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将会深入讲解面向对象在javascript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三种对象的生成方式:构造函数,原型链,类。

什么是对象

虽然说程序员不缺对象,随时随地都可以new一个出来,但是在程序的世界中,对象到底是什么呢?

对象是单个实物的抽象。

对象是一个容器,封装了属性(property)和方法(method)。

而面向对象是相对于面向过程来讲的,面向对象方法,把相关的数据和方法组织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更高的层次来进行系统建模,更贴近事物的自然运行模式。

面向对象的好处就是可抽象,封装和可重用性,同时提供了继承和多态等非常有用的特性。

而随着JS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最开始的脚本语言,尤其是nodejs的出现之后,更是极大的丰富了js的工作能力。

所以JS也需要进行对象化。

一般来说,在JS中构建对象有三种方式:

  • 构造函数(constructor)
  • 原型链(prototype)
  • 类(class) ---ES6提供

接下来,我们一一来讲解。

构造函数

构造函数是专门用来生成对象的函数。它提供模板,描述对象的基本结构。

一个构造函数,可以生成多个对象,这些对象都有相同的结构。构造函数的写法就是一个普通的函数,但是有自己的特征和用法.

  1. var Book = function () {
  2. this.name = 'www.flydean.com';
  3. }

Book就是构造函数,它提供模板,用来生成实例对象。为了与普通函数区别,构造函数名字的第一个字母通常大写。

构造函数的特点

构造函数首先是一个函数,也就是说是function开头的函数。其次函数体内部使用了this关键字,代表了所要生成的对象实例。

在使用构造函数的时候,必需用new命令,调用Book函数。

new命令的作用,就是执行构造函数,返回一个实例对象。

  1. var Book = function () {
  2. this.name = 'www.flydean.com';
  3. }
  4. var b1 = new Book();
  5. console.log(b1.name);

上面的例子输出结果:

  1. www.flydean.com

如果我们忘了使用new,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1. var Book = function () {
  2. this.name = 'www.flydean.com';
  3. }
  4. var b2 = Book();
  5. console.log(name);
  6. console.log(b2.name);

第一个输出会输出www.flydean.com

而第二个则会报一个错误:

  1. 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y 'name' of undefined

因为这样调用的this指向的是global,所以this.name变成了全局变量。

为了避免这种忘记写new的问题,可以在第一行加上use strict,在严格模式中,函数内部的this不能指向全局对象,默认等于undefined,导致不加new调用会报错。

如果不想使用use strict,则可以在构造函数内部判断是否使用new命令,如果发现没有使用,则直接返回一个实例对象。

  1. function Person(firstname,lastname){
  2. if(!(this instanceof Person)){
  3. return new Person(firstname,lastname);
  4. }
  5. this.firstname= firstname;
  6. this.firstname = lastname;
  7. }
  8. console.log(Person("jack","ma").firstname);
  9. console.log((new Person("jack","ma")).firstname);

new命令的原理

使用new命令时,它后面的函数调用就不是正常的调用,而是依次执行下面的步骤:

  1. 创建一个空对象,作为将要返回的对象实例
  2. 将这个空对象的原型,指向构造函数的prototype属性
  3. 将这个空对象赋值给函数内部的this关键字
  4. 开始执行构造函数内部的代码

如果构造函数内部有return语句,而且return后面跟着一个对象,new命令会返回return语句指定的对象;否则,就会不管return语句,返回this对象。

  1. var Book = function () {
  2. this.name = 'www.flydean.com';
  3. return {author:'flydean'};
  4. }
  5. console.log((new Book()).author);

函数内部可以使用new.target属性。如果当前函数是new命令调用,new.target指向当前函数,否则为undefined。

通过new.target我们也可以用来判断对象是否通过new来创建:

  1. function f(){
  2. if(! new.target){
  3. throw new Error('请使用new命令!');
  4. }
  5. }
  6. f();

构造函数作为模板,可以生成实例对象。但是,有时只能拿到实例对象,而该对象根本就不是由构造函数生成的,这时可以使用Object.create()方法,直接以某个实例对象作为模板,生成一个新的实例对象。

  1. var book2 = {
  2. name : '三毛流浪记',
  3. author : '三毛',
  4. getName : function () {
  5. console.log('book name is:' + this.name);
  6. }
  7. }
  8. var book3 = Object.create(book2);
  9. console.log(book3.name);
  10. book3.getName();

prototype对象

构造函数有什么缺点呢?构造函数的缺点就是会将构造函数内部的对象都复制一份:

  1. function Book(){
  2. this.name ='www.flydean.com';
  3. this.getName =function (){
  4. console.log('flydean');
  5. }
  6. }
  7. var book1 = new Book();
  8. var book2 = new Book();
  9. console.log(book1.getName === book2.getName);

输出结果是 false。说明每次new一个对象,对象中的方法也被拷贝了一份。而这并不是必须的。

JavaScript 的每个对象都继承另一个对象,后者称为“原型”(prototype)对象。只有null除外,它没有自己的原型对象。

原型对象上的所有属性和方法,都能被派生对象共享。这就是 JavaScript 继承机制的基本设计。

通过构造函数生成实例对象时,会自动为实例对象分配原型对象。每一个构造函数都有一个prototype属性,这个属性就是实例对象的原型对象。

  1. function Book(name){
  2. this.name = name;
  3. }
  4. Book.prototype.author ='flydean';
  5. var book1 = new Book();
  6. var book2 = new Book();
  7. console.log(book1.author);
  8. console.log(book2.author);

上面例子中的author属性会被Book的所有实例所继承,Book的prototype对象,就是book1和book2的原型对象。

原型对象的属性不是实例对象自身的属性。只要修改原型对象,变动就立刻会体现在所有实例对象上。

由于原型本身也是对象,又有自己的原型,所以形成了一条原型链(prototype chain)。

如果一层层地上溯,所有对象的原型最终都可以上溯到Object.prototype,即Object构造函数的prototype属性指向的那个对象。

Object.prototype对象有没有它的原型呢?回答可以是有的,就是没有任何属性和方法的null对象,而null对象没有自己的原型。

  1. console.log(Object.getPrototypeOf(Object.prototype));
  2. //null

prototype对象有一个constructor属性,默认指向prototype对象所在的构造函数.

  1. function Book(name){
  2. this.name = name;
  3. }
  4. var book3 =new Book();
  5. console.log(book3.constructor);
  6. console.log(book3.constructor === Book.prototype.constructor);
  7. console.log(book3.hasOwnProperty(constructor));

还是刚刚的book,book3.constructor就是function Book本身。它也等于Book.prototype.constructor。

constructor属性的作用,是分辨原型对象到底属于哪个构造函数。

因为prototype是一个对象,所以对象可以被赋值,也就是说prototype可以被改变:

  1. function A(){}
  2. var a = new A();
  3. console.log(a instanceof A);
  4. function B(){}
  5. A.prototype = B.prototype;
  6. console.log(a instanceof A);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修改了A.prototype,最后a instanceof A值是false。

为了保证不会出现这样错误匹配的问题,我们再构建prototype的时候,一定不要直接重写整个的prototype,只需要修改其中的某个属性就好:

  1. //不要这样写
  2. A.prototype ={
  3. method1:function (){}
  4. }
  5. //比较好的写法
  6. A.prototype ={
  7. constructor:A,
  8. method1:function (){}
  9. }
  10. //更好的写法
  11. A.prototype.method1 = function (){}

Object的prototype操作

Object.getPrototypeOf

Object.getPrototypeOf方法返回一个对象的原型。这是获取原型对象的标准方法.


  1. //空对象的prototype是Object.prototype
  2. console.log(Object.getPrototypeOf({}) === Object.prototype);
  3. //function的prototype是Function.prototype
  4. function f(){}
  5. console.log(Object.getPrototypeOf(f) === Function.prototype);
  6. function F(){this.name ='flydean'}
  7. var f1 =new F();
  8. console.log(Object.getPrototypeOf(f1) === F.prototype);
  9. var f2 = new f();
  10. console.log(Object.getPrototypeOf(f2) === f.prototype);

上面4个的输出结果都是true。

Object.setPrototypeOf

Object.setPrototypeOf方法可以为现有对象设置原型,返回一个新对象。

Object.setPrototypeOf方法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是现有对象,第二个是原型对象。

  1. var a = {name: 'flydean'};
  2. var b = Object.setPrototypeOf({},a);
  3. console.log(b.name);

Object.prototype.isPrototypeOf()

对象实例的isPrototypeOf方法,用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另一个对象的原型.

  1. var a = {name: 'flydean'};
  2. var b = Object.setPrototypeOf({},a);
  3. console.log(a.isPrototypeOf(b));

Object.prototype.proto

__proto__属性(前后各两个下划线)可以改写某个对象的原型对象。

还是刚才的例子,这次我们使用__proto__来改写对象的原型。

  1. var a = {name: 'flydean'};
  2. var c ={};
  3. c.__proto__ = a;
  4. console.log(Object.getPrototypeOf(c));

__proto__属性只有浏览器才需要部署,其他环境可以没有这个属性,而且前后的两根下划线,表示它本质是一个内部属性,不应该对使用者暴露。

因此,应该尽量少用这个属性,而是用Object.getPrototypeof()(读取)和Object.setPrototypeOf()(设置),进行原型对象的读写操作。

三种获取原型对象的方法

综上,我们有三种获取原型对象的方法:

  • obj.proto
  • obj.constructor.prototype
  • Object.getPrototypeOf(obj)

this对象

this总是返回一个对象,简单说,就是返回属性或方法“当前”所在的对象。

  1. var book = {
  2. name :'flydean',
  3. getName : function (){
  4. return '书名:'+ this.name;
  5. }
  6. }
  7. console.log(book.getName());
  8. //书名:flydean

这里this的指向是可变的,我们看一个例子 :

  1. var book = {
  2. name :'flydean',
  3. getName : function (){
  4. return '书名:'+ this.name;
  5. }
  6. }
  7. var car ={
  8. name :'car'
  9. }
  10. car.getName = book.getName;
  11. console.log(car.getName());
  12. //书名:car

当 A 对象的方法被赋予 B 对象,该方法中的this就从指向 A 对象变成了指向 B 对象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把book中的getName方法赋值给了car对象,this对象现在就指向了car。

如果某个方法位于多层对象的内部,这时this只是指向当前一层的对象,而不会继承更上面的层。

  1. var book1 = {
  2. name :'flydean',
  3. book2: {
  4. getName : function (){
  5. return '书名:'+ this.name;
  6. }
  7. }
  8. }
  9. console.log(book1.book2.getName());
  10. //书名:undefined

上面的例子中,this是定义在对象中的函数中,如果是在函数中的函数中定义的this,代表什么呢?

  1. var book3 = {
  2. name :'flydean',
  3. book4: function(){
  4. console.log('book4');
  5. var getName = function (){
  6. console.log(this); //Window
  7. }();
  8. }
  9. }
  10. book3.book4();

如果在函数中的函数中使用了this,那么内层的this指向的是全局的window对象。

所以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避免多层 this。由于this的指向是不确定的,所以切勿在函数中包含多层的this。

如果在全局环境使用this,它指的就是顶层对象window。

数组的map和foreach方法,允许提供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这个函数内部不应该使用this。

  1. var book5 ={
  2. name : 'flydean',
  3. author : ['max','jacken'],
  4. f: function (){
  5. this.author.forEach(function (item) {
  6. console.log(this.name+' '+item);
  7. })
  8. }
  9. }
  10. book5.f();
  11. //undefined max
  12. //undefined jacken

foreach方法的回调函数中的this,其实是指向window对象,因此取不到o.v的值。原因跟上一段的多层this是一样的,就是内层的this不指向外部,而指向顶层对象。

怎么解决呢?我们使用一个中间变量:

  1. var book6 ={
  2. name : 'flydean',
  3. author : ['max','jacken'],
  4. f: function (){
  5. var that = this;
  6. this.author.forEach(function (item) {
  7. console.log(that.name+' '+item);
  8. })
  9. }
  10. }
  11. book6.f();
  12. //flydean max
  13. //flydean jacken

或者将this当作foreach方法的第二个参数,固定它的运行环境:

  1. var book7 ={
  2. name : 'flydean',
  3. author : ['max','jacken'],
  4. f: function (){
  5. this.author.forEach(function (item) {
  6. console.log(this.name+' '+item);
  7. },this)
  8. }
  9. }
  10. book7.f();
  11. //flydean max
  12. //flydean jacken

绑定this的方法

JavaScript提供了call、apply、bind这三个方法,来切换/固定this的指向.

call

函数实例的call方法,可以指定函数内部this的指向(即函数执行时所在的作用域),然后在所指定的作用域中,调用该函数.

  1. var book = {};
  2. var f = function () {
  3. return this;
  4. }
  5. f() === this ; //true
  6. f.call(book) === book; //true

上面例子中,如果直接调用f(),那么返回的就是全局的window对象。如果传入book对象,那么返回的就是book对象。

call方法的参数,应该是一个对象。如果参数为空、null和undefined,则默认传入全局对象。

如果call方法的参数是一个原始值,那么这个原始值会自动转成对应的包装对象,然后传入call方法。

  1. var f = function () {
  2. return this;
  3. }
  4. console.log(f.call(100));
  5. //[Number: 100]

call方法还可以接受多个参数.

  1. func.call(thisValue,arg1,arg2, ...);

call的第一个参数就是this所要指向的那个对象,后面的参数则是函数调用时所需的参数。

call一般用在调用对象的原始方法:

  1. var person = {};
  2. person.hasOwnProperty('getName');//false
  3. //覆盖person的getName方法
  4. person.getName = function(){
  5. return true;
  6. }
  7. person.hasOwnProperty('getName');//true
  8. Object.prototype.hasOwnProperty.call(person,'getName');//false

apply

apply方法的作用与call方法类似,也是改变this指向,然后再调用该函数。唯一的区别就是,它接收一个数组作为函数执行时的参数.

  1. func.apply(thisValue,[arg1,arg2,...])

bind

call和apply是改变this的指向,然后调用该函数,而bind方法用于将函数体内的this绑定到某个对象,然后返回一个新函数.

  1. var d = new Date();
  2. console.log(d.getTime()); //1600755862787
  3. var getTime= d.getTime;
  4. console.log(getTime());//TypeError: this is not a Date object.

上面的例子中,getTime方法里面调用了this,如果直接把d.getTime赋值给getTime变量,那么this将会指向全局的window对象,导致运行错误。

我们可以这样修改:

  1. var d = new Date();
  2. console.log(d.getTime()); //1600755862787
  3. var getTime2= d.getTime.bind(d);
  4. console.log(getTime2());

bind比call方法和apply方法更进一步的是,除了绑定this以外,还可以绑定原函数的参数。

  1. var add = function(x,y){
  2. return x +this.m + y + this.n;
  3. }
  4. var addObj ={
  5. m: 10,
  6. n: 10
  7. }
  8. var newAdd = add.bind(addObj,2);
  9. console.log(newAdd(3));//25

上面的例子中,bind将两个参数的add方法,替换成了1个参数的add方法。

注意,bind每次调用都会返回一个新的函数,从而导致无法取消之前的绑定。

继承

构造函数的继承

构造函数的继承第一步是在子类的构造函数中,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让子类实例具有父类实例的属性。

然后让子类的原型指向父类的原型,这样子类就可以继承父类原型。

  1. function Person (){
  2. this.name = 'person';
  3. }
  4. function Boy(){
  5. Person.call(this);
  6. this.title = 'boy';
  7. }
  8. Boy.prototype= Object.create(Person.prototype);
  9. Boy.prototype.constructor=Boy;
  10. Boy.prototype.getTitle=function (){console.log(this.title)};
  11. var b =new Boy();
  12. b.getTitle();
  13. console.log(b);
  14. ~~
  15. 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是初始化实例对象的属性。子类的原型指向父类的原型是为了基础父类的原型对象的属性。
  16. 另外一种写法是Boy.prototype等于一个父类实例:
  17. ~~~js
  18. Boy.prototype = new Person();

上面这种写法也有继承的效果,但是子类会具有父类实例的方法。有时,这可能不是我们需要的,所以不推荐使用这种写法.

JavaScript 不提供多重继承功能,即不允许一个对象同时继承多个对象。但是,可以通过变通方法,实现这个功能:

  1. function Person1 (){
  2. this.name = 'person';
  3. }
  4. function Person2 (){
  5. this.sex = '男';
  6. }
  7. function Boy(){
  8. Person1.call(this);
  9. Person2.call(this);
  10. this.title = 'boy';
  11. }
  12. //继承Person1
  13. Boy.prototype= Object.create(Person1.prototype);
  14. //继承链加上Person2
  15. Object.assign(Boy.prototype,Person2.prototype);
  16. Boy.prototype.constructor=Boy;
  17. Boy.prototype.getTitle=function (){console.log(this.title)};
  18. var b =new Boy();
  19. b.getTitle();
  20. console.log(b);
  21. //Boy { name: 'person', sex: '男', title: 'boy' }

class

ES6 的class可以看作只是一个语法糖,它的绝大部分功能,ES5 都可以做到,新的class写法只是让对象原型的写法更加清晰、更像面向对象编程的语法而已.

  1. class Person {
  2. constructor(name,sex) {
  3. this.name=name;
  4. this.sex =sex;
  5. }
  6. toString(){
  7. return this.name + ' '+ this.sex;
  8. }
  9. }

构造函数的prototype属性,在ES6 的“类”上面继续存在。事实上,类的所有方法都定义在类的prototype属性上面。

上面的类等同于:

  1. Person.prototype = {
  2. constructor(name,sex) {
  3. this.name=name;
  4. this.sex =sex;
  5. }
  6. toString(){
  7. return this.name + ' '+ this.sex;
  8. }
  9. }

表达式属性名

class还支持动态的表达式属性名:

  1. let methodName = 'getName';
  2. class Person {
  3. constructor(name,sex) {
  4. this.name=name;
  5. this.sex =sex;
  6. }
  7. toString(){
  8. return this.name + ' '+ this.sex;
  9. }
  10. [methodName](){
  11. return this.name;
  12. }
  13. }

静态方法

类相当于实例的原型,所有在类中定义的方法,都会被实例继承。如果在一个方法前,加上static关键字,就表示该方法不会被实例继承,而是直接通过类来调用,这就称为“静态方法”。

  1. class Person {
  2. constructor(name,sex) {
  3. this.name=name;
  4. this.sex =sex;
  5. }
  6. static getSex(){
  7. return '男';
  8. }
  9. }
  10. console.log(Person.getSex()); //男
  11. let p = new Person();
  12. console.log(p.getSex());//TypeError: p.getSex is not a function

静态属性

静态属性指的是 Class 本身的属性,即Class.propName,而不是定义在实例对象(this)上的属性.


  1. class Person {
  2. constructor(name,sex) {
  3. this.name=name;
  4. this.sex =sex;
  5. }
  6. }
  7. Person.address ='address';
  8. console.log(Person.address);

目前,只有这种写法可行,因为 ES6 明确规定,Class 内部只有静态方法,没有静态属性.

class的继承

class的继承一般使用extends关键字:

  1. class Boy extends Person{
  2. constructor(name,sex,address) {
  3. super(name,sex); //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
  4. this.address =address;
  5. }
  6. toString() {
  7. return super.toString();//调用父类的方法
  8. }
  9. }

在子类的构造函数中,只有调用super之后,才可以使用this关键字,否则会报错。这是因为子类实例的构建,是基于对父类实例加工,只有super方法才能返回父类实例。

super作为函数调用时,代表父类的构造函数。ES6 要求,子类的构造函数必须执行一次super函数。

super作为对象时,在普通方法中,指向父类的原型对象;在静态方法中,指向父类。

上面的例子,我们在子类Boy中的toString普通方法中,调用了super.toString(),之前我们也讲了,类的所有方法都定义在类的prototype属性上面。所以super.toString就是Person中定义的toString方法。

由于super指向父类的原型对象,所以定义在父类实例上的方法或属性,是无法通过super调用的。

定义在父类实例上的方法或属性就是指在constructor中定义的方法或者属性。

Person类,在constructor中定义了name属性。我们看一下在Boy中的普通方法中访问会有什么问题:

  1. class Boy extends Person{
  2. constructor(name,sex,address) {
  3. super(name,sex); //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
  4. console.log(super.name); //undefined
  5. console.log(this.name); //hanmeimei
  6. this.address =address;
  7. }
  8. toString() {
  9. return super.toString();//调用父类的方法
  10. }
  11. getName(){
  12. console.log(super.name); //undefined
  13. console.log(this.name); //hanmeimei
  14. }
  15. }
  16. var b =new Boy('hanmeimei','女','北京');
  17. b.getName();

总结

JS中的面向对象主要有构造函数,原型链,类三种方式,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本文作者:flydean程序那些事

本文链接:http://www.flydean.com/object-oriented-js/

本文来源:flydean的博客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程序那些事」最通俗的解读,最深刻的干货,最简洁的教程,众多你不知道的小技巧等你来发现!

万字长文深度剖析面向对象的javascrip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万字长文深度剖析 RocketMQ 设计原理

    幸福的烦恼 张大胖最近是又喜又忧,喜的是业务量发展猛增,忧的是由于业务量猛增,一些原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变成了大问题,比如说新会员注册吧,原来注册成功只要发个短信就行了,但随着业务的发展,现在注册成功也需 ...

  2. js对象详解(JavaScript对象深度剖析,深度理解js对象)

    js对象详解(JavaScript对象深度剖析,深度理解js对象) 这算是酝酿很久的一篇文章了. JavaScript作为一个基于对象(没有类的概念)的语言,从入门到精通到放弃一直会被对象这个问题围绕 ...

  3. 前端开发:面向对象与javascript中的面向对象实现(一)

    前端开发:面向对象与javascript中的面向对象实现(一) 前言: 人生在世,这找不到对象是万万不行的.咱们生活中,找不到对象要挨骂,代码里也一样.朋友问我说:“嘿,在干嘛呢......”,我:“ ...

  4. Objective-C类成员变量深度剖析

    目录 Non Fragile ivars 为什么Non Fragile ivars很关键 如何寻址类成员变量 真正的“如何寻址类成员变量” Non Fragile ivars布局调整 为什么Objec ...

  5. ASP.NET MVC深入浅出系列(持续更新) ORM系列之Entity FrameWork详解(持续更新) 第十六节:语法总结(3)(C#6.0和C#7.0新语法) 第三节:深度剖析各类数据结构(Array、List、Queue、Stack)及线程安全问题和yeild关键字 各种通讯连接方式 设计模式篇 第十二节: 总结Quartz.Net几种部署模式(IIS、Exe、服务部署【借

    ASP.NET MVC深入浅出系列(持续更新)   一. ASP.NET体系 从事.Net开发以来,最先接触的Web开发框架是Asp.Net WebForm,该框架高度封装,为了隐藏Http的无状态模 ...

  6. Objective-C类成员变量深度剖析--oc对象内存模型

    目录 Non Fragile ivars 为什么Non Fragile ivars很关键 如何寻址类成员变量 真正的“如何寻址类成员变量” Non Fragile ivars布局调整 为什么Objec ...

  7. 深度剖析:最新云端开发工具如何实现敏捷+DevOps开发落地

    相信很多软件开发人员们对今年国内新兴的云端开发工具——华为软件开发云都有耳闻,有些人可能还免费体验过,由于它5人以下的团队是免费使用的,很庆幸本人的这个项目正好5个人,就注册使用了.下面就自己的使用心 ...

  8. 万字长文,以代码的思想去详细讲解yolov3算法的实现原理和训练过程,Visdrone数据集实战训练

    以代码的思想去详细讲解yolov3算法的实现原理和训练过程,并教使用visdrone2019数据集和自己制作数据集两种方式去训练自己的pytorch搭建的yolov3模型,吐血整理万字长文,纯属干货 ...

  9. Axios源码深度剖析

    Axios源码深度剖析 - XHR篇 axios 是一个基于 Promise 的http请求库,可以用在浏览器和node.js中,目前在github上有 42K 的star数 分析axios - 目录 ...

随机推荐

  1. sharding-jdbc 分库分表的 4种分片策略,还蛮简单的

    上文<快速入门分库分表中间件 Sharding-JDBC (必修课)>中介绍了 sharding-jdbc 的基础概念,还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数据分片案例,但实际开发场景中要远比这复杂的多,我 ...

  2. Vue项目入门实例

    前言 本文记录Vue2.x + Element-UI + TypeScript语法入门实例 为什么要用TypeScript? 1.TypeScript是JavaScript的超集,利用es6语法,实现 ...

  3. 使用scrapy框架模拟登录

    scrapy模拟登录 注意:模拟登陆时,必须保证settings.py里的COOKIES_ENABLED(Cookies中间件) 处于开启状态 COOKIES_ENABLED = True 或# CO ...

  4. #10053 L 语言

    L 语言 dalao 看来是水题?我可不这么认为. 很多人都写了我认为不怎么正确的贪心,那就是直接看到一个单词就减去. 那么这组数据就可以 hack 掉了: 2 1 whatis what whati ...

  5. uniapp分享功能-系统分享

    uni-app分享 uniapp官网地址:https://uniapp.dcloud.io/api/plugins/share?id=sharewithsystem 调用系统分享组件发送分享消息,不需 ...

  6. Spring 自调用事务失效,你是怎么解决的?

    前言 相信大家都遇到一种事务失效场景,那就是 Spring 自调用,就是在 Service 方法内,调用另一个加 @Transactional 注解的方法,发现事务失效,这时候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公众 ...

  7. 3.6 栈 ADT - 3.7 队列 ADT

    3.6 栈 ADT 栈是限制插入和删除只能在一个位置上进行的表,叫做栈的顶部.对栈的基本操作有进栈和出栈,进栈在顶部插入元素,出栈删除最后插入的元素. 栈是一个表,因此任何实现表的方法都能实现栈.显然 ...

  8. WPF应用中一种比较完美的权限控制设计方式

    如题近段时间 需要在wpf应用中设计一个权限控制 , 简而言之的说 你懂的 对于IT人员来说都知道的 常见的软件功能 首先要有用户 用户,然后用户属于哪个角色 ,然后各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可供操作的一堆功 ...

  9. Redis 数据结构之字符串的那些骚操作

    Redis 字符串底层用的是 sds 结构,该结构同 c 语言的字符串相比,其优点是可以节省内存分配的次数,还可以... 这样写是不是读起来很无聊?这些都是别人咀嚼过后,经过一轮两轮三轮的再次咀嚼,吐 ...

  10. fork-vfork -exit&_exit

    昨天帮人查bug,发现了一个vfork fork exit  _exit不分导致的问题. 使用vfork 后调用exit导致的问题. 主要需要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 1.  fork  ():子进程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