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附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wingsless/p/5578727.html

上一篇中我简单的分析了一下InnoDB缓冲池LRU算法的相关源码,其实说不上是分析,应该是自己的笔记,不过我还是发扬大言不惭的精神写成分析好了。在此之后,我继续阅读了Buf0rea.c文件,因为这里写的就是如何将block读取到内存中的函数。

这个文件里很显眼的有这样一个函数:buf_read_page,这是一个高层的函数,它的作用就是:reads a page asynchronously from a file to the buffer buf_pool if it is not already there。采用异步的方式将文件中的页读入buf_pool。大体上看一眼这个函数,发现它主要搞了以下几个工作:

1 随机预读(buf_read_ahead_random)。随机预读是一个可以提高效率的策略,它的主要思想是:给定的space和offset确定的那页,可以计算出一个范围,如果这个范围内的页(pages)有一部分已经被访问(阈值:BUF_READ_AHEAD_RANDOM_THRESHOLD),那么这个范围内的页(pages)就会被预读。看一下函数内是怎么写的:

//确定一个边界,边界内的页,都要进行条件判断
low = (offset / BUF_READ_AHEAD_RANDOM_AREA)
* BUF_READ_AHEAD_RANDOM_AREA;
high = (offset / BUF_READ_AHEAD_RANDOM_AREA + )
* BUF_READ_AHEAD_RANDOM_AREA;
if (high > fil_space_get_size(space)) { high = fil_space_get_size(space);
} 省略部分...
//对边界内的页进行条件判断
for (i = low; i < high; i++) {
block = buf_page_hash_get(space, i); if ((block)
&& (block->LRU_position > LRU_recent_limit)
&& block->accessed) { recent_blocks++;
}
} mutex_exit(&(buf_pool->mutex)); if (recent_blocks < BUF_READ_AHEAD_RANDOM_THRESHOLD) {
/* Do nothing */ return();
}
省略部分...
//如果之前的判断都通过,则函数可以进行下面的步骤
//边界范围内的每一个页都会被预读:(buf_read_page_low),预读采用异步的方式
for (i = low; i < high; i++) {
/* It is only sensible to do read-ahead in the non-sync aio
mode: hence FALSE as the first parameter */ if (!ibuf_bitmap_page(i)) {
count += buf_read_page_low(
&err, FALSE,
ibuf_mode | OS_AIO_SIMULATED_WAKE_LATER,
space, tablespace_version, i);
if (err == DB_TABLESPACE_DELETED) {
ut_print_timestamp(stderr);
fprintf(stderr,
" InnoDB: Warning: in random"
" readahead trying to access\n"
"InnoDB: tablespace %lu page %lu,\n"
"InnoDB: but the tablespace does not"
" exist or is just being dropped.\n",
(ulong) space, (ulong) i);
}
}
}

满足条件的页就会被预读,注意预读采用异步的方式,同时,(space,offset)指定的页,也会被预读。这里是一个我有点搞不明白的地方,这个页既然被异步预读了,后面还会在同步的读取一次,且听后话。

2 物理读取。预读结束之后,buf_read_page函数就会调度buf_read_page_low函数,进行数据的读取,注意这个函数刚才预读的时候也使用过,但是这次采用同步的方式,注释写的很明白:“ We do the i/o in the synchronous aio mode to save thread”。这个函数还会在给block->frame加x-lock锁,这个操作会在函数调度下一级函数buf_page_init_for_read的时候进行,代码:rw_lock_x_lock_gen(&(block->lock), BUF_IO_READ)。而buf_page_init_for_read函数的主要作用就是从LRU里分配一个buf_block_t*,并对这个buf_block_t*加x-lock锁。我主要看到了这几行:

//分配一个buffer block
block = buf_block_alloc();
//向buffer pool中初始化一个page
buf_page_init(space, offset, block);
//将block插入LRU链表中,只能插入old链表
buf_LRU_add_block(block, TRUE); /* TRUE == to old blocks */
rw_lock_x_lock_gen(&(block->lock), BUF_IO_READ);

注意,buf_read_page_low函数中最后有这样一段:

if (sync) {
/* The i/o is already completed when we arrive from
fil_read */
buf_page_io_complete(block);
}

如果是同步方式,那么就用buf_page_io_complete函数释放所有的x-lock:rw_lock_x_unlock_gen(&(block->lock), BUF_IO_READ);

3 物理读取结束之后,会调度buf_flush_free_margin函数,在需要的情况下,flush掉LRU链表的尾部。

总结一下上面的步骤,发现这是地地道道的物理读取,即从磁盘中将数据读取到内存中。在《MySQL内核--InnoDB存储引擎》一书的12章里还介绍了一种读取方式叫做逻辑读取,现在分析如下。

从书中的描述里看,我觉得这个叫做逻辑读取有点不好理解。个人觉得这个逻辑读取其实就是一个流程:

基于我的理解画的,可能有疏漏的地方。这里就需要看这个函数:buf_page_get_gen,它的注释也写得很明白:This is the general function used to get access to a database page。提供了一个访问数据库页的通用方法。

这个函数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的入参里有很多的mode,这就给该函数带来了许多种可能的返回。我无心看这些,但是有一个地方却很吸引我,就是一个goto。学C的时候老师说,goto是C语言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一个关键字,大家初学,千万别用。但是又有持不同意见的人认为善用goto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相信MySQL的作者们goto用的非常好。

函数中有一个loop标记,也就是说函数是循环着读取block的,直到满足一些条件。首先会从缓冲池里寻找:block = buf_page_hash_get(space, offset),没有的话就会使用这个函数:buf_read_page(space, offset)将block读入,然后goto到开始的地方,将block置为NULL,重新开始,这次就能从缓冲池里找到block了。下面的代码是很多的判断,不过这里很显眼:

mutex_exit(&buf_pool->mutex);

    /* Check if this is the first access to the page*/    accessed = block->accessed;

    block->accessed = TRUE;

    mutex_exit(&block->mutex);

    buf_block_make_young(block);

省略部分...
if (!accessed) {
/* In the case of a first access, try to apply linear
read-ahead */ buf_read_ahead_linear(space, offset);
}

这里判断了block是不是第一次被访问,但是很奇怪,这个block立刻就被make young了,这和我以前的认知倒是不太一样了,不过这篇淘宝丁奇的博文(https://yq.aliyun.com/articles/8827)里写到了这一点,可以参考一下,经过我的分析发现,make young也不是那么笨的,它要判断这个block是不是需要被make young(if (buf_block_peek_if_too_old(block)))。如果是第一次被访问,就会触发线性预读函数的调用。

终于说到了线性预读。留着明天写吧。

看代码果然过瘾啊。

InnoDB源码分析--缓冲池(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InnoDB源码分析--缓冲池(三)

    转载请附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wingsless/p/5582063.html 昨天写到了InnoDB缓冲池的预读:<InnoDB源码分析--缓冲池(二)> ...

  2. innoDB源码分析--缓冲池

    最开始学Oracle的时候,有个概念叫SGA和PGA,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实就是内存中的缓冲池.InnoDB的设计类似于Oracle,也会在内存中开辟一片缓冲池.众所周知,CPU的速度和磁盘的IO速度 ...

  3. DataTable源码分析(二)

    DataTable源码分析(二) ===================== DataTable函数分析 ---------------- DataTable作为整个插件的入口,完成了整个表格的数据初 ...

  4. 一个普通的 Zepto 源码分析(二) - ajax 模块

    一个普通的 Zepto 源码分析(二) - ajax 模块 普通的路人,普通地瞧.分析时使用的是目前最新 1.2.0 版本. Zepto 可以由许多模块组成,默认包含的模块有 zepto 核心模块,以 ...

  5. Zepto源码分析(二)奇淫技巧总结

    Zepto源码分析(一)核心代码分析 Zepto源码分析(二)奇淫技巧总结 目录 * 前言 * 短路操作符 * 参数重载(参数个数重载) * 参数重载(参数类型重载) * CSS操作 * 获取属性值的 ...

  6. Koa源码分析(二) -- co的实现

    Abstract 本系列是关于Koa框架的文章,目前关注版本是Koa v1.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Koa源码分析(一) -- generator Koa源码分析(二) -- co的实现 Koa源码分 ...

  7. Unity时钟定时器插件——Vision Timer源码分析之二

      Unity时钟定时器插件——Vision Timer源码分析之二 By D.S.Qiu 尊重他人的劳动,支持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sqiu.iteye.com 前面的已经介绍了vp_T ...

  8. Tomcat源码分析(二)------ 一次完整请求的里里外外

    Tomcat源码分析(二)------ 一次完整请求的里里外外   前几天分析了一下Tomcat的架构和启动过程,今天开始研究它的运转机制.Tomcat最本质就是个能运行JSP/Servlet的Web ...

  9. spark 源码分析之二十一 -- Task的执行流程

    引言 在上两篇文章 spark 源码分析之十九 -- DAG的生成和Stage的划分 和 spark 源码分析之二十 -- Stage的提交 中剖析了Spark的DAG的生成,Stage的划分以及St ...

随机推荐

  1. Delphi 10.1 Berlin 官方未列之修正

    Delphi 10.1 Berlin 官方修正列表: Bug fix list for RAD Studio 10.1 Berlin Delphi 10.1 Berlin 官方未列之修正: 修正 iO ...

  2. 基于Typecho CMS框架开发大中型应用

    基于Typecho CMS框架开发大中型应用 大中型应用暂且定义为:大于等于3个数据表的应用!汗吧! Typecho原本是一款博客系统,其框架体系有别于市面上一般意义MVC框架,主体代码以自创的Wid ...

  3. Exif.js 读取图像的元数据

    Exif.js 提供了 JavaScript 读取图像的原始数据的功能扩展,例如:拍照方向.相机设备型号.拍摄时间.ISO 感光度.GPS 地理位置等数据. 注意事项: EXIF 数据主要来自拍摄的照 ...

  4. jQuery Countdown Timer 倒计时效果

    这个一款简单的 jQuery 倒计时插件,用于显示剩余的天数,小时,分钟和秒.倒计时功能是非常有用的一个小功能,可以告诉用户多久以后您的网站将会发布或者关闭进行维护,还可以用于举办活动的开始和停止的倒 ...

  5. Intercooler.js – 让 AJAX 像锚标签一样简单

    使用 Intercooler,你可以添加 Ajax 到你的应用程序,而无需使用客户端模式的路由,认证,渲染,工厂或依赖注入.事实上,你不需要写任何的 JavaScript 代码.Intercooler ...

  6. visual studio 查找/替换对话框

    工具--选项--环境--查找和替换 如下设置: 则会在查找.替换到最后时会弹出提示,比如“查找到达了搜索的起点”,如下图: 原文:http://keleyi.com/a/bjac/27iswh0p.h ...

  7. JavaScript——99乘法表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99乘法表</title> <style type=&quo ...

  8. JavaScript + SVG实现Web前端WorkFlow工作流DAG有向无环图

    一.效果图展示及说明 (图一) (图二) 附注说明: 1. 图例都是DAG有向无环图的展现效果.两张图的区别为第二张图包含了多个分段关系.放置展示图片效果主要是为了说明该例子支持多段关系的展现(当前也 ...

  9. SharePoint2013的头像显示和读取

      前言 有个时候SP的二次开发,需要用代码获取头像显示,如SP基于AD验证,AD有头像属性,做为头像数据来源(因为Exchange和lync的头像也来自AD),说道这里大家都知道有2种办法,一种从A ...

  10. 【代码笔记】iOS-手机验证码

    一,效果图. 二,代码. RootViewController.h #import <UIKit/UIKit.h> @interface RootViewController : UIV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