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offer 树的基本操作:四种遍历方式
前序遍历 递归版
编程思想
即借助系统栈,效率较低。二叉树的前序遍历规则:1. 访问根结点; 2. 遍历左子树; 3. 遍历右子树
编程实现
//树的定义
struct TreeNode {
int val;
TreeNode *left;
TreeNode *right;
TreeNode(int x) : val(x), left(NULL), right(NULL) {}
};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void rec(TreeNode* root,vector<int> &ret){
if(root != nullptr){
ret.push_back(root->val);
rec(root->left,ret);
rec(root->right,ret);
}
}
public:
vector<int> pre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vector<int> ret;
rec(root,ret);
return ret;
}
};
编程总结
常规方法,注意向量要用引用。
前序遍历 迭代版
编程思想
使用了一个辅助结点p,这种写法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模版,对应的还有中序和后序的模版写法,形式很统一,方便于记忆。
辅助结点p初始化为根结点,while循环的条件是栈不为空或者辅助结点p不为空,在循环中首先判断如果辅助结点p存在,那么先将p加入栈中,然后将p的结点值加入结果res中,此时p指向其左子结点。否则如果p不存在的话,表明没有左子结点,我们取出栈顶结点,将p指向栈顶结点的右子结点。
编程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pre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vector<int> res;
stack<TreeNode*> s;
TreeNode *p = root;
while (!s.empty() || p) {
if (p) {
s.push(p);
res.push_back(p->val);
p = p->left;
}
else {
TreeNode *t = s.top();
s.pop();
p = t->right;
}
}
return res;
}
};
题目总结
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使用模板记忆。
中序遍历 递归版
编程思想
即借助系统栈,效率较低。二叉树的前序遍历规则:1. 遍历左子树; 2. 访问根结点; 3. 遍历右子树
编程实现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void rec(TreeNode* root,vector<int> &ret){
if(root != NULL){
rec(root->left,ret);
ret.push_back(root->val);
rec(root->right,ret);
}
}
public:
vector<int> in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vector<int> ret;
rec(root,ret);
return ret;
}
};
题目总结
常规。
中序遍历 迭代版
编程思想
使用了一个辅助结点p,这种写法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模版,对应的还有前序和后序的模版写法,形式很统一,方便于记忆。
因为中序遍历的顺序是左-根-右,故与前序不同的是把结点值加入结果res的步骤从if中移动到了else中。
辅助结点p初始化为根结点,while循环的条件是栈不为空或者辅助结点p不为空,在循环中首先判断如果辅助结点p存在;那么先将p加入栈中,将p指向栈顶结点的左子结点。否则如果p不存在的话,表明没有左子结点,我们取出栈顶结点,然后将p的结点值加入结果res中,此时p指向其右子结点。
编程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in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vector<int> res;
stack<TreeNode*> s;
TreeNode *p = root;
while (!s.empty() || p) {
if (p) {
s.push(p);
p = p->left;
}
else {
TreeNode *t = s.top();
s.pop();
res.push_back(t->val);
p = t->right;
}
}
return res;
}
};
题目总结
注意与前序遍历的区别和联系,因为中序遍历的顺序是左-根-右,故与前序不同的是把结点值加入结果res的步骤从if中移动到了else中。
后序遍历 递归版
编程思想
即借助系统栈,效率较低。二叉树的前序遍历规则: 1. 遍历左子树;2. 遍历右子树;3. 访问根结点;
编程实现
class Solution {
private:
void rec(TreeNode* root,vector<int> &ret){
if(root != NULL){
rec(root->left,ret);
rec(root->right,ret);
ret.push_back(root->val);
}
}
public:
vector<int> post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vector<int> ret;
rec(root,ret);
return ret;
}
};
编程总结
常规。
后序遍历 迭代版
编程思想
使用了一个辅助结点p,这种写法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模版,对应的还有前序和中序的模版写法,形式很统一,方便于记忆。
由于后序遍历的顺序是左-右-根,而前序遍历的顺序是根-左-右,二者其实还是很相近的,我们可以先在先序遍历的方法上做些小改动,使其遍历顺序变为根-右-左,然后翻转一下,就是左-右-根了。翻转的方法,是反向加入结果res,每次都在结果res的开头加入结点值,而改变先序遍历的顺序就只要改变一下入栈顺序,先左后右,这样出栈处理的时候就是先右后左了。一定要对比前序遍历记忆!!!
拓展:当访问一个结点*p时,栈中结点恰好为*p结点的所有祖先。从栈底到栈底结点再加上*p结点,刚好构成从根节点到*p结点的一条路径。这一特性非常重要,如求根结点到某结点的路径;求两个结点的最近公共祖先;均可用这个思想。
编程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post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vector<int> res;
stack<TreeNode*> s;
TreeNode *p = root;
while (!s.empty() || p) {
if (p) {
s.push(p);
res.insert(res.begin(), p->val); //反向添加,而前序是正向添加
p = p->right; //与前序对比
}
else {
TreeNode *t = s.top();
s.pop();
p = t->left;
}
}
return res;
}
};
编程总结
拓展思想很重要!!
层次遍历 版本1
编程思想
进行常规层次遍历,需要借助一个队列。
先将根节点入队,然后出队,访问该根结点,如果它有左子树,则将左子树根节点入队,形成下一层;如果它有右子树,则将右子树根结点入队,形成下一层。然后出队,访问该结点,如此反复,直至队列为空。看代码比较容易懂。
补充:
queue 的基本操作有:
入队,如例:q.push(x); 将x 接到队列的末端。
出队,如例:q.pop(); 弹出队列的第一个元素,注意,并不会返回被弹出元素的值。
访问队首元素,如例:q.front(),即最早被压入队列的元素。
访问队尾元素,如例:q.back(),即最后被压入队列的元素。
判断队列空,如例:q.empty(),当队列空时,返回true。
访问队列中的元素个数,如例:q.size()
编程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levelOrder(TreeNode* root) { vector<vector<int>>v;
queue<TreeNode*>q;
q.push(root); //根节点入队
if(root == NULL)
return v ;
while(!q.empty()){ //队列不空
vector<int>vv;
queue<TreeNode*> next ; // 建立第二个队列 用来存放下一层的结点
while(!q.empty()){ //遍历当前层的结点 这层循环是核心 其他都是为了满足OJ输出 TreeNode* tre = q.front() ;
vv.push_back(tre->val); //访问该结点,为了满足输出要求,所以有点复杂,
q.pop(); //对头元素出队
if(tre->left!=NULL){ //它有左子树
next.push(tre->left);
}
if(tre->right!=NULL){ //它有右子树
next.push(tre->right);
}
}
v.push_back(vv);
q=next; // // 遍历完后进入下一层
}
return v;
}
};
编程总结
层次遍历往往要用到队列,要对队列的基本操作熟悉,注意二维向量的生成。
层次遍历 版本2
编程思想
给定一个二叉树,返回其节点值自底向上的层次遍历。 (即按从叶子节点所在层到根节点所在的层,逐层从左向右遍历)。
同版本一类似,只不过需要多一个栈,把每层返回的结点加入栈中,最后输出。
编程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levelOrderBottom(TreeNode* root) {
vector<vector<int>>v;
stack<vector<int>>s;
queue<TreeNode*>q;
q.push(root); //根节点入队
if(root == NULL)
return v ;
while(!q.empty()){ //队列不空
vector<int>vv;
queue<TreeNode*> next ; // 建立第二个队列 用来存放下一层的结点 while(!q.empty()){ //遍历每层的结点 这层循环是核心 其他都是为了满足OJ输出 TreeNode* tre = q.front() ;
vv.push_back(tre->val); //访问该结点,为了满足输出要求,所以有点复杂,
q.pop(); //对头元素出队
if(tre->left!=NULL){ //它有左子树
next.push(tre->left);
}
if(tre->right!=NULL){ //它有右子树
next.push(tre->right);
} }
s.push(vv); //将每层结点入栈
//v.push_back(vv);
q=next; // // 遍历完后进入下一层
}
while(!s.empty()){ //将每层结点倒序输出
v.push_back(s.top());
s.pop();
}
return v;
}
};
编程总结
注意其他数据结构的配合使用。
剑指offer 树的基本操作:四种遍历方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 剑指Offer(二十四):二叉树中和为某一值的路径
剑指Offer(二十四):二叉树中和为某一值的路径 搜索微信公众号:'AI-ming3526'或者'计算机视觉这件小事' 获取更多算法.机器学习干货 csdn:https://blog.csdn.ne ...
- 剑指Offer(三十四):第一个只出现一次的字符
剑指Offer(三十四):第一个只出现一次的字符 搜索微信公众号:'AI-ming3526'或者'计算机视觉这件小事' 获取更多算法.机器学习干货 csdn:https://blog.csdn.net ...
- lua中for循环的四种遍历方式
lua中for的四种遍历方式区别 table.maxn 取最大的整数key #table 从1开始的顺序整数最大值,如1,2,3,6 #table == 3 key,value pairs 取每一 ...
- list的四种遍历方式
1.手先增强for循环和iterator遍历的效果是一样的,也就说 增强for循环的内部也就是调用iteratoer实现的,但是增强for循环 有些缺点,例如不能在增强循环里动态的删除集合内容.不能获 ...
- Map 的四种遍历方式
Map 的四种遍历方式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Map; public class ...
- java集合四种遍历方式
package conection; import java.util.Iterator;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import java.util.List; publ ...
- map的四种遍历方式
map是Java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数据结构,但map不同于set和list都继承自Collection接口. 所以map没有实现Collection的Iterator 方法,自身没有迭代器来遍历元素. ...
- Map集合的四种遍历方式
很久以前写的代码,和上一个做比较吧!便于以后查看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Map; ...
- java list 的 四种遍历方式
在java中遍历一个list对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 For Loop —— 普通for循环 2. Advanced For Loop —— 高级for循环 3. Iterator Loop ...
随机推荐
- AcWing 322. 消木块
由于木块可以由一些木块的消除,使两边相同颜色的合并 所以我们设定一个归并方式,即每个区间记录一下右边的延展性. (等于左边找右边) 设 \(f[i][j][k]\) 为\([i, j]\) 区间,右侧 ...
- Servlet中获取请求参数问题
1.GET方法,可以通过getParamter方法反复获取同一个变量的数据: 2.POST方法,需要注意请求类型(content-Type)是否是application/x-www-form-urle ...
- LLVM程序分析日记之插桩BranchInst
1. splitblockandinsertifthenelse() 一个代码例子:StackOverflow 2. SplitBlockAndInsertIfThen() 或者仅仅想插桩if the ...
- OS第六章
OS第七次实验 多进程 添加一个进程体 添加进程B,首先设置i的初值为0x1000,这样来方便程序运行时的时候能区分.其余地方与A一致. 相关变量和宏 Minix中定义了一个数组,叫做tasktab的 ...
- [日常摸鱼]bzoj2875[NOI2012]随机数生成器-矩阵快速幂
好裸的矩阵快速幂-然而我一开始居然构造不出矩阵- 平常两个的情况都是拿相邻两项放在矩阵里拿去递推的-然后我就一直构造不出来-其实把矩阵下面弄成1就好了啊orz #include<cstdio&g ...
- Netty源码解析 -- PoolSubpage实现原理
前面文章说了PoolChunk如何管理Normal内存块,本文分享PoolSubpage如何管理Small内存块. 源码分析基于Netty 4.1.52 内存管理算法 PoolSubpage负责管理S ...
- 用DirectX 11绘制一个Cube
之前一篇文章讲了如何初始化DirectX 11,现在在此基础上绘制一个Cube,总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定义Cube顶点数据结构 创建Vertex Buffer和Index Buffer 编写应用 ...
- Python高级语法-多继承MRO相关-args和kwargs(4.5.2)
@ 目录 1.说明 2.代码 关于作者 1.说明 args数据类型为元组 kwargs数据类型为字典 一般传入方法中使用遍历去得到值 这个传入参数的顺序没有特殊的要求 当你自定义的参数传完以后,写了名 ...
- rest framework Serializer fields
串行领域 在表单类中的每个字段不仅负责验证数据,同时也为"清洁" - 它以标准化格式一致. - Django文档 串行字段手柄的原始值和内部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他们还应对验证输入值 ...
- 如何修改openstack虚拟机密码
1.虚拟机创建时设置密码 计算节点安装以下软件包 yum install libguestfs python-libguestfs libguestfs-tools-c 配置计算节点nova配置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