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几天里,我把JVM内部的垃圾回收算法和垃圾回收器。还剩下最后一个G1回收器没有说,我们今天数一下G1回收器和常见的参数配置。

G1回收器

G1 (Garbage-First)是一款面向服务器的垃圾收集器,主要针对配备多颗处理器及大容量内存的机器,以极高概率满足GC停顿时间要求的同时,还具备高吞吐量性能特征。我们会想一下我们上次课说的parNew+CMS回收器已经很厉害了,但是我们的服务器是那种超大内存的服务器呢?比如内存是32G的,可能最后我们的堆内存需要分配到十多个G,我们用parNew+CMS对于STW时间还是很长的,需要清理的越多,时间消耗越长啊,但是我们的G1垃圾回收器可以做到限制时间来收集,我们先看一下G1的模型图。

来解释一下这个图,G1垃圾回收器,会把你的堆内存分为大小相等的独立区域(Region),JVM最多可以分配2048个Region,一般Region大小等于堆大小除以2048,比如堆大小为4096M,则Region大小为2M,当然也可以 用参数"-XX:G1HeapRegionSize"手动指定Region大小,每个Region的状态不确定,可能是Eden区域,也可能是Old区域,不需要原有的联系设置,这里说一下以前没有提到的Humongous区域,他是用来存储大对象的,大对象的判定规则就是一个大对象超过了一个Region大小的50%,比如按 照上面算的,每个Region是2M,只要一个大对象超过了1M,就会被放入Humongous中视对象大小而定格子的连续数目。

默认年轻代对堆内存的占比是5%,如果堆大小为4096M,那么年轻代占据200MB左右的内存, 对应大概是100个Region,可以通过“-XX:G1NewSizePercent”设置新生代初始占比,在系统 运行中,JVM会不停的给年轻代增加更多的Region,但是最多新生代的占比不会超过60%,可以 通过“-XX:G1MaxNewSizePercent”调整。年轻代中的Eden和Survivor对应的region也跟之前 一样,默认8:1:1,假设年轻代现在有1000个region,eden区对应800个,s0对应100个,s1对应 100个。

G1收集器一次GC的运作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初始标记(initial mark,STW):暂停所有的其他线程,并记录下gc roots直接能引用的对象,速度很快 ;
并发标记(Concurrent Marking):同CMS的并发标记
最终标记(Remark,STW):同CMS的重新标记
筛选回收(Cleanup,STW):筛选回收阶段首先对各个Region的回收价值和成本进行排序,根据用户所期望的GC停顿时间(可以用JVM参数 -XX:MaxGCPauseMillis指定)来制定回收计划,就是说我们希望每次STW时间只是100ms,我们可以指定垃圾回收完成时间为100ms,但是100ms是不一定完全回收完成的,我们会按照每一个格子的回收消耗时间来排序,由小到大进行回收处理,直到时间为100ms为止。
这里的回收算法是复制算法,也就是我们把每一个小格子的对象进行处理,把有用的对象复制到空格子内,把原有格子清空,需要注意一点的是不需要再次整理内存碎片,举一个实例,Region1和Region2都需要回收,他们的大小都为2M,Region1有0.3M的对象是有用的,Region2的对象有0.6是有用,这时他们会共同放在一个空的小格子内占用0.9M的大小。
与我们以前熟悉的YoungGC和OldGC所不同的是G1的回收器有三种GC,分别为:
YoungGC:
YoungGC并不是说现有的Eden区放满了就会马上触发,G1会计算下现在Eden区回收大概要多久时间,如果回收时间远远小于参数 -XX:MaxGCPauseMills 设定的值,那么增加年轻代的region,继续给新对象存放,不会马上做YoungGC,直到下一次Eden区放满,G1计算回收时间接近参数 -XX:MaxGCPauseMills 设定的值,那么就会触发YoungGC


MixedGC:

不是FullGC,老年代的堆占有率达到参数(-XX:InitiatingHeapOccupancyPercen)设定的值则触发,回收所有的Young和部分Old(根据期望的GC停顿时间确定old区垃圾收集的优先顺序)以及大对象区,正常情况G1的垃圾收集是先做MixedGC,主要使用复制算法,需要把各个region中
存活的对象拷贝到别的region里去,拷贝过程中如果发现没有足够的空region能够承载拷贝对象
就会触发一次Full GC

Full GC:

停止系统程序,然后采用单线程进行标记、清理和压缩整理,好空闲出来一批Region来供下一次MixedGC使用,这个过程是非常耗时的。

JVM参数配置以及优化(JDK1.8)

栈相关

‐Xss->设置单个线程栈大小,比如-Xss512K,数值越小,一个线程栈里能分配的栈帧就越少,说明可以开启的线程数越多

方法区(元空间)

‐XX:MetaspaceSize->设置方法区的大小,也是触发GC的阈值,比如‐XX:MetaspaceSize=256M

‐XX:MaxMetaspaceSiz->设置方法区的最大值,比如‐XX:MaxMetaspaceSize=256M

堆相关

‐Xms->jvm启动时分配的内存,比如‐Xms200m

‐Xmx->jvm运行过程中分配的最大内存,比如‐Xms500m

‐Xmn->设置年轻代大小,比如‐Xmn2g

‐XX:NewSize->设置年轻代大小 比如‐XX:NewSize=2g

‐XX:PretenureSizeThreshold->可以设置大对象的大小,比如‐XX:PretenureSizeThreshold=100000000 单位为btye。

‐XX:MaxTenuringThreshold->设置分代年龄,比如‐XX:MaxTenuringThreshold=10 默认为15。

‐XX:-HandlePromotionFailure->老年代分配担保机制参数,1.8默认开启。

‐XX:-UseAdaptiveSizePolicy->禁止JVM自动优化eden和Survivor默认比例8:1:1,反之JVM默认有这个参数‐XX:+UseAdaptiveSizePolicy,会导致这个比例自动变化。

‐XX:SurvivorRatio->设置Eden和Survivor大小比如 ‐XX:SurvivorRatio =8,注意Survivor区有两个。表示Eden:Survivor=8:2,一个Survivor区占整个年轻代的1/10。

‐XX:NewRatio->设置老年代和年轻代的比值大小 比如‐XX:NewRatio=4,表示年老代和年轻代比值为4:1。

回收器相关

Serial收集器

‐XX:+UseSerialGC->指定年轻代为Serial收集器

‐XX:+UseSerialOldGC->指定老年代为Serial收集器

ParNew收集器

‐XX:+UseParNewG->指定年轻代为ParNew收集器

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

‐XX:+UseParallelGC->指定年轻代为Parallel收集器

‐XX:+UseParallelOldGC->指定老年代为Parallel收集器

‐XX:ParallelGCThreads->指定GC工作的线程数量

CMS收集器

‐XX:+UseConcMarkSweepGC->指定指定老年代为CMS收集器

‐XX:ConcGCThreads->并发的GC线程数

‐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FullGC之后是否做压缩整理(减少碎片)

‐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多少次FullGC之后压缩一次,默认是0,代表每次FullGC后都会压缩一次,比如‐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0

‐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当老年代使用达到该比例时会触发FullGC(默认是92,这是百分比),比如‐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action=92

‐XX:+UseCMSInitiatingOccupancyOnly->只使用设定的回收阈值(‐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设定的值),如果不指定,JVM仅在第一次使用设定值,后续则会自动调整

‐XX:+CMSScavengeBeforeRemark->在CMSGC前启动一次minor gc,目的在于减少老年代对年轻代的引用,降低CMS GC的标记阶段时的开销,一般CMS的GC耗时80%都在
remark阶段

G1收集器

‐XX:+UseG1GC->开启G1收集器

‐XX:G1HeapRegionSize->指定分区大小(1MB~32MB,且必须是2的幂),默认将整堆划分为2048个分区

‐XX:MaxGCPauseMillis->目标暂停时间(默认200ms)

‐XX:G1NewSizePercent->新生代内存初始空间(默认整堆5%)

‐XX:G1MaxNewSizePercent->新生代内存最大空间

‐XX:TargetSurvivorRatio->Survivor区的填充容量(默认50%),Survivor区域里的一批对象(年龄1+年龄2+年龄n的多个年龄对象)总和超过了Survivor区域的50%,此时就会把年龄n(含)以上的对象都放入老年代

‐XX:InitiatingHeapOccupancyPercent->老年代占用空间达到整堆内存阈值(默认45%),则执行
新生代和老年代的混合收集(MixedGC),比如我们之前说的堆默认有2048个region,如果有接近
1000个region都是老年代的region,则可能就要触发MixedGC了

‐XX:G1HeapWastePercent->默认5%,gc过程中空出来的region是否充足阈值,在混合回收的时候,对Region回收都是基于复制算法进行的,都是把要回收的Region里的存活对象放入其他
Region,然后这个Region中的垃圾对象全部清理掉,这样的话在回收过程就会不断空出来新的
Region,一旦空闲出来的Region数量达到了堆内存的5%,此时就会立即停止混合回收,意味着
本次混合回收就结束了。

‐XX:G1MixedGCLiveThresholdPercent->默认85%,region中的存活对象低于这个值时才会回收该region,如果超过这个值,存活对象过多,回收的的意义不大。

‐XX:G1MixedGCCountTarget->在一次回收过程中指定做几次筛选回收(默认8次),在最后一个筛选回收阶段可以回收一会,然后暂停回收,恢复系统运行,一会再开始回收,这样可以让系统不至于单次停顿时间过长。

日志调优相关

‐XX:+PrintGCDetails->打印GC日志

‐XX:+PrintGCTimeStamps->打印GC时间

‐XX:+PrintGCDateStamps->打印GC日期

‐Xloggc->将GC日志保存为文件,比如‐Xloggc:./gc.log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学一下jmap ‐heap PID,jstat -gc PID(个人认为这个超级重要),javap -c ***.class,Jstack等调优命令,线上尽力别用jvisualvm命令,消耗性能,很多公司禁用jvisualvm命令

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JVM都说了什么知识点。

一,类加载过程: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使用-卸载

二,双亲委派机制。

三,内存运行模型(堆和栈)

四,内存分区老年代和年轻代,年轻代包含Eden区和Survivor区。

五,GC回收minor和fullGC,什么时候会触发fullGC,重点是对象动态年龄判断和老年代担保分配机制。

六,垃圾回收的算法,三种,复制,标记清理,标记整理。

七,垃圾回收器五种,串行的Serial,并行的parNew,高CPU的Parallel,常用的CMS和大内存的G1。

八,常用命令。

很多都是孰能生巧的,细节的还有很多,JVM优化路我给你们指出了,剩下的还需要你们自己去探索,加油~!!!

再不会调优的可以来私信我,我可以尝试为你提出免费调试建议。

java架构之路-(JVM优化与原理)JVM之G1回收器和常见参数配置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帖]java架构之路-(面试篇)JVM虚拟机面试大全

    java架构之路-(面试篇)JVM虚拟机面试大全 https://www.cnblogs.com/cxiaocai/p/11634918.html   下文连接比较多啊,都是我过整理的博客,很多答案都 ...

  2. java架构之路-(面试篇)JVM虚拟机面试大全

    下文连接比较多啊,都是我过整理的博客,很多答案都在博客里有详细说明,理解记忆是最扎实的记忆.而且我的答案不一定是最准确的,但是我的答案不会让你失望,而且几乎每个答案都是问题的扩展答案. 1.JVM内存 ...

  3. java架构之路-(mysql底层原理)Mysql之让我们再深撸一次mysql

    让我再深撸一次mysql吧,这次主要以应对面试来说说mysql,大概几个方向,索引结构,查询引擎,索引优化,explain的详解和trace工具的使用. 索引: 我们先来看一下mysql的B+tree ...

  4. java架构之路(mysql底层原理)Mysql之Explain使用详解

    上篇博客,我们详细的说明了mysql的索引存储结构,也就是我们的B+tree的变种,是一个带有双向链表的B+tree.那么我今天来详细研究一下,怎么使用索引和怎么查看索引的使用情况. 我们先来简单的建 ...

  5. java架构之路-(mysql底层原理)Mysql事务隔离与MVCC

    上几篇博客我们大致讲了一下mysql的底层结构,什么B+tree,什么Hash需要回行啊,再就是讲了mysql优化的explain,这次我们来说说mysql的锁. mysql锁 锁从性能上分为乐观锁( ...

  6. java架构之路-(mysql底层原理)Mysql索引和查询引擎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我们的mysql,个人认为现在的mysql能做到很好的优化处理,不比收费的oracle差,而且mysql确实好用. 当我们查询慢的时候,我会做一系列的优化处理,例如分库分表,加索引.那 ...

  7. java架构之路-(nginx使用详解)nginx的安装和基本配置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它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它支持32位 ...

  8. java架构之路-(11)JVM的对象和堆

    上次博客,我们说了jvm运行时的内存模型,堆,栈,程序计数器,元空间和本地方法栈.我们主要说了堆和栈,栈的流程大致也说了一遍,同时我们知道堆是用来存对象的,分别年轻代和老年代.但是具体的堆是怎么来存放 ...

  9. java架构之路-(nginx使用详解)nginx的反向代理和优化配置

    书接上回说,nginx我们学会了简单的配置.那么我今天来聊一下,我们ngxin的一些优化配置(我不是很懂,不敢谈高级配置).我先来看一下nginx的好处和正向代理. nginx的好处 1.可以高并发连 ...

随机推荐

  1. LoRa硬件调试-前导码

    前言 已知LoRa数据包在负载之前会有一段前导码,接收端是先检测前导码,收到前导码之后才认为有数据发送过来. 那么不同的前导码的长度会有什么影响呢? 前导码长短的优劣势 - 前导码实际上是占符号的,也 ...

  2. JavaScript数组方法大全(第一篇)

    数组方法大全(第一篇) 注意:第一次写博客有点小紧张,如有错误欢迎指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次总结参考书籍JavaScript权威指南,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翻阅一下哦 join()方法 该方法是将数组 ...

  3. insertSql语句中的trim标签的使用

    insert into MB_BATCH_DIS_DETAILS    <trim prefix="(" suffix=")" suffixOverrid ...

  4. Elasticsearch核心技术(1)--- Docker容器中运行ES、Kibana、Cerebro

    Docker容器中运行ES,Kibana,Cerebro和Logstash安装与数据导入ES 想加强ES有关的知识,看了阮一鸣老师讲的<Elasticsearch核心技术与实战>收获很大, ...

  5. 关于turtle画蟒蛇小实例

    import turtle turtle.setup(800,600) turtle.pensize(25) turtle.pencolor('blue') turtle.penup() #抬笔 tu ...

  6. vmware设置centos静态ip

    之前有过设置ubuntu静态ip的经验,这次安装设置centos感觉很顺利很简单.参考https://www.linuxidc.com/Linux/2017-10/147449.htm,照做就可以了. ...

  7. 运行git提示xcrun: error: invalid active developer path错误

    运行git提示xcrun: error: invalid active developer path错误 是xcode的原因 运行如下命令解决: xcode-select --install

  8. JavaScript label语句

    使用label 语句可以在代码中添加标签,以便将来使用. 以下是label 语句的语法: label: statement 下面是一个示例: start: for (var i=0; i < c ...

  9. [Error]syntaxerror: non-ascii character '/xd6' in file

    eclipse代码运行时显示:syntaxerror: non-ascii character '/xd6' in file 原因:如果文件里有非ASCII字符,需要在第一行或第二行指定编码声明. 解 ...

  10. Go组件学习——手写连接池并没有那么简单

    1.背景 前段时间在看gorm,发现gorm是复用database/sql的连接池. 于是翻了下database/sql的数据库连接池的代码实现,看完代码,好像也不是很复杂,但是总觉得理解不够深刻,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