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s://blog.csdn.net/buptapple/article/details/21454167

Linux探秘之用户态与内核态-----------https://www.cnblogs.com/bakari/p/5520860.html

1、特权级      
 
Intel x86架构的cpu一共有0~4四个特权级,0级最高,3级最低,硬件上在执行每条指令时都会对指令所具有的特权级做相应的检查。硬件已经提供了一套特权级使用的相关机制,软件自然要好好利用,这属于操作系统要做的事情,对于UNIX/LINUX来说,只使用了0级特权级别和3级特权级。也就是说在UNIX/LINUX系统中,一条工作在0级特权级的指令具有了CPU能提供的最高权力,而一条工作在3级特权的指令具有CPU提供的最低或者说最基本权力
 
2、用户态和内核态   
 
 内核栈:Linux中每个进程有两个栈,分别用于用户态和内核态的进程执行,其中的内核栈就是用于内核态的堆栈,它和进程的task_struct结构,更具体的是thread_info结构一起放在两个连续的页框大小的空间内。
 
 现在我们从特权级的调度来理解用户态和内核态就比较好理解了,当程序运行在3级特权级上时,就可以称之为运行在用户态,因为这是最低特权级,是普通的用户进程运行的特权级,大部分用户直接面对的程序都是运行在用户态;反之,当程序运行在0级特权级上时,就可以称之为运行在内核态。  
 
 虽然用户态下和内核态下工作的程序有很多差别,但最重要的差别就在于特权级的不同,即权力的不同。运行在用户态的程序不能访问操作系统内核数据结构合程序。  当我们在系统中执行一个程序时,大部分时间是运行在用户态下的。在其需要操作系统帮助完成某些它没有权力和能力完成的工作时就会切换到内核态。
 
 Linux进程的4GB地址空间,3G-4G部分大家是共享的,是内核态的地址空间,这里存放在整个内核的代码和所有的内核模块,以及内核所维护的数据。用户运行一个程序,该程序所创建的进程开始是运行在用户态的,如果要执行文件操作,网络数据发送等操作,必须通过write,send等系统调用,这些系统调用会调用内核中的代码来完成操作,这时,必须切换到Ring0,然后进入3GB-4GB中的内核地址空间去执行这些代码完成操作,完成后,切换回Ring3,回到用户态。这样,用户态的程序就不能随意操作内核地址空间,具有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 
 保护模式,通过内存页表操作等机制,保证进程间的地址空间不会互相冲突,一个进程的操作不会修改另一个进程的地址空间中的数据。在内核态下,CPU可执行任何指令,在用户态下CPU只能执行非特权指令。当CPU处于内核态,可以随意进入用户态;而当CPU处于用户态,只能通过中断的方式进入内核态。一般程序一开始都是运行于用户态,当程序需要使用系统资源时,就必须通过调用软中断进入内核态. 
 
3、用户态和内核态的转换   
 
    1)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的3种方式       
 
       a. 系统调用               
     
       这是用户态进程主动要求切换到内核态的一种方式,用户态进程通过系统调用申请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程序完成工作。而系统调用的机制,其核心还是使用了操作系统为用户特别开放的一个中断来实现,例如lx86的int 80h, powerpc的sc          
 
    b. 异常       
 
     当CPU在执行运行在用户态下的程序时,发生了某些事先不可知的异常,这时会触发由当前运行进程切换到处理此异常的内核相关的程序中,也就是转到了内核态,比如缺页异常。      
 
   c. 外围设备的中断      
      
     当外围设备完成用户请求的操作后,会向CPU发出相应的中断信号,这时CPU会暂停执行下一条即将要执行的指令转而去执行与中断信号对应的处理程序,如果先前执行的指令是用户态下的程序,那么这个转换的过程自然也就发生了由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比如硬盘读写操作的完成,系统会切换到硬盘读写的中断处理程序中执行后续操作等。    
 
   这3种方式是系统在运行时由用户态转到内核态的最主要方式,其中系统调用可以认为是用户进程主动发起的,异常和外围中断是被动的。
 
  4、具体的切换操作  
 
    从触发方式上看,可以认为纯在前述3种不同的类型,但是从最终实际完成由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操作上来说,涉及的关键步骤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任何区别,都相当于执行了一个中断响应的过程,因为系统调用实际上最终是中断机制实现的,而异常和中断的处理机制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关于中断处理机制的细节合步骤这里不做过多分析,涉及到有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的步骤主要包括:    
 
【1】从当前进程的描述符中提取其内核栈的ss0及esp0信息    
【2】使用ss0和esp0指向的内核栈将当前进程的cs,eip,eflags,ss,esp信息保存起来,这个过程也完成了由用户栈到内核栈的切换过程,同时保存了被暂停执行的程序的下一条指令。   
【3】将先前又中断向量检索得到的中断处理程序的cs,eip信息装入相应的寄存器,开始执行中断处理程序,这时就转到内核态的程序执行了。 

(转)linux用户态和内核态理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用户态和内核态以及进程上下文、中断上下文 内核空间用户空间理解

    1.特权级         Intel x86架构的cpu一共有0-4四个特权级,0级最高,3级最低,ARM架构也有不同的特权级,硬件上在执行每条指令时都会对指令所具有的特权级做相应的检查.硬件已经提 ...

  2. linux用户态和内核态理解

    1.特权级         Intel x86架构的cpu一共有0-4四个特权级,0级最高,3级最低,硬件上在执行每条指令时都会对指令所具有的特权级做相应的检查.硬件已经提供了一套特权级使用的相关机制 ...

  3. Linux用户态和内核态

    究竟什么是用户态,什么是内核态,这两个基本概念以前一直理解得不是很清楚,根本原因个人觉得是在于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在写程序时关注的重点和着眼的角度放在了实现的功能和代码的逻辑性上,先看一个例子: 1)例 ...

  4. Linux探秘之用户态与内核态

    一. Unix/Linux的体系架构 如上图所示,从宏观上来看,Linux操作系统的体系架构分为用户态和内核态(或者用户空间和内核).内核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软件——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并提供上层应用程 ...

  5. 【转载】 Linux用户态和内核态

    [说明]转载自 http://my.oschina.net/liubin/blog/27795 究竟什么是用户态,什么是内核态,这两个基本概念以前一直理解得不是很清楚,根本原因个人觉得是在于因为大部分 ...

  6. linux之用户态和内核态

    一. Unix/Linux的体系架构 如上图所示,从宏观上来看,Linux操作系统的体系架构分为用户态和内核态(或者用户空间和内核).内核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软件——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并提供上层应用程 ...

  7. Linux 用户态和内核态

    1.特权级特权级用来管理和控制程序执行.如Intel x86架构的CPU,有0~3四个特权级,0级最高,3级最低.硬件在执行每条指令时都会检查指令具有的特权级.硬件提供了特权级使用机制,对操作系统来说 ...

  8. Linux操作系统学习_用户态与内核态之切换过程

    因为操作系统的很多操作会消耗系统的物理资源,例如创建一个新进程时,要做很多底层的细致工作,如分配物理内存,从父进程拷贝相关信息,拷贝设置页目录.页表等,这些操作显然不能随便让任何程序都可以做,于是就产 ...

  9. 【Linux 系统】Linux探秘之用户态与内核态

    一. Unix/Linux的体系架构 如上图所示,从宏观上来看,Linux操作系统的体系架构分为用户态和内核态(或者用户空间和内核).内核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软件——控制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并提供上层应用程 ...

随机推荐

  1. idea设置字体大小

    第一次玩儿idea,也是个新手小白,甚是惭愧,也是一步步慢慢摸索,下面我们按照步骤一步步操作 就可以了. 1.首先,先设置代码的字体大小: 2.设置周围菜单栏的字体大小: 3.设置控制台的字体大小:

  2. Docker Compose部署lnmp

    参考:https://github.com/micooz/docker-lnmp 一.简介 使用Dcoekr镜像部署lnmp(Linux.Nginx.MySQL.PHP7). 1.1 结构 app └ ...

  3. 2.2.5synchronized代码间的同步性

    package com.cky.bean; /** * Created by chenkaiyang on 2017/12/6. */ public class ObjectService { pub ...

  4. 从npm到vue和nodejs

    https://www.npmjs.com.cn/ vue和nodejs Windows 下安装NPM:https://www.cnblogs.com/interdrp/p/6779973.html ...

  5. Hdu1083 Courses

    Courses Problem Description Consider a group of N students and P courses. Each student visits zero, ...

  6. Scala深入浅出实战经典:29,Case class和Case object代码实战解析

    今天学习了王家林老师scala讲座的第29讲,case class和case object的应用实战.做下记录. 信息来源于 DT大数据梦工厂微信公众账号:DT_Spark 关注微信账号,获取更多关于 ...

  7. 差值的再议-Hermite差值

    1. 插值法 插值法又称“内插法”,是利用函数f (x)在某区间中已知的若干点的函数值,作出适当的特定函数,在区间的其他点上用这特定函数的值作为函数f (x)的近似值,这种方法称为插值法. 如果这特定 ...

  8. 冲刺博客NO.4

    今天开站立会议时,有一点分歧,原本我认为的隐私保护和其他人认为的不一样,在沟通后这部分功能达成共识. 今天做了什么:组员完成了用户输入部分,信息输入.添加了一些组件和活动完善界面. 遇到的苦难,界面 ...

  9. ASP.NET Web API 框架研究 Controller创建 HttpController 类型解析 选择 创建

    上一篇介绍了HttpController的一些细节,接下来说下HttpController 类型解析.选择和创建.生产HttpController实例的生产线如下图: 一.涉及的类及源码分析 涉及的类 ...

  10. CxGrid 改变某行或单元格的颜色

    CxGrid 改变某行或单元格的颜色   一个表(T)的结构结构如下. ID Test 1 20012 14443 17885 26456 4568 cxGrid成功连接到该表, 如果要实现单元格特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