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重复第一趟步骤,直至全部排序完成。

举例说明:要排序数组:int[] arr={6,3,8,2,9,1};

第一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6和3比较,6大于3,交换位置:  3  6  8  2  9  1

    第二次排序:6和8比较,6小于8,不交换位置:3  6  8  2  9  1

    第三次排序:8和2比较,8大于2,交换位置:  3  6  2  8  9  1

    第四次排序:8和9比较,8小于9,不交换位置:3  6  2  8  9  1

    第五次排序:9和1比较:9大于1,交换位置:  3  6  2  8  1  9

    第一趟总共进行了5次比较, 排序结果:      3  6  2  8  1  9

---------------------------------------------------------------------

第二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3和6比较,3小于6,不交换位置:3  6  2  8  1  9

    第二次排序:6和2比较,6大于2,交换位置:  3  2  6  8  1  9

    第三次排序:6和8比较,6大于8,不交换位置:3  2  6  8  1  9

    第四次排序:8和1比较,8大于1,交换位置:  3  2  6  1  8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4次比较, 排序结果:      3  2  6  1  8  9

---------------------------------------------------------------------

第三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3和2比较,3大于2,交换位置:  2  3  6  1  8  9

    第二次排序:3和6比较,3小于6,不交换位置:2  3  6  1  8  9

    第三次排序:6和1比较,6大于1,交换位置:  2  3  1  6  8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3次比较, 排序结果:         2  3  1  6  8  9

---------------------------------------------------------------------

第四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2和3比较,2小于3,不交换位置:2  3  1  6  8  9

    第二次排序:3和1比较,3大于1,交换位置:  2  1  3  6  8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2次比较, 排序结果:        2  1  3  6  8  9

---------------------------------------------------------------------

第五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2和1比较,2大于1,交换位置:  1  2  3  6  8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1次比较, 排序结果:  1  2  3  6  8  9

---------------------------------------------------------------------

最终结果:1  2  3  6  8  9

---------------------------------------------------------------------

由此可见:N个数字要排序完成,总共进行N-1趟排序,每i趟的排序次数为(N-i)次,所以可以用双重循环语句,外层控制循环多少趟,内层控制每一趟的循环次数,即

for(int i=1;i<arr.length;i++){

    for(int j=1;j<arr.length-i;j++){

    //交换位置

}    

冒泡排序的优点:每进行一趟排序,就会少比较一次,因为每进行一趟排序都会找出一个较大值。如上例:第一趟比较之后,排在最后的一个数一定是最大的一个数,第二趟排序的时候,只需要比较除了最后一个数以外的其他的数,同样也能找出一个最大的数排在参与第二趟比较的数后面,第三趟比较的时候,只需要比较除了最后两个数以外的其他的数,以此类推……也就是说,没进行一趟比较,每一趟少比较一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算法的量。

用时间复杂度来说:

  1.如果我们的数据正序,只需要走一趟即可完成排序。所需的比较次数和记录移动次数均达到最小值,即:Cmin=n-1;Mmin=0;所以,冒泡排序最好的时间复杂度为O(n)。

  2.如果很不幸我们的数据是反序的,则需要进行n-1趟排序。每趟排序要进行n-i次比较(1≤i≤n-1),且每次比较都必须移动记录三次来达到交换记录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达到最大值:冒泡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2) 。

综上所述:冒泡排序总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 。

代码实现:

/*
* 冒泡排序
*/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6,3,8,2,9,1};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数组为:");
    for(int num:arr){
      System.out.print(num+" ");
    }
    for(int i=0;i<arr.length-1;i++){//外层循环控制排序趟数
      for(int j=0;j<arr.length-1-i;j++){//内层循环控制每一趟排序多少次
        if(arr[j]>arr[j+1]){
          int temp=arr[j];
          arr[j]=arr[j+1];
          arr[j+1]=temp;
        }
      }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的数组为:");
    for(int num:arr){
      System.out.print(num+" ");
    }
  }
}

java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Bubble Sort)

    0. 说明 参考 维基百科中的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 (Bubble Sort) 是与插入排序拥有相等的执行时间,但是两种算法在需要的交换次数却很大地不同. 在最坏的情况,冒泡排序需要 O(n2)  次交 ...

  2.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神话丿小王子的博客主页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 ...

  3. java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总结一下Java排序算法,以便记忆. 各类排序的时间复杂度: 排序方法 时间复杂度(平均) 时间复杂度(最坏) 时间复杂度(最好) 空间复杂度 稳定性 复杂性 直接插入排序 O(n2)O(n2) O( ...

  4. 算法相关——Java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二)

    0. 前言 本系列文章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排序算法.排序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应用场景,也是开发岗位面试必问的一道面试题,有人说,如果一个企业招聘开发人员的题目中没有排序算法题,那说明这个企业不是一个" ...

  5. 分享知识-快乐自己: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 ...

  6. 快速排序算法回顾 --冒泡排序Bubble Sort和快速排序Quick Sort(Python实现)

    冒泡排序的过程是首先将第一个记录的关键字和第二个记录的关键字进行比较,若为逆序,则将两个记录交换,然后比较第二个记录和第三个记录的关键字.以此类推,直至第n-1个记录和第n个记录的关键字进行过比较为止 ...

  7. java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即将一串数字进行由小到大进行排序 例如1,9,7,2,4,3,6,10,20,5 实现思路: 第一个数分别与接下来的数字做对比 第一次  1<9不变,再1<7不变,1&l ...

  8. c#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hen-hua/p/5422676.html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 ...

  9. 基础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原理 将相邻的数据两两进行比较,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位置交换,这样一趟过去后,最大或最小的数字被交换到了最后一位,然后从头开始再次进行两两比较交换,直到倒数第二位时结束.按照此规则,若干 ...

随机推荐

  1. Zabbix 监控 Docker容器

    我们可以通过Python提供的模块docker来取各个docker容器的监控参数.参考文档:http://docker-py.readthedocs.io/en/stable/containers.h ...

  2. mysql 服务启动失败

    mysql 数据库连接失败 1.用naviCat Preiumn 连接本地的mysql 失败,查找原因,mysql 数据库服务没有启用,但是在服务列表里面没有找到对应的mysql 服务. 所以在cmd ...

  3. OOAD与UML

    UML基础介绍 1.UML的定义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种图形化的语言,它可以帮助我们在OOAD过程中标识元素.构建模块.分析过程并可通过文档说明系统中的重要细节 2.OOAD OOAD是根据OO ...

  4. WordPress后台添加友情链接管理功能

    其实很早之前WordPress是有这个功能的,但是伴随着wordpress的经常升级和主题的升级以及更换,有时候后台会发现没有链接管理的入口,不过还是可以通过代码还原这个功能. 将以下代码添加到您当前 ...

  5. Python 3.6.4 / win10 使用pip安装keras时遇到依赖的PyYAML安装出错

    PS C:\Users\myjac\Desktop\simple-chinese-ocr> pip install keras Collecting keras Downloading http ...

  6. CXGrid TcxButtonEdit 信息获取 TcxButtonEditProperties取得TcxGridDBTableView

    ( TcxButtonEdit(Sender).ActiveProperties).Buttons[AButtonIndex].Hint;//取到按钮本身的属性IntToStr( ( TcxGridS ...

  7. c++趣味之难以发现的bug

    这些bug可能够你喝一壶的. 1.被断言(assert)包含的代码 常发生在切换到release版本时,执行结果乖乖的,最终查找结果是assert括号里的代码在release下是不执行的. 发现:跟踪 ...

  8. linux性能调试之vmstat

    linux性能监控调优工具vmstat: vmstat:用于监控.显示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虚拟内存/CPU/磁盘状态. 简单示例(时间间隔2s,监控2次): 重要字段解释: r 表示运行队列(等待运行的进 ...

  9. AndroidStudio R 文件标红

    一种不常见的问题 AndroidStudio 文件大小会有一定的限制,超过一定大小将无法解析.大型的Android项目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解决这个问题: 在AndroidStudio ...

  10. 选择排序—堆排序(Heap Sort) 没看明白,不解释

    堆排序是一种树形选择排序,是对直接选择排序的有效改进. 基本思想: 堆的定义如下:具有n个元素的序列(k1,k2,...,kn),当且仅当满足 时称之为堆.由堆的定义可以看出,堆顶元素(即第一个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