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ReentrantLock 创建的非公平锁为基础,进行 AQS 全流程的分析。

分析 demo

一共有 A、B、C 三个线程。

public class AQSDemo {
// 带入一个银行办理业务的案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一个非公平锁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 三个线程模拟3个网点
// A 顾客就是第一个顾客,此时没有没有其他顾客
new Thread(() -> {
lock.lock();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thread come in");
try {
TimeUnit.MINUTES.sleep(2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A").start(); // 第二个线程 --> 由于受理窗口只有一个(只能一个线程持有锁),此时 B 只能等待
// 进入候客区
new Thread(() -> {
lock.lock();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thread come in");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B").start(); // 第三个线程 --> 由于受理窗口只有一个(只能一个线程持有锁),此时 B 只能等待
// 进入候客区
new Thread(() -> {
lock.lock();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t thread come in");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lock.unlock();
}
}, "C").start();
}
}

线程 A

lock 方法分析

第一步:

调用抽象类 sync 的抽象 lock() 方法

public void lock() {
sync.lock();
}

第二步:

抽象类 sync 的具体实现
static final class NonfairSync extends Sync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7316153563782823691L; final void lock() {
if (compareAndSetState(0, 1))
setExclusiveOwnerThread(Thread.currentThread());
else
acquire(1);
}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Acquire(int acquires) {
return nonfairTryAcquire(acquires);
}
}
执行 compareAndSetState(0, 1) 方法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compareAndSetState(int expect, int update) {
return unsafe.compareAndSwapInt(this, stateOffset, expect, update);
}

这个方法就是将 state 值进行比较修改,由于这个是第一个线程进来,所以通过比较修改,将 state 的值从默认的 0 改成了 1,然后返回 true。

执行 setExclusiveOwnerThread(Thread.currentThread()) 方法
protected final void setExclusiveOwnerThread(Thread thread) {
exclusiveOwnerThread = thread;
}

设置当前拥有独占访问权限的线程,对应 Demo 中的 A 线程。

总结

第一个线程的执行逻辑比较简单,直接修改 state 和将当前占有的线程改成自己就可以了。

线程 B

lock 方法分析

第一步:

和第一个线程执行的是一样的代码。

第二步:

2.1 抽象类 sync 的具体实现
final void lock() {
if (compareAndSetState(0, 1))
setExclusiveOwnerThread(Thread.currentThread());
else
acquire(1);
}
2.2 执行 compareAndSetState(0, 1) 方法
// expect = 0 update = 1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compareAndSetState(int expect, int update) {
return unsafe.compareAndSwapInt(this, stateOffset, expect, update);
}

此时当线程二再次执行比较并修改方法,想修改 state 的值时,通过比较对比。此时 state 的值已经被线程一修改成了 1,所以此时修改失败。返回 false。

2.3 执行 acquire(1) 方法 1197
// arg = 1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int arg) {
if (!tryAcquire(arg) &&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
selfInterrupt();
}
2.4 执行 !tryAcquire(arg) 方法
2.4.1 此方法是 AQS 中的抽象类,需要查看器具体实现

通过抛出异常的方式,强制子类必需实现其钩子程序。

protected boolean tryAcquire(int arg)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2.4.2 找到具体实现,在 NonfairSync 类中,上面的代码可以 [点击查看](##### 2.1 抽象类 sync 的具体实现)。
// acquires = 1
protected final boolean tryAcquire(int acquires) {
return nonfairTryAcquire(acquires);
}
2.5 执行了 nonfairTryAcquire(acquires) 方法
// acquires = 1
final boolean nonfairTryAcquire(int acquires) {
// 此时 Thread = 第二个线程
final Thread current = Thread.currentThread();
// getState() 方法返回 1,因为 state 已经被第一个线程所修改了
int c = getState();
if (c == 0) {
if (compareAndSetState(0, acquires)) {
setExclusiveOwnerThread(current);
return true;
}
}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获取当前占用锁的线程,也就是线程一
// 此时如果线程一再次过来获取到锁,就可以直接进去也就是可重入锁
else if (current == getExclusiveOwnerThread()) {
int nextc = c + acquires;
if (nextc < 0) // overflow
throw new Error("Maximum lock count exceeded");
setState(nextc);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nonfairTryAcquire 方法首先校验了 state 的值是否等于 0,也就是看看上一个占用锁的线程是不是已经把资源给释放了。

后续又校验了当前线程是不是和占用锁的线程是同一个,也就是一个可重入锁。

线程 B 来判断的话都不满足条件,所以返回 false。

返回 false 后 [!tryAcquire(arg) = true](######2.3 执行 acquire(1) 方法),所以继续执行。

2.6 执行 addWaiter(Node.EXCLUSIVE) 方法

Node.EXCLUSIVE:static final Node EXCLUSIVE = null; 也就是排他的意思。

// mode = null
private Node addWaiter(Node mode) {
// 创建一个 Node 节点
Node node = new Node(Thread.currentThread(), mode);
// tail:尾节点,此时为 null
Node pred = tail;
if (pred != null) {
node.prev = pred;
if (compareAndSetTail(pred, node)) {
pred.next = node;
return node;
}
}
enq(node);
return node;
}
2.6.1 new Node(Thread.currentThread(), mode);
// thread = 线程二 mode = null
Node(Thread thread, Node mode) {
// 将当前等待节点谁知为 null
this.nextWaiter = mode;
// 这个 Node 节点的线程设置为 线程二
this.thread = thread;
}
2.6.2 enq(node)
// node 等于 2.6.1 创建的 Node 节点
private Node enq(final Node node) {
// 自旋操作
for (;;) {
// 此时尾结点 tail 为 null
Node t = tail;
// t is null 进行初始化操作,这一步也就是意味着此时 CLH 队列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元素。
if (t == null) {
// 成功将队列里面的头节点替换成新创建的 Node 节点
if (compareAndSetHead(new Node()))
// 将尾结点也指向新创建 Node 节点
tail = head;
} else {
node.prev = t;
if (compareAndSetTail(t, node)) {
t.next = node;
return t;
}
}
}
}
2.6.3 compareAndSetHead(new Node())
private final boolean compareAndSetHead(Node update) {
return unsafe.compareAndSwapObject(this, headOffset, null, update);
}

比较并替换掉头节点,如果是 null 的话,直接将头节点替换成新创建的 Node 节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队列中的第一个节点并不是我们线程二这个节点,而是系统自动帮我们创建了一个新的 Node 节点。

替换成功返回 true 继续执行 if 语句里面的[代码](######2.6.2 enq(node));

经过第一轮循环,此时 CLH 中的情况:

2.6.4 enq(node) 第二次循环
// node = 2.6.1 创建的 Node 节点,也就是线程二的 Node 节点
private Node enq(final Node node) {
// 自旋操作
for (;;) {
// 此时尾结点 tail 为 新创建的 node 节点
Node t = tail;
// t is not null 执行 else
if (t == null) {
if (compareAndSetHead(new Node()))
tail = head;
} else {
// 将 node 节点的前指针指向新创建的头节点
node.prev = t;
// 通过比较替换将队列的尾结点替换了线程 B 的 Node 节点
if (compareAndSetTail(t, node)) {
// 将系统初始的 Node 的后指针指向线程 B 的 Node 节点
t.next = node;
// 然后返回 B 线程的 Node 节点
return t;
}
}
}
}

经过第二次循环后,此时的 CLH 队列的情况如下

2.7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
// node:线程 B 对应的 Node 节点  arg = 1
final boolean acquireQueued(final Node node, int arg) {
boolean failed = true;
try {
boolean interrupted = false;
// 自旋操作
for (;;) {
// 获取现在队列中的第一个节点也就是系统创建的 Node 节点
final Node p = node.predecessor();
// P 现在是头节点,true。但是线程 B 尝试获取锁失败,false
if (p == head && tryAcquire(arg)) {
setHead(node);
p.next = null; // help GC
failed = false;
return interrupted;
}
// 所以执行这一步,返回 false。所以进行下一次循环
if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p, node) &&
parkAndCheckInterrupt())
interrupted = true;
}
} finally {
if (failed)
cancelAcquire(node);
}
}
2.7.1 node.predecessor();
final Node predecessor() throws NullPointerException {
Node p = prev;
if (p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else
return p;
}
2.7.2 tryAcquire(arg)

再走一遍 2.5 执行了 [!nonfairTryAcquire(acquires) 方法](#####2.5 执行了 nonfairTryAcquire(acquires) 方法)

2.7.3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p, node)

第一次循环

// pred 系统创建的 Node 节点,node 线程 B 对应的 Node 节点
private static boolean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Node pred, Node node) {
// 此时头节点的 waitStatus = 0
int ws = pred.waitStatus;
// Node.SIGNAL = -1
if (ws == Node.SIGNAL)
return true;
if (ws > 0) {
do {
node.prev = pred = pred.prev;
} while (pred.waitStatus > 0);
pred.next = node;
} else {
// 通过比较替换,将头节点的值从 0 调整为 -1
compareAndSetWaitStatus(pred, ws, Node.SIGNAL);
}
return false;
}

现在对应 CLH 队列中的情况:

该方法将头节点中 Node 的 waitStatus 的值改成了 -1,并且返回了 false。

然后再次重复 [2.7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2.7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 的操作,

2.7.4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p, node)

第二次循环

// node:线程 B 对应的 Node 节点  arg = 1
final boolean acquireQueued(final Node node, int arg) {
boolean failed = true;
try {
boolean interrupted = false;
// 自旋操作
for (;;) {
// 获取现在队列中的第一个节点也就是系统创建的 Node 节点
final Node p = node.predecessor();
// P 现在是头节点,true。但是线程 B 尝试获取锁失败,false
if (p == head && tryAcquire(arg)) {
setHead(node);
p.next = null; // help GC
failed = false;
return interrupted;
}
// 所以第二次循环后返回 ture,执行下一步
if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p, node) &&
parkAndCheckInterrupt())
interrupted = true;
}
} finally {
if (failed)
cancelAcquire(node);
}
}
// pred 系统创建的 Node 节点,node 线程 B 对应的 Node 节点
private static boolean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Node pred, Node node) {
// 经过第一次循环操作,此时头节点的 waitStatus = -1
int ws = pred.waitStatus;
// Node.SIGNAL = -1
if (ws == Node.SIGNAL)
return true;
if (ws > 0) {
do {
node.prev = pred = pred.prev;
} while (pred.waitStatus > 0);
pred.next = node;
} else {
// 通过比较替换,将头节点的值从 0 调整为 -1
compareAndSetWaitStatus(pred, ws, Node.SIGNAL);
}
return false;
}
2.7.5 parkAndCheckInterrupt()
// this 当前 B 线程
private final boolean parkAndCheckInterrupt() {
// 将当前线程 B 进行挂起
LockSupport.park(this);
return Thread.interrupted();
}

此时,线程B相当于已经完成了入队操作,进行了挂起。不会再尝试去获取锁了,安安心心在 CLH 队列中等待唤醒操作。

获取锁小总结

线程 B 在锁已经被占用的情况下,会先去尝试抢占锁。如果抢占失败,AQS 回将线程 B 进行入队操作。但是在入队之前会先进行初始化操作,也就是先创建一个傀儡节点,由其充当头节点和尾结节点。

队列初始化完成后,再将线程 B 对应的 Node 节点与傀儡节点进行连接,也就是傀儡节点的尾指针指向线程 B 的 Node 节点,线程 B 的 Node 节点的指针指向傀儡节点。最后将 CLH 队列的尾指针指向线程 B 的 Node 节点。

将acquire线程 B 的 Node 节点加入到 CLH 队列中后又调用了 acquireQueued 方法,这里通过自旋使得线程 B 又抢占了两次锁,抢占到了的就进行后面的操作,没有抢占到便执行 parkAndCheckInterrupt 方法,将自己挂起,等待前面的线程执行完释放锁后将自己唤醒。

线程 C

lock 方法分析

线程 C 和线程 B 前面执行的逻辑是一样,直到执行 addWaiter(Node.EXCLUSIVE) 方法时才有所出入,所以就直接分析 addWaiter(Node.EXCLUSIVE) 方法的执行流程。

addWaiter(Node.EXCLUSIVE)

// mode 还是等于 null 排他
private Node addWaiter(Node mode) {
// 创建线程 C 的 Node 节点
Node node = new Node(Thread.currentThread(), mode);
// 此时尾指针指向的是线程 B 的 Node 节点
Node pred = tail;
if (pred != null) {
// 将线程 C 的 Node 节点的前指针指向线程 B 的 Node 节点
node.prev = pred;
// 通过比较替换将线程的尾指针指向线程 C 的 Node 节点
if (compareAndSetTail(pred, node)) {
// 将线程 B 的 Node 节点的后指针指向线程 C 的 Node 节点
pred.next = node;
// 返回线程 C 的 Node 节点
return node;
}
}
enq(node);
return node;
}

线程 C 执行完 addWaiter 方法后此时的 CLH 队列的情况如下:

acquireQueued(addWaiter(Node.EXCLUSIVE), arg)

// node 线程 c 对应的 Node  arg = 1
final boolean acquireQueued(final Node node, int arg) {
boolean failed = true;
try {
boolean interrupted = false;
for (;;) {
// 获取线程 c 对应的 Node 节点的前指针对应的 Node(线程 B 的 Node 节点线程 B 的 Node 节点)
final Node p = node.predecessor();
// 因为此时 head 头节点还是傀儡节点,所以不匹配,直接执行下面的代码
if (p == head && tryAcquire(arg)) {
setHead(node);
p.next = null; // help GC
failed = false;
return interrupted;
}
//
if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p, node) &&
parkAndCheckInterrupt())
interrupted = true;
}
} finally {
if (failed)
cancelAcquire(node);
}
}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p, node)

第一次执行
// pred 线程 B 对应的 Node    node 线程 c 对应的 Node
private static boolean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Node pred, Node node) {
// 此时线程 B 的 waitStatus = 0
int ws = pred.waitStatus;
if (ws == Node.SIGNAL)
return true;
if (ws > 0) {
do {
node.prev = pred = pred.prev;
} while (pred.waitStatus > 0);
pred.next = node;
} else {
// 通过比较替换将线程 B 的 waitStatus 改成 -1
compareAndSetWaitStatus(pred, ws, Node.SIGNAL);
}
return false;
}
第二次执行
// pred 线程 B 对应的 Node    node 线程 c 对应的 Node
private static boolean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Node pred, Node node) {
// 此时线程 B 的 waitStatus = -1
int ws = pred.waitStatus;
if (ws == Node.SIGNAL)
return true;
if (ws > 0) {
do {
node.prev = pred = pred.prev;
} while (pred.waitStatus > 0);
pred.next = node;
} else {
compareAndSetWaitStatus(pred, ws, Node.SIGNAL);
}
return false;
}

parkAndCheckInterrupt()

private final boolean parkAndCheckInterrupt() {
LockSupport.park(this);
return Thread.interrupted();
}

线程 C 执行 parkAndCheckInterrupt 方法将自己挂起。

此时 CHL 队列的情况如下:

总结

线程 C 执行的流程和线程 B 大致是差不太多的,但是线程 C 和线程与线程 B 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少了两次锁的抢占 。在方法 acquireQueued 中,由于线程 C 的前指针指向的 Node 节点与头节点的 Node 不一样,所以就直接跳过了,不会执行后续的尝试抢占锁的方法。

后面线程 C 执行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 方法将其前指针指向的 Node 节点中的 waitStatus 的值从 0 改成了 -1。最后就是执行 parkAndCheckInterrupt 方法,将自己挂起。

AQS 源码解读之加锁篇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pring beans源码解读之--总结篇

    spring beans下面有如下源文件包: org.springframework.beans, 包含了操作java bean的接口和类.org.springframework.beans.anno ...

  2. AQS源码解读(ReentrankLock的公平锁和非公平锁)

    构建Debug代码: 1 package com.hl.interview.lock; 2 3 import java.util.Scanner; 4 import java.util.concurr ...

  3. Bootstrap源码解读之栅格化篇

    本文纯属自己研究所写笔记,如果有错误还请多多指教提出 版心(container) 版心:class名为.container的容器,其版心的宽度在各个屏幕设备下是不一样的值,版心两边就是留白. 各尺寸下 ...

  4. 硬核剖析Java锁底层AQS源码,深入理解底层架构设计

    我们常见的并发锁ReentrantLock.CountDownLatch.Semaphore.CyclicBarrier都是基于AQS实现的,所以说不懂AQS实现原理的,就不能说了解Java锁. 上篇 ...

  5. SDWebImage源码解读 之 NSData+ImageContentType

    第一篇 前言 从今天开始,我将开启一段源码解读的旅途了.在这里先暂时不透露具体解读的源码到底是哪些?因为也可能随着解读的进行会更改计划.但能够肯定的是,这一系列之中肯定会有Swift版本的代码. 说说 ...

  6. AQS源码二探-JUC系列

    本文已在公众号上发布,感谢关注,期待和你交流. AQS源码二探-JUC系列 共享模式 doAcquireShared 这个方法是共享模式下获取资源失败,执行入队和等待操作,等待的线程在被唤醒后也在这个 ...

  7. AQS源码详细解读

    AQS源码详细解读 目录 AQS源码详细解读 基础 CAS相关知识 通过标识位进行线程挂起的并发编程范式 MPSC队列的实现技巧 代码讲解 独占模式 独占模式下请求资源 独占模式下的释放资源 共享模式 ...

  8. [Hadoop源码解读](六)MapReduce篇之MapTask类

    MapTask类继承于Task类,它最主要的方法就是run(),用来执行这个Map任务. run()首先设置一个TaskReporter并启动,然后调用JobConf的getUseNewAPI()判断 ...

  9. Laravel 源码解读系列第四篇-Auth 机制

    前言 Laravel有一个神器: php artisan make:auth 能够快速的帮我们完成一套注册和登录的认证机制,但是这套机制具体的是怎么跑起来的呢?我们不妨来一起看看他的源码.不过在这篇文 ...

随机推荐

  1. 对常用I/O模型进行比较说明

    一.IO模型的四个特性 关注的是消息通信机制,即调用者在等待一件事情的处理结果时,被调用者是否提供完成状态的通知. 同步:synchronous,被调用者并不提供事件的处理结果相关的通知消息,需要调用 ...

  2. VNCTF 2022 cm cm1 RE复现

    cm1 安卓逆向 JEB 直接跟进主函数找到 ASSERT里面拿到ooo文件 直接脚本解密 k = "vn2022" with open('ooo', 'rb') as f: c ...

  3. ssh 主机之间免密配置脚本

    文章目录 单向免密 `expect` 免交互 `sshpass` 免交互 相互免密 单向免密 expect 免交互 注意修改脚本内的 your_password 为 远程主机用户的密码 脚本内的 &q ...

  4. suse 12 二进制部署 Kubernetets 1.19.7 - 第02章 - 部署etcd集群

    文章目录 1.2.部署etcd集群 1.2.0.下载etcd二进制文件 1.2.1.创建etcd证书和私钥 1.2.2.生成etcd证书和私钥 1.2.3.配置etcd为systemctl管理 1.2 ...

  5. suse 12 配置ip,dns,网关,hostname,ssh以及关闭防火墙

    suse-linux:~ # cat /etc/issue Welcome to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2 SP3 (x86_64) - Kernel \r (\ ...

  6. 深入MySQL(三):MySQL的索引的应用

    在MySQL的优化中,索引的作用绝对算是一个大头,很多时候索引使用得当可以使得一个查询的效率提高几个数量级,同时它还具有自动排序等功能.所以如果是深入MySQL,那么索引绝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My ...

  7. 深入MySQL(二):MySQL的数据类型

    前言 对于MySQL中的数据类型的选择,不同的数据类型看起来可能是相同的效果,但是其实很多时候天差地别. 本章从MySQL中的常用类型出发,结合类型选择的常见错误,贯彻MySQL的常用类型选择. 常用 ...

  8. CPU优化上下文切换之线程上下文切换案例分析

    对于线程上下文切换,如果同进程内就是只是线程上下文切换,如果非同进程内则是进程上下文切换.下面进行线程上下文切换场景模拟. 一.环境准备~模拟工具sysbench. 1)安装git yum -y in ...

  9. IDEA一键部署SpringBoot项目到服务器

    1. 安装Alibaba Cloud Toolkit插件 2. 配置部署环境 2.1 为本次部署设置一个名字 2.2 选择被部署文件的生成方式 IDEA提供了三种方式:Maven Build,Uplo ...

  10. AWVS漏洞扫描教程之扫描方式

    实验目的 掌握AWVS的基本用法. 实验原理 Acunetix Web Vulnerability Scanner是一个网站及服务器漏洞扫描软件. 实验内容 对Web站点进行安全测试. 实验环境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