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局解释器锁GIL

Python代码的执行由Python 虚拟机(也叫解释器主循环,CPython版本)来控制,Python 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要在解释器的主循环中,同时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即在任意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在解释器中运行。对Python 虚拟机的访问由全局解释器锁(GIL)来控制,正是这个锁能保证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在运行。
在多线程环境中,Python 虚拟机按以下方式执行:
1. 设置GIL
2. 切换到一个线程去运行
3. 运行:
    a. 指定数量的字节码指令,或者
    b. 线程主动让出控制(可以调用time.sleep(0))
4. 把线程设置为睡眠状态
5. 解锁GIL
6. 再次重复以上所有步骤
 
在调用外部代码(如C/C++扩展函数)的时候,GIL 将会被锁定,直到这个函数结束为止(由于在这期间没有Python 的字节码被运行,所以不会做线程切换)。

全局解释器锁GIL设计理念与限制

GIL的设计简化了CPython的实现,使得对象模型,包括关键的内建类型如字典,都是隐含可以并发访问的。锁住全局解释器使得比较容易的实现对多线程的支持,但也损失了多处理器主机的并行计算能力。
但是,不论标准的,还是第三方的扩展模块,都被设计成在进行密集计算任务是,释放GIL。
还有,就是在做I/O操作时,GIL总是会被释放。对所有面向I/O 的(会调用内建的操作系统C 代码的)程序来说,GIL 会在这个I/O 调用之前被释放,以允许其它的线程在这个线程等待I/O 的时候运行。如果是纯计算的程序,没有 I/O 操作,解释器会每隔 100 次操作就释放这把锁,让别的线程有机会执行(这个次数可以通过 sys.setcheckinterval 来调整)如果某线程并未使用很多I/O 操作,它会在自己的时间片内一直占用处理器(和GIL)。也就是说,I/O 密集型的Python 程序比计算密集型的程序更能充分利用多线程环境的好处。
 
 
下面是Python 2.7.9手册中对GIL的简单介绍:
The mechanism used by the CPython interpreter to assure that only one thread executes Python bytecode at a time. This simplifies the CPython implementation by making the object model (including critical built-in types such as dict) implicitly safe against concurrent access. Locking the entire interpreter makes it easier for the interpreter to be multi-threaded, at the expense of much of the parallelism afforded by multi-processor machines.
However, some extension modules, either standard or third-party, are designed so as to release the GIL when doing computationally-intensive tasks such as compression or hashing. Also, the GIL is always released when doing I/O.
Past efforts to create a “free-threaded” interpreter (one which locks shared data at a much finer granularity) have not been successful because performance suffered in the common single-processor case. It is believed that overcoming this performance issue would make the implementation much more complicated and therefore costlier to maintain.
从上文中可以看到,针对GIL的问题做的很多改进,如使用更细粒度的锁机制,在单处理器环境下反而导致了性能的下降。普遍认为,克服这个性能问题会导致CPython实现更加复杂,因此维护成本更加高昂。

python 什么是全局解释器锁GIL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如何规避全局解释器锁(GIL)带来的限制

    编程语言分类概念介绍(编译型语言.解释型语言.静态类型语言.动态类型语言概念与区别) https://www.cnblogs.com/zhoug2020/p/5972262.html Python解释 ...

  2. python 线程队列、线程池、全局解释器锁GIL

    一.线程队列 队列特性:取一个值少一个,只能取一次,没有值的时候会阻塞,队列满了,也会阻塞 queue队列 :使用import queue,用法与进程Queue一样 queue is especial ...

  3. 全局解释器锁GIL

    我们使用高并发,一次是创建1万个线程去修改一个数并打印结果看现象: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import os def func(args): global n n ...

  4. 全局解释器锁GIL & 线程锁

    1.GIL锁(Global Interpreter Lock) Python代码的执行由Python虚拟机(也叫解释器主循环)来控制.Python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要在主循环中,同时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 ...

  5. 并发编程——全局解释器锁GIL

    1.全局解释器锁GIL GIL其实就是一把互斥锁(牺牲了效率但是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线程是执行单位,但是不能直接运行,需要先拿到python解释器解释之后才能被cpu执行 同一时刻同一个进程内多个线 ...

  6. 21.线程,全局解释器锁(GIL)

    import time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 #计数的方式消耗系统资源 def two_hu ...

  7. Python全局解释器锁 -- GIL

    首先强调背景: 1.GIL是什么?GIL的全称是Global Interpreter Lock(全局解释器锁),来源是python设计之初的考虑,为了数据安全所做的决定. 2.每个CPU在同一时间只能 ...

  8. python 多线程编程之使用进程和全局解释器锁GIL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在python中使用线程. 全局解释器锁: python代码的执行是由python虚拟机(又名解释器主循环)进行控制的.python中,主循环中同时只能有一个控制线程在执行,就像单核C ...

  9. Python核心技术与实战——十九|一起看看Python全局解释器锁GIL

    我们在前面的几节课里讲了Python的并发编程的特性,也了解了多线程编程.事实上,Python的多线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GIL(Global Interpreter Lock).我们今天就来讲一 ...

随机推荐

  1.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设计--重构手法16:Introduce Foreign Method (引入外加函数)&& 重构手法17:Introduce Local Extension (引入本地扩展)

    重构手法16:Introduce Foreign Method (引入外加函数)你需要为提供服务的类增加一个函数,但你无法修改这个类.在客户类中建立一个函数,并以第一参数形式传入一个服务类实例. 动机 ...

  2. 动态加载js和css的jquery plugin

    一个简单的动态加载js和css的jquery代码,用于在生成页面时通过js函数加载一些共通的js和css文件. //how to use the function below: //$.include ...

  3. 记一次诡异的bug调试——————关于JDK1.7和JDK1.8中HashSet的hash(key)算法的区别

    现象: 测试提了一个bug,我完全复现不了,但是最吊诡的是在其他人的机器上都可以复现.起初以为是SVN合并后出现的冲突,后来经过对比法排查: step 1: 我本地开两个jetty,一个跑合并之前的版 ...

  4. python3爬虫.2.伪装浏览器

    有的网页在爬取时候会报错返回 urllib.error.HTTPError: HTTP Error 403: Forbidden 这是网址在检测连接对象,所以需要伪装浏览器,设置User Agent ...

  5. win10-idea2018

    下载jar JetbrainsCrack-2.9-release-enc.jar idea64.exe.vmpotions 配置 -javaagent:D:\devsoft\idea\bin\Jetb ...

  6. 删除none的images

    脚本 #!/bin/bash docker ps -a | grep "Exited" | awk '{print $1 }'|xargs docker stop docker p ...

  7. 如何通过掩码计算可用的IP数量

    假设掩码是28,28也就是28个1.本身掩码是255.255.255.255那么转换成二进制也就是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那么28个1也就是: 111 ...

  8. [ python ] 线程的操作

    目录 (见右侧目录栏导航) - 1. 前言    - 1.1 进程    - 1.2 有了进程为什么要有线程    - 1.3 线程的出现    - 1.4 进程和线程的关系    - 1.5 线程的 ...

  9. Linux中常用命令 <一>

    本笔记中记录的命令来源于 <Linux C 编程实战> ------------------------------------------------------------------ ...

  10. 图像显著性论文(一)—A Model of saliency Based Visual Attention for Rapid Scene Analysis

    这篇文章是图像显著性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是在1998年Itti等人提出来的,到目前为止引用的次数超过了5000,是多么可怕的数字,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关图像显著性论文更是数不胜数,论文的提出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