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科学学习手札15)DBSCAN密度聚类法原理简介&Python与R的实现
DBSCAN算法是一种很典型的密度聚类法,它与K-means等只能对凸样本集进行聚类的算法不同,它也可以处理非凸集。
关于DBSCAN算法的原理,笔者觉得下面这篇写的甚是清楚练达,推荐大家阅读:
https://www.cnblogs.com/pinard/p/6208966.html
DBSCAN的主要优点有:
1) 可以对任意形状的稠密数据集进行聚类,相对的,K-Means之类的聚类算法一般只适用于凸数据集。
2) 可以在聚类的同时发现异常点,对数据集中的异常点不敏感。
3) 聚类结果没有偏倚,相对的,K-Means之类的聚类算法初始值对聚类结果有很大影响。
DBSCAN的主要缺点有:
1)如果样本集的密度不均匀、聚类间距差相差很大时,聚类质量较差,这时用DBSCAN聚类一般不适合。
2) 如果样本集较大时,聚类收敛时间较长,此时可以对搜索最近邻时建立的KD树或者球树进行规模限制来改进。
3) 调参相对于传统的K-Means之类的聚类算法稍复杂,主要需要对距离阈值ϵ,邻域样本数阈值MinPts联合调参,不同的参数组合对最后的聚类效果有较大影响。
R中的fpc包中封装了dbscan(data,eps,MinPts),其中data为待聚类的数据集,eps为距离阈值ϵ,MinPts为样本数阈值,这三个是必须设置的参数,无缺省项。
一、三种聚类算法在非凸样本集上的性能表现
下面我们以正弦函数为材料构造非凸样本集,分别使用DBSCAN、K-means、K-medoids算法进行聚类,并绘制最终的聚类效果图:
library(fpc)
library(cluster) #构造非凸样本集
x1 <- seq(0,pi,0.01)
y1 <- sin(x1)+0.06*rnorm(length(x1))
y2 <- sin(x1)+0.06*rnorm(length(x1))+0.6
plot(x1,y1,ylim=c(0,2.0))
points(x1,y2)
c1 <- c(x1,x1)
c2 <- c(y1,y2)
data1 <- as.matrix(cbind(c1,c2))
构造的样本集如下:
接着我们依次使用上述三种聚类算法:
#分别绘制三种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图
par(mfrow=c(1,3))
#DBSCAN聚类法
db <- dbscan(data1,eps=0.2,MinPts = 5)
db$cluster
plot(data1,col=db$cluster)
title('DBSCAN Cluster')
#K-means聚类法
km <- kmeans(data1,centers=2)
km$cluster
plot(data1,col=km$cluster)
title('K-means Cluster')
#K-medoids聚类法
pm <- pam(data1,k=2)
pm$clustering
plot(data1,col=pm$clustering)
title('K-medoids Cluster')
具体的聚类效果如下:
可以看出,在对非凸样本集的聚类上,DBSCAN效果非常好,而另外两种专门处理凸集的聚类算法就遇到了麻烦。
二、DBSCAN算法在常规凸样本集上的表现
上面我们研究了DBSCAN算法在非凸样本集上的表现,比K-means和K-medoids明显优秀很多,下面我们构造一个10维的凸样本集,具体的代码和聚类结果如下:
> library(fpc)
> library(Rtsne)
>
> #创建待聚类数据集
> data1 <- matrix(rnorm(10000,0,0.6),nrow=1000)
> data2 <- matrix(rnorm(10000,1,0.6),nrow=1000)
>
> data <- rbind(data1,data2)
>
> #对原高维数据集进行降维
> tsne <- Rtsne(data)
>
> par(mfrow=c(4,4))
> for(i in 1:16){
+ #进行DBSCAN聚类
+ db <- dbscan(data,eps=1.1+i*0.025,MinPts = 25)
+ #绘制聚类效果图
+ plot(tsne$Y[,1],tsne$Y[,2],col=db$cluster)
+ title(paste('eps=',as.character(1.1+i*0.025),sep=''))
+ print(paste('eps=',as.character(1.1+i*0.025)))
+ print(table(db$cluster))
+ }
[1] "eps= 1.125" 0
2000
[1] "eps= 1.15" 0 1 2
1950 26 24
[1] "eps= 1.175" 0 1 2
1920 59 21
[1] "eps= 1.2" 0 1 2
1834 120 46
[1] "eps= 1.225" 0 1 2
1682 177 141
[1] "eps= 1.25" 0 1 2
1515 250 235
[1] "eps= 1.275" 0 1 2
1305 344 351
[1] "eps= 1.3" 0 1 2
1163 425 412
[1] "eps= 1.325" 0 1 2
989 521 490
[1] "eps= 1.35" 0 1 2
854 596 550
[1] "eps= 1.375" 0 1 2
707 670 623
[1] "eps= 1.4" 0 1 2
572 732 696
[1] "eps= 1.425" 0 1 2
500 766 734
[1] "eps= 1.45" 0 1
420 1580
[1] "eps= 1.475" 0 1
355 1645
[1] "eps= 1.5" 0 1
285 1715
可以看出,DBSCAN虽然性能优越,但是涉及到有些麻烦的调参数的过程,需要进行很多次的试探,没有K-means和K-medoids来的方便快捷。
Python
在Python中,DBSCAN算法集成在sklearn.cluster中,我们利用datasets构造两个非凸集和一个凸集,效果如下: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matplotlib.pyplot import style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DBSCAN style.use('ggplot')
'''构造样本集'''
X1, y1=datasets.make_circles(n_samples=5000, factor=.6,noise=.05)
X2, y2 = datasets.make_blobs(n_samples=1000, n_features=2, centers=[[1.2,1.2]], cluster_std=[[.1]],random_state=9) X = np.concatenate((X1, X2))
plt.scatter(X[:, 0], X[:, 1], marker='*')
plt.title('Samples')
分别使用K-means和DBSCAN对上述样本集进行聚类,效果如下:
'''利用K-means'''
km = KMeans(n_clusters=3).fit_predict(X)
col = [(['red','green','blue','yellow','grey','purple'])[i] for i in km] plt.figure(figsize=(16,8))
plt.subplot(121)
plt.scatter(X[:, 0], X[:, 1], marker='*',c=col)
plt.title('K-means') '''利用DBSCAN'''
db = DBSCAN(eps = 0.12, min_samples = 19).fit_predict(X)
col = [(['red','green','blue','yellow'])[i] for i in db]
plt.subplot(122)
plt.scatter(X[:, 0], X[:, 1], marker='*',c=col)
plt.title('DBSCAN')
对DBSCAN中的参数eps(超球体半径)进行试探:
'''对eps进行试探性调整'''
plt.figure(figsize=(15,15))
for i in range(9):
db = DBSCAN(eps = 0.05+i*0.04, min_samples = 19).fit_predict(X)
col = [(['red','green','blue','yellow','purple','aliceblue','antiquewhite','black','blueviolet','cyan','darkgray'])[i] for i in db]
plt.subplot(331+i)
plt.scatter(X[:, 0], X[:, 1], marker='*',c=col)
plt.title('eps={}'.format(str(round(0.05+i*0.04,2))))
对DBSCAN中的参数MinPts(核心点内最少样本个数)进行试探:
'''对MinPts进行试探性调整'''
plt.figure(figsize=(15,15))
for i in range(9):
db = DBSCAN(eps = 0.12, min_samples = 10+i*4).fit_predict(X)
col = [(['red','green','blue','yellow','purple','aliceblue','antiquewhite','black','blueviolet','cyan','darkgray'])[i] for i in db]
plt.subplot(331+i)
plt.scatter(X[:, 0], X[:, 1], marker='*',c=col)
plt.title('MinPts={}'.format(str(round(10+i*4))))
可见参数的设置对聚类效果的影响非常显著。
以上就是DBSCAN的简单介绍,若发现错误望指出。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15)DBSCAN密度聚类法原理简介&Python与R的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13)K-medoids聚类算法原理简介&Python与R的实现
前几篇我们较为详细地介绍了K-means聚类法的实现方法和具体实战,这种方法虽然快速高效,是大规模数据聚类分析中首选的方法,但是它也有一些短板,比如在数据集中有脏数据时,由于其对每一个类的准则函数为平 ...
-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16)K-modes聚类法的简介&Python与R的实现
我们之前经常提起的K-means算法虽然比较经典,但其有不少的局限,为了改变K-means对异常值的敏感情况,我们介绍了K-medoids算法,而为了解决K-means只能处理数值型数据的情况,本篇便 ...
-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17)线性判别分析的原理简介&Python与R实现
之前数篇博客我们比较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聚类算法,但现实工作中,最多的问题是分类与定性预测,即通过基于已标注类型的数据的各显著特征值,通过大量样本训练出的模型,来对新出现的样本进行分类,这也是机器学习中 ...
-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14)Mean-Shift聚类法简单介绍及Python实现
不管之前介绍的K-means还是K-medoids聚类,都得事先确定聚类簇的个数,而且肘部法则也并不是万能的,总会遇到难以抉择的情况,而本篇将要介绍的Mean-Shift聚类法就可以自动确定k的个数, ...
-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11)K-means聚类法的原理简介&Python与R实现
kmeans法(K均值法)是麦奎因提出的,这种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每一个样本分配给最靠近中心(均值)的类中,具体的算法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将所有的样品分成k个初始类: 2.通过欧氏距离将某个样品 ...
-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08)系统聚类法的Python源码实现(与Python,R自带方法进行比较)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方法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项,而聚类分析根据其大体方法的不同又分为系统聚类和快速聚类,其中系统聚类的优点是可以很直观的得到聚类数不同时具体类中包括了哪些样本,而Python和R中都有直接 ...
-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10)系统聚类实战(基于R)
上一篇我们较为系统地介绍了Python与R在系统聚类上的方法和不同,明白人都能看出来用R进行系统聚类比Python要方便不少,但是光介绍方法是没用的,要经过实战来强化学习的过程,本文就基于R对2016 ...
-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12)K-means聚类实战(基于R)
上一篇我们详细介绍了普通的K-means聚类法在Python和R中各自的实现方法,本篇便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数据集为例进行实战说明. 数据说明: 本次实战样本数据集来自浪潮集团提供的美团的商家信息,因涉 ...
- (数据科学学习手札09)系统聚类算法Python与R的比较
上一篇笔者以自己编写代码的方式实现了重心法下的系统聚类(又称层次聚类)算法,通过与Scipy和R中各自自带的系统聚类方法进行比较,显然这些权威的快捷方法更为高效,那么本篇就系统地介绍一下Python与 ...
随机推荐
- Vue项目中引入ElementUI
前提:创建好的vue项目. 1.安装ElementUI 转到项目根目录,输入命令:#cnpm install element-ui --save-dev 2.在 main.js 引入并注册 impor ...
- Centos7安装JDK1.8 Linux64bit
流程一览: 1.下载JDK1.8(jdk-8u11-linux-x64.tar.gz) 2. 解压缩安装 3.配置JAVA_HOME环境变量 4.切换JDK1.8为当前使用的JDK 5.重启,查看安装 ...
- Centos7安装完毕后无法联网的解决方法(转)
今天在VMware虚拟机中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安装好了centos7..正兴致勃勃的例行yum update 却发现centos系统貌似默认网卡没配置好,反馈无法联网.经过一番研究,终于让centos连上 ...
- springMvc-入参对象
1.修改或者添加对象 2.多添件查询时候也会遇到 springMvc能够根据属性自动的封装pojo的对象并且支持关联的对象:大致的原理是在传入后台的时候把前台的属性和对象封装成json的形式传入后台, ...
- js alert 封装 layui
方式一: var aaa = function(){ function _alert(aa){ layer.msg(aa, { time: 2000, //2s后自动关闭 alert("最高 ...
- 深入理解linux源码安装三板斧
概述: 根据源码包中 Makefile.in 文件的指示,configure 脚本检查当前的系统环境和配置选项,在当前目录中生成 Makefile 文件(还有其它本文无需关心的文件),然后 make ...
- delphi7 打开project/options 出错
出错提示:Access violation at address 0012F88F. Write of address 0012F88F.然后又提示一条:Access violation at add ...
- CRM和ERP的Sales Organization的映射关系
在如下的配置里可以维护CRM和ERP的Sales Organization的映射关系. 例如,ERP的编号为0001的销售组织映射到CRM的编号为O 50040102的销售组织: 这种映射关系存储在表 ...
- Snippets代码块分享网站
复习时,看老师之前贴在网上的一些代码,顺便搜集了一些代码块Snippets分享网站 http://paste.ubuntu.com/ 简约简单,一如既往Linux风,我之前用的也是这款,但已转gite ...
- msfconsole_无法启动问题
service postgresql start # 启动数据库服务 msfdb init # 初始化数据库 msfconsole # 启动metasplo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