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启动过程

1. 预引导(Pre-Boot)阶段
2. 引导阶段
3. 加载内核阶段
4. 初始化内核阶段
5. 用户登录阶段

基本概念:

    BIOS:即“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是一组被“固化”在计算机主板上的一块ROM中直接关联硬件的程序,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它包括系统BIOS(主板BIOS).其它设备BIOS(例如IDE控制器BIOS、显卡BIOS等)其中系统BIOS占据了主导地位.计算机启动过程中各个BIOS的启动都是在它的控制下进行的.

  内存地址:内存空间的最基本单位是bit,8bit视为一个字节,即我们常用的单位B,内存中的每一个字节都占有一个地址(地址是为了让CPU识别这些空间,是按照16进制表示的),而最早的8086处理器只能识别1MB(2的20次方B)的空间,这1MB内存中低端(即最后面)的640KB就被称为基本内存,而剩下的内存(所有的)则是扩展内存。这640KB的空间分别由显存和各BIOS所得。(主存储器空间 RAM 0000-9ffff 显存地址空间 A0000-bffff 各类ROM地址空间 c0000-fffff)

一 预引导阶段

  第一步: 当我们按下电源开关时,电源就开始向主板和其它设备供电,此时电压还不太稳定,主板上的控制芯片组会向CPU发出并保持一个RESET(重置)信号,让CPU内部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但CPU在此刻不会马上执行指令。当芯片组检测到电源已经开始稳定供电了(当然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它便撤去RESET信号(如果是手工按下计算机面板上的Reset按钮来重启机器,那么松开该按钮时芯片组就会撤去RESET信号),CPU马上就从地址FFFF0H处开始执行指令,从前面的介绍可知,这个地址实际上在系统BIOS的地址范围内,无论是Award BIOS还是AMI BIOS,放在这里的只是一条跳转指令,跳到系统BIOS中真正的启动代码处。(主内存地址->显存地址->BIOS地址 组成了整个基本内存)

第二步: 系统BIOS的启动代码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POST(Power-On Self Test,加电后自检,初始化程序将建立BIOS所支持的中断向量表),POST的主要任务是检测系统中一些关键设备是否存在和能否正常工作,例如内存和显卡等设备。由于POST是最早进行的检测过程,此时显卡还没有初始化,如果系统BIOS在进行POST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致命错误,例如没有找到内存或者内存有问题(此时只会检查640K常规内存),那么系统BIOS就会直接控制喇叭发声来报告错误,声音的长短和次数代表了错误的类型。在正常情况下,POST过程进行得非常快,我们几乎无法感觉到它的存在,POST结束之后就会调用其它代码来进行更完整的硬件检测。

第三步: 接下来系统BIOS将查找显卡的BIOS,前面说过,存放显卡BIOS的ROM芯片的起始地址通常设在C0000处,系统BIOS在这个地方找到显卡BIOS之后就调用它的初始化代码,由显卡BIOS来初始化显卡,此时多数显卡都会在屏幕上显示出一些初始化信息,介绍生产厂商、图形芯片类型等内容,不过这个画面几乎是一闪而过。系统BIOS接着会查找其它设备的BIOS程序,找到之后同样要调用这些BIOS内部的初始化代码来初始化相关的设备

第四步: 查找完所有其它设备的BIOS之后,系统BIOS将显示出它自己的启动画面,其中包括有系统BIOS的类型、序列号和版本号等内容。

第五步: 接着系统BIOS将检测和显示CPU的类型和工作频率,然后开始测试所有的RAM,并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内存测试的进度,我们可以在CMOS设置中自行决定使用简单耗时少或者详细耗时多的测试方式。

第六步: 内存测试通过之后,系统BIOS将开始检测系统中安装的一些标准硬件设备,包括硬盘、CD-ROM、串口、并口、软驱等设备,另外绝大多数较新版本的系统BIOS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自动检测和设置内存的定时参数、硬盘参数和访问模式等。

第七步: 标准设备检测完毕后,系统BIOS内部的支持即插即用的代码将开始检测和配置系统中安装的即插即用设备,每找到一个设备之后,系统BIOS都会在屏幕上显示出设备的名称和型号等信息,同时为该设备分配中断、DMA通道和I/O端口等资源。

第八步: 到这一步为止,所有硬件都已经检测配置完毕了,多数系统BIOS会重新清屏并在屏幕上方显示出一个表格,其中概略地列出了系统中安装的各种标准硬件设备,以及它们使用的资源和一些相关工作参数。

第九步: 接下来系统BIOS将更新ESCD(Extended
System Configuration Data,扩展系统配置数据)。ESCD是系统BIOS用来与操作系统交换硬件配置信息的一种手段,这些数据被存放在CMOS(一小块特殊的RAM,由主板上的电池来供电)之中。通常ESCD数据只在系统硬件配置发生改变后才会更新,所以不是每次启动机器时我们都能够看到“Update ESCD… Success”这样的信息,不过,某些主板的系统BIOS在保存ESCD数据时使用了与Windows系统不相同的数据格式,于是Windows在它自己的启动过程中会把ESCD数据修改成自己的格式,但在下一次启动机器时,即使硬件配置没有发生改变,系统BIOS也会把ESCD的数据格式改回来,如此循环,将会导致在每次启动机器时,系统BIOS都要更新一遍ESCD,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机器在每次启动时都会显示出相关信息的原因。

第十步: ESCD更新完毕后,系统BIOS的启动代码将进行它的最后一项工作,即根据用户指定的启动顺序从软盘、硬盘或光驱启动。BIOS按照"启动顺序",把控制权转交给排在第一位的储存设备。这时,计算机读取该设备的第一个扇区,也就是读取最前面的512个字节。如果这512个字节的最后两个字节是0x55和0xAA,表明这个设备可以用于启动;如果不是,表明设备不能用于启动,控制权于是被转交给"启动顺序"中的下一个设备。

这最前面的512个字节,就叫做"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缩写为MBR)。
MBR(Master Boot Record)——主引导记录,位于启动磁盘的第一个扇区,其中主要包含引导代码(Boot Code)和分区表(Partition Table)数据。
引导代码主要用于引导系统。而分区表则主要用于标识基本分区和扩展分区。

二 引导阶段

1 主引导记录的结构

"主引导记录"只有512个字节,放不了太多东西。它的主要作用是,告诉计算机到硬盘的哪一个位置去找操作系统。主引导记录由三个部分组成:

a 第1-446字节:调用操作系统的机器码。
b 第447-510字节:分区表(Partition table)。
c 第511-512字节:主引导记录签名(0x55和0xAA)。

其中,第二部分"分区表"的作用,是将硬盘分成若干个区。

2 分区表

硬盘分区有很多好处。考虑到每个区可以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主引导记录"因此必须知道将控制权转交给哪个区。分区表的长度只有64个字节,里面又分成四项,每项16个字节。所以,一个硬盘最多只能分四个一级分区,又叫做"主分区"。

每个主分区的16个字节,由6个部分组成:

a 第1个字节:如果为0x80,就表示该主分区是激活分区,控制权要转交给这个分区。四个主分区里面只能有一个是激活的。
b 第2-4个字节:主分区第一个扇区的物理位置(柱面、磁头、扇区号等等)。
c 第5个字节:主分区类型。
d 第6-8个字节:主分区最后一个扇区的物理位置。
e 第9-12字节:该主分区第一个扇区的逻辑地址。
f 第13-16字节:主分区的扇区总数。

最后的四个字节("主分区的扇区总数"),决定了这个主分区的长度。也就是说,一个主分区的扇区总数最多不超过2的32次方。

如果每个扇区为512个字节,就意味着单个分区最大不超过2TB。再考虑到扇区的逻辑地址也是32位,所以单个硬盘可利用的空间最大也不超过2TB。如果想使用更大的硬盘,只有2个方法:一是提高每个扇区的字节数,二是增加扇区总数。

接下来,计算机就将控制权转交给硬盘的某个分区,不过分三种情况。

A 卷引导记录
四个主分区里面,只有一个是激活的。计算机会读取激活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叫做"卷引导记录"(Volume boot record,缩写为VBR)。 B 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计算机先读取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叫做"扩展引导记录"(Extended boot record,缩写为EBR)。它里面也包含一张64字节的分区表,但是最多只有两项(也就是两个逻辑分区)。
计算机接着读取第二个逻辑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再从里面的分区表中找到第三个逻辑分区的位置,以此类推,直到某个逻辑分区的分区表只包含它自身为止(即只有一个分区项)。因此,扩展分区可以包含无数个逻辑分区。
但是,似乎很少通过这种方式启动操作系统。 C 启动管理器
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读取"主引导记录"前面446字节的机器码之后,不再把控制权转交给某一个分区,而是运行事先安装的"启动管理器"(boot loader),由用户选择启动哪一个操作系统。
Linux环境中,目前最流行的启动管理器是Grub。 

三 加载内核、初始化内核和用户登录

控制权转交给操作系统后,操作系统的内核首先被载入内存。

以Linux系统为例,先载入/boot目录下面的kernel。内核加载成功后,第一个运行的程序是/sbin/init。它根据配置文件(Debian系统是/etc/initab)产生init进程。这是Linux启动后的第一个进程,pid进程编号为1,其他进程都是它的后代。

然后,init线程加载系统的各个模块,比如窗口程序和网络程序,直至执行/bin/login程序,跳出登录界面,等待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至此,全部启动过程完成。

以上内容整理部分摘自网络(包括 阮一峰 计算机是如何启动的),其他如有侵权,请联系我进行相应声明。

PC启动过程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TM32H7教程】第13章 STM32H7启动过程详解

    完整教程下载地址:http://forum.armfl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6980 第13章       STM32H7启动过程详解 本章教 ...

  2. Linux启动过程详解(inittab、rc.sysinit、rcX.d、rc.local)

    启动第一步--加载BIOS 当你打开计算机电源,计算机会首先加载BIOS信息,BIOS信息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计算机必须在最开始就找到它.这是因为BIOS中包含了CPU的相关信息.设备启动顺序信息.硬 ...

  3. Linux启动过程详解

    Linux启动过程详解 附上两张图,加深记忆 图1: 图2: 第一张图比较简洁明了,下面对第一张图的步骤进行详解: 加载BIOS 当你打开计算机电源,计算机会首先加载BIOS信息,BIOS信息是如此的 ...

  4. Android 核心分析 之八Android 启动过程详解

    Android 启动过程详解 Android从Linux系统启动有4个步骤: (1) init进程启动 (2) Native服务启动 (3) System Server,Android服务启动 (4) ...

  5. fabric网络环境启动过程详解

    这篇文章对fabric的网络环境启动过程进行讲解,也就是我们上节讲到的启动测试fabric网络环境时运行network_setup.sh这个文件的执行流程 fabric网络环境启动过程详解 上一节我们 ...

  6. (转)Linux 开机引导和启动过程详解

    Linux 开机引导和启动过程详解 编译自: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7/2/linux-boot-and-startup作者: David Both 原创:LC ...

  7. linux 开机启动过程详解

    Linux开机执行内核后会启动init进程,该进程根据runlevel(如x)执行/etc/rcx.d/下的程序,其下的程序是符号链接,真正的程序放在/etc/init.d/下.开机启动的程序(服务等 ...

  8. 转-Linux启动过程详解(inittab、rc.sysinit、rcX.d、rc.local)

    http://blog.chinaunix.net/space.php?uid=10167808&do=blog&id=26042   1)BIOS自检2)启动Grub/Lilo3)加 ...

  9. Linux 启动过程详解

    目录 1. Linux启动过程 2. 启动过程概述 3. 引导加载阶段 4. 内核阶段 4.1 内核加载阶段 4.2 内核启动阶段 5. 早期的用户空间 6. 初始化过程 6.1 SysV init ...

随机推荐

  1. Composer 安装 Jira API 库

    环境要求: PHP >= 5.5.9 php JsonMapper phpdotenv 安装 下载安装 Composer curl -sS https://getcomposer.org/ins ...

  2. (转)golang获取当前时间、时间戳和时间字符串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

    原文连接: https://blog.csdn.net/skh2015java/article/details/70051512 1.获取当前时间 currentTime:=time.Now() // ...

  3. android studio 运行按钮为灰色的解决办法之一

    sync project with gradle files按钮(如下图)同步一下就好了 3.2的  3.3同步按钮变成了一只大象+箭头

  4. Linux_CentOS 文件管理和目录管理

    Linux 文件管理 1.创建文件 touch file1 2.删除文件 rm -rf file11 -r:递归的删除目录下面文件以及子目录下文件. -f:强制删除,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从不给出提示 3 ...

  5. 使用localStorage写一个简单的备忘录

    使用html+js实现一个简单的备忘录,主要体会一下localStorage的用法. 先看看效果图: 在输入框中输入文字,点击保存按钮,文本内容会在下放展示出来, 然后刷新下浏览器,会发现文本内容不会 ...

  6. ISO/IEC 9899:2011 条款6.5.3——单目操作符

    6.5.3 单目操作符 语法 1.unary-expression: postfix-expression ++  unary-expression --  unary-expression unar ...

  7. Web Service 和 WCF的比较

    Web Service 和WCF的比较 Web Service 的工作原理 Web Service也叫XML Web Service WebService是一种可以接收从Internet或者Intra ...

  8. 我的一个PLSQL函数 先查询再插入数据库的函数 动态SQL拼接查询条件、通用游标、记录定义(封装部分查询字段并赋值给游标)、insert select 序列、常量【我】

    先查询再插入数据库的函数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F_REVENUE_SI(l_p_cd in Varchar2, l_c_cd in Varchar2, l_prod_ ...

  9. QTableView加载数据

    void VCAdmin::searchAllUser() { strID_Index = ""; if (NULL == vcManageDatabaseObj) { vc_ad ...

  10. Django安全配置(settings.py)详解

    必须配置项 PASSWORD_HASHER 这个配置是在使用Django自带的密码加密函数的时候会使用的加密算法的列表.默认如下: PASSWORD_HASHERS = ( 'django.cont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