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程序的思维逻辑 (43) - 剖析TreeMap
本系列文章经补充和完善,已修订整理成书《Java编程的逻辑》,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出版,于2018年1月上市热销,读者好评如潮!各大网店和书店有售,欢迎购买,京东自营链接:http://item.jd.com/12299018.html
40节介绍了HashMap,我们提到,HashMap有一个重要局限,键值对之间没有特定的顺序,我们还提到,Map接口有另一个重要的实现类TreeMap,在TreeMap中,键值对之间按键有序,TreeMap的实现基础是排序二叉树,上节我们介绍了排序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算法,本节我们来详细讨论TreeMap。
除了Map接口,因为有序,TreeMap还实现了更多接口和方法,下面,我们先来看TreeMap的用法,然后探讨其内部实现。
基本用法
构造方法
TreeMap有两个基本构造方法:
public TreeMap()
public TreeMap(Comparator<? super K> comparator)
第一个为默认构造方法,如果使用默认构造方法,要求Map中的键实现Comparabe接口,TreeMap内部进行各种比较时会调用键的Comparable接口中的compareTo方法。
第二个接受一个比较器对象comparator,如果comparator不为null,在TreeMap内部进行比较时会调用这个comparator的compare方法,而不再调用键的compareTo方法,也不再要求键实现Comparable接口。
应该用哪一个呢?第一个更为简单,但要求键实现Comparable接口,且期望的排序和键的比较结果是一致的,第二个更为灵活,不要求键实现Comparable接口,比较器可以用灵活复杂的方式进行实现。
需要强调的是,TreeMap是按键而不是按值有序,无论哪一种,都是对键而非值进行比较。
除了这两个基本构造方法,TreeMap还有如下构造方法:
public TreeMap(Map<? extends K, ? extends V> m)
public TreeMap(SortedMap<K, ? extends V> m)
关于SortedMap接口,它扩展了Map接口,表示有序的Map,它有一个comparator()方法,返回其比较器,待会我们会进一步介绍。
这两个构造方法都是接受一个已有的Map,将其所有键值对添加到当前TreeMap中来,区别在于,第一个构造方法中,比较器会设为null,而第二个,比较器会设为和参数SortedMap中的一样。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简单的使用TreeMap的例子。
基本例子
代码为: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TreeMap<>();
map.put("a", "abstract");
map.put("c", "call");
map.put("b", "basic"); map.put("T", "tree"); for(Entry<String,String> kv : map.entrySet()){
System.out.print(kv.getKey()+"="+kv.getValue()+" ");
}
创建了一个TreeMap,但只是当做Map使用,不过迭代时,其输出却是按键排序的,输出为:
T=tree a=abstract b=basic c=call
T排在最前面,是因为大写字母都小于小写字母。如果希望忽略大小写呢?可以传递一个比较器,String类有一个静态成员CASE_INSENSITIVE_ORDER,它就是一个忽略大小写的Comparator对象,替换第一行代码为: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TreeMap<>(String.CASE_INSENSITIVE_ORDER);
输出就会变为:
a=abstract b=basic c=call T=tree
正常排序是从小到大,如果希望逆序呢?可以传递一个不同的Comparator对象,第一行代码可以替换为: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TreeMap<>(new Comparator<String>(){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tring o1, String o2) {
return o2.compareTo(o1);
}
});
这样,输出会变为:
c=call b=basic a=abstract T=tree
为什么这样就可以逆序呢?正常排序中,compare方法内,是o1.compareTo(o2),两个对象翻过来,自然就是逆序了,Collections类有一个静态方法reverseOrder()可以返回一个逆序比较器,也就是说,上面代码也可以替换为: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TreeMap<>(Collections.reverseOrder());
如果希望逆序且忽略大小写呢?第一行可以替换为: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TreeMap<>(
Collections.reverseOrder(String.CASE_INSENSITIVE_ORDER));
需要说明的是,TreeMap使用键的比较结果对键进行排重,即使键实际上不同,但只要比较结果相同,它们就会被认为相同,键只会保存一份。比如,如下代码: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TreeMap<>(String.CASE_INSENSITIVE_ORDER);
map.put("T", "tree");
map.put("t", "try"); for(Entry<String,String> kv : map.entrySet()){
System.out.print(kv.getKey()+"="+kv.getValue()+" ");
}
看上去有两个不同的键"T"和"t",但因为比较器忽略大小写,所以只会有一个,输出会是:
T=try
键为第一次put时的,这里即"T",而值为最后一次put时的,这里即"try"。
日期例子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键为字符串形式的日期,值为一个统计数字,希望按照日期输出,代码为:
Map<String, Integer> map = new TreeMap<>();
map.put("2016-7-3", 100);
map.put("2016-7-10", 120);
map.put("2016-8-1", 90); for(Entry<String,Integer> kv : map.entrySet()){
System.out.println(kv.getKey()+","+kv.getValue());
}
输出为:
2016-7-10,120
2016-7-3,100
2016-8-1,90
7月10号的排在了7月3号的前面,与期望的不符,这是因为,它们是按照字符串比较的,按字符串,2016-7-10就是小于2016-7-3,因为第一个不同之处1小于3。
怎么解决呢?可以使用一个自定义的比较器,将字符串转换为日期,按日期进行比较,第一行代码可以改为:
Map<String, Integer> map = new TreeMap<>(new Comparator<String>() {
SimpleDateFormat sdf = new SimpleDateFormat("yyyy-MM-dd");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tring o1, String o2) {
try {
return sdf.parse(o1).compareTo(sdf.parse(o2));
} catch (Parse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return 0;
}
}
});
这样,输出就符合期望了,会变为:
2016-7-3,100
2016-7-10,120
2016-8-1,90
基本用法小结
以上就是TreeMap的基本用法,与HashMap相比:
- 相同的是,它们都实现了Map接口,都可以按Map进行操作。
- 不同的是,迭代时,TreeMap按键有序,为了实现有序,它要求:要么键实现Comparable接口,要么创建TreeMap时传递一个Comparator对象。
不过,由于TreeMap按键有序,它还支持更多接口和方法,具体来说,它还实现了SortedMap和NavigableMap接口,而NavigableMap接口扩展了SortedMap,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接口。
高级用法
SortedMap接口
SortedMap接口的定义为:
public interface SortedMap<K,V> extends Map<K,V> {
Comparator<? super K> comparator();
SortedMap<K,V> subMap(K fromKey, K toKey);
SortedMap<K,V> headMap(K toKey);
SortedMap<K,V> tailMap(K fromKey);
K firstKey();
K lastKey();
}
firstKey返回第一个键,而lastKey返回最后一个键。
headMap/tailMap/subMap都返回一个视图,视图中包括一部分键值对,它们的区别在于键的取值范围:
- headMap:为小于toKey的所有键
- tailMap:为大于等于fromKey的所有键
- subMap:为大于等于fromKey且小于toKey的所有键。
NavigableMap接口
NavigableMap扩展了SortedMap,主要增加了一些查找邻近键的方法,比如:
Map.Entry<K,V> floorEntry(K key);
Map.Entry<K,V> lowerEntry(K key);
Map.Entry<K,V> ceilingEntry(K key);
Map.Entry<K,V> higherEntry(K key);
参数key对应的键不一定存在,但这些方法可能都有返回值,它们都返回一个邻近键值对,它们的区别在于,这个邻近键与参数key的关系。
- floorEntry:邻近键是小于等于key的键中最大的
- lowerEntry:邻近键是严格小于key的键中最大的
- ceilingEntry:邻近键是大于等于key的键中最小的
- higherEntry:邻近键是严格大于key的键中最小的
如果没有对应的邻近键,返回值为null。这些方法也都有对应的只返回键的方法:
K floorKey(K key);
K lowerKey(K key);
K ceilingKey(K key);
K higherKey(K key);
相比SortedMap中的方法headMap/tailMap/subMap,NavigableMap也增加了一些方法,以更为明确的方式指定返回值中是否包含边界值,如:
NavigableMap<K,V> headMap(K toKey, boolean inclusive);
NavigableMap<K,V> tailMap(K fromKey, boolean inclusive);
NavigableMap<K,V> subMap(K fromKey, boolean fromInclusive,
K toKey, boolean toInclusive);
相比SortedMap中对头尾键的基本操作,NavigableMap增加了如下方法:
Map.Entry<K,V> firstEntry();
Map.Entry<K,V> lastEntry();
Map.Entry<K,V> pollFirstEntry();
Map.Entry<K,V> pollLastEntry();
firstEntry返回第一个键值对,lastEntry返回最后一个。pollFirstEntry删除并返回第一个键值对,pollLastEntry删除并返回最后一个。
此外,NavigableMap有如下方法,可以方便的逆序访问:
NavigableMap<K,V> descendingMap();
NavigableSet<K> descendingKeySet();
示例代码
我们看一段简单的示例代码,逻辑比较简单,就不解释了,主要是增强直观感受,其中输出用注释说明了:
Navigable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TreeMap<>();
map.put("a", "abstract");
map.put("f", "final");
map.put("c", "call"); //输出:a=abstract
System.out.println(map.firstEntry()); //输出:f=final
System.out.println(map.lastEntry()); //输出:c=call
System.out.println(map.floorEntry("d")); //输出:f=final
System.out.println(map.ceilingEntry("d")); //输出:{c=call, a=abstract}
System.out.println(map.descendingMap()
.subMap("d", false, "a", true));
了解了TreeMap的用法,接下来,我们来看TreeMap的实现原理。
基本实现原理
TreeMap内部是用红黑树实现的,红黑树是一种大致平衡的排序二叉树,上节我们介绍了排序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算法,本节我们主要看TreeMap的一些代码实现,先来看TreeMap的内部组成。
内部组成
TreeMap内部主要有如下成员:
private final Comparator<? super K> comparator;
private transient Entry<K,V> root = null;
private transient int size = 0;
comparator就是比较器,在构造方法中传递,如果没传,就是null。size为当前键值对个数。root指向树的根节点,从根节点可以访问到每个节点,节点的类型为Entry。Entry是TreeMap的一个内部类,其内部成员和构造方法为:
static final class Entry<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K key;
V value;
Entry<K,V> left = null;
Entry<K,V> right = null;
Entry<K,V> parent;
boolean color = BLACK; /**
* Make a new cell with given key, value, and parent, and with
* {@code null} child links, and BLACK color.
*/
Entry(K key, V value, Entry<K,V> parent) {
this.key = key;
this.value = value;
this.parent = parent;
}
}
每个节点除了键(key)和值(value)之外,还有三个引用,分别指向其左孩子(left)、右孩子(right)和父节点(parent),对于根节点,父节点为null,对于叶子节点,孩子节点都为null,还有一个成员color表示颜色,TreeMap是用红黑树实现的,每个节点都有一个颜色,非黑即红。
了解了TreeMap的内部组成,我们来看一些主要方法的实现代码。
保存键值对
put方法的代码稍微有点长,我们分段来看,先看第一段,添加第一个节点的情况: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Entry<K,V> t = root;
if (t == null) {
compare(key, key); // type (and possibly null) check root = new Entry<>(key, value, null);
size = 1;
modCount++;
return null;
}
...
当添加第一个节点时,root为null,执行的就是这段代码,主要就是新建一个节点,设置root指向它,size设置为1,modCount++的含义与之前几节介绍的类似,用于迭代过程中检测结构性变化。
令人费解的是compare调用,compare(key, key);,key与key比,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看compare方法的代码:
final int compare(Object k1, Object k2) {
return comparator==null ? ((Comparable<? super K>)k1).compareTo((K)k2)
: comparator.compare((K)k1, (K)k2);
}
其实,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比较,而是为了检查key的类型和null,如果类型不匹配或为null,compare方法会抛出异常。
如果不是第一次添加,会执行后面的代码,添加的关键步骤是寻找父节点,找父节点根据是否设置了comparator分为两种情况,我们先来看设置了的情况,代码为:
int cmp;
Entry<K,V> parent;
// split comparator and comparable paths
Comparator<? super K> cpr = comparator;
if (cpr != null) {
do {
parent = t;
cmp = cpr.compare(key, t.key);
if (cmp < 0)
t = t.left;
else if (cmp > 0)
t = t.right;
else
return t.setValue(value);
} while (t != null);
}
寻找是一个从根节点开始循环的过程,在循环中,cmp保存比较结果,t指向当前比较节点,parent为t的父节点,循环结束后parent就是要找的父节点。
t一开始指向根节点,从根节点开始比较键,如果小于根节点,就将t设为左孩子,与左孩子比较,大于就与右孩子比较,就这样一直比,直到t为null或比较结果为0。如果比较结果为0,表示已经有这个键了,设置值,然后返回。如果t为null,则当退出循环时,parent就指向待插入节点的父节点。
我们再来看没有设置comparator的情况,代码为:
else {
if (key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Comparable<? super K> k = (Comparable<? super K>) key;
do {
parent = t;
cmp = k.compareTo(t.key);
if (cmp < 0)
t = t.left;
else if (cmp > 0)
t = t.right;
else
return t.setValue(value);
} while (t != null);
}
基本逻辑是一样的,当退出循环时parent指向父节点,只是,如果没有设置comparator,则假设key一定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使用Comparable接口的compareTo方法进行比较。
找到父节点后,就是新建一个节点,根据新的键与父节点键的比较结果,插入作为左孩子或右孩子,并增加size和modCount,代码如下:
Entry<K,V> e = new Entry<>(key, value, parent);
if (cmp < 0)
parent.left = e;
else
parent.right = e;
fixAfterInsertion(e);
size++;
modCount++;
代码大部分都容易理解,不过,里面有一行重要调用fixAfterInsertion(e);,它就是在调整树的结构,使之符合红黑树的约束,保持大致平衡,其代码我们就不介绍了。
稍微总结一下,其基本思路就是,循环比较找到父节点,并插入作为其左孩子或右孩子,然后调整保持树的大致平衡。
根据键获取值
代码为: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Entry<K,V> p = getEntry(key);
return (p==null ? null : p.value);
}
就是根据key找对应节点p,找到节点后获取值p.value,来看getEntry的代码:
final Entry<K,V> getEntry(Object key) {
// Offload comparator-based version for sake of performance
if (comparator != null)
return getEntryUsingComparator(key);
if (key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Comparable<? super K> k = (Comparable<? super K>) key;
Entry<K,V> p = root;
while (p != null) {
int cmp = k.compareTo(p.key);
if (cmp < 0)
p = p.left;
else if (cmp > 0)
p = p.right;
else
return p;
}
return null;
}
如果comparator不为空,调用单独的方法getEntryUsingComparator,否则,假定key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使用接口的compareTo方法进行比较,找的逻辑也很简单,从根开始找,小于往左边找,大于往右边找,直到找到为止,如果没找到,返回null。getEntryUsingComparator方法的逻辑是类似,就不赘述了。
查看是否包含某个值
TreeMap可以高效的按键进行查找,但如果要根据值进行查找,则需要遍历,我们来看代码:
public boolean containsValue(Object value) {
for (Entry<K,V> e = getFirstEntry(); e != null; e = successor(e))
if (valEquals(value, e.value))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主体就是一个循环遍历,getFirstEntry方法返回第一个节点,successor方法返回给定节点的后继节点,valEquals就是比较值,从第一个节点开始,逐个进行比较,直到找到为止,如果循环结束也没找到则返回false。
getFirstEntry的代码为:
final Entry<K,V> getFirstEntry() {
Entry<K,V> p = root;
if (p != null)
while (p.left != null)
p = p.left;
return p;
}
代码很简单,第一个节点就是最左边的节点。
上节我们介绍过找后继的算法,successor的具体代码为:
static <K,V> TreeMap.Entry<K,V> successor(Entry<K,V> t) {
if (t == null)
return null;
else if (t.right != null) {
Entry<K,V> p = t.right;
while (p.left != null)
p = p.left;
return p;
} else {
Entry<K,V> p = t.parent;
Entry<K,V> ch = t;
while (p != null && ch == p.right) {
ch = p;
p = p.parent;
}
return p;
}
}
如上节后继算法所述,有两种情况:
- 如果有右孩子(t.right!=null),则后继为右子树中最小的节点。
- 如果没有右孩子,后继为某祖先节点,从当前节点往上找,如果它是父节点的右孩子,则继续找父节点,直到它不是右孩子或父节点为空,第一个非右孩子节点的父亲节点就是后继节点,如果父节点为空,则后继为null。
代码与算法是对应的,就不再赘述了,下面重复一下上节的一个后继图(绿色箭头表示后继)以方便对照:
根据键删除键值对
删除的代码为:
public V remove(Object key) {
Entry<K,V> p = getEntry(key);
if (p == null)
return null; V oldValue = p.value;
deleteEntry(p);
return oldValue;
}
根据key找到节点,调用deleteEntry删除节点,然后返回原来的值。
上节介绍过节点删除的算法,节点有三种情况:
- 叶子节点:这个容易处理,直接修改父节点对应引用置null即可。
- 只有一个孩子:就是在父亲节点和孩子节点直接建立链接。
- 有两个孩子:先找到后继,找到后,替换当前节点的内容为后继节点,然后再删除后继节点,因为这个后继节点一定没有左孩子,所以就将两个孩子的情况转换为了前面两种情况。
deleteEntry的具体代码也稍微有点长,我们分段来看:
private void deleteEntry(Entry<K,V> p) {
modCount++;
size--; // If strictly internal, copy successor's element to p and then make p
// point to successor.
if (p.left != null && p.right != null) {
Entry<K,V> s = successor(p);
p.key = s.key;
p.value = s.value;
p = s;
} // p has 2 children
这里处理的就是两个孩子的情况,s为后继,当前节点p的key和value设置为了s的key和value,然后将待删节点p指向了s,这样就转换为了一个孩子或叶子节点的情况。
再往下看一个孩子情况的代码:
// Start fixup at replacement node, if it exists.
Entry<K,V> replacement = (p.left != null ? p.left : p.right); if (replacement != null) {
// Link replacement to parent
replacement.parent = p.parent;
if (p.parent == null)
root = replacement;
else if (p == p.parent.left)
p.parent.left = replacement;
else
p.parent.right = replacement; // Null out links so they are OK to use by fixAfterDeletion.
p.left = p.right = p.parent = null; // Fix replacement
if (p.color == BLACK)
fixAfterDeletion(replacement);
} else if (p.parent == null) { // return if we are the only node.
p为待删节点,replacement为要替换p的孩子节点,主体代码就是在p的父节点p.parent和replacement之间建立链接,以替换p.parent和p原来的链接,如果p.parent为null,则修改root以指向新的根。fixAfterDeletion重新平衡树。
最后来看叶子节点的情况:
} else if (p.parent == null) { // return if we are the only node.
root = null;
} else { // No children. Use self as phantom replacement and unlink.
if (p.color == BLACK)
fixAfterDeletion(p); if (p.parent != null) {
if (p == p.parent.left)
p.parent.left = null;
else if (p == p.parent.right)
p.parent.right = null;
p.parent = null;
}
}
再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删除最后一个节点,修改root为null,否则就是根据待删节点是父节点的左孩子还是右孩子,相应的设置孩子节点为null。
实现原理小结
以上就是TreeMap的基本实现原理,与上节介绍的排序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算法是一致的,只是TreeMap用了红黑树。
TreeMap特点分析
与HashMap相比,TreeMap同样实现了Map接口,但内部使用红黑树实现,红黑树是统计效率比较高的大致平衡的排序二叉树,这决定了它有如下特点:
- 按键有序,TreeMap同样实现了SortedMap和NavigableMap接口,可以方便的根据键的顺序进行查找,如第一个、最后一个、某一范围的键、邻近键等。
- 为了按键有序,TreeMap要求键实现Comparable接口或通过构造方法提供一个Comparator对象。
- 根据键保存、查找、删除的效率比较高,为O(h),h为树的高度,在树平衡的情况下,h为log2(N),N为节点数。
应该用HashMap还是TreeMap呢?不要求排序,优先考虑HashMap,要求排序,考虑TreeMap。
小结
本节介绍了TreeMap的用法和实现原理,在用法方面,它实现了Map接口,但按键有序,同样实现了SortedMap和NavigableMap接口,在内部实现上,它使用红黑树,整体效率比较高。
HashMap有对应的TreeMap,HashSet也有对应的TreeSet,下节,我们来看TreeSet。
---------------
未完待续,查看最新文章,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老马说编程”(扫描下方二维码),从入门到高级,深入浅出,老马和你一起探索Java编程及计算机技术的本质。用心原创,保留所有版权。
计算机程序的思维逻辑 (43) - 剖析TreeMap的更多相关文章
- 计算机程序的思维逻辑 (29) - 剖析String
上节介绍了单个字符的封装类Character,本节介绍字符串类.字符串操作大概是计算机程序中最常见的操作了,Java中表示字符串的类是String,本节就来详细介绍String. 字符串的基本使用是比 ...
- 计算机程序的思维逻辑 (48) - 剖析ArrayDeque
前面我们介绍了队列Queue的两个实现类LinkedList和PriorityQueue,LinkedList还实现了双端队列接口Deque,Java容器类中还有一个双端队列的实现类ArrayDequ ...
- 计算机程序的思维逻辑 (51) - 剖析EnumSet
上节介绍了EnumMap,本节介绍同样针对枚举类型的Set接口的实现类EnumSet.与EnumMap类似,之所以会有一个专门的针对枚举类型的实现类,主要是因为它可以非常高效的实现Set接口. 之前介 ...
- 计算机程序的思维逻辑 (30) - 剖析StringBuilder
上节介绍了String,提到如果字符串修改操作比较频繁,应该采用StringBuilder和StringBuffer类,这两个类的方法基本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的实现代码也几乎一样,唯一的不同就在于,St ...
- 计算机程序的思维逻辑 (31) - 剖析Arrays
数组是存储多个同类型元素的基本数据结构,数组中的元素在内存连续存放,可以通过数组下标直接定位任意元素,相比我们在后续章节介绍的其他容器,效率非常高. 数组操作是计算机程序中的常见基本操作,Java中有 ...
- 计算机程序的思维逻辑 (40) - 剖析HashMap
前面两节介绍了ArrayList和LinkedList,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查找元素的效率都比较低,都需要逐个进行比较,本节介绍HashMap,它的查找效率则要高的多,HashMap是什么?怎么用? ...
- 计算机程序的思维逻辑 (53) - 剖析Collections - 算法
之前几节介绍了各种具体容器类和抽象容器类,上节我们提到,Java中有一个类Collections,提供了很多针对容器接口的通用功能,这些功能都是以静态方法的方式提供的. 都有哪些功能呢?大概可以分为两 ...
- 计算机程序的思维逻辑 (38) - 剖析ArrayList
从本节开始,我们探讨Java中的容器类,所谓容器,顾名思义就是容纳其他数据的,计算机课程中有一门课叫数据结构,可以粗略对应于Java中的容器类,我们不会介绍所有数据结构的内容,但会介绍Java中的主要 ...
- 计算机程序的思维逻辑 (41) - 剖析HashSet
上节介绍了HashMap,提到了Set接口,Map接口的两个方法keySet和entrySet返回的都是Set,本节,我们来看Set接口的一个重要实现类HashSet. 与HashMap类似,字面上看 ...
随机推荐
- 前端框架 EasyUI (1)熟悉一下EasyUI
jQuery EasyUI 官方网站 http://www.jeasyui.com/ .去年新开了个中文网 http://www.jeasyui.net/,不知道是不是官方的,不过看着挺像样.但是,广 ...
- Concepts:Request 和 Task
当SQL Server Engine 接收到Session发出的Request时,SQL Server OS将Request和Task绑定,并为Task分配一个Workder.在TSQL Query执 ...
- 在 SAE 上部署 ThinkPHP 5.0 RC4
缘起 SAE 和其他的平台有些不同,不能在服务器上运行 Composer 来安装各种包,必须把源码都提交上去.一般的做法,可能是直接把源码的所有文件复制到目录中,添加到版本库.不过,这样就失去了与上游 ...
- 学习ASP.NET Core, 怎能不了解请求处理管道[5]: 中间件注册可以除了可以使用Startup之外,还可以选择StartupFilter
中间件的注册除了可以借助Startup对象(DelegateStartup或者ConventionBasedStartup)来完成之外,也可以利用另一个叫做StartupFilter的对象来实现.所谓 ...
- .net 分布式架构之配置中心
开源QQ群: .net 开源基础服务 238543768 开源地址: http://git.oschina.net/chejiangyi/Dyd.BaseService.ConfigManager ...
- TypeScript为Zepto编写LazyLoad插件
平时项目中使用的全部是jQuery框架,但是对于做webapp来说jQuery太过于庞大,当然你可以选择jQuery 2.*针对移动端的版本. 这里我采用移动端使用率比较多的zepto框架,他跟jqu ...
- $ORACLE_HOME变量值末尾多“/”惹的祸
之前一直误以为$ORACLE_HOME变量的路径中末尾多写一个"/"不会有影响. 今天做实验时碰到一个情景,发现并不是这样. 环境:OEL 5.7 + Oracle 10.2.0. ...
- springmvc SSM shiro redis 后台框架 多数据源 代码生成器
A集成代码生成器 [正反双向(单表.主表.明细表.树形表,开发利器)+快速构建表单 下载地址 ; freemaker模版技术 ,0个代码不用写,生成完整的一个模块,带页面.建表sql脚本,处理类 ...
- 微信开发笔记(accesstoken)
access_token分两种 一种是公众号权限获取用,调用cgi-bin接口 ,此种token一个公众号同时只有一个,用这一个就够了. 服务器最好缓存. 用这个token前提是用户关注了此公众号. ...
- git添加GitHub远程库
已经在本地创建了一个Git仓库后,又想在GitHub创建一个Git仓库,并且让这两个仓库进行远程同步,这样,GitHub上的仓库既可以作为备份,又可以让其他人通过该仓库来协作 首先,登陆GitH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