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快速排序的原理:

  快速排序(Quicksort)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
  快速排序由C. A. R. Hoare在1962年提出。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方法其实很简单:分别从初始序列"6  1  2  7  9  3  4  5 10  8"两端开始"探测"。先从右往左找一个小于6的数,再从左往右找一个大于6的数,然后交换他们。这里可以用两个变量i和j,分别指向序列最左边和最右边。我们为这两个变量起个好听的名字"哨兵i"和"哨兵j"。刚开始的时候让哨兵i指向序列的最左边(即i = 1),指向数字6。让哨兵j指向序列的最右边(即j = 10),指向数字8。

首先哨兵j开始出动。因为此处设置的基准数是最左边的数(也就是),所以需要让哨兵 j 先出动,这一点非常重要(请自己想一想为什么)。哨兵j一步一步地向左挪动(即j--),直到找到一个小于6的数停下来。接下来哨兵i再一步一步向右挪动(即i++),直到找到一个数大于6的数停下来。最后哨兵 j 停在了数字5面前,哨兵 i 在了数字7面前。

现在交换哨兵i和哨兵j所指向的元素的值。交换之后的序列如下:

6  1  2  5  9  3  4  7  10  8

到此,第一次交换结束。接下来开始哨兵 j 继续向左挪动(再友情提醒:每次必须是哨兵j先出发)。他发现了(比基准数6要小,满足要求)之后停了下来。哨兵 i 也继续向右挪动的,他发现了(比基准数6要大,满足要求)之后停了下来。此时再次进行交换,交换之后的序列如下:

6  1  2  5  4  3  9  7 10  8

第二次交换结束,"探测"继续。哨兵 j 继续向左挪动,他发现了(比基准数6要小,满足要求)之后又停了下来。哨兵i继续向右移动,糟啦!此时 哨兵 i 和 哨兵 j 相遇了,哨兵i和哨兵j都走到3面前。说明此时“探测”结束。我们将基准数6和进行交换。交换之后的序列如下:

3  1  2  5  4  6  9  7  10  8

到此第一轮"探测"真正结束。此时以基准数6为分界点,6左边的数都小于等于6,6右边的数都大于等于6。回顾一下刚才的过程,其实哨兵j的使命就是要找小于基准数的数,而哨兵i的使命就是要找大于基准数的数,直到i和j碰头为止。

OK,解释完毕。现在基准数6已经归位,它正好处在序列的第6位。此时我们已经将原来的序列,以6为分界点拆分成了两个序列,左边的序列是"3  1 2  5  4",右边的序列是"9  7  10  8"。接下来还需要分别处理这两个序列。因为6左边和右边的序列目前都还是很混乱的。不过不要紧,我们已经掌握了方法,接下来只要模拟刚才的方法分别处理6左边和右边的序列即可。

  • 现在先来处理6左边的序列:

左边的序列是"3  1  2  5  4"。请将这个序列以3为基准数进行调整,使得3左边的数都小于等于3,3右边的数都大于等于3。好了开始动笔吧

如果你模拟的没有错,调整完毕之后的序列的顺序应该是:

2  1  3  5  4

OK,现在3已经归位。

接下来需要处理3左边的序列"2  1"和右边的序列"5  4"。对序列"2  1"以2为基准数进行调整,处理完毕之后的序列为"1  2",到此2已经归位。序列"1"只有一个数,也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至此我们对序列"2  1"已全部处理完毕,得到序列是"1  2"。序列"5  4"的处理也仿照此方法,最后得到的序列如下:

1  2  3  4  5  6  9  7  10  8

  • 对于序列"9  7  10  8"也模拟刚才的过程,直到不可拆分出新的子序列为止。

最终将会得到这样的序列,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到此,排序完全结束。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快速排序的每一轮处理其实就是将这一轮的基准数归位,直到所有的数都归位为止,排序就结束了。下面上个霸气的图来描述下整个算法的处理过程。

2. 快速排序算法Java实现:

(1)把数组拆分为两个子数组加上一个基准元素: 选取最后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元素,index变量记录最近一个小于基准元素的元素所在的位置,初始化为start- 1,发现新的小于基准元素的元素,index加1。从第一个元素到倒数第二个元素,依次与基准元素比较,小于基准元素,index加1,交换位置index和当前位置的元素。循环结束之后index+1得到基准元素应该在的位置,交换index+1和最后一个元素。

(2)分别排序[start, index], 和[index+2, end]两个子数组

 代码案例示例:

-->1. 先实现一个数组工具类。代码如下:

  1. package com.himi.classisort.util;
  2. public class ArrayUtils {
  3.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ay(int[] array) {
  4. System.out.print("[");
  5.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6. System.out.print(array[i]);
  7. if (i < array.length - 1) {
  8. System.out.print(", ");
  9. }
  10. }
  11. System.out.println("]");
  12. }
  13. public static void exchangeElements(int[] array, int index1, int index2) {
  14. int temp = array[index1];
  15. array[index1] = array[index2];
  16. array[index2] = temp;
  17. }
  18. }

-->2. 快速排序的Java实现以及测试代码如下:

  1. package com.himi.classisort;
  2. import com.himi.classisort.util.ArrayUtils;
  3. public class QuickSortDemo {
  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5. int[] array = new int[] {50, 10, 90, 30, 70, 40, 80, 60, 20};
  6. System.out.println("快速排序之前的数组:");
  7. ArrayUtils.printArray(array);
  8. System.out.println();
  9. System.out.println("快速排序之后的数组:");
  10. Quicksort(array);
  11. ArrayUtils.printArray(array);
  12. }
  13. /**
  14. * 对数组array作快速排序
  15. * @param array
  16. */
  17.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array) {
  18. subQuicksort(array, 0, array.length - 1);
  19. }
  20. /**
  21. * 对数组array的子数组序列array[start...end]作快速排序
  22. * @param array
  23. * @param start
  24. * @param end
  25. */
  26. public static void subQuicksort(int[] array, int start, int end) {
  27. int pivot;
  28. if(start < end) {
  29. //将array[start...end]一分为二,算出枢轴值pivot
  30. pivot = partition(array, start, end);
  31. //对低子数组递归排序
  32. subQuicksort(array, start, pivot-1);
  33. //对高子数组递归排序
  34. subQuicksort(array, pivot+1, end);
  35. }
  36. }
  37. /**
  38. * 交换数组array中的子数组的记录,使枢轴记录到位,并返回其所在位置
  39. * partition作用:
  40. * 将选取的pivotkey不断交换,将比它小的换到它的左边,比它大的换到它的右边
  41. * 同时pivotkey也在不断交换中更改自己的位置,知道完全满足要求为止
  42. */
  43. private static int partition(int[] array, int start, int end) {
  44. int pivotkey;
  45. //使用子数组的第一个记录作为枢轴记录
  46. pivotkey = array[start];
  47. //从子数组两端交替向中间扫面
  48. while (start < end) {
  49. while (start < end && array[end] >= pivotkey) {
  50. end--;
  51. }
  52. //将比枢轴记录小的记录交换到低端
  53. ArrayUtils.exchangeElements(array, start, end);
  54. while (start < end && array[start] <= pivotkey) {
  55. start++;
  56. }
  57. //将比枢轴记录大的记录交换到高端
  58. ArrayUtils.exchangeElements(array, start, end);
  59. }
  60. //返回枢轴所在的位置
  61. return start;
  62. }
  63. }

运行效果,如下:

Java基础知识强化56:经典排序之快速排序(QuickSor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基础知识强化之集合框架笔记76:ConcurrentHashMap之 ConcurrentHashMap简介

    1. ConcurrentHashMap简介: ConcurrentHashMap是一个线程安全的Hash Table,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了一组和Hashtable功能相同但是线程安全的方法.Conc ...

  2. Java基础知识强化之多线程笔记01:多线程基础知识(详见Android(java)笔记61~76)

    1. 基础知识: Android(java)学习笔记61:多线程程序的引入    ~    Android(java)学习笔记76:多线程-定时器概述和使用 

  3. Java基础知识强化之集合框架笔记28:ArrayList集合练习之去除ArrayList集合中的重复字符串元素(升级)

    1. 需求:ArrayList去除集合中字符串的重复值(字符串的内容相同)     要求:不能创建新的集合,就在以前的集合上做. 2. 代码示例之 去除集合中重复元素,不创建新的集合: package ...

  4. Java基础知识强化54:经典排序之插入排序(InsertSort)

    1. 插入排序原理图: 算法步骤: 1)将第一待排序序列第一个元素看做一个有序序列,把第二个元素到最后一个元素当成是未排序序列. 2)从头到尾依次扫描未排序序列,将扫描到的每个元素插入有序序列的适当位 ...

  5. Java基础知识强化51:经典排序之桶排序(BucketSort)

    1. 首先说明三点: (1)桶排序是稳定的 (2)桶排序是常见排序里最快的一种,比快排还要快…大多数情况下 (3)桶排序非常快,但是同时也非常耗空间,基本上是最耗空间的一种排序算法 2. 桶排序的分析 ...

  6. Java基础知识强化58:经典排序之二叉树排序(BinaryTreeSort)

    1. 二叉树排序 二叉树排序的描述也是一个递归的描述, 所以二叉树排序的构造自然也用递归的: 二叉排序树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1)若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 ...

  7. Java基础知识强化57:经典排序之希尔排序(ShellSort)

    1. 希尔排序的原理: 希尔排序(Shell Sort)是插入排序的一种.也称缩小增量排序,是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一种更高效的改进版本.希尔排序是非稳定排序算法.该方法因DL.Shell于1959年提出 ...

  8. Java基础知识强化55:经典排序之归并排序(MergeSort)

    1. 归并排序的原理: 原理,把原始数组分成若干子数组,对每一个子数组进行排序, 继续把子数组与子数组合并,合并后仍然有序,直到全部合并完,形成有序的数组 举例: 无序数组[6 2 4 1 5 9] ...

  9. Java基础知识强化53:经典排序之选择排序(SelectionSort)

    1.选择排序的原理图: 2. 选择排序代码实现: package cn.itcast_02; /* * 数组排序之选择排序: * 从0索引开始,依次和后面元素比较,小的往前放,第一次完毕,最小值出现在 ...

随机推荐

  1. sql设置事务隔离级别

    SET TRANSACTION一共有以下几种级别: SET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 READ UNCOMMITTED | READ COMMITTED | REPE ...

  2. IP V4地址分类

    IP V4地址 共分为五类: A类地址范围:1.0.0.1---126.255.255.254 B类地址范围:128.0.0.1---191.255.255.254 C类地址范围:192.0.0.1- ...

  3. 传输层-TCP

    UDP协议提供了端到端之间的通讯,应用程序只需要在系统中监听一个端口,便可以进行网络通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所承载的业务越来越多,有些业务数据的传输需要具备可靠性,譬如我们在进行在线聊天 ...

  4. IO流(随机流,数组内存流

    File file1=new File("test1.txt"); RandomAccessFile in2=new RandomAccessFile(file1,"rw ...

  5. [转] linux 下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1.进程与线程 进程是程序执行时的一个实例,即它是程序已经执行到课中程度的数据结构的汇集.从内核的观点看,进程的目的就是担当分配系统资源(CPU时间.内存等)的基本单位.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执行流,是C ...

  6. X-Y Problem

    X-Y Problem 对于X-Y Problem的意思如下: 1)有人想解决问题X2)他觉得Y可能是解决X问题的方法3)但是他不知道Y应该怎么做4)于是他去问别人Y应该怎么做? 简而言之,没有去问怎 ...

  7. mysql-1862、1820、java.sql.SQLException: Your password has expired. To log in you must change it using a client that supports expired passwords.

    之前一直运行的好好的,突然mysql就无法工作了.请求命令后报错误:ERROR 1820 (HY000): You must SET PASSWORD before executing this st ...

  8. python实现tailf

    # -*- coding:utf-8 -*- ''' Created on 2016年10月28日 @author: zhangsongbin ''' import time class file_r ...

  9. C语言整数按照二进制逆序,输出逆序后的整数值

    问题来源,今天早上和一舍友吃早餐的时候谈到的一个问题,将一个整数按照二进制逆序,然后输出逆序后的数值. 我们知道数值在内存中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存放的,假如我们是32位机,每8位为一个字节,int型在3 ...

  10. SQLiteDatabase中的事务

    beginTransaction():开始事务endTransaction():结束事务SQLiteDatabase还提供了如下方法来判断当前上下文是否处于事物环境中.inTransa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