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语言基础之方法的设计
开发遵循原则之一:
DRY原则:Don't Repeat Yourself(不要重复你自己的代码)
原因:重复意味着维护成本的增大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代码片段A");
doWork();
System.out.println("代码片段B");
doWork();
System.out.println("代码片段C");
doWork();
System.out.println("代码片段D");
doWork();
}
//把共同的代码抽离到方法中
static void doWork(){
System.out.println("共同200行代码");
}
方法的定义格式: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 (形式参数1,形式参数){
方法体
(如果方法需要给调用者返回一个结果,此时需要使用return 值)
}
方法中的术语:
修饰符:public, static等, static修饰的方法属于类,直接使用类名调用即可,public修饰的方法表示公共的方法,可以通过类的对象调用;
返回值类型:方法其实是在完成一个功能,该功能操作完毕之后,是否需要给调用者返回一个结果
如果不需要给调用者返回结果,此时使用关键字void来声明,表示无返回结果的意思;
方法名称:遵循标识符规范,使用动词表示,首字母小写,若是由多个单词组成,使用驼峰表示法,之后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形式参数:方法圆括号内的变量,仅仅只是占位而已,形式参数的名称其实无所谓,并且形式参数可以有多个;
参数列表:参数列表 == 参数类型 + 参数个数 + 参数顺序;
方法签名:方法签名 == 方法名称 + 方法参数列表;
(在同一个类中,方法签名是唯一的,否则编译报错)
方法体:方法的{}中的代码,表示具体完成该功能的代码;
返回值:在方法内部,使用return关键字:
功能一:给调用者返回一个结果值,此时该方法不能使用void修饰.
功能二:结束当前方法.
实际参数:调用者在调用某一个具体方法的时候,实际传递的参数值。
方法的调用者:在哪里调用某一个方法,那么哪里就是该方法的调用者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ODO
}
//main方法专门由主方法来负责调用,我们只管启动JVM
方法定义的位置:
1):在类中定义,在Java中最小的程序单元是类;
2):方法定义在其他方法之外,方法和方法之间是兄弟关系
3):方法定义的先后顺序不影响
如何来定义/设计方法:
1):是否需要定义返回值类型;
2):是否需要形式参数
3):具体需要定义什么功能方法;
-------------------------------------------------------------------------------
1):是否需要定义返回值类型:
我们说方法其实就是在完成某一个功能那么完成该功能之后,是否需要给调用者返回一个结果数据,如果不需要返回结果数据,此时使用void声明(无返回)
如果需要返回一个结果数据,我们就把该结果数据的类型作为该方法的返回值类型,
具体操作为打印操作:此时我们在乎的是方法执行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使用void声明
具体操作为求两个数之和:此时我们在乎的方法执行的过程,并且执行完毕之后,需要给调用者一个反馈
2):是否需要形式参数:
该方法在完成该功能的过程之中,是否有未知的因素参与,如果有请作为参数传递,如果没有则没有形参
求两个数之和的时候,这两个数到底是多少,其实对于方法来说,是未知的,仅仅是调用者知道,而且不同的调用者传递不同的参数值.
方法的重载设计
需求1:在同一个类中,分别定义求两个整数,小数之和的方法
//解决方案:
//求两个整数之和
static int getSum1(int x, int y) {
return x + y;
} //求两个小数之和
static double getSum2(double x, double y) {
return x + y;
}
需求2:在同一个类中,分别打印String,double,boolean类型的方法
//解决方案:
//打印String
static void pString(String data){
System.out.println(data);
}
//打印int
static void pInt(int data){
System.out.println(data);
}
//打印boolean
static void pBoolean(boolean data){
System.out.println(data);
}
方法的重载设计(overload):重载方法的定义是在同一个类中,某方法允许存在一个以上的同名方法,只要它们的参数列表不同即可。
方法重载的作用:屏蔽了同一功能的方法由于参数不同所造成方法名不同
方法重载判断原则:“两同一不同”
两同: 同类中,方法名相同;
一不同: 方法参数列表不同(参数类型、参数个数、参数顺序) ;
只要参数类型参数个数参数顺序有一个不同参数列表就不同.
注意:方法重载和方法的返回值类型无关,只是一般要求返回值类型一致。
参数列表和参数的名称没关系,方法的重载和形参没关系
方法递归操作
读高中学数列的时候,我们见过斐波纳契数列,其通项公式为: F <0) =0,F(1)=1,Fn=F(~-1)+F(-2) (n>=3,nEN*) ,现在求F(5)的值,怎么做呢?
观察: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要求F(5)的值,肯定要先求F(4)和F(3)的值,而求F(4)的值又需要求F(3)和F(2)的值....
解决办法1:
依次求出(1)、F(2)、F(3)、F(4)值,再处理。这种办法很笨,效率低极低。
方法fn的作用就是求num数的函数值,而求函数值又需要num-1和num-2的函数值,而这两个函数值的求法和求num一样,那么也就可以使用同一个方法。
如图下图:
递归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斐波那契函数,通项公式:Fn(0) = 0,Fn(1) = 1, Fn(n) = Fn(n-1) + Fn(n-2)。求Fn(5)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一个正整数:");
int y = sc.nextInt();
System.out.println(Fn(y));
}
static int Fn(int x){
if(x == 0){
return 0;
}else if(x == 1){
return 1;
}else{
return Fn(x - 1) + Fn(x - 2);
}
}
JVM内存模型
JVM内存划分,人为根据不同内存空间的存储特点以及存储的数据:
程序计数器: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
本地方法栈:为虚拟机使用的native方法服务。
Java虚拟机栈:描述Java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每个方法被执行的时候都会同时创建一个栈帧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
每一个方法,创建一个栈帧,栈帧存放了当前方法的数据信息(局部变量),当前方法调用完毕,该方法的栈帧就会被销毁。
Java堆:被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在虚拟机启动时创建,所有的对象实例以及数组都要在堆上分配(使用new关键字,就表示在堆中开辟一块新的存储空间)。
方法区: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数据(这个区域的内存回收目标主要是针对常量池的回收和对类型的卸载)
GC(Garbage Collection):垃圾回收器
Java的自动垃圾回收机制:简单理解为,程序员不需要再手动的去控制内存的释放。当JVM发觉内存资源紧张的时候,就会自动去清理无用的对象(没有被引用的对象)所占用的空间。
注意:Java的垃圾回收器,自动回收的是堆空间的内存;而栈空间内存会随着该方法的执行结束,自动释放该方法的栈帧内存。
class文件加载进JVM简单示意图:
以上所有笔记,改编、转载自叩丁狼教育--任小龙老师的笔记,附视频链接
Java语言基础之方法的设计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基础】04 Java语言基础:方法
1. 方法概述和格式说明 为什么要有方法 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什么是方法 完成特定功能的代码块. 方法的格式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类型 参数名1,参数类型 参数名2...) { 方法 ...
- 第二十五节:Java语言基础-面向对象基础
面向对象 面向过程的代表主要是C语言,面向对象是相对面向过程而言,Java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面向过程是通过函数体现,面向过程主要是功能行为. 而对于面向对象而言,将功能封装到对象,所以面向对象是基 ...
- day01<计算机基础知识&Java语言基础>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开发和计算机语言概述) 计算机基础知识(人机交互) 计算机基础知识(键盘功能键和快捷键) 计算机基础知识(如何打开DOS控制台) 计算机基础知识(常见 ...
- Java之--Java语言基础组成—数组
Java语言基础组成-数组 Java语言由8个模块构成,分别为:关键字.标识符(包名.类名.接口名.常量名.变量名等).注释.常量和变量.运算符.语句.函数.数组. 本片主要介绍Java中的数组,数组 ...
- Java之--Java语言基础组成—函数
Java语言基础组成-函数 Java语言由8个模块构成,分别为:关键字.标识符(包名.类名.接口名.常量名.变量名等).注释.常量和变量.运算符.语句.函数.数组. 本片主要介绍Java中的函数,函数 ...
- Java语言基础(五)
Java语言基础(五) 一.浮点数 浮点数就是小数,其标准是IEEE 754,用指数和尾数表示 例如30000=3*10000=3*10^4 其中4是指数,3是尾数 Java中,浮点数有float ...
- Java语言基础(一)
Java语言基础(一) 在这里说明一下,有基础的跳过 高手跳过.在这里我想复习以前的东西,以及给正在学java的一些帮助 我用的MyEclipse8.5编写java代码,有需要联系我 QQ:9035 ...
- Java入门篇(二)——Java语言基础(下)
上篇说到Java中的变量与常量,接下来就是简单的计算了,首先需要了解一下Java中的运算符. 六.运算符 1. 赋值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即"=",是一个二元运算符(即对两个操作数进行 ...
- 第二十六节:复习Java语言基础-Java的概述,匿名对象,封装,构造函数
Java基础 Java语言概述 Java语言 语言 描述 javaee 企业版 javase 标准版 javame 小型版 JDK JDK(Java开发工具包) Java语言 语言 Java语言 Ja ...
随机推荐
- echarts中tooltip提示框位置控制
关键代码: position: function(point, params, dom, rect, size) { //其中point为当前鼠标的位置,size中有两个属性:viewSize和con ...
- 内核中的锁机制--RCU
一. 引言 众所周知,为了保护共享数据,需要一些同步机制,如自旋锁(spinlock),读写锁(rwlock),它们使用起来非常简单,而且是一种很有效的同步机制,在UNIX系统和Linux系统中得到了 ...
- tensorflow 批次读取文件内的数据,并将顺序随机化处理. --[python]
使用tensorflow批次的读取预处理之后的文本数据,并将其分为一个迭代器批次: 比如此刻,我有一个处理之后的数据包: data.csv shape =(8,10),其中这个结构中,前五个列为fe ...
- 【Python】解析Python的缩进规则
Python中的缩进(Indentation)决定了代码的作用域范围.这一点和传统的c/c++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c/c++使用花括号花括号{}符决定作用域的范围:python使用缩进空格来表示作用域 ...
- Java之NIO
想要学习Java的Socket通信,首先要学习Java的IO和NIO基础,这方面可以阅读<Java NIO 系列教程>. 下面展示自己代码熟悉Java的NIO编程的笔记. 1.缓冲区(Bu ...
- Unity应用架构设计(1)—— MVVM 模式的设计和实施(Part 2)
MVVM回顾 经过上一篇文章的介绍,相信你对MVVM的设计思想有所了解.MVVM的核心思想就是解耦,View与ViewModel应该感受不到彼此的存在. View只关心怎样渲染,而ViewModel只 ...
- Spark源码分析系列(目录)
记录自己学习研究 Spark 的探索过程,为后续总结奠定基础. 本文代码研究以 Spark 2.3.0 源代码为基准,如果看本文,请阅读时,下载对应的 Spark 版本. 图1 伯克利的数据分析软件栈 ...
- d3绘制饼状图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quo ...
- SpringBoot集成RabbitMQ消息队列搭建与ACK消息确认入门
1.RabbitMQ介绍 RabbitMQ是实现AMQP(高级消息队列协议)的消息中间件的一种,最初起源于金融系统,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存储转发消息,在易用性.扩展性.高可用性等方面表现不俗.Rabbi ...
- [转]浅谈Normalize.css
原文地址:https://www.jianshu.com/p/3d21d1932aa0 Normalize.css只是一个很小的css文件,但它在默认的HTML元素样式上提供了跨浏览器的高度一致性.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