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目的虽然是为了计网考试而准备的,但是之后会继续更新修改,而且UDP/TCP对我们游戏程序员算是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最重要的一块,
所以很有必要记录一下笔记。

UDP


首部结构

主要特点

  • UDP 是无连接的运输层协议(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 UDP 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同时也不使用拥塞控制。
  • UDP 是面向报文的。UDP 没有拥塞控制,很适合多媒体通信的要求。
  • UDP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 UDP 的首部开销小,只有 8 个字节。

TCP


首部结构

主要特点

  • TCP 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即发送数据之前需要建立连接)。
  • TCP 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
  • TCP 面向字节流。
  • TCP 提供全双工通信。每一条 TCP 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一对一)。
  • TCP 的首部开销相对大点,有 20 个字节。

TCP 可靠性实现


停止等待ARQ协议

主要内容就是发送方发一分组数据包给接收方,并等待接收方的确认,收到确认包后,继续按顺序发送下一分组数据包给接收方...以此保证发送数据包的顺序。

但是发送数据包可能遇到如下两种出错情况:

  • A传送的过程中分组丢失了。
  • A传送的过程中出现差错,B在接收M1时检测出了差错,于是丢弃包。

以上这些出错情况,B都不会发送任何信息来通知A。
而是让A设置一个超时计时器,只要超过了一段时间仍然没有收到确认,就认为刚才发送的分组丢失了,所以A会重传刚刚的发送过的分组,也就是所谓的超时重传。

连续ARQ协议&滑动窗口协议

上面简单使用停止等待ARQ协议的话,信道利用率会非常的低。

连续ARQ协议是指发送方采用流水线传输分组:
发送方可以连续发送多个分组,不必每发完一个分组就停下来等待对方确认。这样可以极大增大信道利用率。

滑动窗口协议是指发送方需要维持一个发送窗口,通常是结合来连续ARQ协议使用的:
位于发送窗口内的所有分组都可以连续发送出去,而不需要等待对方的确认, 发送方每收到一个确认,就把发送窗口向前滑动一个分组的位置。

例如下图,当发送方收到第一个分组的确认,就把发送窗口向前移动一个分组的位置。如果原来已经发送了前5个分组,则现在可以发送窗口内的第6个分组。

接收方一般都是采用累积确认的方式:
也就是说接收方不必对收到的分组逐个发送确认,而是在收到几个分组后,对按序到达的最后一个分组发送确认。如果发送方收到了这个分组确认信息,则表示到这个分组为止的所有分组都已经正确接收到了。

但累计确认的缺点是不能正确的向发送方反映出接收方已经正确收到的所以分组的信息。
例如发送方发送了前5个分组,而中间的第3个分组丢失了。这时候接收方只能对前2个发出确认,而不知道后面3个分组的下落,因此只能把后面的3个分组都重传一次。

拥塞控制

当主机开始发送数据时,因为还不清楚网络负荷的情况,如果立即把大量的数据字节注入网络,那么就有可能引起网络拥塞。

慢开始算法:由小到大的逐渐增大发送窗口,也就是说从小到大增大拥塞窗口数值。

在慢开始时,将这个拥塞设置为最大报文段MSS的数值,每收到一个对新的报文段的确认后,拥塞窗口的值就加1。如下图所示:

这里我们首先将拥塞窗口cwnd置为1,发送完一个报文段M1,而且收到接收方发来的确认时,将cwnd增大到2,然后发送M2,M3,再次接收到确认后,将cwnd增加到4。因此,每经过一个传输轮次,拥塞窗口就加倍。

拥塞避免算法:让cwnd缓慢得增大,即每经过一个RTT往返时间就把发送方的拥塞窗口cwnd加1,而不是加倍。这样,拥塞窗口cwnd按线性规律缓慢增长,比慢开始增长速率慢的多。

为了防止拥塞窗口增长过大引起网络阻塞,拥塞控制机制还设置了一个慢开始门限 ssthresh

  • 当cwnd < ssthresh时,使用上述的慢开始算法
  • 当cwnd > ssthresh时,停止使用慢开始算法而改用拥塞避免算法
  • 当cwnd = ssthresh时,既可以使用慢开始算法,也可使用拥塞避免算法。

无论在哪个阶段,只要发送方判断网络中出现拥塞(没有按时收到确认),就要把慢开始门限ssthresh置为出现拥塞时发送窗口的一半,然后将cwnd置1,重新执行慢开始算法。

这样做就可以使发生拥塞的路由器把缓存中积压的分组处理完毕

举个例子,如图

1、在开始的时候将拥塞窗口置为1,慢开始门限的初始值ssthresh设置为16。
2、在执行慢开始算法时,拥塞窗口cwnd随着传输轮次按指数增长,超过慢开始门限值时(cwnd=16),开始执行拥塞避免算法,拥塞窗口按照线性规律增长。
3、假设拥塞窗口增长到24时,网路出现超时,很可能拥塞,所以慢开始门限值变为原来的一半(12),拥塞窗口置为1,并执行慢开始算法,当拥塞窗口再次达到门限值时,改为拥塞避免算法。

TCP 运输连接管理

TCP运输连接有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连接释放。
TCP在连接建立过程中要解决三个问题:

  • 双方都知道另一方的存在。
  • 允许双方协商一些参数(最大窗口值、时间戳选项、服务质量等)。
  • 能够对运输实体资源(缓存大小,连接表中的项目)进行分配。

连接建立:三次握手

以下是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以A主动连接为例):

  1. A向B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其首部中的同步位 SYN = 1,并选择序号 seq = x,表明传送数据时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是 x。
  2. B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如同意,则发回确认。B在确认报文段中应使 SYN = 1,使 ACK = 1,其确认号 ack = x + 1,自己选择的序号 seq = y。
  3. A收到此报文段后向 B 给出确认,其 ACK = 1,确认号 ack = y + 1。然后A的TCP通知上层应用进程,连接已经建立。
  4. B收到A的确认后,也通知其上层应用进程:TCP连接已经建立。

连接释放:四次挥手

通信的双方都可主动释放连接。

以下是释放连接的四次挥手过程(以A主动释放为例):

  1. A先向其 TCP 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段,并停止再发送数据,主动关闭TCP连接。A把连接释放报文段首部的 FIN = 1,其序号 seq = u,等待B的确认。
  2. B发出确认,确认号 ack = u+1,而这个报文段自己的序号 seq = v。从 A 到 B 这个方向的连接就释放了,TCP 连接处于半关闭状态。(但B若发送数据,A仍要接收。)
  3. 若B已经没有要向A发送的数据,则也类似1步骤主动释放连接,发送连接释放包。
  4. A收到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必须发出确认。在确认报文段中 ACK = 1,确认号 ack= w+ 1,自己的序号 seq = u + 1。TCP 连接必须经过时间 2MSL 后才真正释放掉。

结语


这里就顺便提一些关于我所知道有关网络多人游戏的经验:

  • 网络多人游戏一般采用UDP协议,因为TCP协议额外占用带宽太大,不符合多人游戏对网络的带宽需求。
  • 网络多人游戏在UDP协议之上通过封装更高一层也可以获得可靠性,而且还能进一步分可靠性等级或者优先度等级:从而使重要的数据包优先发送/接受或者保证不会丢失,而让相对不重要的包则排最后处理和不提供防丢失保证。
  • 待更

计算机网络基础笔记 运输层协议UDP/TCP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运输层协议:TCP和UDP

    运输层简介 运输层的通信实体不再是主机,而是主机中的进程.运输层的通信是一台主机的进程和另一台主机的进程进行数据交换. 运输层作用 运输层向上层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 运输层为进程提供端到端的通信 运输 ...

  2. 运输层协议——UDP

    UDP概述: UDP只是做了运输层协议能做的最少工作,仅做了复用/分解,少量的差错检验. UDP是无连接的. UDP优点: 关于何时.发送什么数据的应用层控制更为精细:TCP在拥堵时会遏制发送方的发送 ...

  3. 运输层协议----UDP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DatagramPacket; import java.net.DatagramSocket; import j ...

  4. 运输层协议:TCP连接建立与释放

    TCP的特点 面向连接:TCP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通过TCP发送数据需要先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需要释放连接 可靠传输:TCP实现了可靠传输,使得数据能够无丢失.无差错.不重复地到达接收端 面向字节 ...

  5. 计算机网络 学习笔记-传输层:TCP协议简介

    概述: TCP传输前先要建立连接 TCP在传输层 点对点,一条TCP只能连接两个端点 可靠传输.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按顺序 全双工 字节流 TCP报文段 TCP报文段的报头前20字节是固定的,后面 ...

  6. 计算机网络基础篇-ppp协议

    所谓的PPP协议是点对点协议,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大部分用户使用电话线拨号入网的,从用户计算机到ISP的链路所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就是PPP协议. 首先介绍下拨号入网的过程.因特网服务 ...

  7. 运输层协议--TCP及UDP协议

    TCP及UDP协议 按照网络的五层分级结构来看,TCP及UDP位于运输层,故TCP及UDP是运输层协议.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UDP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 多路复用及多路分解 图多路复用及多路分解 ...

  8. 网络编程基础socket 重要中:TCP/UDP/七层协议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基础网络概念 问题:网络到底是什么?计算机之间是如何通信的? 早期 : 联机 以太网 : 局域网与交换机 广播 主机之间“一对所有”的通讯模式,网络对其中每一台主机发出的信号都进行无 ...

  9. 基础笔记(三):网络协议之Tcp、Http

    目录 一.网络协议 二.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TCP头格式 TCP协议中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TCP报文抓取工具 三.HTTP(Hyper ...

随机推荐

  1. E1.Send Boxes to Alice(Easy Version)//中位数

    发送盒子给Alice(简单版本) 题意:准备n个盒子放巧克力,从1到n编号,初始的时候,第i个盒子有ai个巧克力. Bob是一个聪明的家伙,他不会送n个空盒子给Alice,换句话说,每个盒子里面都有巧 ...

  2. cmake 简介

    CMake是一个跨平台的安装(编译)工具,可以用简单的语句来描述所有平台的安装(编译过程).他能够输出各种各样的makefile或者project文件,能测试编译器所支持的C++特性,类似UNIX下的 ...

  3. 轻松构建基于 Serverless 架构的弹性高可用音视频处理系统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 Internet 的日新月异,视频点播技术因其良好的人机交互性和流媒体传输技术倍受教育.娱乐等行业青睐,而在当前, 云计算平台厂商的产品线不断成熟完善, 如果想要搭建视频点播类 ...

  4. dockerfile-格式和使用

    一.dockerfile格式 Dockerfile是一个包含用于组合映像的命令文本文档,可以使用在命令行中调用任何命令,Docker通过读取dockerfile中的指令自动生成映像.docker bu ...

  5. Java String 如何加双引号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str1 = "\"name\"&qu ...

  6. 《Java基础知识》Java断言

    断言:也就是所谓的assertion,是jdk1.4后加入的新功能. 它主要使用在代码开发和测试时期,用于对某些关键数据的判断,如果这个关键数据不是你程序所预期的数据,程序就提出警告或退出. 当软件正 ...

  7. LeetCode刷题总结-树篇(下)

    本文讲解有关树的习题中子树问题和新概念定义问题,也是有关树习题的最后一篇总结.前两篇请参考: LeetCode刷题总结-树篇(上) LeetCode刷题总结-树篇(中) 本文共收录9道题,7道中等题, ...

  8. ASP.NET+d3.js实现Sqlserver数据库的可视化展示

    效果: 数据库端: 前端展示: 实现原理: 1.在数据段建立两个存储过程 queryUserAnsawer(id) 根据用户ID返回每一题的得分,主要是bcp exe时不能直接在sqlserver中执 ...

  9. JS---BOM---定时器

    定时器 参数1:函数 参数2:时间---毫秒---1000毫秒--1秒 执行过程: 页面加载完毕后, 过了1秒, 执行一次函数的代码, 又过了1秒再执行函数..... 返回值就是定时器的id值   v ...

  10. Glide只播放一次Gif以及监听播放完成的实现方案

    需求: 近段时间正好有一个需求,是要实现Gif图只加载播放一次,并且要在Gif播放完毕后回调给系统的需求. 因为Glide 3系列的API与4系列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里我们针对Glide 3.x和G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