回收也会影响业务服务。在微服务架构中,我们普遍要求把状态外置到缓存、数据库中,大型应用多采用分布式缓存。

由于数据库扩展起来比较复杂,带来的后遗症较多,用缓存来平衡数据库的压力是非常好的做法。

分布式缓存,例如redis、memcache,吞吐量大概在10万qps这个级别,相对数据库几千qps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

当然,分布式缓存带来的问题就是一致性的问题,什么时候去更新缓存?如果缓存更新失败、数据库更新成功怎么办?

数据库

数据库的优化是非常直接有效的。

以优先级来排序,优化的方式如下:
● 索引、冗余、批量写入
● 减小锁粒度
● 减小复杂查询
● 适当转移事务处理
● 提升硬件性能
● 读写分离
● 分库
● 垂直分表
● 水平分表
● 根据业务情况选择NoSql

三、案例分析

如图3,在电商中,一个价格服务,为了提升写的效率,可以采用消息中间件,为了解决重复提交的问题,(特别是当某个系统不可用的时候,用户会频繁提交,导致人为的风暴)可以通过缓存去做排重。

如果一个用户提交了一百万价格变动信息,另一个用户提交了一个价格修改请求,这个请求会被那一百万请求阻塞很长时间,这时候就需要消息中间件有优先级的概念,如果不能做优先级,可以通过建立多个队列分类来解决问题。

如果一个用户提交了一百万条价格修改,发现其中有一个错了,改了其中一条再提交,按照上述方式会导致新版本被老版本覆盖,我们需要通过建立版本号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四、总结

● 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需要高性能,需要权衡代码可读性维护性,架构复杂度 ;
● 优化之前,找到驱动力;
● 正确对待优化带来的其他问题。

11月9-12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第六届TOP100全球软件案例研究峰会,华为精益敏捷专家陈军将分享《华为百人团队精益看板演进变革之路》;华为云计算测试经理李超峰将分享《华为云虚拟化质量平台建设实践》。

TOP100全球软件案例研究峰会已举办六届,甄选全球软件研发优秀案例,每年参会者达2000人次。包含产品、团队、架构、运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个技术专场,现场学习谷歌、微软、腾讯、阿里、百度等一线互联网企业的最新研发实践。大会开幕式单天体验票申请入口

TOP100summit:【分享实录-华为】微服务场景下的性能提升最佳实践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I Weekly #11 | 微服务场景下的自动化测试与持续部署

    又一周过去了,最近我们的工程师正在搞一个"大事情" --「[flow.ci](http://flow.ci/?utm_source=bokeyuan&utm_medium= ...

  2. .NET Core 中的 Swagger 应用与微服务场景下的Swagger Api 集成显示

    Swagger 与 OpenAPI 的历史来源: Swagger 项目于 2015 年捐赠给 OpenAPI Initiative,此后被称为 OpenAPI.这两个名称可以互换使用.但是," ...

  3. 微服务架构下 CI/CD 如何落地

    本文系云原生应用最佳实践杭州站活动演讲稿整理.杭州站活动邀请了 Apache APISIX 项目 VP 温铭.又拍云平台开发部高级工程师莫红波.蚂蚁金服技术专家王发康.有赞中间件开发工程师张超,分享云 ...

  4. 【星云测试】Devops微服务架构下具有代码级穿透能力的精准测试

    微服务是Devops场景下热门的开发框架,在大型项目中被广泛采用.它把一个大型的单个应用程序和服务拆分为数十个的支持微服务,独立部署.互相隔离,通过扩展组件来处理功能瓶颈问题,比传统的应用程序更能有效 ...

  5. Re:从 0 开始的微服务架构--(四)如何保障微服务架构下的数据一致性--转

    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eXvoJew3bjFKzLLJpS0Otg 随着微服务架构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微服务架构来构建自己的业务平台.就像前边的文章说的, ...

  6. CI Weekly #5 | 微服务架构下的持续部署与交付

    CI Weekly 围绕『 软件工程效率提升』 进行一系列技术内容分享,包括国内外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持续部署.自动化测试. DevOps 等实践教程.工具与资源,以及一些工程师文化相关的程序员 Ti ...

  7. 微服务架构下分布式Session管理

    转载本文需注明出处:EAII企业架构创新研究院(微信号:eaworld),违者必究.如需加入微信群参与微课堂.架构设计与讨论直播请直接回复此公众号:“加群 姓名 公司 职位 微信号”. 一.应用架构变 ...

  8. 微服务框架下的思维变化-OSS.Core基础思路

    如今框架两字已经烂大街了,xx公司架构设计随处可见,不过大多看个热闹,这些框架如何来的,细节又是如何思考的,相互之间的隔离依据又是什么...相信很多朋友应该依然存在自己的疑惑,特别是越来越火热的微服务 ...

  9. 阿里微服务架构下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GTS

    虽然微服务现在如火如荼,但对其实践其实仍处于初级阶段.即使互联网巨头的实践也大多是试验层面,鲜有核心业务系统微服务化的案例.GTS是目前业界第一款,也是唯一的一款通用的解决微服务分布式事务问题的中间件 ...

随机推荐

  1. rman输出日志的几种方法(转)

    在使用rman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以下两种场景,需要把rman的日志输出到文件中: 1.显示的日志太多,导致一个屏幕显示不完,影响了问题的诊断,这时候需要把rman的log输出到文本中,整个的诊断过程就相 ...

  2. ftrace 示例

    假设debugfs已经挂载到了/sys/kernel/debug目录下,下面的小脚本用来抓取unlink系统调用的耗时: cd /sys/kernel/debug/tracing echo funct ...

  3. JAVA之Lamdba表达式使用摘要

    1. of (of方法其生成的Stream是有限长度的,Stream的长度为其内的元素个数)    Stream<Integer> integerStream = Stream.of(1, ...

  4. OpenCV 学习笔记 05 人脸检测和识别 AttributeError: module 'cv2' has no attribute 'face'

    1 环境设置: win10 python 3.6.8 opencv 4.0.1 2 尝试的方法 在学习人脸识别中,遇到了没有 cv2 中没有 face 属性.在网上找了几个方法,均没有成功解决掉该问题 ...

  5. windows系统安装完后要做的事情

    完成之后 1.netplwiz关闭开机输入密码 2.这台电脑右击->属性->高级系统设置->高级->性能设置->高级->虚拟内存: 把C盘设为无分页文件,选择一个大 ...

  6. 用.NET CORE做项目,VS里编译碰到‘。。。。包降级。。。。’错误

    用.NET CORE做项目,VS里编译碰到‘....包降级....’错误 本地开发机:WIN10+VS2017 15.7.3 ,用CORE2.1版本的建立一个项目,做好了,传到gitee上 今天有新同 ...

  7. Atitit 错误处理机制:(1)静默模式(2)警告模式 (3)异常模式

    Atitit 错误处理机制:(1)静默模式(2)警告模式 (3)异常模式       三.     PDO的错误处理机制: (1)静默模式 默认情况下与mysql处理方式一致,不现实错误信息(静默模式 ...

  8. 设置全局git忽略文件 gitconfig

    cat ~/.gitconfig [user] email = yuanhuikai@liquidnetwork.com name = yuanhuikai[core] excludesfile = ...

  9. Spring Security登陆

    本文参考或摘录自:http://haohaoxuexi.iteye.com/blog/2154714 在上一篇中使用Spring Security做了一些安全控制,如Spring Security 自 ...

  10.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Body parameters cannot be used with form or multi-part encoding

    使用retrofit时报错IllegalArgumentException:@Body parameters cannot be used with form or multi-part enco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