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线程:java中,每个线程都有一个调用栈存放在线程栈之中,一个java应用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运行,被称为主线程。一旦创建一个新的线程,就会产生一个线程栈。线程总体分为:用户线程和守护线程,当所有用户线程执行完毕的时候,JVM自动关闭。
但是守候线程却不独立于JVM,守候线程一般是由操作系统或者用户自己创建的。
线程的生命周期:当一个线程被创建之后,进入新建状态,JVM则给他分配内存空间,并进行初始化操作。当线程对象调用了start()方法,该线程就处于就绪状态(可执行状态),JVM会为其创建方法调用栈、和程序计数器,处于可执行状态下的线程随时可以被cpu调度执行。
CPU执行该线程的时候,该线程进入执行状态。执行过程中,该线程遇倒像wait()等待阻塞、以及synchronized锁同步阻塞或者调用线程的sleep()方法等进入一个阻塞状态,阻塞之后通过notify()或者notifyAll()方法唤醒重新获取对象锁之后再行进入就绪状态,
等待cpu执行进去执行状态、当线程执行完或者return则线程正常结束,如果发生处理的运行时异常,则线程因为异常而结束。这是一个线程的整个运行的生命周期。如下图所示:

线程的几种实现:

1、继承Thread类,重写该类的run方法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int i = 0;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
}
}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myThread1 = new MyThread(); // 创建一个新的线程 myThread1 此线程进入新建状态
myThread1 .start(); // 调用start()方法使得线程进入可执行状态
}
}
2、实现Runnable接口,并重写该接口的run()方法,该run()方法同样是线程执行体,创建Runnable实现类的实例,并以此实例作为Thread类的target来创建Thread对象,该Thread对象才是真正的线程对象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int i = 0;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
}
}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 创建一个Runnable实现类的对象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myRunnable); // 将myRunnable作为Thread target创建新的线程 thread1.start(); // 调用start()方法使得线程进入就绪状态 }
}
}
3、使用Callable和Future接口创建线程。具体是创建Callable接口的实现类,并实现clall()方法。并使用FutureTask类来包装Callable实现类的对象,且以此FutureTask对象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来创建线程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llable<Integer> myCallable = new MyCallable(); // 创建MyCallable对象
FutureTask<Integer> ft = new FutureTask<Integer>(myCallable); //使用FutureTask来包装MyCallable对象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if (i == 30) {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ft); //FutureTask对象作为Thread对象的target创建新的线程
thread.start(); //线程进入到就绪状态
}
}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for循环执行完毕.."); try {
int sum = ft.get(); //取得新创建的新线程中的call()方法返回的结果
System.out.println("sum = " + sum);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Executi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class My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Integer> {
private int i = 0; // 与run()方法不同的是,call()方法具有返回值
@Override
public Integer call() {
int sum = 0;
for (;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sum += i;
}
return sum;
} }
继承Thread和实现Runnable接口实现多线程的区别: 继承Thread类、实现Runnable接口,在程序开发中只要是多线程,肯定永远以实现Runnable接口为主,因为实现Runnable接口相比继承Thread类有如下优势: ​ 1、可以避免由于Java的单继承特性而带来的局限; ​ 2、增强程序的健壮性,代码能够被多个线程共享,代码与数据是独立的; ​ 3、适合多个相同程序代码的线程区处理同一资源的情况。 线程的优先级别: java线程可以通过setPriority()方法对其设定一个优先级别,高优先级别的线程比低优先级别的线程有更高的几率得到先执行,优先级可以用0到10的整数表示,0为最低优先级别、10为最高优先级别。当线程调度器决定那个线程需要调度时,会根据这个优先级进行调度选择;1)Thread类有三个优先级静态常量:MAX_PRIORITY为10,为线程最高优先级;MIN_PRIORITY取值为1,为线程最低优先级;NORM_PRIORITY取值为5,为线程中间位置的优先级。默认情况下,线程的优先级为NORM_PRIORITY。2)一般来说优先级别高的线程先获取cpu资源先运行,但特殊情况下由于现在的计算器都是多核多线程的配置,有可能优先级低的线程先执行,具体的执行还是看JVM调度来决定。 几种线程同步的方法: 1、使用synchronized获取对象互斥锁:这种方式是最常用也比较安全的一种方式,采用synchronized修饰符实现的同步机制叫做互斥锁机制,它所获得的锁叫做互斥锁。每个对象都有一个monitor(锁标记),当线程拥有这个锁标记时才能访问这个资源,没有锁标记便进入锁池。任何一个对象系统都会为其创建一个互斥锁,这个锁是为了分配给线程的,防止打断原子操作。每个对象的锁只能分配给一个线程,因此叫做互斥锁。我们在使用同步的时候进来爸锁的粒度控制的精细一点,有时候没必要锁整个方法,只需要锁一个代码块即可达到我们的业务需求,这样避免其他线程阻塞时间过长造成性能上的影响。 package per.thread;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public class Test { private int i = 0;
private Object object = 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est test = new Test(); Test.MyThread thread1 = test.new MyThread();
Test.MyThread thread2 = test.new MyThread();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 (object) {
i++;
System.out.println("i:"+i);
try {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进入睡眠状态");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10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handle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睡眠结束");
i++;
System.out.println("i:"+i);
}
}
}
}
2、使用特殊域变量volatile实现线程同步:volatile修饰的变量是一种稍弱的同步机制,因为每个线程中的成员变量都会对这个对象的一个私有拷贝,每个线程获取的数据都是从私有拷贝内存中获取,而volatile修饰之后代表这个变量只能从共享内存中获取,禁止私有拷贝。在访问volatile变量时不会执行加锁操作,因此也就不会使执行线程阻塞,因此volatile变量是一种比synchronized关键字更轻量级的同步机制。从内存的可见性上来看,写入volatile变量相当于退出同步代码块,而读取volatile变量相当于进入同步代码块。但代码中过度依赖于volatile变量来控制同步状态,往往比使用锁更加不安全,使用同步机制会更安全一些。当且仅当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时,才应该使用volatile变量: 1、对变量的写入操作不依赖变量的当前值,或者你能确保只有单个线程更新变量的值。 2、该变量没有包含在具有其他变量的不变式中。 class Bank {
//需要同步的变量加上volatile
private volatile int account = 100; public int getAccount() {
return account;
}
//这里不再需要synchronized
public void save(int money) {
account += money;
}

3、使用重入锁Lock实现线程同步: 在jdk1.5以后java.util.concurrent.locks包下提供了这一种方式来实现同步访问。因为synchronized同步之后会存在一个阻塞的过程,如果这个阻塞的时间过久,严重影响我们代码的质量以及带来系统性能上的问题。因为我们需要一种机制,让等待的线程到达一定时间之后能够响应中断,这就是Lock的作用。另外lock还可以知道线程有没有成功获取到对象锁,synchronized无法做到。Lock比synchronized提供更多的功能。但要注意的是:1)Lock不是Java语言内置的,synchronized是Java语言的关键字,因此是内置特性。Lock是一个类,通过这个类可以实现同步访问;2)Lock和synchronized有一点非常大的不同,采用synchronized不需要用户去手动释放锁,当synchronized方法或者synchronized代码块执行完之后,系统会自动让线程释放对锁的占用;而Lock则必须要用户去手动释放锁,如果没有主动释放锁,就有可能导致出现死锁现象。 package com.dylan.thread.ch2.c04.tas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 /**
* This class simulates a print queue
*
*/
public class PrintQueue { /**
* 创建一个ReentrantLock实例
*/
private final Lock queueLock=new ReentrantLock(); /**
* Method that prints a document
* @param document document to print
*/
public void printJob(Object document){
//获得锁
queueLock.lock(); try {
Long duration=(long)(Math.random()*10000);
System.out.printf("%s: PrintQueue: Printing a Job during %d seconds\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duration/1000));
Thread.sleep(duratio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释放锁
queueLock.unlock();
}
}
}
注:关于Lock对象和synchronized关键字的选择: a.最好两个都不用,使用一种java.util.concurrent包提供的机制,能够帮助用户处理所有与锁相关的代码。
b.如果synchronized关键字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就用synchronized,因为它能简化代码
c.如果需要更高级的功能,就用ReentrantLock类,此时要注意及时释放锁,否则会出现死锁,通常在finally代码释放锁 4、使用ThreadLocal管理变量:如果使用ThreadLocal管理变量,则每一个使用该变量的线程都获得该变量的副本,副本之间相互独立,这样每一个线程都可以随意修改自己的变量副本,而不会对其他线程产生影响;ThreadLocal 类的常用方法: ThreadLocal() : 创建一个线程本地变量
get() : 返回此线程局部变量的当前线程副本中的值
initialValue() : 返回此线程局部变量的当前线程的"初始值"
set(T value) : 将此线程局部变量的当前线程副本中的值设置为value
public class Bank{
//使用ThreadLocal类管理共享变量account
private static ThreadLocal<Integer> account = new ThreadLocal<Integer>(){
@Override
protected Integer initialValue(){
return 100;
}
};
public void save(int money){
account.set(account.get()+money);
}
public int getAccount(){
return account.get();
}
}
5、使用阻塞队列实现线程同步:自从Java 1.5之后,在java.util.concurrent包下提供了若干个阻塞队列,或Redis消息队列等来实现同步等等。。。 java多线程并发的业务场景: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很多场景都对并发要求越来越高,像天猫双十一秒杀、春运火车票抢票、微信抢红包、以及一些业务对某种资源的请求数量的控制、以及一些业务需要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顺序一致性等问题,这些都需要考虑到并发导致的数据安全性问题。

JAVA多线程下高并发的处理经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使用Redis中间件解决商品秒杀活动中出现的超卖问题(使用Java多线程模拟高并发环境)

    一.引入Jedis依赖 可以新建Spring或Maven工程,在pom文件中引入Jedis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redis.clients< ...

  2. 多线程模式下高并发的环境中唯一确保单例模式---DLC双端锁

    DLC双端锁,CAS,ABA问题 一.什么是DLC双端锁?有什么用处? 为了解决在多线程模式下,高并发的环境中,唯一确保单例模式只能生成一个实例 多线程环境中,单例模式会因为指令重排和线程竞争的原因会 ...

  3. 互联网大厂高频重点面试题 (第2季)JUC多线程及高并发

    本期内容包括 JUC多线程并发.JVM和GC等目前大厂笔试中会考.面试中会问.工作中会用的高频难点知识.斩offer.拿高薪.跳槽神器,对标阿里P6的<尚硅谷_互联网大厂高频重点面试题(第2季) ...

  4. Java多线程专题1: 并发与并行的基础概念

    合集目录 Java多线程专题1: 并发与并行的基础概念 什么是多线程并发和并行? 并发: Concurrency 特指单核可以处理多任务, 这种机制主要实现于操作系统层面, 用于充分利用单CPU的性能 ...

  5. 多线程与高并发(一)—— 自顶向下理解Synchronized实现原理

    一. 什么是锁? 在多线程中,多个线程同时对某一个资源进行访问,容易出现数据不一致问题,为保证并发安全,通常会采取线程互斥的手段对线程进行访问限制,这个互斥的手段就可以称为锁.锁的本质是状态+指针,当 ...

  6. Linux下高并发socket链接数测试

    一.如何增大service进程的max open files ulimit -n 只能改小max open files,不能改大.需要按照以下步骤: 修改/etc/security/limits.co ...

  7. Linux下高并发网络编程

      Linux下高并发网络编程 1.修改用户进程可打开文件数限制 在Linux平台上,无论编写客户端程序还是服务端程序,在进行高并发TCP连接处理时, 最高的并发数量都要受到系统对用户单一进程同时可打 ...

  8. linux下高并发网络应用注意事项

    本文转自:http://www.blogjava.net/bacoo/archive/2012/06/11/380500.html linux下高并发网络应用注意事项 vi /etc/sysctl.c ...

  9. Linux下高并发socket最大连接数所受的各种限制(详解)

    1.修改用户进程可打开文件数限制 在Linux平台上,无论编写客户端程序还是服务端程序,在进行高并发TCP连接处理时,最高的并发数量都要受到系统对用户单一进程同时可打开文件数量的限制(这是因为系统为每 ...

随机推荐

  1. 冲刺随笔——Day_Four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软件工程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 计算机工程系)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团队作业第五次--Alpha冲刺 这个作业的目标 团队进行Alpha冲刺 作业正文 正文 其他参考文献 无 ...

  2. (十八)面向流水线的设计:CPU的一心多用

    一.单指令周期       由前可知,一条CPU指令的执行有三个步骤:指令读取.指令译码.指令执行.由于这个过程受CPU时钟的控制,如果我们将这个过程安排在一个CPU时钟周期内执行,这种设计思路就叫单 ...

  3. 转:python提取浏览器Cookie

    在用浏览器进行网页访问时,会向网页所在的服务器发送http协议的GET或者POST等请求,在请求中除了指定所请求的方法以及URI之外,后面还跟随着一段Request Header.Request He ...

  4. 第11.17节 Python 正则表达式扩展功能:命名组功能及组的反向引用

    一. 引言 在<第11.16节 Python正则元字符"()"(小括号)与组(group)匹配模式>介绍了组匹配模式,在一个正则表达式内可以定义多个组,每个组都有一个顺 ...

  5. PyQt(Python+Qt)学习随笔:QListWidget的currentRow属性

    QListWidget的currentRow属性保存当前项的位置,为整型,从0开始计数,在某些选择模式下,当前项可能也是选中项. currentRow属性可以通过方法currentRow().setC ...

  6. 第13.4 使用pip安装和卸载扩展模块

    一.pip指令介绍 Python 使用pip来管理扩展模块,包括安装和卸载,具体指令包括: pip install xx: 安装xx模块 pip list: 列出已安装的模块 pip install ...

  7. PyQt(Python+Qt)学习随笔:布局控件layout的layoutSizeConstraint属性不起作用的问题解决办法

    在<PyQt(Python+Qt)学习随笔:布局控件layout的layoutSizeConstraint属性>中介绍layout的layoutSizeConstraint属性后,反复测试 ...

  8. python(iJmeter-master)接口测试程序部署实践

    记录学习性能测试过程遇到的问题 环境 安装环境如下: Windows 10 1803 VMWare Workstation 15 Pro Centos Linux release 7.9.2009(c ...

  9. 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实战

    VLAN 的基本概念 Access 类型的接口 Trunk 类型的接口 接口类型小结 以太网交换机的二层接口类型 Access口接收帧 Access口发送帧 Trunk口接收帧 Trunk口发送帧 H ...

  10. 【震惊】padding-top的百分比值参考对象竟是父级元素的宽度

    引言 书写页面样式与布局是前端工程师Coding 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在定义页面元素的样式时,padding 属性也是经常被使用到的. padding 属性用于设置元素的内边距,其值可以是leng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