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总结篇系列:Java多线程(二)
本文承接上一篇文章《Java总结篇系列:Java多线程(一)》。
四.Java多线程的阻塞状态与线程控制
上文已经提到Java阻塞的几种具体类型。下面分别看下引起Java线程阻塞的主要方法。
1.join()
join —— 让一个线程等待另一个线程完成才继续执行。如A线程线程执行体中调用B线程的join()方法,则A线程被阻塞,知道B线程执行完为止,A才能得以继续执行。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Runnable);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if (i == 30) {
thread.start();
try {
thread.join(); // main线程需要等待thread线程执行完后才能继续执行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
}
}
2.sleep()
sleep —— 让当前的正在执行的线程暂停指定的时间,并进入阻塞状态。在其睡眠的时间段内,该线程由于不是处于就绪状态,因此不会得到执行的机会。即使此时系统中没有任何其他可执行的线程,出于sleep()中的线程也不会执行。因此sleep()方法常用来暂停线程执行。
前面有讲到,当调用了新建的线程的start()方法后,线程进入到就绪状态,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某个时间获取CPU时间片得以执行,如果希望这个新线程必然性的立即执行,直接调用原来线程的sleep(1)即可。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MyRunnable();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Runnable);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if (i == 30) {
thread.start();
try {
Thread.sleep(1); // 使得thread必然能够马上得以执行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i);
}
}
}
注:睡一个毫秒级够了,因为CPU不会空闲,会切换到新建的线程。
3.后台线程(Daemon Thread)
概念/目的:后台线程主要是为其他线程(相对可以称之为前台线程)提供服务,或“守护线程”。如JVM中的垃圾回收线程。
生命周期:后台线程的生命周期与前台线程生命周期有一定关联。主要体现在:当所有的前台线程都进入死亡状态时,后台线程会自动死亡(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因为后台线程存在的目的在于为前台线程服务的,既然所有的前台线程都死亡了,那它自己还留着有什么用...伟大啊 ! !)。
设置后台线程:调用Thread对象的setDaemon(true)方法可以将指定的线程设置为后台线程。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myThread = new MyThread();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main thread i = " + i);
if (i == 20) {
myThread.setDaemon(true);
myThread.start();
}
}
}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i = " + i);
try {
Thread.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
}
判断线程是否是后台线程:调用thread对象的isDeamon()方法。
注:main线程默认是前台线程,前台线程创建中创建的子线程默认是前台线程,后台线程中创建的线程默认是后台线程。调用setDeamon(true)方法将前台线程设置为后台线程时,需要在start()方法调用之前。前天线程都死亡后,JVM通知后台线程死亡,但从接收指令到作出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
4.改变线程的优先级/setPriority():
每个线程在执行时都具有一定的优先级,优先级高的线程具有较多的执行机会。每个线程默认的优先级都与创建它的线程的优先级相同。main线程默认具有普通优先级。
设置线程优先级:setPriority(int priorityLevel)。参数priorityLevel范围在1-10之间,常用的有如下三个静态常量值:
MAX_PRIORITY:10
MIN_PRIORITY:1
NORM_PRIORITY:5
获取线程优先级:getPriority()。
注:具有较高线程优先级的线程对象仅表示此线程具有较多的执行机会,而非优先执行。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myThread = new MyThread();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main thread i = " + i);
if (i == 20) {
myThread.setPriority(Thread.MAX_PRIORITY);
myThread.start();
}
}
}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i = " + i);
}
}
}
5.线程让步:yield()
上一篇博文中已经讲到了yield()的基本作用,同时,yield()方法还与线程优先级有关,当某个线程调用yiled()方法从运行状态转换到就绪状态后,CPU从就绪状态线程队列中只会选择与该线程优先级相同或优先级更高的线程去执行。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myThread1 = new MyThread1();
Thread myThread2 = new MyThread2();
myThread1.setPriority(Thread.MAX_PRIORITY);
myThread2.setPriority(Thread.MIN_PRIORITY);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main thread i = " + i);
if (i == 20) {
myThread1.start();
myThread2.start();
Thread.yield();
}
}
} } class MyThread1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myThread 1 -- i = " + i);
}
}
} class MyThread2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ystem.out.println("myThread 2 -- i = " + i);
}
}
}
Java总结篇系列:Java多线程(二)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总结篇系列:Java多线程(三)
本文主要接着前面多线程的两篇文章总结Java多线程中的线程安全问题. 一.一个典型的Java线程安全例子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 ...
- Java总结篇:Java多线程
Java总结篇系列:Java多线程 多线程作为Java中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在此还是有必要总结一下的. 一.线程的生命周期及五种基本状态 关于Java中线程的生命周期,首先看一下下面这张较为经典的图: ...
- Java总结篇系列:Java String
String作为Java中最常用的引用类型,相对来说基本上都比较熟悉,无论在平时的编码过程中还是在笔试面试中,String都很受到青睐,然而,在使用String过程中,又有较多需要注意的细节之处. 1 ...
- Maven提高篇系列之(二)——配置Plugin到某个Phase(以Selenium集成测试为例)
这是一个Maven提高篇的系列,包含有以下文章: Maven提高篇系列之(一)——多模块 vs 继承 Maven提高篇系列之(二)——配置Plugin到某个Phase(以Selenium集成测试为例) ...
- java提高篇-----理解java的三大特性之封装
在<Think in java>中有这样一句话:复用代码是Java众多引人注目的功能之一.但要想成为极具革命性的语言,仅仅能够复制代码并对加以改变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能够做更多的事情.在这句 ...
- Java总结篇系列:Java多线程(四)
ThreadLocal是什么 早在JDK 1.2的版本中就提供java.lang.ThreadLocal,ThreadLocal为解决多线程程序的并发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使用这个工具类可以很简洁地 ...
- Java总结篇系列:java.lang.Object
从本篇开始,将对Java中各知识点进行一次具体总结,以便对以往的Java知识进行一次回顾,同时在总结的过程中加深对Java的理解. Java作为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涉及到的知识点繁多,本文将从Java ...
- Java并发编程系列之三十二:丢失的信号
这里的丢失的信号是指线程必须等待一个已经为真的条件,在開始等待之前没有检查等待条件.这样的场景事实上挺好理解,假设一边烧水,一边看电视,那么在水烧开的时候.由于太投入而没有注意到水被烧开. 丢失的信号 ...
- java基础篇---I/O技术(二)
接着上篇http://www.cnblogs.com/oumyye/p/4314412.html java I/O流---内存操作流 ByteArrayInputStream和ByteArrayOut ...
随机推荐
- Window Ghosting
最近工作中遇到Window Ghosting这个问题, 感觉挺有意思,这里简单记录下. 在XP时代我们的程序没有响应后只能通过任务管理器强制杀掉,但是Vista之后情况变了, 我们仍然可以拖动失去响应 ...
- COM思想的背后
最近看公司的一些新产品和框架 , 发现清一色的“COM思想架构 ”, 这里说的“COM思想架构”是指不完全是标准COM组件的方式,而是指在设计上用到了COM思想. COM组件技术大概在1993年产生, ...
- wamp虚拟主机配置
1.首先打开apache的配置文件httpd.conf,并去掉#Include conf/extra/httpd-vhosts.conf前面的#,启用虚拟主机功能 2.先把localhost配置好,免 ...
- Android获取View对应的Bitmap
我的应用里面有一个需求,将一个画面分享出去,这个画面底层是一个View,所以首先要把这个View转换成Bitmap,然后在分享这个bitmap即可.话不多说,直接上代码. 有个地方需要注意一下:就是/ ...
- knh
市场调研,分析—— 决定是否创业 不要再极度的沉默无言.宅.无存在感,无趣,难熬..
- loglikelihood ratio 相似度
摘要: 在机器学习中常用到各种距离或者相似度,今天在看美团推荐系统重排序的文章时看到了loglikelihood ratio 相似度,特总结起来.以后有时间再把常用的相似度或者距离梳理到一篇文章. 背 ...
- P,NP,NP_hard,NP_complete问题定义
背景:在看李航的<统计学习方法时>提到了NP完全问题,于是摆之. 问题解答:以下是让我豁然开朗的解答的摘抄: 最简单的解释:P:算起来很快的问题NP:算起来不一定快,但对于任何答案我们都可 ...
- 知方可补不足~sqlserver中使用sp_who查看sql的进程
回到目录 在SQLSERVER中每个会话,即每个查询分析器窗口都会产生一个SQL进程,对于那些持续时间短的进程,它们转瞬即失,而对于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我们需要希望查看它的运行状态,就可以借助SQL提供 ...
- java基础 数组14
已知2个一维数组:a[]={3,4,5,6,7},b[]={1,2,3,4,5,6,7}:把数组a与数组b 对应的元素乘积再赋值给数组b,如:b[2]=a[2]*b[2]:最后输出数组b的元素.
- Atitit 马尔可夫过程(Markov process) hmm隐马尔科夫。 马尔可夫链,的原理attilax总结
Atitit 马尔可夫过程(Markov process) hmm隐马尔科夫. 马尔可夫链,的原理attilax总结 1. 马尔可夫过程1 1.1. 马尔科夫的应用 生成一篇"看起来像文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