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p
原文链接:https://www.iteye.com/topic/539465
Hashmap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应用广泛的数据类型,最近研究到相关的内容,就正好复习一下。网上关于hashmap的文章很多,但到底是自己学习的总结,就发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起讨论。
1、hashmap的数据结构
要知道hashmap是什么,首先要搞清楚它的数据结构,在java编程语言中,最基本的结构就是两种,一个是数组,另外一个是模拟指针(引用),所有的数据结构都可以用这两个基本结构来构造的,hashmap也不例外。Hashmap实际上是一个数组和链表的结合体(在数据结构中,一般称之为“链表散列“),请看下图(横排表示数组,纵排表示数组元素【实际上是一个链表】)。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hashmap就是一个数组结构,当新建一个hashmap的时候,就会初始化一个数组。我们来看看java代码:
- /**
- * The table, resized as necessary. Length MUST Always be a power of two.
- * FIXME 这里需要注意这句话,至于原因后面会讲到
- */
- transient Entry[] table;
- static class Entry<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 final K key;
- V value;
- final int hash;
- Entry<K,V> next;
- ..........
- }
上面的Entry就是数组中的元素,它持有一个指向下一个元素的引用,这就构成了链表。
当我们往hashmap中put元素的时候,先根据key的hash值得到这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即下标),然后就可以把这个元素放到对应的位置中了。如果这个元素所在的位子上已经存放有其他元素了,那么在同一个位子上的元素将以链表的形式存放,新加入的放在链头,最先加入的放在链尾。从hashmap中get元素时,首先计算key的hashcode,找到数组中对应位置的某一元素,然后通过key的equals方法在对应位置的链表中找到需要的元素。从这里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每个位置上的链表只有一个元素,那么hashmap的get效率将是最高的,但是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有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哈哈~
2、hash算法
我们可以看到在hashmap中要找到某个元素,需要根据key的hash值来求得对应数组中的位置。如何计算这个位置就是hash算法。前面说过hashmap的数据结构是数组和链表的结合,所以我们当然希望这个hashmap里面的元素位置尽量的分布均匀些,尽量使得每个位置上的元素数量只有一个,那么当我们用hash算法求得这个位置的时候,马上就可以知道对应位置的元素就是我们要的,而不用再去遍历链表。
所以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把hashcode对数组长度取模运算,这样一来,元素的分布相对来说是比较均匀的。但是,“模”运算的消耗还是比较大的,能不能找一种更快速,消耗更小的方式那?java中时这样做的,
-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 return h & (length-1);
- }
首先算得key得hashcode值,然后跟数组的长度-1做一次“与”运算(&)。看上去很简单,其实比较有玄机。比如数组的长度是2的4次方,那么hashcode就会和2的4次方-1做“与”运算。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为什么hashmap的数组初始化大小都是2的次方大小时,hashmap的效率最高,我以2的4次方举例,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数组大小为2的幂时hashmap访问的性能最高。
看下图,左边两组是数组长度为16(2的4次方),右边两组是数组长度为15。两组的hashcode均为8和9,但是很明显,当它们和1110“与”的时候,产生了相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它们会定位到数组中的同一个位置上去,这就产生了碰撞,8和9会被放到同一个链表上,那么查询的时候就需要遍历这个链表,得到8或者9,这样就降低了查询的效率。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当数组长度为15的时候,hashcode的值会与14(1110)进行“与”,那么最后一位永远是0,而0001,0011,0101,1001,1011,0111,1101这几个位置永远都不能存放元素了,空间浪费相当大,更糟的是这种情况中,数组可以使用的位置比数组长度小了很多,这意味着进一步增加了碰撞的几率,减慢了查询的效率!
所以说,当数组长度为2的n次幂的时候,不同的key算得得index相同的几率较小,那么数据在数组上分布就比较均匀,也就是说碰撞的几率小,相对的,查询的时候就不用遍历某个位置上的链表,这样查询效率也就较高了。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头看一下hashmap中默认的数组大小是多少,查看源代码可以得知是16,为什么是16,而不是15,也不是20呢,看到上面annegu的解释之后我们就清楚了吧,显然是因为16是2的整数次幂的原因,在小数据量的情况下16比15和20更能减少key之间的碰撞,而加快查询的效率。
所以,在存储大容量数据的时候,最好预先指定hashmap的size为2的整数次幂次方。就算不指定的话,也会以大于且最接近指定值大小的2次幂来初始化的,代码如下(HashMap的构造方法中):
- // Find a power of 2 >= initialCapacity
- int capacity = 1;
- while (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 capacity <<= 1;
3、hashmap的resize
当hashmap中的元素越来越多的时候,碰撞的几率也就越来越高(因为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所以为了提高查询的效率,就要对hashmap的数组进行扩容,数组扩容这个操作也会出现在ArrayList中,所以这是一个通用的操作,很多人对它的性能表示过怀疑,不过想想我们的“均摊”原理,就释然了,而在hashmap数组扩容之后,最消耗性能的点就出现了:原数组中的数据必须重新计算其在新数组中的位置,并放进去,这就是resize。
那么hashmap什么时候进行扩容呢?当hashmap中的元素个数超过数组大小*loadFactor时,就会进行数组扩容,loadFactor的默认值为0.75,也就是说,默认情况下,数组大小为16,那么当hashmap中元素个数超过16*0.75=12的时候,就把数组的大小扩展为2*16=32,即扩大一倍,然后重新计算每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而这是一个非常消耗性能的操作,所以如果我们已经预知hashmap中元素的个数,那么预设元素的个数能够有效的提高hashmap的性能。比如说,我们有1000个元素new HashMap(1000), 但是理论上来讲new HashMap(1024)更合适,不过上面annegu已经说过,即使是1000,hashmap也自动会将其设置为1024。 但是new HashMap(1024)还不是更合适的,因为0.75*1000 < 1000, 也就是说为了让0.75 * size > 1000, 我们必须这样new HashMap(2048)才最合适,既考虑了&的问题,也避免了resize的问题。
4、key的hashcode与equals方法改写
在第一部分hashmap的数据结构中,annegu就写了get方法的过程:首先计算key的hashcode,找到数组中对应位置的某一元素,然后通过key的equals方法在对应位置的链表中找到需要的元素。所以,hashcode与equals方法对于找到对应元素是两个关键方法。
Hashmap的key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对象,例如User这种对象,为了保证两个具有相同属性的user的hashcode相同,我们就需要改写hashcode方法,比方把hashcode值的计算与User对象的id关联起来,那么只要user对象拥有相同id,那么他们的hashcode也能保持一致了,这样就可以找到在hashmap数组中的位置了。如果这个位置上有多个元素,还需要用key的equals方法在对应位置的链表中找到需要的元素,所以只改写了hashcode方法是不够的,equals方法也是需要改写滴~当然啦,按正常思维逻辑,equals方法一般都会根据实际的业务内容来定义,例如根据user对象的id来判断两个user是否相等。
在改写equals方法的时候,需要满足以下三点:
(1) 自反性:就是说a.equals(a)必须为true。
(2) 对称性:就是说a.equals(b)=true的话,b.equals(a)也必须为true。
(3) 传递性:就是说a.equals(b)=true,并且b.equals(c)=true的话,a.equals(c)也必须为true。
通过改写key对象的equals和hashcode方法,我们可以将任意的业务对象作为map的key(前提是你确实有这样的需要)。
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HashMap的结构,和hashmap中hash函数的实现,以及该实现的特性,同时描述了hashmap中resize带来性能消耗的根本原因,以及将普通的域模型对象作为key的基本要求。尤其是hash函数的实现,可以说是整个HashMap的精髓所在,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个hash函数,才可以说对HashMap有了一定的理解。
这是hashmap第一篇,主要讲了一下hashmap的数据结构和计算hash的算法。接下去annegu还会写第二篇,主要讲讲LinkedHashMap和LRUHashMap。先做个预告,呵呵~
hashMapp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工程师-面试知识点总结
目录(转载) [x] 一.Java基础(语言.集合框架.OOP.设计模式等) [x] 二.Java高级(JavaEE.框架.服务器.工具等) [x] 三.多线程和并发 [x] 四.Java虚拟机 [x ...
随机推荐
- Python从入门到精通视频(全60集) ☝☝☝
Python从入门到精通视频(全60集) Python入门到精通 学习 教程 首先,课程的顺序需要调整:一和三主要是介绍学习和布置开发环境的,一介绍的是非VS开发,三介绍的是VS开发.VS2017现在 ...
- CS231n:Python Numpy教程
Python 基本数据类型 容器 列表 字典 集合 元组 函数 类 Numpy 数组 访问数组 数据类型 数组计算 广播 SciPy 图像操作 MATLAB文件 点之间的距离 Matplotlib 绘 ...
- OD 逆向工具常用快捷键
F2:设置断点,只要在光标定位的位置(上图中灰色条)按F2键即可,再按一次F2键则会删除断点. F8:单步步过.每按一次这个键执行一条反汇编窗口中的一条指令,遇到 CALL 等子程序不进入其代码. F ...
- #10056. 「一本通 2.3 练习 5」The XOR-longest Path
题目描述 有一棵带权树,求这些边组成的路径的最大异或和. Solution 考场 SPFA 神奇 70 分代码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dlib&g ...
- go-json类
package main import ( "encoding/json" "fmt" ) /* { "company":"itc ...
- Open vSwitch系列之一 Open vSwitch诞生
Open vSwitch系列之一 Open vSwitch诞生 Open vSwitch系列之二 安装指定版本ovs 2006年,SDN诞生于美国GENI项目资助的斯坦福大学Clean Slate课题 ...
- Uipath 选择页面下拉列表中的选项
http://www.rpatokyo.com/ 使用Select item Activity选择页面下拉列表中的选项 在open browser中拖入Select Item Activity,配置参 ...
- ESP8266开发之旅 网络篇⑩ UDP服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目的不是为了教会你具体项目开发,而是学会学习的能力.希望大家分享给你周边需要的朋友或者同学,说不定大神成长之路有博哥的奠基石... QQ技术互动交流群:ESP8266&3 ...
- 详解JavaScript调用栈、尾递归和手动优化
调用栈(Call Stack) 调用栈(Call Stack)是一个基本的计算机概念,这里引入一个概念:栈帧. 栈帧是指为一个函数调用单独分配的那部分栈空间. 当运行的程序从当前函数调用另外一个函数时 ...
- PassWord控件
<StackPanel Margin="> <Label>Text:</Label> <TextBox /> <Label>P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