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廖雪峰老师的python教程写一些学习总结!

Python基础学习

1.使用list和tuple

(1)list

Python内置的一种数据类型是列表:list。list是一种有序的集合,可以随时添加和删除其中的元素。

list是一个可变的有序表,所以,可以往list中追加元素到末尾:

>>> classmates.append('Adam')
>>> classmates
['Michael', 'Bob', 'Tracy', 'Adam']

也可以把元素插入到指定的位置,比如索引号为1的位置:

>>> classmates.insert(1, 'Jack')
>>> classmates
['Michael', 'Jack', 'Bob', 'Tracy', 'Adam']

要删除list末尾的元素,用pop()方法:

>>> classmates.pop()
'Adam'
>>> classmates
['Michael', 'Jack', 'Bob', 'Tracy']

要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用pop(i)方法,其中i是索引位置:

>>> classmates.pop(1)
'Jack'
>>> classmates
['Michael', 'Bob', 'Tracy']

要把某个元素替换成别的元素,可以直接赋值给对应的索引位置:

>>> classmates[1] = 'Sarah'
>>> classmates
['Michael', 'Sarah', 'Tracy']

(2)tuple

另一种有序列表叫元组:tuple。tuple和list非常类似,但是tuple一旦初始化就不能修改,比如同样是列出同学的名字:

>>> classmates = ('Michael', 'Bob', 'Tracy')

现在,classmates这个tuple不能变了,它也没有append(),insert()这样的方法。其他获取元素的方法和list是一样的,你可以正常地使用classmates[0],classmates[-1],但不能赋值成另外的元素。

不可变的tuple有什么意义?因为tuple不可变,所以代码更安全。如果可能,能用tuple代替list就尽量用tuple。

只有1个元素的tuple定义时必须加一个逗号,,来消除歧义:

>>> t = (1,)
>>> t
(1,)

2.格式化

最后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如何输出格式化的字符串。我们经常会输出类似’亲爱的xxx你好!你xx月的话费是xx,余额是xx’之类的字符串,而xxx的内容都是根据变量变化的,所以,需要一种简便的格式化字符串的方式。

在Python中,采用的格式化方式和C语言是一致的,用%实现,举例如下:

>>> 'Hello, %s' % 'world'
'Hello, world'
>>> 'Hi, %s, you have $%d.' % ('Michael', 1000000)
'Hi, Michael, you have $1000000.'

你可能猜到了,%运算符就是用来格式化字符串的。在字符串内部,%s表示用字符串替换,%d表示用整数替换,有几个%?占位符,后面就跟几个变量或者值,顺序要对应好。如果只有一个%?,括号可以省略。

format()

另一种格式化字符串的方法是使用字符串的format()方法,它会用传入的参数依次替换字符串内的占位符{0}、{1}……,不过这种方式写起来比%要麻烦得多:

>>> 'Hello, {0}, 成绩提升了 {1:.1f}%'.format('小明', 17.125)
'Hello, 小明, 成绩提升了 17.1%'

3.使用dict和set

(1)dict

Python内置了字典:dict的支持,dict全称dictionary,在其他语言中也称为map,使用键-值(key-value)存储,具有极快的查找速度。

举个例子,假设要根据同学的名字查找对应的成绩,如果用list实现,需要两个list:

names = ['Michael', 'Bob', 'Tracy']
scores = [95, 75, 85]

要避免key不存在的错误,有两种办法,一是通过in判断key是否存在:

>>> 'Thomas' in d
False

二是通过dict提供的get()方法,如果key不存在,可以返回None,或者自己指定的value:

>>> d.get('Thomas')
>>> d.get('Thomas', -1)
-1

要删除一个key,用pop(key)方法,对应的value也会从dict中删除:

>>> d.pop('Bob')
75
>>> d
{'Michael': 95, 'Tracy': 85}

(2)set

set和dict类似,也是一组key的集合,但不存储value。由于key不能重复,所以,在set中,没有重复的key。

要创建一个set,需要提供一个list作为输入集合:

>>> s = set([1, 2, 3])
>>> s
{1, 2, 3}

通过add(key)方法可以添加元素到set中,可以重复添加,但不会有效果:

>>> s.add(4)
>>> s
{1, 2, 3, 4}
>>> s.add(4)
>>> s
{1, 2, 3, 4}

通过remove(key)方法可以删除元素:

>>> s.remove(4)
>>> s
{1, 2, 3}

set可以看成数学意义上的无序和无重复元素的集合,因此,两个set可以做数学意义上的交集、并集等操作:

>>> s1 = set([1, 2, 3])
>>> s2 = set([2, 3, 4])
>>> s1 & s2
{2, 3}
>>> s1 | s2
{1, 2, 3, 4}

Python函数

1.函数的参数

设置默认参数时,有几点要注意:

一是必选参数在前,默认参数在后,否则Python的解释器会报错(思考一下为什么默认参数不能放在必选参数前面);

二是如何设置默认参数。

当函数有多个参数时,把变化大的参数放前面,变化小的参数放后面。变化小的参数就可以作为默认参数。

Python语言是一款对缩进非常敏感的语言,给很多初学者带来了困惑,即便是很有经验的Python程序员,也可能陷入陷阱当中。最常见的情况是tab和空格的混用会导致错误,或者缩进不对,而这是用肉眼无法分别的。

在编译时会出现这样的错IndentationError:expected an indented

block说明此处需要缩进,你只要在出现错误的那一行,按空格或Tab(但不能混用)键缩进就行。

往往有的人会疑问:我根本就没缩进怎么还是错,不对,该缩进的地方就要缩进,不缩进反而会出错,,比如:

if xxxxxx:

(空格)xxxxx

或者

def xxxxxx:

(空格)xxxxx

还有

for xxxxxx:

(空格)xxxxx

一句话 有冒号的下一行往往要缩进,该缩进就缩进

默认参数很有用,但使用不当,也会掉坑里。默认参数有个最大的坑,演示如下:

先定义一个函数,传入一个list,添加一个END再返回:

def add_end(L=[]):
L.append('END')
return L

当你使用默认参数调用时,一开始结果也是对的:

>>> add_end()
['END']

但是,再次调用add_end()时,结果就不对了:

>>> add_end()
['END', 'END']
>>> add_end()
['END', 'END', 'END']

很多初学者很疑惑,默认参数是[],但是函数似乎每次都“记住了”上次添加了’END’后的list。

原因解释如下:

Python函数在定义的时候,默认参数L的值就被计算出来了,即[],因为默认参数L也是一个变量,它指向对象[],每次调用该函数,如果改变了L的内容,则下次调用时,默认参数的内容就变了,不再是函数定义时的[]了。

定义默认参数要牢记一点:默认参数必须指向不变对象!

要修改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用None这个不变对象来实现:

def add_end(L=None):
if L is None:
L = []
L.append('END')
return L

现在,无论调用多少次,都不会有问题

可变参数

我们首先想到可以把a,b,c……作为一个list或tuple传进来,这样,函数可以定义如下:

def calc(numbers):
sum = 0
for n in numbers:
sum = sum + n * n
return sum

但是调用的时候,需要先组装出一个list或tuple:

>>> calc([1, 2, 3])
14
>>> calc((1, 3, 5, 7))
84

我们把函数的参数改为可变参数:

def calc(*numbers):
sum = 0
for n in numbers:
sum = sum + n * n
return sum

定义可变参数和定义一个list或tuple参数相比,仅仅在参数前面加了一个*号。在函数内部,参数numbers接收到的是一个tuple,因此,函数代码完全不变。但是,调用该函数时,可以传入任意个参数,包括0个参数:

>>> calc(1, 2)
5
>>> calc()
0

如果已经有一个list或者tuple,要调用一个可变参数怎么办?可以这样做:

>>> nums = [1, 2, 3]
>>> calc(nums[0], nums[1], nums[2])
14

这种写法当然是可行的,问题是太繁琐,所以Python允许你在list或tuple前面加一个*号,把list或tuple的元素变成可变参数传进去:


>>> nums = [1, 2, 3]
>>> calc(*nums)
14

*nums表示把nums这个list的所有元素作为可变参数传进去。这种写法相当有用,而且很常见。

Python的函数具有非常灵活的参数形态,既可以实现简单的调用,又可以传入非常复杂的参数。

默认参数一定要用不可变对象,如果是可变对象,程序运行时会有逻辑错误!

要注意定义可变参数和关键字参数的语法:

*args是可变参数,args接收的是一个tuple;

**kw是关键字参数,kw接收的是一个dict。

以及调用函数时如何传入可变参数和关键字参数的语法:

可变参数既可以直接传入:func(1, 2, 3),又可以先组装list或tuple,再通过args传入:func((1, 2,

3));

关键字参数既可以直接传入:func(a=1, b=2),又可以先组装dict,再通过 * * kw传入:func(**{‘a’: 1, ‘b’:

2})。

使用*args和**kw是Python的习惯写法,当然也可以用其他参数名,但最好使用习惯用法。

命名的关键字参数是为了限制调用者可以传入的参数名,同时可以提供默认值。

定义命名的关键字参数在没有可变参数的情况下不要忘了写分隔符*,否则定义的将是位置参数。

解决递归调用栈溢出的方法是通过尾递归优化,事实上尾递归和循环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把循环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尾递归函数也是可以的。

尾递归是指,在函数返回的时候,调用自身本身,并且,return语句不能包含表达式。这样,编译器或者解释器就可以把尾递归做优化,使递归本身无论调用多少次,都只占用一个栈帧,不会出现栈溢出的情况。

上面的fact(n)函数由于return n * fact(n - 1)引入了乘法表达式,所以就不是尾递归了。要改成尾递归方式,需要多一点代码,主要是要把每一步的乘积传入到递归函数中:

def fact(n):
return fact_iter(n, 1) def fact_iter(num, product):
if num == 1:
return product
return fact_iter(num - 1, num * product)

尾递归调用时,如果做了优化,栈不会增长,因此,无论多少次调用也不会导致栈溢出。

遗憾的是,大多数编程语言没有针对尾递归做优化,Python解释器也没有做优化,所以,即使把上面的fact(n)函数改成尾递归方式,也会导致栈溢出。

(一)python基础学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Day1 Python基础学习

    一.编程语言分类 1.简介 机器语言:站在计算机的角度,说计算机能听懂的语言,那就是直接用二进制编程,直接操作硬件 汇编语言:站在计算机的角度,简写的英文标识符取代二进制去编写程序,本质仍然是直接操作 ...

  2. 0003.5-20180422-自动化第四章-python基础学习笔记--脚本

    0003.5-20180422-自动化第四章-python基础学习笔记--脚本 1-shopping """ v = [ {"name": " ...

  3. Day1 Python基础学习——概述、基本数据类型、流程控制

    一.Python基础学习 一.编程语言分类 1.简介 机器语言:站在计算机的角度,说计算机能听懂的语言,那就是直接用二进制编程,直接操作硬件 汇编语言:站在计算机的角度,简写的英文标识符取代二进制去编 ...

  4. Python 基础学习 总结篇

    Python 基础学习总结 先附上所有的章节: Python学习(一)安装.环境配置及IDE推荐 Python学习(二)Python 简介 Python学习(三)流程控制 Python学习(四)数据结 ...

  5. python基础学习(起步)

    目录 python基础学习(起步) 变量 常量 变量的内存管理 python垃圾回收机制 变量的其他赋值方式 今日编程小题 本人能力有限,若有偏颇之处请读者大大不吝赐教! 祝大家每天都在成长! pyt ...

  6. Python基础学习二

    Python基础学习二 1.编码 utf-8编码:自动将英文保存为1个字符,中文3个字符.ASCll编码被囊括在内. unicode:将所有字符保存为2给字符,容纳了世界上所有的编码. 2.字符串内置 ...

  7. Python基础学习一

    Python基础学习一 1.变量与常量 变量名:大小写英文.数字.下划线的组合,数字不能开头 常量名:习惯上常量用大写字母命名,例如"PI" 2.多行输出 转义符:反斜杠(),如果 ...

  8. Python基础学习五

    Python基础学习五 迭代 for x in 变量: 其中变量可以是字符串.列表.字典.集合. 当迭代字典时,通过字典的内置函数value()可以迭代出值:通过字典的内置函数items()可以迭代出 ...

  9. Python基础学习四

    Python基础学习四 1.内置函数 help()函数:用于查看内置函数的用途. help(abs) isinstance()函数:用于判断变量类型. isinstance(x,(int,float) ...

随机推荐

  1. JVM监控工具:jps、jstat、jinfo、jmap、jhat、jstack使用介绍

    转载:http://outofmemory.cn/java/jvm/jvm-tools-jps-jstat-jinfo-jmap-jhat-jstack 一.jps(JVM Process Statu ...

  2. java native interface JNI 调用Java方法

    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JNI.以及java调用JNI.这篇讲一下 JNI调用java方法. 通过使用合适的JNI函数,你能够创建Java对象,get.set 静态(static)和 实例(instanc ...

  3. 字符设备之poll机制

    poll机制作用:相当于一个定时器.时间到了还没有资源就唤醒进程. 主要用途就是:进程设置一段时间用来等待资源,假设时间到了资源还没有到来,进程就立马从睡眠状态唤醒不再等待.当然这仅仅是使用于这段时间 ...

  4. 抓包工具Fiddler使用宝典之捕获手机报文

    Fiddler 是通过代理来实现数据捕获的.对 Android 手机来说,也是通过将网络连接的代理指向 PC 机的 Fiddler port.来实现数据包的拦截. 以下,我以我的一次实践为例,向大家介 ...

  5. jquery ajax 回调函数

    function test(callback){ $.ajax({ url:'/mall/credit', type: 'get', dataType:'json', processData: fal ...

  6. (MySQL里的数据)通过Sqoop Import HDFS 里 和 通过Sqoop Export HDFS 里的数据到(MySQL)(五)

    下面我们结合 HDFS,介绍 Sqoop 从关系型数据库的导入和导出 一.MySQL里的数据通过Sqoop import HDFS 它的功能是将数据从关系型数据库导入 HDFS 中,其流程图如下所示. ...

  7. 【POJ 1734】 Sightseeing Trip

    [题目链接] 点击打开链接 [算法] floyd求最小环 输出路径的方法如下,对于i到j的最短路,我们记pre[i][j]表示j的上一步 在进行松弛操作的时候更新pre即可 [代码] #include ...

  8. JVM从理论到实践

    这里实践不是指动手写JVM,而是动手做实验,结合日常工作相关的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对这块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 随着Java10的到来,JVM这块也有不少调整改进,网上大部分内容都是过时或大部分开发 ...

  9. 深入分析glibc内存释放时的死锁bug

    通常我们认为一旦内存写溢出,程序就很容易崩溃.所以服务器上通常会对一些重要进程做脚本保护,一旦崩溃立即重新拉起. 最近发现我们一个公共服务内存写溢出时程序没有崩溃,而是卡死了. 为了深入分析原因,我们 ...

  10. 腾讯QQ空间应用宽屏接入

    QQ 空间接入宽屏. (与腾讯微博分属两个不同平台) 相关文档:  流动应用画布说明 前端页面规范 多区多服场景说明 应用宽屏根据游戏分为两种.  1: 普通游戏,但想要实现宽屏显示. 2: 多区多服 ...