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添加虚拟硬盘

(1)点击编辑虚拟机位置,然后点击添加

            

        

(2)点击添加硬盘

           

(3)点击下一步

          

(4)创建新虚拟磁盘并点击下一步

          

(5)指定磁盘容量并且点击下一步

          

(6)点击完成

          

2、系统分区

  当添加硬盘后可以看看是否添加成功,在/dev目录下sd开头的有sda和sdb两块硬盘,而sdb就是新添加的硬盘,sda1和sda2是sda硬盘的两个分区。

          

  sdb的详细情况

          

(1)fdisk

   l:列出已经存在的分区类型 l是list的首字母

   d:删除一个已经存在的分区 d是delete的首字母

   m:列出fdisk中所有的命令  m是menu的首字母

   n:添加一个新的分区  n是new的首字母

   p:列出分区表的内容  p是print的首字母

   q:是退出fdisk,不保存所做的改变 q是quit的首字母

   w:退出fdisk并存储所做的变化,w是write的首字母

(2)分区实例

  对刚刚添加的硬盘进行分区

            

  输入要求的n,p以及+5G命令建立第一个主分区,类似的可以再建立两个主分区

            

  最后一个按照输入要求,建立扩展分区,它是逻辑上的分区,可以对其进行在建立逻辑分区

            

  在扩展分区下建立相应的逻辑 分区

            

  查看已经建立的分区

            

3、文件制作系统

(1)制作文件系统

   mkfs -t xfs /dev/sdb1,其余分区都可按照此方式制作文件系统,除了扩展分区,因为扩展分区是逻辑上的分区,不能进行存储。

              

(2)挂载

   将文件系统制作完毕后,需要相应的目录与相应的设备进行映射,这样操作目录,才能将相应的数据对在设备中进行读取操作

   mount  源设备存在目录 建立的目录

              

   其余的目录照此建立

   进行挂载

              

   查看挂载信息(df-T查看)

              

(3)一个分区可以挂载多个目录

   一个分区可以挂载多个目录,其中一个目录改变,另外几个目录是可以查看的,因为用的是同一个源。

              

              

(4)卸载

   卸载可以对分区进行卸载,也可以对目录进行卸载,其效果相同。

              

              

(5)子目录没有对应设备,就去父设备寻找

              

   /opt/目录已经没有对应的设备,就去上一级有对应的设备中查找

(6)mount用法

   mount用于挂载分区,他有很多参数可供选择。

              

              

              

  并且可修改权限,mount命令信息对每一个挂载点权限进行了设置。

              

  例如:/dev/sdb4有读写权限,现修改为只读权限

              

              在该挂载点下,不能创建新文件了

              

(7)文件制作系统原理

  硬盘在制作文件系统后,就会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专门用于存放原数据,例如像文件的权限、文件名等信息,这一部分空间被叫做inode block块,另一部分就是存放文件的数据信息,这一部分就是数据block块。

              

              

   所以,尽管建空文件,但是也会占用一定的空间,inode号会占用空间。

   这样硬盘存储满时,也就有两种情况:

   a、一种是inode号被占用完,但硬盘空间还有多余;

   b、另一种是空间不足,但是inode号还有多余的;

   查看所有分区占用的inode号

              

   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给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  

   例如:在备份一些文件时,由于文件个数较多,有时虽然空间未满,但还是显示已经满了,这就是由于inode号已经不够用了,此时可以将多个文件进行打包(利用tar命令)

   在一块分区中除了,inode block和数据block块之外还有其它的block块,如下图:

              

   super block是统筹全局,当新建一个文件时,super block会查看下面是否还有多余的inode号,如果有的话就会将这个inode号分配给它;当查看一个文件时,如下图所示:

   /test.txt

              

  对于删除文件,super block 是将删除的inode号变成free的状态,data block中存放数据的block变成free的状态,以及directory block中与inode之间的联系断掉,如果后期恢复文件,将以上的free状态变成忙碌的状态以及inode之间的联系加上即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删除,通过覆盖的方式进行删除的,如果super blokck将free的inode分配出去使用了,也就相当于删除了。

4、软连接与硬连接

 (1)软连接

   命令:ln -s 源路径 目标路径

              

   查看是否建立

              

   软连接的inode号是不一样的

              

   (2)硬连接

   命令:ln 源路径 目标路径

              

   查看是否建立

              

   硬连接的inode号是相同的

              

  (3)软连接与硬连接的特征

   软连接的特征:

     a、相当于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      

     b、删除链接文件,源文件无影响

     c、删除源文件,链接文件失效

     d、修改源文件/链接文件,内容都变

     e、软连接是指向文件名的

     f、软连接可以跨分区          

   硬连接的特征:    

     a、删除链接文件,源文件无影响

     b、删除源文件,链接文件无影响

     d、修改源文件/链接文件,内容都变

     e、硬连接是指向inode号

     f、硬连接不可以跨分区

  (4)软连接与硬连接原理

      软连接原理

              

  软连接的inode号是不同的,这也 就表明它是可以跨分区进行软连接的,更改r.txt的内容,会先传送给c.txt,c.txt再将内容写到data block中。

            

            

   硬连接原理

            

  硬连接是不可以跨分区的,因为inode号是相同的,如果在不同分区有相同的inode号,这两个inode号代表的是不一样的,它们是毫无联系的。

              

注:命令df-T 查看挂载信息(包含文件系统类型),df -h查看挂载信息(包含分区容量大小),ll|wc -l 纵向统计行数(ls横向不可以)

linux下硬盘分区、格式化以及文件管理系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下硬盘分区

    1  fdisk -l查看硬盘及分区信息 我的系统(Archlinux)下的命令效果如下: 由上面的图片可以得知该系统只挂载了1个硬盘,命名为sda,其有2个主分区,sda1和sda2,至于为什么这么 ...

  2. linux下fdisk分区管理、文件系统管理、挂载文件系统等

    分区管理工具有:fdisk, parted, sfdisk fdisk:对于一块硬盘来讲,最多只能管理15分区: # fdisk -l [-u] [device...]  查看硬盘设备分区信息 # f ...

  3. Linux下快速分区格式化大于2T磁盘存储

    在生产环境中,我们会遇到分区大于2T的磁盘(比如:添加一个10TB的存储),由于MBR分区表只支持2T磁盘,所以大于2T的磁盘必须使用GPT分区表,而我们在做raid时会划分多个VD来进行装系统,但系 ...

  4. linux下硬盘的分区:

    提到硬盘的分区,以前就是很乱,有什么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等;它们有什么区别呢?现在简单的了解一下: 由于在MBR的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里面最多只能记录4个分区记录,这个不够用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

  5. linux基础内容学习一:linux下的分区及安装

    linux看系统版本信息 uname -a 如果显示为i386,i686则为32位系统,如果为x86_64则为64位 一块硬盘最多可以有四个主分区其中一个主分区可以用一个扩展分区替换,在这个扩展分区中 ...

  6. linux下磁盘分区详解 图文(fdisk;mkfs)

    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linux下硬盘设备名为(IDE硬盘为hdx(x为从a-d)因为IDE硬盘最多四个,SCSI,SATA,USB硬盘为sdx(x为a-z)),硬盘主分区最多为4个,不 ...

  7. linux下磁盘分区详解

    Centos下磁盘管理     1.磁盘分区格式说明 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linux下硬盘设备名为(IDE硬盘为hdx(x为从a—d)因为IDE硬盘最多四个,SCSI,SATA,USB ...

  8. Linux下的文件结构,及对应文件夹的作用

    Linux下的文件结构,及对应文件夹的作用 /bin 二进制可执行命令 /dev 设备特殊文件 /etc 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 /etc/rc.d 启动的配置文件和脚本 /home 用户主目录的基点,比 ...

  9. .Neter玩转Linux系列之三:Linux下的分区讲解

    基础篇 .Neter玩转Linux系列之一:初识Linux .Neter玩转Linux系列之二:Linux下的文件目录及文件目录的权限 .Neter玩转Linux系列之三:Linux下的分区讲解 .N ...

随机推荐

  1. P4324 [JSOI2016]扭动的回文串

    传送门 对\(A\).\(B\)串各跑一遍\(manacher\),求出第\(1\).\(2\)类扭动回文串的最大长度. 考虑第三类的扭动回文串\(S(i,j,k)\),一定可以表示为\(A(i,l) ...

  2. 51nod 1213 二维曼哈顿距离最小生成树

    1213 二维曼哈顿距离最小生成树 基准时间限制:4 秒 空间限制:131072 KB 分值: 160 难度:6级算法题  收藏  关注 二维平面上有N个坐标为整数的点,点x1 y1同点x2 y2之间 ...

  3. Lucky Number Eight dp

    https://www.hackerrank.com/contests/w28/challenges/lucky-number-eight 设dp[i][v]表示前i位数中,得到余数是v的子序列的数目 ...

  4. dockerfile构建的镜像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cnblogs.com/majianming/p/9536975.html 在每执行一个命令时,便会commit形成一个层,最后形成堆栈式的结构.最后的镜像是各 ...

  5. spring常用注解笔记

    spring常用注解解释: 1. Mybatis的映射文件xxxMapper.xml中resultMap标签的作用 resultMap标签是为了映射select查询出来结果的集合,其主要 作用是将实体 ...

  6. php socket通信演示以及socket操作类

    准备做Java的课程设计,一个通讯录.采用C/S架构.客户端用java FX和Java,服务器端用php,采用socket通信. 下面来讲一讲php的socket通信: 讲之前,得先讲一下TCP/IP ...

  7. rest_framework基于generics.CreateAPIView创建用户

    最近在写新版的devops3.0,被generics.CreateAPIView创建用户密码序列化的问题折磨的欲仙欲死.反复看源码测试,得出下面的流程,这也是做generics.CreateAPIVi ...

  8. 解决VS2010提示warning C4068: 未知的杂注

    出现原因是#pragma声明问题,加上#pragma warning(disable:4068)即可 #pragma warning(disable:4068)#pragma execution_ch ...

  9. AIX 10201 ASM RAC安装+升级到10204

    1:查看系统版本 [rac1:root:/hacmp/hacmp5.4/ha5.4/installp/ppc] oslevel -s 6100-06-06-1140 lslpp -al bos.adt ...

  10. golang zip 解压、压缩文件

    package utils import (    "archive/zip"    "fmt"    "io"    "i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