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 Workspace:工作区
# Index / Stage:暂存区
# Repository:仓库区(或本地仓库)
# Remote:远程仓库
本地分支关联远程
git branch --set-upstream-to=origin/分支名 分支名
代码库修改密码后push不上去
# 重新输入密码
git config --system --unset credential.helper # 密码存储同步
git config --global credential.helper store

新建代码库

# 在当前目录新建一个Git代码库
git init # 新建一个目录,将其初始化为Git代码库
git init [project-name] # 下载一个项目和它的整个代码历史
git clone [url]

配置

Git的设置文件为.gitconfig,它可以在用户主目录下(全局配置),也可以在项目目录下(项目配置)

# 显示当前的Git配置
git config --list # 编辑Git配置文件
git config -e [--global] # 设置提交代码时的用户信息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name]"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email address]"

增加/删除文件

# 添加指定文件到暂存区
git add [file1] [file2] ... # 添加指定目录到暂存区,包括子目录
git add [dir] # 添加当前目录的所有文件到暂存区
git add . # 添加每个变化前,都会要求确认
# 对于同一个文件的多处变化,可以实现分次提交
git add -p # 删除工作区文件,并且将这次删除放入暂存区
git rm [file1] [file2] ... # 停止追踪指定文件,但该文件会保留在工作区
git rm --cached [file] # 改名文件,并且将这个改名放入暂存区
git mv [file-original] [file-renamed]

代码提交

# 提交暂存区到仓库区
git commit -m [message] # 提交暂存区的指定文件到仓库区
git commit [file1] [file2] ... -m [message] # 提交工作区自上次commit之后的变化,直接到仓库区
git commit -a # 提交时显示所有diff信息
git commit -v # 使用一次新的commit,替代上一次提交
# 如果代码没有任何新变化,则用来改写上一次commit的提交信息
git commit --amend -m [message] # 重做上一次commit,并包括指定文件的新变化
git commit --amend [file1] [file2] ...

分支

# 列出所有本地分支
git branch # 列出所有远程分支
git branch -r # 列出所有本地分支和远程分支
git branch -a # 新建一个分支,但依然停留在当前分支
git branch [branch-name] # 以远程分支为基础新建一个分支,并切换到该分支
git checkout -b [branch] origin/[remote-branch] # 新建一个分支,指向指定commit
git branch [branch] [commit] # 新建一个分支,与指定的远程分支建立追踪关系
git branch --track [branch] [remote-branch] # 切换到指定分支,并更新工作区
git checkout [branch-name] # 切换到上一个分支
git checkout - # 建立追踪关系,在现有分支与指定的远程分支之间
git branch --set-upstream [branch] [remote-branch] # 合并指定分支到当前分支
git merge [branch] # 选择一个commit,合并进当前分支
git cherry-pick [commit] # 删除分支
git branch -d [branch-name] # 删除远程分支
git push origin --delete [branch-name]
git branch -dr [remote/branch]

标签

# 列出所有tag
git tag # 新建一个tag在当前commit
git tag [tag] # 新建一个tag在指定commit
git tag [tag] [commit] # 删除本地tag
git tag -d [tag] # 删除远程tag
git push origin :refs/tags/[tagName] # 查看tag信息
git show [tag] # 提交指定tag
git push [remote] [tag] # 提交所有tag
git push [remote] --tags # 新建一个分支,指向某个tag
git checkout -b [branch] [tag]

查看信息

# 显示有变更的文件
git status # 显示当前分支的版本历史
git log # 显示commit历史,以及每次commit发生变更的文件
git log --stat # 搜索提交历史,根据关键词
git log -S [keyword] # 显示某个commit之后的所有变动,每个commit占据一行
git log [tag] HEAD --pretty=format:%s # 显示某个commit之后的所有变动,其"提交说明"必须符合搜索条件
git log [tag] HEAD --grep feature # 显示某个文件的版本历史,包括文件改名
git log --follow [file]
git whatchanged [file] # 显示指定文件相关的每一次diff
git log -p [file] # 显示过去5次提交
git log -5 --pretty --oneline # 显示所有提交过的用户,按提交次数排序
git shortlog -sn # 显示指定文件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修改过
git blame [file] # 显示暂存区和工作区的差异
git diff # 显示暂存区和上一个commit的差异
git diff --cached [file] # 显示工作区与当前分支最新commit之间的差异
git diff HEAD # 显示两次提交之间的差异
git diff [first-branch]...[second-branch] # 显示今天你写了多少行代码
git diff --shortstat "@{0 day ago}" # 显示某次提交的元数据和内容变化
git show [commit] # 显示某次提交发生变化的文件
git show --name-only [commit] # 显示某次提交时,某个文件的内容
git show [commit]:[filename] # 显示当前分支的最近几次提交
git reflog

远程同步

# 下载远程仓库的所有变动
git fetch [remote] # 显示所有远程仓库
git remote -v # 显示某个远程仓库的信息
git remote show [remote] # 增加一个新的远程仓库,并命名
git remote add [shortname] [url] # 取回远程仓库的变化,并与本地分支合并
git pull [remote] [branch] # 上传本地指定分支到远程仓库
git push [remote] [branch] # 强行推送当前分支到远程仓库,即使有冲突
git push [remote] --force # 推送所有分支到远程仓库
git push [remote] --all

撤销

# 恢复暂存区的指定文件到工作区
git checkout [file] # 恢复某个commit的指定文件到暂存区和工作区
git checkout [commit] [file] # 恢复暂存区的所有文件到工作区
git checkout . # 重置暂存区的指定文件,与上一次commit保持一致,但工作区不变
git reset [file] # 重置暂存区与工作区,与上一次commit保持一致
git reset --hard # 重置当前分支的指针为指定commit,同时重置暂存区,但工作区不变
git reset [commit] # 重置当前分支的HEAD为指定commit,同时重置暂存区和工作区,与指定commit一致
git reset --hard [commit] # 重置当前HEAD为指定commit,但保持暂存区和工作区不变
git reset --keep [commit] # 新建一个commit,用来撤销指定commit
# 后者的所有变化都将被前者抵消,并且应用到当前分支
git revert [commit] # 暂时将未提交的变化移除,稍后再移入
git stash
git stash pop

Git分支管理策略

主分支Master

首先,代码库应该有一个、且仅有一个主分支。所有提供给用户使用的正式版本,都在这个主分支上发布。

Git主分支的名字,默认叫做Master。它是自动建立的,版本库初始化以后,默认就是在主分支在进行开发。

开发分支Develop

主分支只用来分布重大版本,日常开发应该在另一条分支上完成。我们把开发用的分支,叫做Develop.

这个分支可以用来生成代码的最新隔夜版本(nightly)。如果想正式对外发布,就在Master分支上,对Develop分支进行"合并"(merge)。

Git 创建Develop分支的命令

git checkout -b develop master

将Develop分支发布到Master分支的命令

# 切换到Master分支
git checkout master

对Develop分支进行合并

git merge --no-ff develop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上一条命令的--no-ff参数是什么意思。默认情况下,Git执行"快进式合并"(fast-farward merge),会直接将Master分支指向Develop分支。

使用--no-ff参数后,会执行正常合并,在Master分支上生成一个新节点

临时性分支

前面讲到版本库的两条主要分支:Master和Develop。前者用于正式发布,后者用于日常开发。其实,常设分支只需要这两条就够了,不需要其他了。

但是,除了常设分支以外,还有一些临时性分支,用于应对一些特定目的的版本开发。临时性分支主要有三种:

# 功能(feature)分支
# 预发布(release)分支
# 修补bug(fixbug)分支

这三种分支都属于临时性需要,使用完以后,应该删除,使得代码库的常设分支始终只有Master和Develop。

功能分支

第一种是功能分支,它是为了开发某种特定功能,从Develop分支上面分出来的。开发完成后,要再并入Develop。

功能分支的名字,可以采用feature-*的形式命名

创建一个功能分支

git checkout -b feature-x develop

开发完成后,将功能合并到develop分支

git checkout develop
git merge --no-ff feature-x

删除feature分支

git branch -d feature-x
预发布分支

第二种是预发布分支,它是指发布正式版本之前(即合并到Master分支之前),我们可能需要有一个预发布的版本进行测试。

预发布分支是从Develop分支上面分出来的,预发布结束以后,必须合并进Develop和Master分支。它的命名,可以采用release-*的形式。

创建一个预发布分支

git checkout -b release-1.2 develop

确认没问题后,合并到master分支

git checkout master
git merge --no-ff release-1.2 # 对合并生成的新节点,做一个标签
git tag -a 1.2

再合并到develop分支

git checkout develop
git merge --no-ff release-1.2

最后,删除预发布分支

git branch -d release-1.2
修补bug分支

最后一种是修补bug分支。软件正式发布以后,难免会出现bug。这时就需要创建一个分支,进行bug修补。

修补bug分支是从Master分支上面分出来的。修补结束以后,再合并进Master和Develop分支。它的命名,可以采用fixbug-*的形式。

创建一个修补bug的分支

git checkout -b fixbug-0.1 master

修补结束后,合并到master分支

git checkout master
git merge --no-ff fixbug-0.1
git tag -a 0.1.1

再合并到develop分支

git checkout develop
git merge --no-ff fixbug-0.1

删除'修改bug'分支

git branch -d fixbug-0.1

版本回退-撤销文件修改

工作区修改一个文件,又想回到修改前(git add前)

1.当然可以直接手动在工作区中将文件修改回去

2.修改后,通过git status查看

git status
# On branch master
# Changes not staged for commit:
# (use "git add <file>..." to update what will be committed)
# (use "git checkout -- <file>..." to discard changes in working directory)
# modified: readme.txt
no changes added to commit (use "git add" and/or "git commit -a") # 此时Git会告诉你, git checkout -- file可以丢弃工作区的修改
git checkout -- readme.txt

Note

1 . git checkout -- file命令中的--很重要,没有--,就变成了“切换到另一个分支”的命令,我们在后面的分支管理中会再次遇到git checkout命令。

2 . 命令git checkout -- readme.txt意思就是,把readme.txt文件在工作区的修改全部撤销,这里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readme.txt自修改后还没有被放到暂存区,现在,撤销修改就回到和版本库一模一样的状态;

一种是readme.txt已经添加到暂存区后,又作了修改,现在,撤销修改就回到添加到暂存区后的状态。总之,就是让这个文件回到最近一次git commit或git add时的状态。

工作区修改文件还git add到暂存区(但是在commit之前)

用git status查看一下,修改只是添加到了暂存区,还没有提交

git status
# On branch master
# Changes to be committed:
# (use "git reset HEAD <file>..." to unstage)
# modified: readme.txt

Git同样告诉我们,用命令git reset HEAD file可以把暂存区的修改撤销掉(unstage),重新放回工作区:

git reset HEAD readme.txt
Unstaged changes after reset:
M readme.txt

git reset命令既可以回退版本,也可以把暂存区的修改回退到工作区。当我们用HEAD时,表示最新的版本。再用git status查看一下,现在暂存区是干净的,工作区有修改。

然后丢弃工作区的修改

git checkout -- readme.txt
git status
# On branch master
nothing to commit (working directory clean)
修改了文件还从暂存区提交commit到版本库-版本回退

版本回退可以回退到上一个版本。不过,这是有条件的,就是你还没有把自己的本地版本库推送到远程。Git是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

在工作中对某个文件(如readme.txt)进行多次修改交commit。

可以通过版本控制系统命令告诉我们提交的历史记录,在Git中,我们用git log命令查看:

git log
commit 3628164fb26d48395383f8f31179f24e0882e1e0
Author: Michael Liao <askxuefeng@gmail.com>
Date: Tue Aug 20 15:11:49 2013 +0800
append GPL
commit ea34578d5496d7dd233c827ed32a8cd576c5ee85
Author: Michael Liao <askxuefeng@gmail.com>
Date: Tue Aug 20 14:53:12 2013 +0800
add distributed
commit cb926e7ea50ad11b8f9e909c05226233bf755030
Author: Michael Liao <askxuefeng@gmail.com>
Date: Mon Aug 19 17:51:55 2013 +0800
wrote a readme file

Note

1 . git log命令显示从最近到最远的提交日志,我们可以看到3次提交,最近的一次是append GPL,上一次是add distributed,最早的一次是wrote a readme file。

2 . 如果嫌输出信息太多,看得眼花缭乱的,可以试试加上--pretty=oneline参数:

  1. $ git log --pretty=oneline
  2. 3628164fb26d48395383f8f31179f24e0882e1e0 append GPL
  3. ea34578d5496d7dd233c827ed32a8cd576c5ee85 add distributed
  4. cb926e7ea50ad11b8f9e909c05226233bf755030 wrote a readme file

3 . 你看到的一大串类似3628164...882e1e0的是commit id(版本号),和SVN不一样,Git的commit id不是1,2,3……递增的数字,而是一个SHA1计算出来的一个非常大的数字,用十六进制表示,而且你看到的commit id和我的肯定不一样,以你自己的为准。为什么commit id需要用这么一大串数字表示呢?因为Git是分布式的版本控制系统,后面我们还要研究多人在同一个版本库里工作,如果大家都用1,2,3……作为版本号,那肯定就冲突了。

4 . 每提交一个新版本,实际上Git就会把它们自动串成一条时间线。如果使用可视化工具(如GitX、github的客户端、pycharm)查看Git历史,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提交历史的时间线。

将Readme.txt回退到上一个版本

如“add distributed”的那个版本,怎么做呢?首先,Git必须知道当前版本是哪个版本,在Git中,用HEAD表示当前版本,也就是最新的提交3628164...882e1e0(注意我的提交ID和你的肯定不一样),上一个版本就是HEAD,上上一个版本就是HEAD,当然往上100个版本写100个比较容易数不过来,所以写成HEAD~100。

现在,我们要把当前版本“append GPL”回退到上一个版本“add distributed”,就可以使用git reset命令:

git reset --hard HEAD^
# HEAD is now at ea34578 add distributed # 这时readme.txt的内容就成了版本add distributed
# 我们用git log再看看现在版本库的状态:
git log
commit ea34578d5496d7dd233c827ed32a8cd576c5ee85
Author: Michael Liao <askxuefeng@gmail.com>
Date: Tue Aug 20 14:53:12 2013 +0800
add distributed
commit cb926e7ea50ad11b8f9e909c05226233bf755030
Author: Michael Liao <askxuefeng@gmail.com>
Date: Mon Aug 19 17:51:55 2019 +0800
wrote a readme file
恢复文件,又想回到修改后的文件

{这个是git reset --hard后,又反悔了,想回到修改后的状态}

只要上面的命令行窗口还没有被关掉,你就可以顺着往上找啊找啊,找到那个append GPL的commit id是3628164...,于是就可以指定回到未来的某个版本:

git reset --hard 3628164
# HEAD is now at 3628164 append GPL
# 版本号没必要写全,前几位就可以了,Git会自动去找。
# Git的版本回退速度非常快,因为Git在内部有个指向当前版本的HEAD指针,当你回退版本的时候,Git仅仅是把HEAD从指向append GPL:
恢复文件后,又想回到修改后的文件

{这个是git reset --hard后,又反悔了,想回到修改后的状态}

想恢复到新版本怎么办?找不到新版本的commit id怎么办?当你用$ git reset --hard HEAD^回退到add distributed版本时,再想恢复到append GPL,就必须找到append GPL的commit id。

Git提供了一个命令git reflog用来记录你的每一次命令

git reflog
ea34578 HEAD@{0}: reset: moving to HEAD^
3628164 HEAD@{1}: commit: append GPL
ea34578 HEAD@{2}: commit: add distributed
cb926e7 HEAD@{3}: commit (initial): wrote a readme file
# 第二行显示append GPL的commit id是3628164,现在,你又可以乘坐时光机回到未来了

借鉴 https://www.cnblogs.com/miracle77hp/articles/11163532.html

01 . Git常用命令及方法和分支管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Git常用命令及方法

    https://blog.csdn.net/web_csdn_share/article/details/79243308 Git常用命令及方法大全 下面是我整理的常用 Git 命令清单.几个专用名词 ...

  2. git 常用命令 创建查看删除分支,创建查看删除tag等

      1. git 文档 https://github.com/progit/progit/blob/master/zh/02-git-basics/01-chapter2.markdown https ...

  3. Git常用命令及方法大全

    下面是我整理的常用 Git 命令清单.几个专用名词的译名如下. Workspace:工作区 Index / Stage:暂存区 Repository:仓库区(或本地仓库) Remote:远程仓库 本地 ...

  4. git常用命令复习及其基本使用示例

    年后回来新上到项目,对于git的一些操作命令记得有点混乱了,所以特整理笔记如下: 一.git常用命令复习 查看当前分支:git branch (显示结果中带有*号的是当前分支)查看所有分支: git ...

  5. 项目开发中git常用命令、git工作流、git分支模型

    #新建代码库git init # 在当前目录新建一个Git代码库git init [project-name] # 新建一个目录,将其初始化为Git代码库git clone [url] # 下载一个项 ...

  6. Git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

    推荐一个比较好的GIT的教学地址,廖雪峰老师的git教程! 这里简述Git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 一.初始化git 右键进入 Git Bash 1.建立身份信息 git config --global ...

  7. Git常用命令及常见报错:You have not concluded your merge (MERGE_HEAD exists)、清理无效的远程追踪分支

    一.常用命令 切换到master分支:git checkout master 查看已有本地及远程分支:git branch -a(先git pull拉下全部数据) 查看远程分支:git branch ...

  8. Git常用命令清单笔记

    git github 小弟调调 2015年01月12日发布 赞  |   6收藏  |  45 5k 次浏览 这里是我的笔记,记录一些git常用和一些记不住的命令,这个笔记原本是基于 颜海镜的文章增加 ...

  9. Git常用命令总结

    Git常用命令总结 git init      在本地新建一个repo,进入一个项目目录,执行git init,会初始化一个repo,并在当前文件夹下创建一个.git文件夹.   git clone ...

随机推荐

  1. node+ajax实战案例(5)

    6.添加客户 6.1.点击添加按钮,弹出表单框 // 添加用户 显示对话框 var add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d-btn'); var addUser = ...

  2. 理解与使用Javascript中的回调函数

    在Javascript中,函数是第一类对象,这意味着函数可以像对象一样按照第一类管理被使用.既然函数实际上是对象:它们能被“存储”在变量中,能作为函数参数被传递,能在函数中被创建,能从函数中返回. 因 ...

  3. Python之浅谈函数

    目录 文件的高级应用 文件修改的两种方式 第一种 第二种 函数的定义 函数的参数 函数的返回值 文件的高级应用 r+即可读又可写,并且是在后面追加 w+清空文件的功能是w提供的 a+a有追加的功能,a ...

  4. 关于数据文件的文件头1-P2

    文章目录 1 疑问点 2 问题模拟 2.1 dump 0,1块 2.2 查看trc文件 2.3 如何查看 1 疑问点 这里引用p2处的一段话: 事实上,每个文件的前128个块,都是文件头,被Oracl ...

  5. 移动端Retina屏boder 1px显示为2px或3px的解决方法

    我们在开发移动端web项目时经常遇到设置border:1px,但是显示的边框却为2px或是3px粗细,这是因为设备像素比devicePixelRatio为2或3引起的. 何为“设备像素比deviceP ...

  6. 小程序被冻结,忘记原始ID,如何找回?

     登录成功,提示被冻结,选择"账号找回": 阅读须知:账号类型选择“小程序”,需要输入小程序的原始ID,此时已经不记得了~~ 微信:搜索 “ 公众平台安全助手 ” 并关注  点击查 ...

  7. 我终于弄懂了Python的装饰器(一)

    此系列文档: 1. 我终于弄懂了Python的装饰器(一) 2. 我终于弄懂了Python的装饰器(二) 3. 我终于弄懂了Python的装饰器(三) 4. 我终于弄懂了Python的装饰器(四) 一 ...

  8. WPF 2D纹理的准确映射

    TextureCoordinates定义了如何将一副2D纹理映射到所建立的3D网格上,TextureCoordinates为Positions集合中的每一个3D顶点提供了一个2D顶点. 映射时方向确定 ...

  9. 面向对象之多态(Java实现)

    本文借鉴于csdn,博客园,b站等各大知识分享平台 之前学习了封装与继承,封装就是数据的封装性(大致理解),继承就是一个类继承另一个类的属性,称为父子类 多态 多态是面向对象的第三大特性(共三大特性) ...

  10. 微服务架构中的BFF到底是啥?

    在<技术中台与业务中台都是啥玩意>一文中留下一个问题:BFF是啥?为啥在API网关和业务中台之间加入了一层BFF?考虑到在实际工作中,我的大部分同事都问过这个问题,这里我也总结一下进行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