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面向过程:根据业务逻辑从上到下写垒代码
  • 函数式:将某功能代码封装到函数中,日后便无需重复编写,仅调用函数即可
  • 面向对象:对函数进行分类和封装,让开发“更快更好更强...”

面向过程编程最易被初学者接受,其往往用一长段代码来实现指定功能,开发过程中最常见的操作就是粘贴复制,即:将之前实现的代码块复制到现需功能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while True
    if cpu利用率 > 90%:
        #发送邮件提醒
        连接邮箱服务器
        发送邮件
        关闭连接
 
    if 硬盘使用空间 > 90%:
        #发送邮件提醒
        连接邮箱服务器
        发送邮件
        关闭连接
 
    if 内存占用 > 80%:
        #发送邮件提醒
        连接邮箱服务器
        发送邮件
        关闭连接

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使用了函数式编程,增强代码的重用性和可读性,就变成了这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ef 发送邮件(内容)
    #发送邮件提醒
    连接邮箱服务器
    发送邮件
    关闭连接
 
while True
 
    if cpu利用率 > 90%:
        发送邮件('CPU报警')
 
    if 硬盘使用空间 > 90%:
        发送邮件('硬盘报警')
 
    if 内存占用 > 80%:
        发送邮件('内存报警'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编程方式:面向对象编程(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OOP,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注:Java和C#来说只支持面向对象编程,而python比较灵活即支持面向对象编程也支持函数式编程

创建类和对象

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落地需要使用 “类” 和 “对象” 来实现,所以,面向对象编程其实就是对 “类” 和 “对象” 的使用。

  类就是一个模板,模板里可以包含多个函数,函数里实现一些功能

  对象则是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通过实例对象可以执行类中的函数

  • class是关键字,表示类
  • 创建对象,类名称后加括号即可

ps:类中的函数第一个参数必须是self(详细见:类的三大特性之封装)
   类中定义的函数叫做 “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创建类
class Foo:
     
    def Bar(self):
        print 'Bar'
 
    def Hello(self, name):
        print 'i am %s' %name
 
# 根据类Foo创建对象obj
obj = Foo()
obj.Bar()            #执行Bar方法
obj.Hello('wupeiqi'#执行Hello方法 

诶,你在这里是不是有疑问了?使用函数式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方式来执行一个“方法”时函数要比面向对象简便

  • 面向对象:【创建对象】【通过对象执行方法】
  • 函数编程:【执行函数】

观察上述对比答案则是肯定的,然后并非绝对,场景的不同适合其的编程方式也不同。

总结:函数式的应用场景 --> 各个函数之间是独立且无共用的数据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是指:封装、继承和多态。

一、封装

封装,顾名思义就是将内容封装到某个地方,以后再去调用被封装在某处的内容。

所以,在使用面向对象的封装特性时,需要:

  • 将内容封装到某处
  • 从某处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第一步:将内容封装到某处

self 是一个形式参数,当执行 obj1 = Foo('wupeiqi', 18 ) 时,self 等于 obj1

当执行 obj2 = Foo('alex', 78 ) 时,self 等于 obj2

所以,内容其实被封装到了对象 obj1 和 obj2 中,每个对象中都有 name 和 age 属性,在内存里类似于下图来保存。

第二步:从某处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调用被封装的内容时,有两种情况:

  • 通过对象直接调用
  • 通过self间接调用

1、通过对象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上图展示了对象 obj1 和 obj2 在内存中保存的方式,根据保存格式可以如此调用被封装的内容:对象.属性名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obj1 = Foo('wupeiqi', 18)
print obj1.name # 直接调用obj1对象的name属性
print obj1.age # 直接调用obj1对象的age属性 obj2 = Foo('alex', 73)
print obj2.name # 直接调用obj2对象的name属性
print obj2.age # 直接调用obj2对象的age属性

2、通过self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执行类中的方法时,需要通过self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detail(self):
print self.name
print self.age obj1 = Foo('wupeiqi', 18)
obj1.detail() # Python默认会将obj1传给self参数,即:obj1.detail(obj1),所以,此时方法内部的 self = obj1,即:self.name 是 wupeiqi ;self.age 是 18 obj2 = Foo('alex', 73)
obj2.detail() # Python默认会将obj2传给self参数,即:obj1.detail(obj2),所以,此时方法内部的 self = obj2,即:self.name 是 alex ; self.age 是 78

综上所述,对于面向对象的封装来说,其实就是使用构造方法将内容封装到 对象 中,然后通过对象直接或者self间接获取被封装的内容。

练习一:在终端输出如下信息

小明,10岁,男,上山去砍柴
小明,10岁,男,开车去东北
小明,10岁,男,最爱大保健
老李,90岁,男,上山去砍柴
老李,90岁,男,开车去东北
老李,90岁,男,最爱大保健
老张...

练习题

def kanchai(name, age, gender):
print "%s,%s岁,%s,上山去砍柴" %(name, age, gender) def qudongbei(name, age, gender):
print "%s,%s岁,%s,开车去东北" %(name, age, gender) def dabaojian(name, age, gender):
print "%s,%s岁,%s,最爱大保健" %(name, age, gender) kanchai('小明', 10, '男')
qudongbei('小明', 10, '男')
dabaojian('小明', 10, '男') kanchai('老李', 90, '男')
qudongbei('老李', 90, '男')
dabaojian('老李', 90, '男')

函数式编程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gender):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gender = gender def kanchai(self):
print "%s,%s岁,%s,上山去砍柴" %(self.name, self.age, self.gender) def qudongbei(self):
print "%s,%s岁,%s,开车去东北" %(self.name, self.age, self.gender) def dabaojian(self):
print "%s,%s岁,%s,最爱大保健" %(self.name, self.age, self.gender) xiaoming = Foo('小明', 10, '男')
xiaoming.kanchai()
xiaoming.qudongbei()
xiaoming.dabaojian() laoli = Foo('老李', 90, '男')
laoli.kanchai()
laoli.qudongbei()
laoli.dabaojian()

面向对象

上述对比可以看出,如果使用函数式编程,需要在每次执行函数时传入相同的参数,如果参数多的话,又需要粘贴复制了...  ;而对于面向对象只需要在创建对象时,将所有需要的参数封装到当前对象中,之后再次使用时,通过self间接去当前对象中取值即可。

练习二:游戏人生程序

1、创建三个游戏人物,分别是:

苍井井,女,18,初始战斗力1000
东尼木木,男,20,初始战斗力1800
波多多,女,19,初始战斗力2500
2、游戏场景,分别: 草丛战斗,消耗200战斗力
自我修炼,增长100战斗力
多人游戏,消耗500战斗力

练习题

# -*- coding:utf-8 -*-

# #####################  定义实现功能的类  #####################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 gen, age, fig):
self.name = na
self.gender = gen
self.age = age
self.fight =fig def grassland(self):
"""注释:草丛战斗,消耗200战斗力""" self.fight = self.fight - 200 def practice(self):
"""注释:自我修炼,增长100战斗力""" self.fight = self.fight + 200 def incest(self):
"""注释:多人游戏,消耗500战斗力""" self.fight = self.fight - 500 def detail(self):
"""注释:当前对象的详细情况""" temp = "姓名:%s ; 性别:%s ; 年龄:%s ; 战斗力:%s" % (self.name, self.gender, self.age, self.fight)
print temp # ##################### 开始游戏 ##################### cang = Person('苍井井', '女', 18, 1000) # 创建苍井井角色
dong = Person('东尼木木', '男', 20, 1800) # 创建东尼木木角色
bo = Person('波多多', '女', 19, 2500) # 创建波多多角色 cang.incest() #苍井空参加一次多人游戏
dong.practice()#东尼木木自我修炼了一次
bo.grassland() #波多多参加一次草丛战斗 #输出当前所有人的详细情况
cang.detail()
dong.detail()
bo.detail() cang.incest() #苍井空又参加一次多人游戏
dong.incest() #东尼木木也参加了一个多人游戏
bo.practice() #波多多自我修炼了一次 #输出当前所有人的详细情况
cang.detail()
dong.detail()
bo.detail() 游戏人生

游戏人生

二、继承

继承,面向对象中的继承和现实生活中的继承相同,即:子可以继承父的内容。

例如:

  猫可以:喵喵叫、吃、喝、拉、撒

  狗可以:汪汪叫、吃、喝、拉、撒

如果我们要分别为猫和狗创建一个类,那么就需要为 猫 和 狗 实现他们所有的功能,如下所示:

class 猫:

    def 喵喵叫(self):
print '喵喵叫' def 吃(self):
# do something def 喝(self):
# do something def 拉(self):
# do something def 撒(self):
# do something class 狗: def 汪汪叫(self):
print '喵喵叫' def 吃(self):
# do something def 喝(self):
# do something def 拉(self):
# do something def 撒(self):
# do something 伪代码

上述代码不难看出,吃、喝、拉、撒是猫和狗都具有的功能,而我们却分别的猫和狗的类中编写了两次。如果使用 继承 的思想,如下实现:

  动物:吃、喝、拉、撒

     猫:喵喵叫(猫继承动物的功能)

     狗:汪汪叫(狗继承动物的功能)

class 动物:

    def 吃(self):
# do something def 喝(self):
# do something def 拉(self):
# do something def 撒(self):
# do something # 在类后面括号中写入另外一个类名,表示当前类继承另外一个类
class 猫(动物): def 喵喵叫(self):
print '喵喵叫' # 在类后面括号中写入另外一个类名,表示当前类继承另外一个类
class 狗(动物): def 汪汪叫(self):
print '喵喵叫' 伪代码
class Animal:

    def eat(self):
print "%s 吃 " %self.name def drink(self):
print "%s 喝 " %self.name def shit(self):
print "%s 拉 " %self.name def pee(self):
print "%s 撒 " %self.name class Cat(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breed = '猫' def cry(self):
print '喵喵叫' class Dog(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breed = '狗' def cry(self):
print '汪汪叫' # ######### 执行 ######### c1 = Cat('小白家的小黑猫')
c1.eat() c2 = Cat('小黑的小白猫')
c2.drink() d1 = Dog('胖子家的小瘦狗')
d1.eat() 代码实例

实例

所以,对于面向对象的继承来说,其实就是将多个类共有的方法提取到父类中,子类仅需继承父类而不必一一实现每个方法。

注:除了子类和父类的称谓,你可能看到过 派生类 和 基类 ,他们与子类和父类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学习了继承的写法之后,我们用代码来是上述阿猫阿狗的功能:

class Animal:

    def eat(self):
print "%s 吃 " %self.name def drink(self):
print "%s 喝 " %self.name def shit(self):
print "%s 拉 " %self.name def pee(self):
print "%s 撒 " %self.name class Cat(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breed = '猫' def cry(self):
print '喵喵叫' class Dog(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breed = '狗' def cry(self):
print '汪汪叫' # ######### 执行 ######### c1 = Cat('小白家的小黑猫')
c1.eat() c2 = Cat('小黑的小白猫')
c2.drink() d1 = Dog('胖子家的小瘦狗')
d1.eat() 代码实例

那么问题又来了,多继承呢?

  • 是否可以继承多个类
  • 如果继承的多个类每个类中都定了相同的函数,那么那一个会被使用呢?

1、Python的类可以继承多个类,Java和C#中则只能继承一个类

2、Python的类如果继承了多个类,那么其寻找方法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深度优先广度优先

  • 当类是经典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深度优先方式查找
  • 当类是新式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广度优先方式查找

经典类和新式类,从字面上可以看出一个老一个新,新的必然包含了跟多的功能,也是之后推荐的写法,从写法上区分的话,如果 当前类或者父类继承了object类,那么该类便是新式类,否则便是经典类。

 

class D:

    def bar(self):
print 'D.bar' class C(D): def bar(self):
print 'C.bar' class B(D): def bar(self):
print 'B.bar' class A(B, C): def bar(self):
print 'A.bar' a = A()
# 执行bar方法时
# 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D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 所以,查找顺序:A --> B --> D --> C
# 在上述查找bar方法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a.bar()

经典类多继承

class D(object):

    def bar(self):
print 'D.bar' class C(D): def bar(self):
print 'C.bar' class B(D): def bar(self):
print 'B.bar' class A(B, C): def bar(self):
print 'A.bar' a = A()
# 执行bar方法时
# 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 所以,查找顺序:A --> B --> C --> D
# 在上述查找bar方法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a.bar()

新式类多继承

经典类: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D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新式类: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注意:在上述查找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三、多态 

Pyhon不支持Java和C#这一类强类型语言中多态的写法,但是原生多态,其Python崇尚“鸭子类型”。

class F1:
pass class S1(F1): def show(self):
print 'S1.show' class S2(F1): def show(self):
print 'S2.show' # 由于在Java或C#中定义函数参数时,必须指定参数的类型
# 为了让Func函数既可以执行S1对象的show方法,又可以执行S2对象的show方法,所以,定义了一个S1和S2类的父类
# 而实际传入的参数是:S1对象和S2对象 def Func(F1 obj):
"""Func函数需要接收一个F1类型或者F1子类的类型""" print obj.show() s1_obj = S1()
Func(s1_obj) # 在Func函数中传入S1类的对象 s1_obj,执行 S1 的show方法,结果:S1.show s2_obj = S2()
Func(s2_obj) # 在Func函数中传入Ss类的对象 ss_obj,执行 Ss 的show方法,结果:S2.show

Python伪代码实现Java或C#的多态

class F1:
pass class S1(F1): def show(self):
print 'S1.show' class S2(F1): def show(self):
print 'S2.show' def Func(obj):
print obj.show() s1_obj = S1()
Func(s1_obj) s2_obj = S2()
Func(s2_obj)

Python “鸭子类型”

总结

以上就是本节对于面向对象初级知识的介绍,总结如下:

  • 面向对象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实现是基于对  和 对象 的使用
  • 类 是一个模板,模板中包装了多个“函数”供使用
  • 对象,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即:对象),实例用于调用被包装在类中的函数
  •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

问答专区

问题一:什么样的代码才是面向对象?

答:从简单来说,如果程序中的所有功能都是用 类 和 对象 来实现,那么就是面向对象编程了。

问题二:函数式编程 和 面向对象 如何选择?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答:须知:对于 C# 和 Java 程序员来说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该两门语言只支持面向对象编程(不支持函数式编程)。而对于 Python 和 PHP 等语言却同时支持两种编程方式,且函数式编程能完成的操作,面向对象都可以实现;而面向对象的能完成的操作,函数式编程不行(函数式编程无法实现面向对象的封装功能)。

所以,一般在Python开发中,全部使用面向对象 或 面向对象和函数式混合使用

面向对象的应用场景:

  • 多函数需使用共同的值,如: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都需要连接数据库字符串、主机名、用户名和密码
class SqlHelper:

    def __init__(self, host, user, pwd):

        self.host = host
self.user = user
self.pwd = pwd def 增(self):
# 使用主机名、用户名、密码(self.host 、self.user 、self.pwd)打开数据库连接
# do something
# 关闭数据库连接 def 删(self):
# 使用主机名、用户名、密码(self.host 、self.user 、self.pwd)打开数据库连接
# do something
# 关闭数据库连接 def 改(self):
# 使用主机名、用户名、密码(self.host 、self.user 、self.pwd)打开数据库连接
# do something
# 关闭数据库连接 def 查(self):
# 使用主机名、用户名、密码(self.host 、self.user 、self.pwd)打开数据库连接
# do something
# 关闭数据库连接# do something

Demo

  • 需要创建多个事物,每个事物属性个数相同,但是值的需求

如:张三、李四、杨五,他们都有姓名、年龄、血型,但其都是不相同。即:属性个数相同,但值不相同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blood_typ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self.blood_type = blood_type def detail(self):
temp = "i am %s, age %s , blood type %s " % (self.name, self.age, self.blood_type)
print temp zhangsan = Person('张三', 18, 'A')
lisi = Person('李四', 73, 'AB')
yangwu = Person('杨五', 84, 'A')

Demo

问题三:类和对象在内存中是如何保存?

答:类以及类中的方法在内存中只有一份,而根据类创建的每一个对象都在内存中需要存一份,大致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根据类创建对象时,对象中除了封装 name 和 age 的值之外,还会保存一个类对象指针,该值指向当前对象的类。

当通过 obj1 执行 【方法一】 时,过程如下:

  1. 根据当前对象中的 类对象指针 找到类中的方法
  2. 将对象 obj1 当作参数传给 方法的第一个参数 self 

Python之class面向对象(基础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三)基础篇之「模块&面向对象编程」

    [笔记]Python(三)基础篇之「模块&面向对象编程」 2016-12-07 ZOE    编程之魅  Python Notes: ★ 如果你是第一次阅读,推荐先浏览:[重要公告]文章更新. ...

  2. 8.python笔记之面向对象基础

    title: 8.Python笔记之面向对象基础 date: 2016-02-21 15:10:35 tags: Python categories: Python --- 面向对象思维导图 (来自1 ...

  3. 智普教育Python视频教程之入门基础篇,python笔记

    智普教育Python视频教程之入门基础篇,python笔记 print id()内存地址 type()变量类型 windows命令行下edit命令 python数据类型不需要指定类型 定义hostna ...

  4. Python(四)基础篇之「文件对象&错误处理」

    [笔记]Python(四)基础篇之「文件对象&错误处理」 2016-12-08 ZOE    编程之魅  Python Notes: ★ 如果你是第一次阅读,推荐先浏览:[重要公告]文章更新. ...

  5. Python学习笔记之基础篇(-)python介绍与安装

    Python学习笔记之基础篇(-)初识python Python的理念:崇尚优美.清晰.简单,是一个优秀并广泛使用的语言. python的历史: 1989年,为了打发圣诞节假期,作者Guido开始写P ...

  6. 十六、python面向对象基础篇

    面向对象基础: 在了解面向对象之前,先了解下变成范式: 编程范式是一类典型的编程风格,是一种方法学 编程范式决定了程序员对程序执行的看法 oop中,程序是一系列对象的相互作用 python支持多种编程 ...

  7. python之路 面向对象基础 XML

    一.面向对象基础 1.类(Class): 用来描述具有相同的属性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它定义了该集合中每个对象所共有的属性和方法.对象是类的实例. 类变量:类变量在整个实例化的对象中是公用的.类变量定义 ...

  8. Python学习之面向对象基础

    python的面向对象和以前学的c++,Java都是一般,大同小异,面向对象基础先谈谈类的构造,编写,属性和方法的可见性等等 1.定义类,创建和使用对象 #定义类 class Student(obje ...

  9. python学习第一天基础篇

    学习背景:决定开始学习python之前,因为公司基本都是微软系统,所以很少碰到linux系统,机缘巧合接到了一个项目是使用shell对mysql进行backup,因为公司唯一的系统工程师是微软在行,对 ...

  10. [python面向对象]--基础篇

    1.#类 #类就是一个模板,模板里可以包含多个函数,函数里实现一些功能 #定义一个类 class bar: def foo(self,agr): print(self,agr) obj = bar() ...

随机推荐

  1. 【实战】基于OpenCV的水表字符识别(OCR)

    目录 1. USB摄像头取图 2. 图像预处理:获取屏幕ROI 2.1. 分离提取屏幕区域 2.2. 计算屏幕区域的旋转角度 2.3. 裁剪屏幕区域 2.4. 旋转图像至正向视角 2.5. 提取文字图 ...

  2. c# 不同单例的不同意义

    前言 在c#,可能有很多五花八门的单例给你选择,分什么懒汉模式等等什么模式,其实不同的写法对程序是有一定影响的. 正文 为什么需要单例呢?其实我们自己是可以控制单例的,只是单例模式给了我们一个好的设计 ...

  3. PyQt5常用控件及方法(代码段)

    文章目录PyQt5程序基本格式QMainWindow主窗口QLabel标签QTextBrowser文本浏览器QTextEdit文本编辑器QPushButton按键QCheckBox复选框QRadioB ...

  4. NAT网络地址转化和DHCP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通常被应用在大型的局域网络环境中,主要作用是集中的管理.分配IP地址,使网络环境中的主机动态的获得I ...

  5. ZooKeeper使用入门

    ZooKeeper简介 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源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是Hadoop的子项目之一.它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软件,提供的功能包括:配置维护.域名服务.分布式 ...

  6. c++. Run-Time Check Failure #2 - Stack around the variable 'cc' was corrupted.

    Run-Time Check Failure #2 - Stack around the variable 'cc' was corrupted. char cc[1024];   //此处如果索引值 ...

  7. Scrapy学习1:安装

    Install Scrapy 熟悉PyPI的话,直接一句 pip install Scrapy 但是有时候需要处理安装依赖,不能直接一句命令就安装结束,这个和系统有关. 我用的Ubuntu,这里仅介绍 ...

  8. TLS1.2协议设计原理

    目录 前言 为什么需要TLS协议 发展历史 协议设计目标 记录协议 握手步骤 握手协议 Hello Request Client Hello Server Hello Certificate Serv ...

  9. 利用python打印杨辉三角

    用python打印杨辉三角 介绍 杨辉三角,是初高中时候的一个数列,其核心思想就是说生成一个数列,该数列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之前一个数列中,同样位置的元素和前一个元素的和. 正好在python中,也就 ...

  10. .NET Core Hangfire周期性作业调度问题

    前言 四月中旬Hangfire团队发布了1.7.11版本,在使用周期性作业调度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应该一直未解决,故做此记录,希望遇到的童鞋根据项目业务而避开这个问题. 周期性作业调度 我们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