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 onnxruntime 库同时推理多个模型的效率研究
1. 背景
需求:针对视频形式的数据输入,对每一帧图像,有多个神经网络模型需要进行推理并获得预测结果。如何让整个推理过程更加高效,尝试了几种不同的方案。
硬件:单显卡主机。
2. 方案
由于存在多个模型需要推理,但模型之间没有相互依赖关系,因此很容易想到通过并行的方式来提高运行效率。
对比了如下几种方案的结果,包括:
- 串行
- 线程
- 进程
- 协程
3. 实现
3.1 整体流程
配置了 4 个体量相近的模型。
为了屏蔽读取和解码的时间消耗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提前读取视频并准备输入。
统计每个单独模型执行推理的累积时间,以及整体的运行时间。
import asyncio
from time import time
def main():
frames = load_video()
weights = load_weights()
print('串行:')
one_by_one(weights, frames)
print('多线程:')
multit_thread(weights, frames)
print('多进程:')
multi_process(weights, frames)
print('协程:')
asyncio.run(coroutine(weights, frames))
3.2 串行
读取到当前帧数据后,所有模型依次运行。
def one_by_one(weights, frames):
sessions = [init_session(weight) for weight in weights]
costs = [[] for _ in range(len(weights))]
since_infer = time()
for frame in frames:
for session in sessions:
since = time()
_ = session.run('output', {'input': frame})
cost = time() - since
costs[idx].append(cost)
print([sum(cost) for cost in costs])
print("infer:", time() - since_infer)
return
3.3 多线程
为每一个模型分配一个线程。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def multit_thread(weights, frames):
sessions = [init_session(weight) for weight in weights]
threads = []
since_infer = time()
for session in sessions:
thread = Thread(target=run_session_thread, args=(session, frames))
thread.start()
threads.append(thread)
for thread in threads:
thread.join()
print("infer:", time() - since_infer)
return
def run_session_thread(session, frames):
costs = []
for frame in frames:
since = time()
_ = session.run('output', {'input': frame})
costs.append(time() - since)
print(sum(costs))
return
3.4 多进程
为每一个模型分配一个进程。
由于 session 不能在进程间传递,因此需要在每个进程的内部单独初始化。如果数据较多,这部分初始化的时间消耗基本可以忽略不急。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Manager, Process
def multi_process(weights, frames):
inputs = Manager().list(frames)
processes = []
since_infer = time()
for weight in weights:
process = Process(target=run_session_process, args=(weight, inputs))
process.start()
processes.append(process)
for process in processes:
process.join()
print("infer:", time() - since_infer)
return
def run_session_process(weight, frames):
session = init_session(weight)
costs = []
for frame in frames:
since = time()
_ = session.run('output', {'input': frame})
costs.append(time() - since)
print(sum(costs))
return
3.5 协程
为每一个模型分配一个协程。
async def coroutine(weights, frames):
sessions = [init_session(weight) for weight in weights]
since_infer = time()
tasks = [
asyncio.create_task(run_session_coroutine(session, frames))
for session in sessions
]
for task in tasks:
await task
print("infer:", time() - since_all)
return
async def run_session_coroutine(session, frames):
costs = []
for frame in frames:
since = time()
_ = session.run('output', {'input': frame})
costs.append(time() - since)
print(sum(costs))
return
3.6 其他辅助函数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onnxruntime as ort
def init_session(weight):
provider = "CUDAExecutionProvider"
session = ort.InferenceSession(weight, providers=[provider])
return session
def load_video():
# 为了减少读视频的时间,复制相同的图片组成batch
vcap = cv2.VideoCapture('path_to_video')
count = 1000
batch_size = 4
frames = []
for _ in range(count):
_, frame = vcap.read()
frame = cv2.resize(frame, (256, 256)).transpose((2, 0, 1))
frame = np.stack([frame] * batch_size, axis=0)
frames.append(frame.astype(np.float32))
return frames
def load_weights():
return ['path_to_weights_0',
'path_to_weights_1',
'path_to_weights_2',
'path_to_weights_3',]
4. 结果及分析
4.1 执行结果
以batch_size=4
共运行 1000 帧数据,推理结果如下:
方案 | 串行 | 线程 | 进程 | 协程 |
---|---|---|---|---|
单模型累积时间/s | 7.9/5.3/5.2/5.2 | 13.5/13.5/15.6/15.7 | 13.5/13.8/13.7/13.6 | 6.5/5.2/5.3/5.3 |
总时间/s | 23.7 | 15.8 | 30.1 | 22.5 |
显存占用/MB | 1280 | 1416 | 3375 | 1280 |
平均 GPU-Util | 约 60% | 约 85% | 约 70% | 约 55% |
- 在这个场景下,多线程是综合效率最高的方式(时间最短、显存占用合理、GPU 利用率最高);
- 串行作为最基础的方案,总时间就是每个模型执行时间之和;
- 多进程的方式,单模型的累积时间与多线程类似,但是总时间有明显增加,且极大增加了显存占用;
- 用协程的方式,总结果看,与串行模式本质上是一样的。
4.2 结果分析
4.2.1 关于线程方案
为什么多线程相比串行可以提高运行效率?
- 基本的判断是,
session.run()
函数运行时,既有 CPU 执行的部分,又有 GPU 执行的部分; - 如果是串行方案,则 CPU 运行时,GPU 会等待,反之亦然;
- 当换用多线程方案后,当一个线程从 CPU 执行切换到 GPU 执行后,会继续执行另一个线程的 CPU 部分,并等待 GPU 返回结果。
4.2.2 关于进程方案
为什么多进程反而降低了运行效率?
- 基本的判断是,整体执行的瓶颈并不在 CPU 的运算部分,而是在于 GPU 上模型前向推理的计算部分;
- 因此,用多个进程并没有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多个 CPU 核心会争夺同一个 GPU 的计算资源,并增加了调度消耗。
4.2.3 关于协程方案
为什么看起来协程与串行的效果一样?
协程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从表现上来看:
- 单个模型的累积时间是逐步
print
出来的,间隔大致等于每个模型的累积时间(而线程和进程方案中,几乎是同时输出 4 个模型的累积时间,说明是同时运行结束); - 显存占用是逐步增加的,最后达到与串行方案一致。
可能的原因:
- CPU 和 GPU 的任务切换,可能无法触发协程的切换,导致最终的效果是,一个模型完成了所有数据的推理后,再进行下一个模型的推理。
使用协程的必要性:
- 从线程改为协程,是为了进一步降低线程切换的消耗;
- 在这个场景下,需要同时执行推理的模型数量一般不会太多,建立同样数量的线程,系统资源的消耗是可控的;
- 因此,没有使用协程的必要性。
关于协程的使用,也是现学,有可能因为使用方法不当而得出以上的结论。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利用 onnxruntime 库同时推理多个模型的效率研究的更多相关文章
- 人脸检测及识别python实现系列(5)——利用keras库训练人脸识别模型
人脸检测及识别python实现系列(5)——利用keras库训练人脸识别模型 经过前面稍显罗嗦的准备工作,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尝试训练我们自己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了.CNN擅长图像处理,keras库的te ...
- Python 3 利用 Dlib 19.7 和 sklearn机器学习模型 实现人脸微笑检测
0.引言 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训练微笑检测模型,给一张人脸照片,判断是否微笑: 使用的数据集中69张没笑脸,65张有笑脸,训练结果识别精度在95%附近: 效果: 图1 示例效果 工程利用pytho ...
- 利用 TFLearn 快速搭建经典深度学习模型
利用 TFLearn 快速搭建经典深度学习模型 使用 TensorFlow 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用各种运算符(Ops)灵活构建计算图,同时可以支持自定义运算符(见本公众号早期文章<Tenso ...
- 【模型推理】Tengine 模型转换及量化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极智视界],回复001获取Google编程规范 O_o >_< o_O O_o ~_~ o_O 本文介绍一下 Tengine 模型转换 ...
- c# 利用动态库DllImport("kernel32")读写ini文件(提供Dmo下载)
c# 利用动态库DllImport("kernel32")读写ini文件 自从读了设计模式,真的会改变一个程序员的习惯.我觉得嘛,经验也可以从一个人的习惯看得出来,看他的代码编写习 ...
- php学习笔记:利用gd库生成图片,并实现随机验证码
说明:一些基本的代码我都进行了注释,这里实现的验证码位数.需要用的字符串都可以再设置.有我的注释,大家应该很容易能看得懂. 基本思路: 1.用mt_rand()随机生成数字确定需要获取的字符串,对字符 ...
- CocoaPods的安装及使用/利用开源库Diplomat实现分享及第三方登录/git的使用
<<史上最简洁版本>> 1.gem sources -l查看 当前的源 //1.1 sudo -i..以下都是以管理员的身份来操作的 2.gem sources --remov ...
- python利用selenium库识别点触验证码
利用selenium库和超级鹰识别点触验证码(学习于静谧大大的书,想自己整理一下思路) 一.超级鹰注册:超级鹰入口 1.首先注册一个超级鹰账号,然后在超级鹰免费测试地方可以关注公众号,领取1000积分 ...
- 利用OpenSSL库对Socket传输进行安全加密(RSA+AES)
轉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9543173-id-3921143.html 利用OpenSSL库对Socket传输进行安全加密(RSA+AES) 1. 利用RSA ...
随机推荐
- Casbin入选2022 Google编程之夏
Casbin入选2022 Google编程之夏! Google编程之夏(Google Summer of Code,GSoC),是由Google公司所主办的年度开源程序设计项目,第一届从2005年开始 ...
- python爬虫-使用线程池与使用协程的实例
背景:爬取豆瓣电影top250的信息 使用线程池 import re from concurrent.futures import ThreadPoolExecutor import requests ...
- Net中事件的高级用法之三
1.事件的高级应用 使用事件可以解除代码耦合 2.事件高级应用实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
- java 和groovy的混合使用
在应用中,我们可以在一个Java类.一个Groovy类或者一个Groovy脚本中实现某个特定功能.之后可以在Java类.Groovy类或Groovy脚本中调用该功能. 在groovy 使用groovy ...
- SQL注入及防止SQL注入
•SQL注入 SQL注入是通过操作输入来修改事先定义好的SQL语句,对用户输入的字符串进行过滤,转义,限制或处理不严谨,导致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精心构造的字符串去非法获取到数据库中的数据,以达到执行代码对 ...
- 阿里一面,说说你对Mysql死锁的理解
又到了金三银四的时候,大家都按耐不住内心的躁动,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下之前面试中遇到的一个知识点(死锁问题),如有不足,欢迎大佬们指点指点. 1.什么是死锁? 死锁指的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进程或线程 ...
- sql注入之简要注入
#mysql简要注入流程 mysql注入简要流程如下图: 由于还没学习完先结合sqlilabs的第一关讲解信息收集的一部分和数据注入的information_schema的有据查询. #sqli-la ...
- bzoj3144 [HNOI2013]切糕(最小割)
bzoj3144 [HNOI2013]切糕(最小割) bzoj Luogu 题面描述见上 题解时间 一开始我真就把这玩意所说的切面当成了平面来做的 事实上只是说相邻的切点高度差都不超过 $ d $ 对 ...
- 记录NLTK安装使用全过程--python
前言 之前做实验用到了情感分析,就下载了一下,这篇博客记录使用过程. 下载安装到实战详细步骤 NLTK下载安装 先使用pip install nltk 安装包 然后运行下面两行代码会弹出如图得GUI界 ...
- Linux开发板(树莓派)和服务器进行双向通信(socket)
前言 物联网是目前嵌入开发必备的属性之一,我们常常需要把自己开发板和云端进行交互,本篇博文就记录一下. 使用Socket来实现Linux开发板和服务器进行双向通信,Python中是默认集成了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