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M,即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简单地讲,就是将多个高斯模型混合起来,作为一个新的模型,这样就可以综合运用多模型的表达能力。EM,指的是均值最大化算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它是一种估计模型参数的策略,在 GMM 这类算法中应用广泛,因此,有时候人们又喜欢把 GMM 这类可以用 EM 算法求解的模型称为 EM 算法家族。

这篇文章会简单提一下 GMM 模型的内容,最主要的,还是讲一下 EM 算法如何应用到 GMM 模型的参数估计上。

高斯混合模型

什么是 GMM

GMM 可以认为是 K-means 算法的升级版。在 K-means 中,我们会先计算出几个聚类中心,然后根据数据点与聚类中心的距离,直接将数据点归类到最近的聚类中心。这种做法其实很“硬”,因为有很多边缘点属于两个聚类中心的概率可能相差不大,如果一股脑就直接将它归到某一个中心,实在是太粗暴了。而 GMM 不同于 K-means 的地方就在于,它除了给出聚类中心外,还能告诉你每个点归属于某个聚类中心的概率,因此,GMM 又被称作 soft assignment。

首先,还是给出 GMM 模型的公式:
\[
p( x)=\sum_{k=1}^K{\pi_k N( x|\mu_k, \Sigma_k)}
\]
其中,我们规定,\(\sum_{k=1}^K{\pi_k}=1\)。可以看出,GMM 就是将几个高斯模型线性组合起来,人们习惯上把这里面的各个高斯模型称为 Component。其中,\(\pi_k\) 表示每个模型的占比,或者说数据属于模型 k 的概率,这个值越大,说明聚集在这个模型内的数据越多。

为什么要用这种模型组合的方式呢?我们知道,高斯模型一般成椭圆状(二维)或椭球状(三维),可以把这个椭圆或椭球认为是一种聚类的形状,而圆心或球心则是聚类中心(对应高斯函数的参数 \(\mu\))。但真实世界中,数据的分布并不一定都是按这样的形状分布的(如上面给出的图),因此,一个高斯模型可能没法很好的拟合这些数据,而如果能综合考虑几个高斯模型的表达能力,让这些模型发挥所长,不同的模型拟合不同的数据,这样一来,所有数据就可以很好地被这个「组合模型」拟合起来。

其实,这种组合模型的思路可以应用到很多模型上,比如:泊松模型。而由于高斯模型本身一些良好的性质,因此 GMM 这种模型被用的比较多。

前面说到,GMM 本质上是一种聚类算法,那么,如果已知一个 GMM 模型,现在给定一个点,我们要怎么知道这个点属于哪个聚类中心呢?更具体一点说,怎么知道这个点属于每个聚类中心的概率是多少?

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就是,已知一个 GMM 模型: \(p( x)=\sum_{k=1}^K{\pi_k N( x|\mu_k, \Sigma_k)}\),它的 K 个聚类中心为 \(C_k\),现在要求概率值 \(p( x \in C_k | x)\)。

求解的方法很简单,根据贝叶斯公式:\(p(a|b)=\frac{p(b|a)p(a)}{p(b)}\),我们可以得出:
\[
p( x \in C_k | x)=\frac{p(C_k)p( x| x\in C_k)}{p( x)}
\]
因此,对于每个聚类中心 \(C_k\),由于分母 \(p( x)\) 都是相同的,我们只需要计算 \(p(C_k)p( x| x\in C_k)=\pi_k N( x|\mu_k, \Sigma_k)\) 即可。得到的值就是数据点 $ x$ 属于 \(C_k\) 的概率,至于具体要将 $ x$ 归类到哪个中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比如将概率最大的作为归属的聚类中心。这一点也是 GMM 优于 K-means 的地方,前者是通过概率的方式来决定归属,因此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

参数估计

不过,GMM 模型最难的地方在于,如何根据一堆数据点估计出模型的参数?

GMM 需要确定的参数有三类:

  1. 高斯模型的个数 \(K\),这个参数跟 K-means 的 \(K\) 一样,需要人工事先设定,\(K\) 越大,聚类的粒度也越细;
  2. \(\pi_k\), 每个 Component 的概率分量,或者说在总样本中的占比;
  3. \(\mu_k\)、\(\Sigma_k\),各个 Component 的参数。

如果样本所属分类已知(即已知 \(x\) 属于哪个 \(C_k\)),那 GMM 的参数就很容易确定了。首先,参数 \(K\) 就一目了然得到了。然后,假设样本容量为 \(N\),归属于聚类中心 \(C_k\) 的样本数量为 \(N_k\),归属每个 \(C_k\) 的样本集合为 \(S(k)\),可以用以下公式求出其他参数:
\[
\pi_k=\frac{N_k}{N} \\
\mu_k=\frac{1}{N_k}\sum_{ x\in S(k)}{ x} \\
\Sigma_k=\frac{1}{N_k}\sum_{ x\in S(k)}{( x-\mu_k)( x-\mu_k)^T}
\]
其实,这跟一个高斯模型的情况是一样的,只不过要依葫芦画瓢求出 \(K\) 个。

但如果样本的分类事先不知道,又该怎么办呢?首先,由于 \(K\) 这个值是需要人工确定的,所以这里暂时假设 \(K\) 已经知道了。现在,我们要预测 \(K\) 个高斯模型的概率分量 \(\pi_k\) 以及每个模型各自的参数 \(\mu_k\) 和 \(\Sigma_k\)。

最简单也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极大似然估计。假设有 m 个样本,首先,写出 \(p( x)=\sum_{k=1}^K{\pi_k N( x|\mu_k, \Sigma_k)}\) 的似然函数:
\[
\begin{eqnarray}
\ln{[\prod_{i=1}^m p( x_i)]}&=&\ln{[\prod_{i=1}^m{\sum_{k=1}^K{\pi_k N( x|\mu_k, \Sigma_k)}}]} \\
&=&\sum_{i=1}^m{\ln{[\sum_{k=1}^K{\pi_k N( x|\mu_k, \Sigma_k)]}}} \\
\end{eqnarray}
\]
不过,这个对数函数却出奇的复杂,直接求导数的方法很难求出 \(\mu_k\) 和 \(\Sigma_k\),因此,我们只能换用其他方式来求解。而这就是 EM 算法发挥作用的地方。

均值最大化算法 EM

K-means 的启示

在正式开讲 EM 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K-means 是怎么求出聚类中心的。其实,总共分三步进行:

  1. 随机初始化 K 个聚类中心的位置;
  2. 将所有样本点,按照跟各个聚类中心的距离进行归类;
  3. 根据样本重新归类的结果,更新聚类中心的位置,重复步骤 2 直到收敛(即聚类中心重新调整的幅度小于某个阈值)。

既然 GMM 本身也属于一种聚类算法,那么,我们能不能用 K-means 的思路来求出 GMM 的参数呢?答案当然是可以的。

不过,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知道 GMM 的几个参数(\(\pi_k\),\(\mu_k\),\(\Sigma_k\))要怎么计算。假设我们已经知道了后验概率 \(P( x \in C_k| x)\),则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参数(其中,m 表示样本数量):
\[
\pi_k=\frac{1}{n}\sum_{i=1}^m{P( x_i\in C_k|x_i)} \tag{3}
\]
这个公式是把所有样本属于 \(C_k\) 的概率求平均后,作为 \(C_k\) 这个聚类中心(或者说这个高斯模型)的出现概率。
\[
\mu_k=\frac{\sum_{i=1}^m{ xP(x_i\in C_k|x_i)}}{\sum_{i=1}^m{P(x_i\in C_k|x_i)}} \tag{4}
\]
这个求均值的公式,跟单个高斯模型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用的是加权平均。因为每个样本点都有一定的概率属于聚类中心 \(C_k\),所以,每个样本对 \(C_k\) 对应的高斯模型的均值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只是由于 \(P(x_i\in C_k|x_i)\) 的值不同,因此这种作用也会有显著差别。
\[
\Sigma_k=\frac{\sum_{i=1}^m{P(x_i\in C_k|x_i)(x_i-\mu_k)(x_i-\mu_k)^T}}{\sum_{i=1}^m{P(x_i\in C_k|x_i)}} \tag{5}
\]
类似地,协方差也是用加权平均求出来的。

(公式 (3) (4) (5) 其实是从极大似然函数推出来的,在周志华老师的西瓜书PRML书中都有详细推导,不过这里我只想给出感性的认识)

不过,以上公式都是基于 \(P( x \in C_k| x)=\frac{p(C_k)p( x| x\in C_k)}{p( x)}\)计算出来的,而这个公式本身又需要知道 \(P(C_k)\)(即 \(\pi_k\))等参数,这就陷入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怪圈。

但是,借助 K-means 的思路,我们可以事先随机初始化这些参数,然后计算出 \(P( x \in C_k| x)\),再用它更新 GMM 参数,然后再用更新的模型计算 \(P( x \in C_k| x)\),如此迭代下去,总有收敛的时候,这样,我们不就可以像 K-means 一样计算出参数了吗?!

下面,我们就仿照 K-means 的方法,给出迭代计算 GMM 参数的步骤:

  1. 随机初始化各个高斯模型的参数;
  2. 根据参数,计算 \(P( x \in C_k| x)\),这一步其实是计算出每一个样本归属于每一个聚类中心的概率;
  3. 根据第 2 步计算得到的 \(P( x \in C_k| x)\),按照公式 (3) (4) (5) 重新计算 GMM 参数,并重复步骤 2 直到收敛。

EM 算法

其实,上面仿照 K-means 算法的计算步骤,就是 EM 算法的核心部分了。

EM 算法主要分为 E 和 M 两步:

  1. E 指的是 Expectation,即计算均值的过程,对应的是上面的步骤 2,这一步主要是计算每个样本归属的聚类中心;
  2. M 指的是 Maximum,即对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对应的是上面的步骤 3。我前面也说了,公式 (3) (4) (5) 计算参数的公式是用最大似然函数推出来的,所以,这一步其实是在根据步骤 2 的分类结果,重新用最大似然函数来估计参数。

下面这幅图是从西瓜书上截下来的,是 EM 算法求解 GMM 参数的完整过程。

图中有很多公式标记,可能要参考原书才看得懂,不过,它的流程和我之前给出的 3 个步骤是一致。另外,算法的停止条件可以是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者是似然函数(公式 (2))的增长小于某个阈值。

好了,本文到这里就不再深入下去了。EM 算法博大精深,吴军老师在《数学之美》称它为上帝的算法,可见这个算法的强大之处。EM 算法可以应用的场合非常多,从本文给出的 GMM 例子来看,它其实很类似梯度下降算法,在给定的目标函数很复杂、难以求解时,EM 算法用一种迭代的策略来优化初始参数,并逐步收敛到最优解。关于这个算法的具体内容,我想进一步深入理解后,再用一篇文章好好写一下。

参考

GMM与EM共舞的更多相关文章

  1. GMM及EM算法

    GMM及EM算法 标签(空格分隔): 机器学习 前言: EM(Exception Maximizition) -- 期望最大化算法,用于含有隐变量的概率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 GMM(Gaussia ...

  2. [转] 与调试器共舞 - LLDB 的华尔兹

    你是否曾经苦恼于理解你的代码,而去尝试打印一个变量的值? NSLog(@"%@", whatIsInsideThisThing); 或者跳过一个函数调用来简化程序的行为? NSNu ...

  3. 与中国最顶尖sharepoint工程师共舞

    最近又跳了,来到某家外企.自以为善能称心如意,谁知乃井里之蛙. 给我的最大感触是,做sharepoint一定要做过非常大型的部署开发,没有经过这种淬炼,天天闷声研究,做一些页面功能,对技术提升毫无帮助 ...

  4. 让R与Python共舞

    转载:http://ices01.sinaapp.com/?p=129      R(又称R语言)是一款开源的跨平台的数值统计和数值图形化展现 工具.通俗点说,R是用来做统计和画图的.R拥有自己的脚本 ...

  5. 与调试器共舞 - LLDB 的华尔兹

    你是否曾经苦恼于理解你的代码,而去尝试打印一个变量的值? 1 NSLog(@"%@", whatIsInsideThisThing); 或者跳过一个函数调用来简化程序的行为? 1 ...

  6. “双十二”年终盛典,Guitar Pro邀您一起倾情共舞

    躲过了双十一,躲不过双十二,隐约昨天还是双十一,马上双十二又叕来了,弱弱的问一句“你们的手长粗了来了吗?”在这即将结束的年终盛典里,各商家又将如“双十一”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作为吉他最佳拍档的编曲软件 ...

  7. 高斯混合模型GMM与EM算法的Python实现

    GMM与EM算法的Python实现 高斯混合模型(GMM)是一种常用的聚类模型,通常我们利用最大期望算法(EM)对高斯混合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 1. 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

  8. 【机器学习】GMM和EM算法

    机器学习算法-GMM和EM算法 目录 机器学习算法-GMM和EM算法 1. GMM模型 2. GMM模型参数求解 2.1 参数的求解 2.2 参数和的求解 3. GMM算法的实现 3.1 gmm类的定 ...

  9. GMM的EM算法实现

    转自:http://blog.csdn.net/abcjennifer/article/details/8198352 在聚类算法K-Means, K-Medoids, GMM, Spectral c ...

随机推荐

  1. (十三)Batch Processing

    In addition to being able to index, update, and delete individual documents, Elasticsearch also prov ...

  2. Ubuntu 18.04安装MySQL指南

    前言 Ubuntu18.04想要安装MySQL,只能安装MySQL8.0版本.如果你直接 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 安装,那么恭喜踩坑! 先给出彻底删除mysql5.x ...

  3. display:inline-block,block,inline的区别与用法

    一.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块级元素与行级元素 块级元素 会占领页面的一行,其后多个block元素自动换行. 可以设置width,height,设置了width后同样也占领一行.同样也可以设置   margi ...

  4. 深入理解Fabric环境搭建的详细过程

    博主之前的文章都是教大家怎么快速的搭建一个Fabric的环境,但是其中大量的工作都隐藏到了官方的脚本中,并不方便大家深入理解其中的过程,所以博主这里就将其中的过程一步步分解,方便大家! 前面的准备工作 ...

  5. java将对象转map,map转对象工具类

    /** * 将map转换为一个对象 * * @param map * @param beanClass * @return * @throws 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O ...

  6. 《Java2 实用教程(第五版)》教学进程

    目录 <Java2 实用教程(第五版)>教学进程 预备作业1:你期望的师生关系是什么? 预备作业2 :学习基础和C语言基础调查 预备作业3:Linux安装及命令入门 第一周作业 第二周作业 ...

  7. 深入研究EF Core AddDbContext 引起的内存泄露的原因

    前两天逛园子,看到 @Jeffcky 发的这篇文章<EntityFramework Core依赖注入上下文方式不同造成内存泄漏了解一下>. 一开始只是粗略的扫了一遍没仔细看,只是觉得是多次 ...

  8. 关于mysql中的count()函数

    1.count()函数是用来统计表中记录的一个函数,返回匹配条件的行数. 2.count()语法: (1)count(*)---包括所有列,返回表中的记录数,相当于统计表的行数,在统计结果的时候,不会 ...

  9. php面向对象之构造函数作用与方法

    什么是构造函数呢?构造函数又有什么作用呢? 构造函数 ,是一种特殊的方法.主要用来在创建对象时初始化对象, 即为对象成员变量赋初始值,总与new运算符一起使用在创建对象的语句中.特别的一个类可以有多个 ...

  10. 蒟蒻浅谈树链剖分之一——两个dfs操作

    树链剖分,顾名思义就是将树形的结构剖分成链,我们以此便于在链上操作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在树链剖分中的一些概念 重儿子:某节点所有儿子中子树最多的儿子 重链:有重儿子构成的链 dfs序:按重儿子优先遍历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