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Query这种Write Less Do More的框架,用多了难免会对原生js眼高手低。

小菜其实不想写这篇博客,貌似很初级的样子,但是看到网络上连原生js事件绑定和解除都说不明白,还是决定科普一下了。

首先声明,小菜懂的也不是很多,只是把我的思路和大家分享一下。

DOM0事件模型

事件模型在不断发展,早期的事件模型称为DOM0级别。

DOM0事件模型,所有的浏览器都支持。

直接在dom对象上注册事件名称,就是DOM0写法,比如: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onclick = function(e){};

意思就是注册一个onclick事件。当然,它和这种写法是一个意思: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onmousemove"] = function(e){};

这没什么,只不过是两种访问js对象属性的方法,[]的形式主要是为了解决属性名不是合法的标识符,比如:object.123肯定报错,但是object["123"]就避免了这个问题,与此同时,[]的写法,也把js写活了,用字符串表示属性名称,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绑定事件。

言归正传,事件被触发时,会默认传入一个参数e,表示事件对象,通过e,我们可以获取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点击的坐标、具体触发该事件的dom元素等等。

基于DOM0的事件,对于同一个dom节点而言,只能注册一个,后边注册的同种事件会覆盖之前注册的。例如: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btn.onmousemove = function(e){
alert("ok");
}; btn["onmousemove"] = function(e){
alert("ok1");
};

结果会输出ok1。

接下来再说说this。事件触发时,this就是指该事件在哪个dom对象上触发。例如: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btn.onmousemove = function(e){
alert(this.id);
};

结果输出test。因为事件就是在id为test的dom节点上注册的,事件触发时,this当然代表这个dom节点,可以理解为事件是被这个dom节点调用的。

所以,想解除事件就相当简单了,只需要再注册一次事件,把值设成null,例如: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btn.onclick = function(e){
alert("ok");
}; btn.onclick = null;

原理就是最后注册的事件要覆盖之前的,最后一次注册事件设置成null,也就解除了事件绑定。

事情还没结束,DOM0事件模型还涉及到直接写在html中的事件。例如:

 <div id="test" class="test" onclick="exec();" ></div>

通过这种方式注册的事件,同样遵循覆盖原则,同样只能注册一个,最后一个生效。

区别就是,这样注册的事件,相当于动态调用函数(有点eval的意思),因此不会传入event对象,同时,this指向的是window,不再是触发事件的dom对象。

DOM2事件模型

DOM2事件模型相对于DOM0,小菜仅仅了解如下两点:

·  DOM2支持同一dom元素注册多个同种事件。

·  DOM2新增了捕获和冒泡的概念。

DOM2事件通过addEventListener和removeEventListener管理,当然,这是标准。

但IE8及其以下版本浏览器,自娱自乐,搞出了对应的attachEvent和detachEvent,由于小菜才疏学浅,本文不做讨论。

addEventListener当然就是注册事件,她有三个参数,分别为:"事件名称", "事件回调", "捕获/冒泡"。举个例子: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
}, false);

事件名称就不用多说了,相比DOM0,去掉了前边的on而已。

事件回调也很好理解,事件触发了总得通知你吧!回调时和DOM0一样,也会默认传入一个event参数,同时this是指触发该事件的dom节点。

最后一个参数是布尔型,true代表捕获事件,false代表冒泡事件。其实很好理解,先来个示意图:

意思就是说,某个元素触发了某个事件,最先得到通知的是window,然后是document,依次而入,直到真正触发事件的那个元素(目标元素)为止,这个过程就是捕获。接下来,事件会从目标元素开始起泡,再依次而出,直到window对象为止,这个过程就是冒泡。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这貌似是由于深厚的历史渊源,小菜也不怎么了解,就不乱说了。

由此可以看出,捕获事件要比冒泡事件先触发。

假设有这样的html结构:

 <div id="test" class="test">
<div id="testInner" class="test-inner"></div>
</div>

然后我们在外层div上注册两个click事件,分别是捕获事件和冒泡事件,代码如下: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捕获事件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1");
}, true); //冒泡事件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
}, false);

最后,点击内层的div,先弹出ok1,后弹出ok。结合上边的原理图,外层div相当于图中的body,内层div相当于图中最下边的div,证明了捕获事件先执行,然后执行冒泡事件。

为什么要强调点击内层的div呢?因为真正触发事件的dom元素,必须是内层的,外层dom元素才有机会模拟捕获事件和冒泡事件,从原理图上就看出了。

如果在真正触发事件的dom元素上注册捕获事件和冒泡事件呢?

html结构同上,js代码如下:

 var btnInn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Inner");

 //冒泡事件
btnIn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
}, false); //捕获事件
btnIn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1");
}, true);

当然还是点击内层div,结果是先弹出ok,再弹出ok1。理论上应该先触发捕获事件,也就是先弹出ok1,但是这里比较特殊,因为我们是在真正触发事件的dom元素上注册的事件,相当于在图中的div上注册,由图可以看出真正触发事件的dom元素,是捕获事件的终点,是冒泡事件的起点,所以这里就不区分事件了,哪个先注册,就先执行哪个。本例中,冒泡事件先注册,所以先执行。

这个道理适用于多个同种事件,比如说一下子注册了3个冒泡事件,那么执行顺序就按照注册的顺序来,先注册先执行。例如:

 var btnInn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Inner");

 btnIn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
}, false); btnIn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1");
}, false); btnIn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2");
}, false);

结果当然是依次弹出ok、ok1、ok2。

为了进一步理解事件模型,还有一种场景,假如说外层div和内层div同时注册了捕获事件,那么点击内层div时,外层div的事件一定是先触发的,代码如下: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var btnInn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Inner"); btnIn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
}, true);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1");
}, true);

结果是先弹出ok1。

假如外层div和内层div都是注册的冒泡事件,点击内层div时,一定是内层div事件先执行,原理相同。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对于div嵌套的情况,如果点击内层的div,外层的div也会触发事件,这貌似会有问题!

点击的明明是内层div,但是外层div的事件也触发了,这的确是个问题。

其实,事件触发时,会默认传入一个event对象,前边提过了,这个event对象上有一个方法:stopPropagation,通过此方法,可以阻止冒泡,这样外层div就接收不到事件了。代码如下: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var btnInn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Inner");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alert("ok1");
}, false); btnInner.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e){
//阻止冒泡
e.stopPropagation();
alert("ok");
}, false);

终于要说说怎么解除事件了。解除事件语法:btn.removeEventListener("事件名称", "事件回调", "捕获/冒泡");

这和绑定事件的参数一样,详细说明下:

·  事件名称,就是说解除哪个事件呗。

·  事件回调,是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必须和注册事件的函数是同一个。

·  事件类型,布尔值,这个必须和注册事件时的类型一致。

也就是说,名称、回调、类型,三者共同决定解除哪个事件,缺一不可。举个例子: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
//将回调存储在变量中
var fn = function(e){
alert("ok");
};
//绑定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n, false); //解除
btn.removeEventListener("click", fn, false);

要想注册过的事件能够被解除,必须将回调函数保存起来,否则无法解除。

DOM0与DOM2混用

事情本来就很乱了,这又来个混合使用,还让不让人活了。。。

别怕,混合使用完全没问题,DOM0模型和DOM2模型各自遵循自己的规则,互不影响。

整体上来说,依然是哪个先注册,哪个先执行,其他就没什么了。

后记

至此,原生js事件已经讲的差不多了,小菜仅仅知道这些而已,欢迎读者补充其他知识点。

在实际应用中,真正的行家不会傻傻的真的注册这么多事件,一般情况下,只需在最外层dom元素注册一次事件,然后通过捕获、冒泡机制去找到真正触发事件的dom元素,最后根据触发事件的dom元素提供的信息去调用回调。

也就是说,行家会自己管理事件,而不依赖浏览器去管理,这样即可以提高效率,又保证了兼容性,JQuery不就是这么做的嘛~

好了,教程到此结束,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手抽筋中。。。

原生JavaScript事件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Script事件详解-jQuery的事件实现(三)

    正文 本文所涉及到的jQuery版本是3.1.1,可以在压缩包中找到event模块.该篇算是阅读笔记,jQuery代码太长.... Dean Edward的addEvent.js 相对于zepto的e ...

  2. JavaScript事件详解-Zepto的事件实现(二)【新增fastclick阅读笔记】

    正文 作者打字速度实在不咋地,源码部分就用图片代替了,都是截图,本文讲解的Zepto版本是1.2.0,在该版本中的event模块与1.1.6基本一致.此文的fastclick理解上在看过博客园各个大神 ...

  3. JavaScript事件详解-zepto的事件实现

    zepto的event 可以结合上一篇JavaScript事件详解-原生事件基础(一)综合考虑源码暂且不表,github里还有中文网站都能下到最新版的zepto.整个event模块不长,274行,我们 ...

  4. JAVASCRIPT事件详解-------原生事件基础....

    javaScirpt事件详解-原生事件基础(一)   事件 JavaScript与HTML之间的交互是通过事件实现的.事件,就是文档或浏览器窗口中发生的一些特定的交互瞬间,通过监听特定事件的发生,你能 ...

  5. JavaScript事件详解

    1.事件传播机制:事件冒泡,事件捕获.      2.注册事件处理程序方式: 设置html标签属性为事件处理程序,文档元素的事件处理程序属性,名字由“on”后面跟着事件名组成,例如:onclick,o ...

  6. javascript - 事件详解

    一.事件流 1.事件流 描述的是在页面中接受事件的顺序 2.事件冒泡 由最具体的元素接收,然后逐级向上传播至最不具体的元素的节点 (最具体 –> 最不具体) 3.事件捕获 最不具体的节点先接收事 ...

  7. javascript - 事件详解(阻止事件冒泡+阻止事件行为)

    一.事件流 1.事件流 描述的是在页面中接受事件的顺序 2.事件冒泡 由最具体的元素接收,然后逐级向上传播至最不具体的元素的节点 (最具体 –> 最不具体) 3.事件捕获 最不具体的节点先接收事 ...

  8. javascript事件详解1

    事件流讲解来袭,嘎嘎嘎嘎嘎 ---------------------------------------------------------------- 1.事件流:描述的是在页面中接受事件的顺序 ...

  9. 第三天:JS事件详解-事件流

    学习来源: F:\新建文件夹 (2)\HTML5开发\HTML5开发\04.JavaScript基础\6.JavaScript事件详解 学习内容:  1)基础概念 2)举例说明: 代码如上,如果用事件 ...

随机推荐

  1. vnc

    Xvnc, Xvnc-core, vncagent, vncinitconfig, vnclicense, vnclicensehelper, vnclicensewiz, vncpasswd, vn ...

  2. java异常和spring事务注解

    http://www.techferry.com/articles/spring-annotations.html http://www.oschina.net/question/2367675_23 ...

  3. 使用Innosetup制作安装包的一些技巧

    1. 选择安装界面上的图片 [Setup] ;设置界面上的两个图片 WizardImageFile=WizModernImage.bmp WizardSmallImageFile=WizSmallIm ...

  4. 更改appstore开发商名字

    个人账号,名字要改,google了半天也没找出解决方案,最后发邮件求助水果,发来解决办法. 您好: 感谢您参与 Apple 开发者计划.我是 Daniel , 非常荣幸能就更改 iTunes Conn ...

  5. AS错误:Error:Execution failed for task ':gM99SDK:processReleaseResources'. > com.android.ide.common.process.ProcessException: org.gradle.process.internal.ExecException: Process 'command 'F:\BaiduYunDown

    原因,buildToolsVersion 版本太低. 在build.gradle文件设置 buildToolsVersion 设置高一点,但必须是SDK里面有的.

  6. 如果页面引用了外部JS代码,会被IE缓存的解决方法

    在使用jquery时特别常见,明明修改的js,但是经常不生效,因为缓存,解决办法就是清除ie缓存,每次去点ie选项,太麻烦,网上有人用批处理去,还是每次去点,在页面中加入下面几行,就可以禁用缓存 &l ...

  7. 阅读笔记 The Impact of Imbalanced Training Data fo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DegreeProject2015] 数据分析型

    The Impact of Imbalanced Training Data fo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Paulina Hensman and David M ...

  8. PHP 四种基本排序算法的代码实现

    前提:分别用冒泡排序法,快速排序法,选择排序法,插入排序法将下面数组中的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arr(1,43,54,62,21,66,32,78,36,76,39); 1. 冒泡排序 思 ...

  9. Eclipse中出现-访问限制由于对必需的库XX具有一定限制,因此无法访问类型

    在项目上点击右键,找到构建路径.然后选择配置配置路径.按如下步骤来配置: 1 点击库选项 2把系统库扩展开来 3点击访问规则 4点击右边的添加按钮 5添加访问规则 6 分辨率设为可访问 7规则模式设为 ...

  10. ViewManager

    我们常常可能会需要动态的添加删除视图,这时就需要用到ViewManager接口: public interface ViewManager{ public void addView(View 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